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潜(宋代)

可堪收拾归屏枕,颇欲浮沈付酒杯。

0

诗文译文

收拾好我的书稿和屏风,我有些想要沉浸其中,或者倾倒一杯酒。

诗文简析

《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诗思的沉浸和对酒的渴望之情。作者在整理自己的书稿和屏风时,感到内心充满了写作的欲望,同时也有一种沉浸其中的愿望。他思考着要将自己的思绪倾泻于文字之中,或者在闲暇时享受一杯酒带来的放松和愉悦。

诗文赏析

《句》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抓住了作者沉浸于诗思和对酒的向往的情感。通过诗中的形象描绘,诗人展示了对写作的热情与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追求宁静与放松的心境。诗中的\"收拾归屏枕\"和\"浮沉付酒杯\"对比鲜明,形成了一种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既想把自己的思绪整理好归于文字,又渴望通过饮酒来放松自己的心灵。这种情感的对比和交织,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整首诗以简短的形式传达了作者的内心体验和情感,通过对日常事物的描写,表达了写作者在写作和生活之间的选择和坚持。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特点,他们常常将诗歌与生活、情感相融合,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吴潜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其他诗经

郑生闻予种树有成便冒雪携酒来看郑时有江东之行

郑生闻予种树有成便冒雪携酒来看郑时有江东之行,明代,李梦阳,

郑綮骑驴雪故来,无功行树及春栽。沾濡立爱新松色,泠冻回惊早杏开。

密片深当红蕾集,寒声虚带翠蕤回。思君蓑笠沧江上,酒罢番愁去舸催。

19

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

摸鱼子 岁晚感怀寄南金,元代,邵亨贞,

见梅花、一番惊感,天时人事如许。星霜冉冉东流水,牢落少年心绪。时自语。甚门外、风埃绿鬓生尘土。故人间阻。柰岁晚相思,云寒怅望,此意转凄楚。髫年梦,俯仰已成今古。人生风度欢聚。故乡景物浑非旧,愁里忽忽时序。能记否。记翦烛西窗,暝坐听风雨。春来更苦。柰酒量微增,诗情未减,何处唤俦侣。

56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 其二

嶰谷招同复斋孺庐洴江南轩登平山堂 其二,清代,全祖望,

姿地原无辈,家风好共夸。石莲花接叶,玉茗树骈葩。

良会思前哲,高才赋落霞。吾衰期掉首,归理旧渔槎。

48

初夜暂就枕

作者:陆游(宋代)

初夜暂就枕,宋代,陆游,

街鼓鼕鼕欲断时,官闲惟与睡相宜。褰帷卧看初升月,转枕重思未稳诗。

偃仰少安真得策,欠伸徐起顿忘疲。悠然已在羲皇上,莫遣儿曹取次知。

99

朱门

朱门,宋代,周端臣,

朱门茅屋偶为邻,北阮那怜南阮贫。

却是梅花无世态,隔墙分送一枝春。

73

西兴渡压雨赠同邸李计议

作者:徐玑(宋代)

西兴渡压雨赠同邸李计议,宋代,徐玑,

客里遭多难,相逢意已降。酒殽同晚店,烟雨隔秋江。

许国心犹壮,论兵世少双。将门寻旧绩,应不记蓬窗。

95

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二十四 皇帝正冬御殿

作者:杨亿(宋代)

太常乐章三十首 其二十四 皇帝正冬御殿,宋代,杨亿,

八佾具陈,万邦有奕。既以象功,又以观德。进旅退旅,执籥秉翟。

玄化怀柔,远人来格。

80

呈赵常德四首 其四

作者:赵蕃(宋代)

呈赵常德四首 其四,宋代,赵蕃,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蛮语初未学,崄绝闻人说。

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所赖使君贤,馀波能普及。

23

虚皇坛月下闻笙

作者:武衍(宋代)

虚皇坛月下闻笙,宋代,武衍,

何人吹动玉笙攒,天阔风高桂殿寒。

聋轧五云飞不去,夜深和鹤落瑶坛。

11

七月

作者:韩淲(宋代)

七月,宋代,韩淲,

水石云山里,归来已九秋。隔城如浅近,邻寺始深幽。

慧远逢修静,文渊说少游。径荒殊不扫,风叶上牵牛。

99

泛舟村落阻风不能少进而菱梢芡觜缭舷上下篙

泛舟村落阻风不能少进而菱梢芡觜缭舷上下篙,宋代,沈与求,

艇子掠岸行,水瘦不濡尾。

狂飚振疏蓬,猎猎鸣两耳。

十篙八九褪,逆势何乃尔。

野芡伺吾间,回梢哆利觜。

亦有芰浮角,一一肆轻鄙。

初欲事幽寻,解缆出疏苇。

乘流觅清浅,濯缨助深喜。

事有大不然,移顷未离咫。

安得望蓬莱,巨舰破潮起。

征帆驾长风,一日三万里。

51

王官谷十咏 其三 休休亭

作者:俞充(宋代)

王官谷十咏 其三 休休亭,宋代,俞充,

洗耳谢市朝,构亭得馀址。三径草长深,一毫尘不起。

支肘看青山,引鹤听流水。独有爱君心,时时拟纶旨。

77

送梵才

作者:蒋堂(宋代)

送梵才,宋代,蒋堂,

老被诗名系此身,思深山去避人群。宝台千尺隔江见,清磬一声归路闻。

岩上开扉灯照月,庵前扫地雪和云。终焉此是清凉处,净住无惭相国文。

36

七月十八日出郊外抵昭潭沿道观虫食松叶尽枯感而赋

七月十八日出郊外抵昭潭沿道观虫食松叶尽枯感而赋,元代,吴师道,

县南县北几百里,沿道苍松半枯死。毳虫无数枝上悬,食尽青青成茧子。

雪霜不朽千年质,摧败一朝天所使。残髯磔磔怒犹张,流膏滴滴泣未止。

顿令林壑少光色,政似鳣鲸困蝼蚁。土人云此实旱兆,昔岁逢之旱无比。

炎风烈日势转虐,更说飞蝗西北起。救灾无策空自嗟,谁能为挽天河洗。

15

旅怀

旅怀,明代,文徵明,

阴凝冰未泮,雪尽岁还穷。世事浮荣外,生涯久病中。

心旌摇落日,天影度冥鸿。短发垂垂白,那堪犯朔风。

2

山水小景为孙太常题

作者:鲁铎(明代)

山水小景为孙太常题,明代,鲁铎,

犹记当年过郢中,清溪周折碧山重。闻歌白雪阳春曲,深树层轩隔九峰。

83

新酿熟寄高存之 其一

新酿熟寄高存之 其一,明代,安希范,

今年新酒胜他年,味似醍醐色似泉。每向尊前忆公瑾,一壶聊寄伴开编。

66

系狱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复斋工部丈六十韵

作者:卢楠(明代)

系狱敬呈王大伾侍御李复斋工部丈六十韵,明代,卢楠,

乾坤日惨淡,蚩尤薄云际。哲后振淮海,应期拯颓世。

金陵王气钟,石头云影丽。风牧效威灵,夔龙扫氛翳。

奕叶三百年,皇风绍帝系。天子坐明堂,南面称王制。

冕旒垂天光,玉剑通霄霁。太微廓纤尘,万里见毛毳。

元默籍儒术,恢宏资圣睿。宣室访鬼神,茂陵求俊艺。

大岯起伏龙,南溟恣渀㵝。行空作霖雨,少答圣明惠。

晨趋紫微垣,暮拽青云履。抗劾无中阉,紏弹慑戚第。

上方斩马剑,入目决双眦。清戎大梁郊,按辔于越汭。

耸身一鸷鸟,霄汉独凌厉。回登黄鹤楼,笑谒苍梧帝。

赫赫江湖间,高风捷虹霓。东家李北海,倜傥执英袂。

仙宦浮江湘,芳声播燕蓟。诏为沧水使,宽此漕会计。

疏凿九河空,导流百川细。三吴十万艘,朝宗转迢递。

雍绛各一时,泛舟同康济。至尊假颜色,徵入承明砌。

御屏疏姓名,金马晚留憩。紫宸扬清氛,飘䬙偕兰蕙。

谗疑动明主,怀玦各长逝。怅念平子诗,频流贾生涕。

怀沙一伤心,采蕨聊卒岁。仆本澹荡人,林壑怜松桂。

啸栖岩岫问,疾与烟霞誓。仰窥云汉章,自觉众星暳。

不羞邻女颦,窃效西施媲。招隐小山椒,闻经泗水澨。

侯巴顾何人,太玄得深诣。扬眉睹青天,白日忽西闭。

山海东南倾,风波无停势。曾参却杀人,苍蝇点锦币。

改服南冠囚,越吟从逮系。淳于当严别,缇萦杳难继。

痛哭父母柩,那怜儿女毙。一门如枯蓬,超忽无根蒂。

謇予何迍邅,遭此鲸鲵噬。鸾凤掩云罗,骐骥苦淹殢。

岂不思天衢,谁能彻懞蔽。发矢石饮羽,挥戈日反熭。

精神苟不灭,天网终见贳。用兹旷达心,优游在涂泥。

阅书穷九关,洒墨横岱巁。衡岳疲梦想,潇湘见濆濞。

有时仙人来,携我游荒裔。倒景不可攀,倏然坠烟翳。

复尔淆浊中,讵能闻鹤唳。慨彼鲁连子,调笑寡俦俪。

能解聊城纷,永鼓沧浪枻。何辞涉中洲,褰衣救沦替。

辗转不得亲,徒为眺睥睨。忧来复何言,书向南山筀。

83

拟古 其二

拟古 其二,明代,林廷玉,

秋月流清光,秋风吹妾裳。今夕知何夕,幸然登君堂。

君在燕山陬,妾在湘水傍。讵期会晤间,遂兹吸兰芳。

感君知遇奇,感君恩爱长。䦘风有佳趣,愿言同瞻望。

24

晓枕偶成六言六首 其三

晓枕偶成六言六首 其三,明代,湛若水,

铁江新筑钓台,长竿待予归来。若出九井之璜,世人无然见猜。

5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