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和孟大监韵

祥开龙角应三农,小队旌旗猎猎风。

秧马趣行田陌外,樯乌飞送橹声中。

穰翁预喜瓯窭满,馌妇毋忧杼轴空。

观稼西成今在望,贤侯此乐与民同。

0

诗文译文

吉祥的龙角为三农作应,

小队的旌旗在风中猎猎飘扬。

种植的马儿快乐地行走在田间小路上,

渡鸦在船声中飞翔传递信息。

丰收的农人预先高兴着瓯窭满盈,

饭菜的妇人不用担心织机空转。

远眺西边的稻田已经成熟,就在眼前,

贤明的侯爷与人民共享这欢乐。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朱宗强创作的作品,表达了对农民劳作的赞美与祝福,以及统治者与民众共享丰收喜悦的愿景。

首先,诗中描述了农民劳作的景象。龙角象征着吉祥和祝福,预示着农民们将迎来丰收。小队的旌旗在风中飘扬,展现了农民们积极奋斗的姿态。秧马在田间小路上自由奔驰,樯乌(渡鸦)飞翔传递信息,都表现出农民们勤劳努力的形象。

其次,诗中描绘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景象。穰翁指农人,预先高兴着瓯窭(一种饭菜)满盈,表达了农民们对丰收的期待和欢乐的心情。馌妇则指饭菜的妇人,她们不用担心织机空转,意味着家庭生活富裕,不再有物质匮乏的困扰。

最后,诗中提到了贤明的侯爷。观稼西成意味着远望稻田已经成熟,农民们即将收获丰收的果实。贤侯此乐与民同,展示了统治者与民众共享农民丰收喜悦的愿景,体现了贤明的统治者关心民生、与民众同甘共苦的精神。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农民劳作和丰收的喜悦,表达了对农民劳动的赞美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通过这首诗词,朱宗强展示了他对农耕文化的推崇和对农民贡献的敬意。同时,诗中的愿景也体现了宋代社会对稳定和繁荣的追求。

其他诗经

重寄元美 其二

重寄元美 其二,明代,李攀龙,

南冠君子系京华,秋色伤心广柳车。此地由来多侠客,不知谁是鲁朱家。

17

长信草

长信草,清代,宋徵舆,

青青长信草,无意学逢迎。不厌凄凉地,春来还自生。

96

谒金门(诸公要予出郊)

谒金门(诸公要予出郊),宋代,王千秋,

春漠漠。何处养花张幕。佩冷香残天一角。忍看罗袖薄。
两两鸳鸯难学。六六锦鳞空托。趁有余妍须细酌。东风情性恶。

50

【黄钟】昼夜乐 春

【黄钟】昼夜乐 春,元代,赵显宏,

游赏园林酒半酣,停骖,停骖看山市睛岚。飞白雪杨花乱糁,爱东君绕地里

将诗探,听花间紫燕呢喃。景物堪,当了春衫,当了春衫。醉倒也应无憾。

【幺】利名,利名誓不去贪,听咱,曾参,曾参他暮四朝三。不饮呵莺花笑

俺,想从前枉将风月担,空赢得鬓发{髟监}。江北江南,江北江南,再不被多

情赚。夏

火伞当空暑气多,因何,因何不共泛清波?有十里香风芰荷,咱人向彩画的

船儿上坐,伴如花似玉娇娥。醉了呵,月枕双歌。月枕双歌,但唱的齐声儿和。

【幺】小哥,小哥忒恁快活,休波,真个,真个是占断鸣珂。有几个知几似

我,不受用委实图甚么?尽今生酒病诗魔。落落魄魄,落落魄魄,且恁地随缘过。秋

昨夜西风揭绣帘,恹恹恨蹙损眉尖。霜压的丹枫似染,促织儿絮的人来厌,

助离愁暮雨纤纤。意不タ,琴瑟慵拈。琴瑟慵拈,不住把才郎念。

【幺】柳青,柳青忒恁地严,偏嫌,拘钳,拘钳人等等潜潜。酒半醺栊门半

掩,恨更长再不将香篆添,空教人有苦无甜。闷似江淹,闷似江淹,独自把凄凉

占。冬

风送梅花过小桥,飘飘,飘飘地乱舞琼瑶。水面上流将去了,觑绝时落英无

消耗,似才郎水远山遥。怎不焦,今日明朝,今日明朝,又不见他来到。

【幺】佳人,佳人多命薄,今遭,难逃,难逃他粉悴烟憔。直恁般鱼沉雁杳,

谁承望拆散了鸾凰交,空教人梦断魂劳。心痒难揉,心痒难揉,盼不得鸡儿叫。

29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

林景思寄赠五言以长句谢之,宋代,杨万里,

华亭沈虞卿,惠山尤延之。每见无杂语,只说林景思。

试问景思有何好,佳句惊人人绝倒。句句飞从月外来,可羞王公荐穹昊。

若人乘云驾天风,秋衣剪菊裁芙蓉。暮宿银汉朝蓬宫,我欲从之东海东。

西湖柳色二三月,相逢一笑冠缨绝。醉招和靖叫东坡,一吸西湖湖欲竭。

我醉自眠君自颠,路人往往指作仙。此辈何曾识此乐,识与不识俱可怜。

别时花开今已落,思君令人瘦如鹤。梦里随君携酒瓢,同登天台度石桥。

瀑泉界天泻云窟,长松拔地搀烟霄。与君联句章未了,帝城钟动西峰晓。

海风吹堕珊瑚枝,乃是先生寄我诗。火云烧江江水沸,君诗清凉过于水。

定知来自雪巢底,恍然坐我天台寺。

70

琴曲歌辞。升仙操

琴曲歌辞。升仙操,唐代,李群玉,

嬴女去秦宫,琼箫生碧空。凤台闭烟雾,鸾吹飘天风。
复闻周太子,亦遇浮丘公。丛簧发仙弄,轻举紫霞中。
浊世不久住,清都路何穷。一去霄汉上,世人那得逢。

73

相和歌辞。乌夜啼

相和歌辞。乌夜啼,唐代,李群玉,

曾波隔梦渚,一望青枫林。有乌在其间,达晓自悲吟。
是时月黑天,四野烟雨深。如闻生离哭,其声痛人心。
悄悄夜正长,空山响哀音。远客不可听,坐愁华发侵。
既非蜀帝魂,恐是恒山禽。四子各分散,母声犹至今。

74

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

作者:徐玑(宋代)

登信州灵山阁跨鹤台,宋代,徐玑,

清游吾有分,浑似昔曾来。

野屋凭高住,青山到水回。

欲看数岫远,须待晓云开。

渐渐生愁思,乡心上古台。

78

挽仁宗皇帝歌四首 其四

作者:刘敞(宋代)

挽仁宗皇帝歌四首 其四,宋代,刘敞,

讴歌归命启,遏密罄宗尧。陵寝略依汉,衣冠深葬桥。

空看同轨至,非复总章朝。西望新宫柏,悲风亦后凋。

56

夜雪

夜雪,宋代,宋自逊,

雪眼羞明夜转飞,梅花未觉竹先知。

一炉柴火三杯酒,谁记山阴有戴逵。

86

宿钓溪

作者:方翥(宋代)

宿钓溪,宋代,方翥,

茅檐寂寞住人稀,落日逢迎宿酒旗。

梦觉五更山月上,溪边人语钓船移。

76

悲阳春

悲阳春,宋代,郭祥正,

悲阳春,阳春可乐胡为悲。桃花枝上开未足,数片已逐狂风吹。

阳春能来不能久,年少看花今白首。击毬驰马力已疲,欲傍樽罍先怕酒。

佳人如皓月,顾我犹衰蓬。相倚不相似,两心何可同。

请折并蒂花,更看鸳鸯鸟。容华与毛羽,相鲜乃为好。

挥手谢佳人,浩歌悲阳春。阳春易衰歇,尔貌岂长新。

2

病中谢亲友四首 其二

病中谢亲友四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生平性嗜客,病不废应酬。终然瘦骨立,欲语气不收。

客多语嘈杂,两耳鸣啾啾。登床就偃息,客语或未休。

客意岂不佳,而我自作忧。奈何坐客去,床下多斗牛。

21

秋怀 其五

作者:韩淲(宋代)

秋怀 其五,宋代,韩淲,

秋月从天来,照人光清寒。起舞或四顾,夜色明飞栏。

举杯与之笑,不知颓玉山。醉倒复自起,挥手扪天关。

衡门终局促,空戴头上冠。焉得万里沙,校猎驰雕鞍。

36

诗悼邹仲容教授

诗悼邹仲容教授,宋代,沈与求,

骨相自清臞,居然澹满躯。高文凌鲍谢,胜略本孙吴。

鸑鷟期千仞,骅骝殒半途。伤心九泉恨,那忍奠生刍。

4

安道改授休宁尹令郎仲坦祁门尹再成小诗

安道改授休宁尹令郎仲坦祁门尹再成小诗,宋代,汪梦斗,

父子双飞对对凫,弦歌声接倚州闾。身同华表归家鹤,寿介庭闱泼瓮蛆。

薯斸率山寒玉挺,笋披阊水小犀株。羹馀亲釜应分饷,为搅饥肠几卷书。

68

秋日即事

作者:崔鶠(宋代)

秋日即事,宋代,崔鶠,

秋草门前已没靴,更无人过野人家。

离离疏竹时闻雨,淡淡轻烟不隔花。

58

憩小峨嵋

作者:顾禧(宋代)

憩小峨嵋,宋代,顾禧,

偶上峨嵋岭,悠然对夕曛。

孤峰擎落日,古殿宿寒云。

石暗松涛作,天空鹤唳闻。

幽寻惬素抱,世态自纷纭。

26

楚门述怀

楚门述怀,元代,李士瞻,

我昔放船日,乃在孟冬初。此时风寒竞,雨雪纷载涂。

是行死生别,妻子不得俱。江南地偏下,况复在海隅。

严冬如初秋,天气恒多殊。草木未摇落,布褐被体肤。

网工此邦人,室家念居诸。系舟楚门湾,一住十日馀。

我心如锋攒,从行念踟蹰。虽沐主家顾,志愿良未舒。

情虽公私牵,轻重亦异趋。君家素忠义,所望同吾徒。

王程已愆期,日夜畏简书。苟重君父忧,内省还何如。

愿君竟兹意,早发勿趑趄。

70

录别

录别,明代,李攀龙,

秋风既萧萧,浮云亦依依。四顾但他乡,游子一何微。

驾言西北迈,中道正裴徊。客行无好怀,万事不如归。

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