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葩殗叶露华浓,不忝家声得似公。
休息生灵牙颊里,转移事变笑谭中。
却将仕宦四千石,换取宽閒五百弓。
岁路今归仙寿里,春来原上纸钱风。
重葩殗叶露华浓,
花朵繁盛,叶片绿茂,露水晶莹。
:这句描述了春天盛开的花朵茂盛而丰满,叶片上的露水也显得格外浓烈。这里的花朵和露水可以视为唐昌文的才华和声名,充满生机和魅力。
不忝家声得似公。
他并没有辜负家族的声望,堪比公卿贵族。
:唐昌文不辜负自己家族的声望,他的才华和成就堪比朝廷中的贵族,展示了他在文学上的卓越造诣。
休息生灵牙颊里,
他放下了世间的纷扰和烦恼。
:唐昌文选择了隐居的生活,远离尘嚣和纷扰,享受宁静和安逸。他不再为功名利禄所困扰,将自己的心灵放在了更高深的境界之中。
转移事变笑谭中。
对于世事的变迁,他以轻松的态度看待。
:唐昌文将世间的事态看作是一种笑谈,以一种超脱的心境来面对人生的起伏和变化。他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世俗的纷争,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却将仕宦四千石,
他放弃了高官厚禄的职位,
:唐昌文舍弃了身居高官的职位和丰厚的报酬。这句描绘了他以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方式。
换取宽閒五百弓。
换来的是自在悠闲的生活。
:唐昌文选择了宽松自在的生活,他用自己的选择换取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里的“五百弓”可以理解为他拥有丰富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岁路今归仙寿里,
如今他的岁月归于仙寿之中,
:唐昌文已经进入了晚年阶段,他的生活逐渐与尘世相隔离,与仙境相伴。他的岁月如同仙寿般静美,充满了安详和祥和。
春来原上纸钱风。
春天来临时,原野上飘扬着纸钱的风。
:这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原野上吹拂着微风,纸钱在风中飘荡。这里可以视为对唐昌文隐逸生活的一种象征,他与世隔绝,宛如纸钱在风中飘动,超脱尘世的束缚。
《唐昌文挽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文人隐士的生活态度和心境。诗中通过描写花朵繁盛、叶片晶莹的景象,表达了唐昌文在文学上的才华和声名,他不辜负家族的期望,堪比朝廷中的贵族。然而,他选择了放下功名利禄,远离世俗的喧嚣,享受隐居生活。他将世间的事态看作笑谈,以超脱的态度对待人生的变迁和纷扰。唐昌文舍弃了高官厚禄的职位,换取了宽松自在的生活,拥有丰富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心中的向往。他的岁月如同仙境般安详祥和,与尘世相隔离。最后,诗中以纸钱飘扬的风景象征春天的到来,同时也隐喻着唐昌文隐逸生活的境界。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隐喻,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唐昌文隐居生活的态度和境界。他选择了超脱尘世的生活方式,放下功名利禄,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整首诗以虚实相映的手法,既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又通过意象和象征,寄托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唐昌文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深思,也可以从中得到启迪和思考,反思现实生活中的追求和价值观。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三月二十五日过上洋十六保徐居士柯庄二首 其一,元代,成廷圭,
野水明春色,晴沙带汐痕。朱楼黄鸟日,青草白鹅村。
野老能分席,官军不到门。毋烦问渔艇,即此是桃源。
西风曲,近现代,李冰若,
西风吹云云作雨,雨覆云翻自今古。鹍弦弹出断肠声,弦上依稀如是语。
灵娲难补有情天,白袷寻芳忆少年。草色蒙茸迷楚甸,橹声鸦轧渡湘川。
川上莺啼杨柳院,相逢记得初相见。明镜交辉花亚枝,翠帘掩映朝霞面。
玳梁乳燕那知愁,春梦盈盈似水柔。九品珠光争替月,五铢衣薄不禁秋。
玲珑雪藕缫冰茧,日画双蛾较深浅。莫教小别减清欢,一任羲轮飞电闪。
耿耿欃枪犯紫垣,巨鱼击浪天池翻。仓皇忽动请缨志,戎装佩剑投军门。
军门晓角催征骑,鸳鸯枕上凝红泪。密誓深深啮臂盟,海枯石烂毋抛弃。
鸾飘凤泊苦伤神,繁花三度换浓春。黑磨盾鼻劳青鸟,霜冷雕戈念玉人。
玉人顾影怜眉妩,瑶琴一曲悲金缕。落絮游蜂皆有情,坐抚韶华意无主。
银灯夹道何辉辉,宝马香车嫁宓妃。决绝新词传岭表,沙场血战几时归。
峄阳孤桐半生死,缥渺秋心托纤指。曲罢帘前月似霜,呜咽君听陇头水。
赠高丽音乐家吴小坡女士次南湖韵二首 其一,清代,吕碧城,
乾坤苍莽蕴奇忧,小拓诗坛寄此楼。故国可怜惟夕照,馀芳未泯有清流。
衔杯已自难为笑,挟瑟何堪更诉愁。莫话沧桑旧身世,神州无恙恣芳游。
【双调】折桂令 桃花马问刘,元代,王元鼎,
桃花马
问刘郎骥控亭槐,觉红雨潇潇,乱落苍苔。溪上笼归,桥边洗罢,洞口牵来。
摇玉辔春风满街,摘金鞍流水天台。锦绣毛胎,嘶过玄都,千树齐开。
小疾自警,宋代,陆游,
老来士弗强,举箸辄作病。造物盖警之,何啻三下令。
而我不自珍,若与疾竖竞。岂惟昧摄养,实亦阙忠敬。
颠踣乃自诒,何用死不瞑。自今师古训,念念贵清静。
羔豚昔所美,放斥如远佞。淖糜煮石泉,香饭炊瓦甑。
采蔬撷药苗,巾羃相照映。膨脝亦宜戒,仅饱勿惮剩。
隐书有至理,要使气常胜。因之戒友朋,苦语君试听。
古意四首 其三,宋代,方一夔,
秦皇灭诸儒,若人媚幽独。偶来得名山,依山结茅屋。
希声陶淳风,无意蕲绝俗。儿孙日以远,几见碧桃熟。
渔郎从何来,延缘寒溪绿。兹游窥天秘,平生未经目。
颇见有此容,父老邀我宿。清谈略晋魏,世路嗟翻覆。
淹留信可乐,离念苦羁束。幡然理回棹,瑟瑟风吹足。
往来记行迹,溪路三四曲。机心不自閟,何事惊麋鹿。
回首不逢人,白云渺空谷。
紫盖峰前作小圃日亲圃事情见乎辞呈伯氏兼简彦达先生,宋代,胡宏,
有志从来不浪忧,只忧心不似前脩。敷菑未竟已头白,待穫忘情在晚秋。
自觉才疏胜北海,又无经学震西州。甘为稼圃南山下,长谢周公愧孔丘。
永嘉孔正夫生时父母年五十及登第则九十余矣正夫养志不仕明年父母皆死追念不忘为作此诗,明代,郑真,
朱颜白发寿期颐,喜看贤郎射策归。天上恩除承紫诏,堂前欢笑舞斑衣。
椿萱惨惨星霜变,莪蓼哀哀涕泗挥。幸际圣朝新孝理,征书行复下丹扉。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