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镇(龙门镇在成县东后改府城镇)

作者:杜甫(唐代)

细泉兼轻冰,沮洳栈道湿。

不辞辛苦行,迫此短景急。

石门雪云隘,古镇峰峦集。

旌竿暮惨澹,风水白刃涩。

胡马屯成皋,防虞此何及。

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

0

诗文译文

细小的泉水上覆盖着轻薄的冰,

道路湿润,商队停留不愿辞别。

辛苦的行走,紧迫的进程。

石门之中,云雾升起,道路阻隘。

古老的城镇,山峦叠嶂相聚。

旌旗竿头,夜幕降临,景色暗淡。

寒风刺骨,水流凝滞。

边防驻扎在成皋,

保卫者们面临着怎样的困境。

唉!远离家乡的士兵们,

山寒之夜独自伤心哭泣。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代写的一首诗,诗人描绘了龙门镇的景色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离家的远征战士们的思念和关切之情。

诗中描绘了细小的泉水上薄薄的冰层和湿润的栈道,形容了景色的寒冷和湿润。诗人描绘了自己辛苦行走的情景,迅速推进的时光,表达了自己的紧迫感。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石门之中障碍重重的云雾和蜿蜒的道路。古镇的山峦相聚,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古老的气息和壮美的背景。

诗中用旌旗竿头的景象来形容夜幕降临的景色,暗淡而寂静。寒风刺骨,水流凝滞,描绘了极度寒冷的环境,以及自然界的凝滞和沉寂。

最后,诗人提到了防卫成皋的边防驻扎在这里,面临着艰难的困境,表达了对士兵们的思念和担忧之情。最后一句“嗟尔远戍人,山寒夜中泣”是诗人对士兵们的哀叹和悲叹,以及自己的情感宣泄。

整首诗以景物描写为主,结合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展现了昏暗的景色以及作为士兵生活的艰难和困苦,表达了对离家远征的士兵的关注和思念之情,以及对战争的悲叹和悲痛。整体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寒冷和深夜中的战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士兵命运的思考和关切之情。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其他诗经

牡丹百咏 其十

作者:张淮(明代)

牡丹百咏 其十,明代,张淮,

红玉肌容艳有神,九天飞下一仙真。垂头雨后犹倾国,点额风前欲唤人。

龙脑薰成香世界,蝶翎逗落锦埃尘。春光得我方能丽,笑杀凡花号丽春。

54

穹窿山道士索以新诗书扇戏为二章 其二

作者:姚燮(清代)

穹窿山道士索以新诗书扇戏为二章 其二,清代,姚燮,

鲰生夙劫在虚无,那问真灵位业图?识字聊供仓颉役,求仙肯受始皇愚?

尘皆在梦人谁觉,天可常留日不徂。三尺藤床风火界,元关黍米是丹垆。

18

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 其二

作者:吴潜(宋代)

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 其二,宋代,吴潜,

宿秧青碧稚秧黄,长叶抽苗势已张。田就再耘秋有准,水收积潦旱无伤。

老牛引犊挨篱卧,新燕将雏贴水翔。一壑一邱吾亦有,谁怜留滞尚他乡。

78

送王次公观察视学关中六首 其五

送王次公观察视学关中六首 其五,明代,胡应麟,

鼓吹朝巡百二州,五陵花色傍行驺。山回菡萏终南出,殿锁芙蓉太液愁。

异日诸儒传白虎,早时多士识青牛。葡萄细酌咸阳夜,好是经过旧酒楼。

86

赵縠阳太史东归赠寄

赵縠阳太史东归赠寄,明代,霍与瑕,

春风春日送仙槎,珠海芳尊共物华。帝里九重同恋阙,师门八十讲通家。

玩馀樵岭清秋月,冲碎罗浮古洞霞。此去不妨呤弄在,蓬莱仍有万年花。

22

梅花引(寿槐城)

梅花引(寿槐城),宋代,刘辰翁,

酒熟未。梅开未。去年迟待重来醉。笑当筵。舞当筵。惟有今年。
八十是开年。参差野袂成归鹤。石鼎未开容剥啄。岁开尊。岁添孙。孙又开尊。福曜萃高门。

26

【南吕】一枝花 平林暮霭收

【南吕】一枝花 平林暮霭收,元代,奥敦周卿,

平林暮霭收,远树残霞敛。疏星明碧汉,新月转虚檐。院宇深严,人寂静门初掩,控金钩垂绣帘。喷宝兽香篆初残,近绣榻灯光乍闪。

【梁州】一会客上心来烦烦恼,恨不得没人处等等潜潜。想俺闷乡中直恁欢娱俭。本是连枝芳树,比翼鸣鹣,尺紧他遭坎坷,俺受拘箝。致欠得万种愁添,不离了两叶眉尖。自揽场不成不就姻缘,自把些不死不活病染,自担着不明不暗淹煎。情思,不欢。这相思多敢是前生欠,憔翠损杏桃脸。一任教梅香冷句儿口店,苦痛淹淹。

【尾】蓝桥平地风浪险,袄庙腾空烈火炎。不由我意儿想,心儿思,口儿念。央及煞玉纤纤,纤纤,不住的偷弹泪珠点。

80

游弥牟菩提院庭下有凌霄藤附古楠其高数丈花已零落满地

作者:陆游(宋代)

游弥牟菩提院庭下有凌霄藤附古楠其高数丈花已零落满地,宋代,陆游,

绛英翠蔓亦佳哉,零乱空庭码瑙杯。遍雨新花天有意,定知闲客欲闲来。

77

艇子冶春词 其六

艇子冶春词 其六,清代,全祖望,

吴淞女子思报国,优乱南中竟数年。多少降臣蒙面死,不如桑濮一婵娟。

53

寄和父

作者:刘攽(宋代)

寄和父,宋代,刘攽,

行李资章甫,秋期看海涛。埃尘乍振袂,淮泗幸容舠。

飏舄双凫健,飞乌五两高。须君菊花酒,慰此寸心劳。

99

国殇

作者:刘敞(宋代)

国殇,宋代,刘敞,

屡闻戎马入,辄有国殇诗。多垒非吾责,亡民痛尔为。

请缨惭肉食,无敌怪王师。闻道临洮野,天阴战骨悲。

21

宿易冲妙道院

宿易冲妙道院,宋代,张至龙,

松发经寒乱不梳,夜来风减屋茆疎。

吟边冻指僵如铁,袖里枯筇画雪书。

15

九月蓬莱亭周彦达节推酌发

九月蓬莱亭周彦达节推酌发,宋代,郭祥正,

万里行人辞故乡,登高回首更重阳。黄花折尽碧云晓,未听离歌未断肠。

45

宣和殿移植荔枝

作者:赵佶(宋代)

宣和殿移植荔枝,宋代,赵佶,

密移造化出闽山,禁御新栽荔子丹。山液乍凝仙掌露,绛苞初绽水精丸。

酒酣国艳非朱粉,风泛天香转蕙兰。何必红尘飞无骑,芬芳数本座中看。

31

送戴子义之扬州幕府之作

作者:王称(明代)

送戴子义之扬州幕府之作,明代,王称,

二月都门柳未眠,行人朝发广陵船。酒酣起舞停鹍奏,惜别临岐赠马鞭。

往事玉箫明月夜,江南春雨绿芜天。凭君早慰居民望,莫学青楼觅翠钿。

77

宿玉女峰

作者:王履(明代)

宿玉女峰,明代,王履,

假榻玉女峰,主人有深意。

玄谈出无语,妙语入不计。

澄明纵横发,沕潏左右至。

不言求生难,但曰待死易。

色境透关过,总是平稳地。

优游卅五年,何曾有颠踬。

随时翊火食,无即行坐憩。

既识上山真,宁迷下山伪。

颜虽不桃花,亦不霜草悴。

要之非矫亢,只是不出位。

我生日奇蹇,未觉久自弃。

一雨悟无学,恇然莽无寄。

松林延幽风,倏忽天乐沸。

如此有余中,肯作希夷睡。

8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六

羁燕四十馀日归兴殊切口占赋归 其六,宋代,汪梦斗,

留连荒邸况栖栖,席地跧蹲四体胝。饮量素悭愁对酒,杀机元浅倦招棋。

相传帝统须求正,莫使王风久下衰。归去林间洗双眼,暮年要看太平时。

21

工侍国史奉御香祷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应道间志喜成诗以示敬借韵同赋

工侍国史奉御香祷雪上竺前一夕雪瑞已应道间志喜成诗以示敬借韵同赋,宋代,程公许,

庚子岁维夏,亢阳一何骄。侵寻徂暑迫,恻怛圣虑焦。

祈祷喧三农,雩祀奔百僚。商飙忽以厉,老魃意愈嚣。

万井沸汤釜,四野烜赤熛。俄闻罪己诏,还下中兴朝。

宝香款太一,嘉荐羞庙祧。移跸给孤园,熏心梵音潮。

芝盖屏不御,鸾扇亦罢摇。还宫惨玉色,转烛翻天瓢。

小臣忝侍祠,囊封叩层霄。帝念亦劳止,暵灾殊未消。

良月始沾洽,封畿转萧条。白瑞弥渴望,冱阴那易料。

测景展绣纹,飞霜困青要。麦芒郁不吐,蔬甲半已凋。

足蹶丛祠趋,洁蠲沉水烧。忱念交肸蚃,同云散琼瑶。

夜窗讶明皎,晓槛俄纷飘。天意竟作悭,瞬息倏已消。

冬瘟幸稍压,蝗蛰故自饶。东皇趣命驾,北斗将旋杓。

更须絮乱拨,间作珠碎跳。傥幸尺许积,庶几食可邀。

民脉馀几何,邦储况复枵。但知骨髓沥,遑恤膏火焦。

老我杂班缀,素丝飒飘萧。强令典纶綍,拙不工琢雕。

炯兹方寸丹,敢以后福徼。世味本枯淡,癙思剧蒸敲。

洒血书绿章,飞神羾清飂。玉食自不甘,黄竹宁复谣。

扶持倚梁栋,咨询及刍荛。正途会四辟,贤旌欲旁招。

上帝如悔祸,盗贼非难枭。敛尽战锋惨,重使农亩劭。

玉烛调气机,黼扆宽旰宵。量才愧拥肿,赋分甘渔樵。

经纶有管乐,议论付董鼌。故山归去来,岁晚乐逍遥。

曝背茅檐日,击壤歌帝尧。

91

于白雪楼送龚生入贡

于白雪楼送龚生入贡,明代,李攀龙,

楼上春阴动晓寒,蓟门千里入凭阑。别来白雪还谁和,老去青春好自看。

天子今逢新禹贡,诸生不改旧周官。临轩若问羊裘客,莫道江湖有钓竿。

3

北峨驿道中口占四首 其三

北峨驿道中口占四首 其三,明代,湛若水,

风软旌旗定,山空玉节明。如闻重译语,圣德比周成。

2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