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无斗储价,重则筋力绝。
欲下半岩时,忧襟两如结。
风高势还却,雪厚疑中折。
负荷诚独难,移之赠来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陆龟蒙所写,属于《樵人十咏》系列之一,描述了樵夫背负沉重的柴禾所引发的种种困惑和心理压力。作者通过对樵夫劳作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感慨和触动。
诗的前两句“轻无斗储价,重则筋力绝”传达了一个樵夫世代相传的经验——柴禾负重与价值无关。无论负重与否,樵夫的劳动只有继续才能保证生计,无法获得更好的报酬。这种情况下,继续工作就需要樵夫付出更多的体力和精力。
接着,诗人描述了樵夫试图下半坡时的困扰。“欲下半岩时,忧襟两如结”,樵夫因为困扰而心丧意冷。这里,樵夫面临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困难,还有心理上的挣扎。他可能担心滑坡、危险和自己的生命。
随后,作者描述了在风高和雪厚的时候,樵夫感到不安并退缩。风高势还却,雪厚疑中折。这里的风和雪象征着不确定的自然力量和不可预测的危险。在这样的环境下背负重物,樵夫很容易受伤。
最后两句“负荷诚独难,移之赠来哲”表达了作者的心愿和思考。作者承认背负重物是艰辛的,随之表达了一种愿望,希望有智慧的人能够帮助他分担这个负担。这里,作者意在通过把负重的经验传递给聪明的人,以解决工作的困难和艰辛。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樵夫背负柴禾作为切入点,通过樵夫的劳作经历,抒发了作者深沉的思考,探讨了人生的困难与选择,表达了对于生活中困厄和痛苦的疑惑与希望。
陆龟蒙(?~公元881年),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字鲁望,别号天随子、江湖散人、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 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陆龟蒙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大江东去 酬哀蝉题《南幽百绝句》之作,清代,宁调元,
邹阳旧恨,仗湖风,六月吹成霜雪。想是空华迷目孔,万事于今休说。
醉也堪怜,睡难成梦,梦也肠堪绝。销凝如此,数声分付啼鴂。
未老便觉先衰,黄粱顷刻,惊过沧桑节。不惜人间交绝尽,留个江南词客。
昨日吟笺,写来佳句,有暗香凝结。南幽借重,料难轻与磨灭。
百字令·为顾景炎题晴窗读书图1926,清代,况周颐,
虎头三绝,证画禅金粟,宗风能继。玉躞琼题多妙迹,不数倪迂清閟。
触目琳琅,罗胸丘壑,尺幅堪千里。无声诗笔,野王高矩遗世。
何止寄傲南窗,清芬洛诵,别有兰台秘。宗炳卧游奇胜处,看取牙签标识。
上揖荆关,閒评吴恽,茶熟香温地。移来花影,素娥应见深致。
思亲诗,魏晋,嵇康,
奈何愁兮愁无聊。恒恻恻兮心若抽。愁奈何兮悲思多。情郁结兮不可化。奄失恃兮孤茕茕。内自悼兮啼失声。思报德兮邈已绝。感鞠育兮
情剥裂。嗟母兄兮永潜藏。想形容兮内摧伤。感阳春兮思慈亲。欲一见兮路无因。望南山兮发哀叹。感机杖兮涕汍澜。念畴昔兮母兄在。
心逸豫兮寿四海。忽已逝兮不可追。心穷约兮但有悲。上空堂兮廓无依。覩遗物兮心崩摧。中夜悲兮当告谁。独收泪兮抱哀戚。日远迈兮
思予心。恋所生兮泪流襟。慈母没兮谁与骄。顾自怜兮心忉忉。诉苍天兮天不闻。泪如雨兮叹成云。欲弃忧兮寻复来。痛殷殷兮不可裁。
次韵孙少述二首 其二,宋代,刘攽,
为贫始愿仕,逢辰叨典州。朴直守故学,迟暮悲旧游。
此邦诗书林,处士原宪俦。怪我何所为,千骑居上头。
君恩重泰山,未有毫发酬。远惭遂初赋,清节第一流。
桑榆不相遗,欢笑脱羁愁。
送刘初平谒会稽范吏部,宋代,刘敞,
刘生大梁客,五十耻独醒。观书泛为通,不肯明一经。
壮岁怀慷慨,边游忍伶仃。担簦售白璧,垂蒯提青萍。
归来面朝士,口写山川形。公侯尽高意,礼数争分庭。
落魄破小节,浮游谢尘冥。诙谐若流輠,捷胜如建瓴。
荏苒混朝市,缤纷迈年龄。有云致官爵,百说无一听。
二子才剑吷,众豪固螟蛉。以兹滞玉帛,亦不羞岩坰。
太尉辟开府,中丞请居廷。拂衣东南走,高揖千岩青。
禹穴发穷宝,雷门叩惊霆。邦侯万人杰,忧国心无宁。
得善辄解榻,发奇肖开硎。抽辞肯听莹,宴旧方淹停。
箬下进醇酎,鉴中结飞铃。高哉鸿鹄心,去矣穷沧溟。
寄深甫君章,宋代,刘敞,
烂漫十日饮,未快远别情。醉魂几时醒,直见颍水清。
前欢绝莫寻,离念纷更盈。车骑暂休汝,赏晤得时英。
披襟两相照,话言仆屡更。论史既衮衮,说经亦铿铿。
一觞亦一咏,乐事真相并。会合固难常,我独嗟南行。
回首念前好,感物非嘤鸣。明发成寤歌,勉勉趣遥程。
从千山携龙牙回约诸子同啖,明代,释函可,
不是山中人,不识山中味。采采须及时,盈筐叠山翠。
得以山中日,濯以山中水。恬淡本性成,微苦亦有致。
楮鸡非其伦,弟薇友石耳。携之入城郭,犹带山岚气。
一嚼清齿牙,再嚼沁心髓。愿言啮雪人,共领山中意。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