闻角

作者:沈炼(明代)

谁将清角月中吹,格调分明出塞回。

莫遣胡儿闻此曲,翻嫌汉将不穷追。

0

诗文译文

谁吹奏清脆的号角在明亮的月光下,音调分明地传来回响。不要让胡人听到这首曲子,否则他们会翻山越岭地追逐汉军。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战争时期的景象。明代时期,汉族与胡族之间的冲突是常有的事情。诗人通过描写号角声在月光下的回响,表达了对汉军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表达了对胡人的警惕和警告。

诗文赏析

1.对号角的描绘:诗中使用了\"清角\"一词来形容号角的音调,表达了音色悦耳、清晰明亮的特点,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号角声的威严和鼓舞力量。

2.对胡人的描绘:诗中提到\"胡儿\",指的是胡族人,胡族与汉族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矛盾和战争。通过\"翻嫌汉将不穷追\"这句话,表达了胡人对汉军的敌视和追击,诗人借此警示汉军要小心防范敌人的追击,保持警觉。

3.深化了汉族团结的意识:诗中的\"格调分明出塞回\"表达了汉军战胜胡人的信心和决心。通过这首诗,诗人展示了对汉族的团结和力量的赞美,鼓励人们共同抵御外族的侵略。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音乐的形式,传达了对汉族和胡族之间战争的思考和态度。通过对号角声音的描绘,表达了对汉军的支持和鼓励,同时也警示汉军要小心胡人的追击。这首诗词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和民族的关切与热爱。

其他诗经

送仲猷北归二首 其二

作者:朱松(宋代)

送仲猷北归二首 其二,宋代,朱松,

欲寻当日故山盟,身世今如海一萍。归路上心真了了,愁根入鬓已星星。

挽衣共釂东西酒,折柳送行长短亭。念我知君回首处,萱丛菖叶一时青。

85

卢子谅时兴

卢子谅时兴,清代,纳兰性德,

代谢感时序,迭微叹日月。憝彼鶗鴂鸣,忍此众芳歇。

林园无鲜蕊,原野飞陨叶。王孙伤岁暮,志士励穷节。

劲莛矗惊飙,贞松翠霜雪。昂昂泽中雉,矫矫韝同鷢。

物性不可渝,人宁不如物?努力崇明义,岂为威武屈。

55

宁古塔杂诗 其三

作者:杨宾(清代)

宁古塔杂诗 其三,清代,杨宾,

黑水新城近,黄龙旧府遥。家传肃慎矢,人煖挹娄貂。

残雪埋松塔,微风变柳条。春明二三月,也复种青苗。

98

六月六日寿吕书舲

六月六日寿吕书舲,近现代,方鹤斋,

左右沧江各忆家,宦游贫滞老天涯。谈天己似尧年鹤,绕树还如月夜鸦。

棋谱几篇新卷轴,市廛四达旧官衙。相逢诗酒自寻乐,尘海桑田君莫嗟。

20

【双调】行香子 题情燕僽莺

作者:乔吉(元代)

【双调】行香子 题情燕僽莺,元代,乔吉,

题情

燕僽莺僝,凤只鸾单,无多时春事阑珊。东阳瘦体,潘岳苍颜,我怕春归,愁日永,睚更阑。

【庄宣和】红粉香中惯撒顽,不似今番。软玉温香忒希罕,只疑是梦间、梦间。

【锦上花】酒社诗坛,不茶不饭,夜雨愁肠,东风泪眼。海誓山盟,白玉连环,月约星期,泥金小简。

【小阳关】次第明月食,容易彩云散,咫尺巫山,顷刻阳关。地窄天宽,十番九番;雨涩云怪,千难万难。

【江儿水】西楼倚遍十二阑,望断处空长叹。不由人脚儿勤,更怕咱心儿惮,得空便对着他实掉侃。

【碧玉箫】忙里偷闲,满口儿诉愁烦。天上人间,对面儿隔关山。送春心眉影弯,闷无言云亸鬟。据风流样范,寻常妆扮,腰肢小蛮,巧语娇春莺慢。

【离亭宴歇指煞】平生脱不了疏狂限,今年又撞着风流难,人瞧见些破绽,衾闲绣被鸳,钗擘金花凤,弦断瑶筝雁,柔肠愁暮秋,业眼巴清旦,谁知近间。花柳武陵迷,烟水蓝桥潦,云雨阳台旱,恩深太华高,情朽松石烂。不是我将伊调贩,早撺断那俫彳亶,任从他外人儹。

56

【不知宫调】甜水令

【不知宫调】甜水令,元代,未知作者,

麻绦草履风袍袖,名利不刚求。蓑笠纶竿钓鱼钩,绿水东流。

炉中炼出灵丹药,雷震采茶苗。明月清风杖头挑,不挂椰瓢。

看看又早中年过,白发鬓边多。积玉堆金大如何?梦里存活。

把心猿意马方拴定,为甚不争名。便得象简金鱼做公卿,白马红缨。

87

咏贫士 其七

咏贫士 其七,魏晋,陶渊明,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40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一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心期自与众人殊,骨相知非浅丈夫。独斡斗杓环帝座,亲扶日毂上天衢。

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绣三朝国有儒。爽气忽随秋露尽,但留陈迹在龟趺。

45

续董子温咏陶潜诗八首 其五

作者:刘攽(宋代)

续董子温咏陶潜诗八首 其五,宋代,刘攽,

时命昔大谬,贤杰同隐沦。陶公晋卿族,晚节耻屈身。

躬耕抱羸疾,嗟哉畎亩勤。

81

次王照邻韵二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次王照邻韵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长年未省厌长病,一暑方憎又一春。把卷颇思亲玉雪,出门无那苦埃尘。

75

送梁和仲兼属寄谢吴丈三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送梁和仲兼属寄谢吴丈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学诗将老竟无奇,犹有求交气未移。臭味祇知论翰墨,情亲元乃与埙篪。

见来草草都能几,别去悠悠孰慰思。衢信两邦闻击柝,叩门他日得追随。

62

和二兄书事三首 其二

作者:李廌(宋代)

和二兄书事三首 其二,宋代,李廌,

逋逃内溃古云多,楚塞群雄尚感歌。血飨彼猖神苟幸,庙谋非壮士谁何。

将军威信当询众,决胜神机岂谓他。试把香囊问少子,淝川投策夜潜过。

42

林丈

作者:朱松(宋代)

林丈,宋代,朱松,

沈溪耆旧半丘墟,犹有期颐隐市区。未展武侯床下拜,已传颜子梦中呼。

门人会筑三年室,迹客谁留一束刍。归卧九原应不恨,何蕃声誉满京都。

34

鲜于谏议挽词三首 其一

鲜于谏议挽词三首 其一,宋代,范纯仁,

左蜀称多彦,唯公第一流。青蒲曾悟主,白首未封侯。

名节传千古,英灵掩一丘。平生僚友分,怀想涕难收。

70

和子骏洛中书事

和子骏洛中书事,宋代,范纯仁,

周公作邑遗成康,玉帛从兹走万方。四向山河围殿阁,千家花竹间田桑。

游人选胜停车马,词客寻春杂咏觞。幸得閒官陪几杖,欲酬佳句愧荒唐。

45

又和英伯四首 其一

又和英伯四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亭出林峦表,春归气象明。江晴稚子浴,田暖老夫耕。

弱柳禁风力,游丝奈客情。欲归归未得,愁听杜鹃声。

25

句 其二

句 其二,宋代,郭祥正,

欲寻铁索排桥处,只有杨花惨客愁。

89

漏长

漏长,宋代,陈必复,

漏长知夜久,梦薄觉衣轻。

曙月侵霜白,寒星度水明。

遥空一雁过,邻屋数鸡鸣。

著论吾宁敢,徐徐待老成。

22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其一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其一,宋代,皇甫泌,

昔在童蒙岁,学礼暨诗书。肃肃秉庭训,罔敢宁斯须。

积习将一纪,心目多勤劬。本此修拙辞,阶之登仕途。

得以施所学,闻者谓之迂。吾道固未行,或嗤为腐儒。

腐诚如所云,儒非吾敢居。时英贱民政,亦诮官之粗。

嘉言屡诒勖,周旋画伟谟。胡不事章句,清贵无加于。

我闻今学者,为人不自图。六朝文物壅,化源由是枯。

华文愧不能,迷深甘守株。古人不得见,临风重欷歔。

2

送怡齐周居士兼简汤东涧

送怡齐周居士兼简汤东涧,宋代,释普度,

我羡怡齐去又来,涧边无一点尘埃。

高风凛凛照今古,有口不谈声似雷。

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