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何光远赠答诗(催妆二首)

玉漏涓涓银汉清,鹊桥新架路初成。

催妆既要裁篇咏,凤吹鸾歌早会迎。

宝车辗驻彩云开,误到蓬莱顶上来。

琼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风雷。

0

诗文译文

玉漏涓涓银汉清,Thejadehourglassdripsgently,theMilkyWayisclear,鹊桥新架路初成。TheMagpieBridgeisnewlybuilt,theroadisjustcompleted.催妆既要裁篇咏,Thedressingisnowinahurry,andthecompositionistobecutandsung,凤吹鸾歌早会迎。ThePhoenixblowsamelodioussongandwillsooncometowelcome.宝车辗驻彩云开,Thepreciouscarriagerollsandstops,andthecolorfulcloudsopen,误到蓬莱顶上来。MistakenlyarrivedatthetopofPenglai.琼室既登花得折,Thejadechamberhasalreadyascended,andtheflowersarebroken,永将凡骨逐风雷。Theordinaryboneswillalwaysfollowthewindandthunder.

诗文简析

诗词《与何光远赠答诗(催妆二首)》的

诗文赏析

玉漏涓涓银汉清,

Thejadehourglassdripsgently,theMilkyWayisclear,

鹊桥新架路初成。

TheMagpieBridgeisnewlybuilt,theroadisjustcompleted.

催妆既要裁篇咏,

Thedressingisnowinahurry,andthecompositionistobecutandsung,

凤吹鸾歌早会迎。

ThePhoenixblowsamelodioussongandwillsooncometowelcome.

宝车辗驻彩云开,

Thepreciouscarriagerollsandstops,andthecolorfulcloudsopen,

误到蓬莱顶上来。

MistakenlyarrivedatthetopofPenglai.

琼室既登花得折,

Thejadechamberhasalreadyascended,andtheflowersarebroken,

永将凡骨逐风雷。

Theordinaryboneswillalwaysfollowthewindandthunder.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幅美丽的仙境,主题是催妆。诗人用凤凰和鸾鸟、宝车和彩云来描绘催妆的盛况,意象鲜明生动。诗中描述了玉漏流动,银河清澈,画面给人一种宁静和神秘的感觉。鹊桥新架路初成,给人一种新生和希望的感觉。凤吹鸾歌早会迎,表达了时光匆匆而去的感叹。同时,诗中也提到了宝车辗驻,彩云开启的画面,意味着诗人误入了仙境,令人向往。诗的结尾用琼室既登花得折,永将凡骨逐风雷来表示诗人的永恒。整首诗词意境深远,给人以真实和梦幻的混合感受,使人联想到美好的期盼和追求。

其他诗经

同孟守出溪亭视涨和严解元韵

作者:韩淲(宋代)

同孟守出溪亭视涨和严解元韵,宋代,韩淲,

滚滚溪亭雨未休,偶陪小队得来游。蚕桑时候将何望,燕麦风前信隐忧。

民力已殚诚易与,天心非远不难筹。果然香火开晴色,从此年登定有秋。

93

夜寒起坐待旦

作者:陆游(宋代)

夜寒起坐待旦,宋代,陆游,

惝恍不成寐,揽衣寒夜中。青荧煨芋火,鞺鞳鼓帘风。

巷犬声如豹,山童首似蓬。悠然束书坐,徐待日生东。

21

送帅从龙之睢州判官 其二

送帅从龙之睢州判官 其二,明代,区怀瑞,

君本淡宕人,儒术世光大。著书亘六合,不足当函盖。

剑霓拂斗墟,蘋日浮江介。误膺州里选,乃课封疆最。

山水傲双驺,踪迹同方外。簪绂过蚊虻,所性轻尘壒。

虚将腐鼠嚇,对此鹓雏哕。去拥百城资,弩力千秋会。

29

长门怨

作者:刘基(明代)

长门怨,明代,刘基,

不学周南咏小星,空悲玉殿锁娉婷。黄金漫买相如赋,犹胜无辜送掖庭。

76

送大姊还家

送大姊还家,清代,费墨娟,

何堪分袂夕阳斜,雉水金湖别路赊。检点归航心似箭,安排行李泪如麻。

寂寥篱下孩儿菊,冷落庭前姊妹花。愿得东风解人意,片帆留住不还家。

59

隐几赠客

隐几赠客,唐代,白居易,

宦情本淡薄,年貌又老丑。紫绶与金章,于予亦何有。
有时独隐几,答然无所偶。卧枕一卷书,起尝一杯酒。
书将引昏睡,酒用扶衰朽。客到忽已酣,脱巾坐搔首。
疏顽倚老病,容恕惭交友。忽思庄生言,亦拟鞭其后。

96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六)

作者:贺铸(宋代)

减字浣溪沙(十五之六),宋代,贺铸,

莲烛啼痕怨漏长。吟蛩随月到回廊。一屏烟景画潇湘。
连夜断无行雨梦,隔年犹有著人香。此情须信是难忘。

30

满江红(孟史君祷而得雨)

作者:臞翁(宋代)

满江红(孟史君祷而得雨),宋代,臞翁,

祷雨文昌,只全靠、心香一瓣。才信宿,沛然膏泽,来从方寸。早稻含风香旖旎,晚秧饱水青。问螺江、恰见线来流,今平岸。
君作事,看天面。天有眼,从君愿。信瑞莲芝草,几曾虚献。此雨千金无买处,丰年饱吃君侯饭。管酿成、春酒上公堂,人人献。

31

施子仁湖山画障歌

作者:顾璘(明代)

施子仁湖山画障歌,明代,顾璘,

吴趋祇誇金阊丽,何如震泽东山美。夏后旧导三江流,范蠡初逃五湖水。

波心罗列七十峰,蓬壶散插碧海中。尘寰断绝烟岛远,灵桥上与银河通。

栖岩架壑多隐居,楼悬阁转傍青虚。侯封共指千秋橘,饱饭仍兼万顷鱼。

此中遗逸盛才杰,乐志披心任交结。春申宾客广文词,庆忌后人能射猎。

人生有缘生福地,有酒长对包山醉。但持绿鬓傲林泉,何用青衫走城市。

不到山中三十年,忽开图画兴翻然。春来裹茗摇烟艇,与尔先尝悟道泉。

26

阮籍啸台?在尉氏?

作者:苏轼(宋代)

阮籍啸台?在尉氏?,宋代,苏轼,

阮生古狂达,遁世默无言。

犹余胸中气,长啸独轩轩。

高情遗万物,不与世俗论。

登临偶自写,激越荡乾坤。

醒为啸所发,饮为醉所昏。

谁能与之较,乱世足自存。

77

过宜福桥

过宜福桥,宋代,杨万里,

水乡泽国最输农,无旱无乾只有丰。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是田是沼浑难辨,何地何村不一同。

若遣明年无种子,却愁闲杀雨和风。

7

平陆县丞何德举吾文字友也官满报政京师近书来升嵩县知县余作近体诗答之

作者:王翰(唐代)

平陆县丞何德举吾文字友也官满报政京师近书来升嵩县知县余作近体诗答之,唐代,王翰,

尘虑今朝一笑开,嵩阳贤令寄书来。但惊风雨生华翰,顿觉阳春被草莱。

携酒入云寻好石,谈诗和月坐苍苔。如今情致都无此,欲报琼瑶愧不才。

57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丘宰生日二首

作者:邓肃(宋代)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丘宰生日二首,宋代,邓肃,

律管才吹九寸耳,帝遣玄冥下司水。

天度稍多百四十,爱日差长斗建子。

已剥群阴驱小人,四海熙熙语复嗔。

因闢金关谪太白,不许天庭久练真。

太白尘缘固未绝,肯将天巧形世拙。

会施霖雨满人间,归对千年忘恙铁。

16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

依韵修睦上人山居十首,唐代,李咸用,

生身便在乱离间,遇柳寻花作麽看。老去转谙无是事,
本来何处有多般。长怜蠛蠓能随暖,独笑梧桐不耐寒。
覆载我徒争会得,大鹏飞尚未知宽。
云泉日日长松寺,丝管年年细柳营。静躁殊途知自识,
荣枯一贯亦何争。道傍病树人从老,溪上新苔我独行。
若见净名居士语,逍遥全不让庄生。
莫言天道终难定,须信人心尽自轻。宣室三千虽有恨,
成周八百岂无情。柏缘执性长时瘦,梅为多知两番生。
不是不同明主意,懒将唇舌与齐烹。
不论轩冕及渔樵,性与情违渐渐遥。季子祸从怜富贵,
颜生道在乐箪瓢。清闲自可齐三寿,忿恨还须戒一朝。
好学尧民偎舜日,短裁孤竹理云韶。
春风春雨一何频,望极空江觉损神。莺有来由重入谷,
柳无情绪强依人。汉庭谒者休言事,鲁国诸生莫问津。
赖是水乡樗栎贱,满炉红焰且相亲。
三十年来要自观,履春冰恐未为难。自于南国同埋剑,
谁向东门便挂冠。早是人情飞絮薄,可堪时令太行寒。
多惭幸住匡山下,偷得秾岚坐卧看。
畹兰未必因香折,湖象多应为齿焚。兼济直饶同巨楫,
自由何似学孤云。秋深栎菌樵来得,木末山鼯梦断闻。
闲凭竹轩游子过,替他愁见日西曛。
何事深山啸复歌,短弓长剑不如他。且图青史垂名稳,
从道前贤自滞多。gt鷃敢辞栖短棘,凤凰犹解怯高罗。
人生若得逢尧舜,便是巢由亦易过。
太玄太易小窗明,古义寻来醉复醒。西伯纵逢头已白,
步兵如在眼应青。寒猿断后云为槛,宿鸟惊时月满庭。
此景得闲闲去得,人间无事不曾经。
壮气虽同德不同,项王何似王江东。乡歌寂寂荒丘月,
渔艇年年古渡风。难世斯人犹不达,此时吾道岂能通。
吟君十首山中作,方觉多端总是空。

2

公子

作者:胡宿(宋代)

公子,宋代,胡宿,

北第当衢戟有衣,巾帷鲜媚仆如犀。万钱供箸鸣钟沸,三组垂腰佩玉低。

座上赋鹦穷处士,楼前盘马小征西。去天尺五城南路,此去青云别有梯。

56

高士咏。冲虚真人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冲虚真人,唐代,吴筠,

冲虚冥至理,体道自玄通。不受子阳禄,但饮壶丘宗。
泠然竟何依,挠挑游大空。未知风乘我,为是我乘风。

10

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

作者:刘攽(宋代)

见苏子瞻所作小诗因寄,宋代,刘攽,

千里相思无见期,喜闻乐府短长诗。灵均此秘未曾睹,郢客探高空自欺。

不怪少年为狡狯,定应师法授微辞。吴娃齐女声如玉,遥想明眸嚬黛时。

35

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

作者:韩琦(宋代)

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宋代,韩琦,

四时风物隐天真,咫尺城隅惜示人。几岁坏堤埋老木,一朝春色与吾民。

壶中有景知诚少,堂下无喧到始频。我亦治园同众乐,夹河相望称为邻。

36

九月廿一日雪书呈进之

作者:赵蕃(宋代)

九月廿一日雪书呈进之,宋代,赵蕃,

一夜悲风晓辄收,布衾如铁强扶头。

乍惊皎皎明窗纸,稍见疏疏集瓦沟。

失怪竞闻村巷犬,乱行难觅远汀鸥。

欣然欲作临流看,却恨凛乎难久留。

81

以予与斯远倡酬诗一卷寄钱伯同运使郎中二首

作者:赵蕃(宋代)

以予与斯远倡酬诗一卷寄钱伯同运使郎中二首,宋代,赵蕃,

公作广信牧,我为辰阳掾。

长沙趣归程,临汝甫再见。

我今华岳祠,公乘江东传。

虽能递尺书,未易重会面。

钱晁固世亲,贵贱宁异眷。

复此候寒温,因之致诗卷。

9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