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櫃阁和少陵韵

榴花开正红,杏子熟已赤。

谽谺倚天嶂,戌削出水石。

小驿有幽意,江风满青壁。

悠然一杯酒,劳汝万里客。

长安此北去,古人多遗迹。

萧条干戈后,俛仰关塞迫。

宿师苦餽饱,诸将饱恩泽。

三叹复出门,危梯欲何适。

0

诗文赏析

《石櫃閣和少陵韻》是宋代孫應時所作的一首詩詞。詩詞以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懷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行旅客人辛勞的關懷。現在,我將為你提供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

榴花開正紅,杏子熟已赤。

榴花鮮紅豔麗地綻放,杏子已經成熟染紅。

詩詞開篇即以色彩鮮明的榴花和杏子描繪,展示了豐收的景象,同時也暗示了時光的流轉和落寞。

谽谺倚天嶂,戌削出水石。

山谷間回響著鳴聲,宛如倚靠著天際的嶂峰,戌削的山石從水中嶙峋而出。

這兩句描繪了山谷間回響的聲音,使詩詞增添了一種靈動的氛圍,同時也將自然景觀與人工建筑結合起來,展現了山水之間的和諧。

小驛有幽意,江風滿青壁。

小驛內充滿幽靜之意,江風吹拂著青色的城壁。

這兩句描繪了小驛的寧靜和江風的吹拂,給人一種寧靜與愜意的感受,同時也暗示了行旅客人尋求歇息和寧靜的心情。

悠然一杯酒,勞汝萬里客。

悠然地喝上一杯酒,為辛勞的遠行客人致敬。

詩詞表達了詩人對遠行客人的敬意和關懷,以一杯酒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祝福和歡迎。

長安此北去,古人多遺跡。

從長安向北行去,古代人留下了許多遺跡。

詩詞提到了古代長安的方向,暗示了歷史的長河和曾經輝煌的過去,同時也凸顯了詩人對歷史文化的關注和對古人智慧的讚美。

蕭條干戈後,俛仰關塞迫。

戰亂之後的荒涼,仰望著關塞的威嚴。

這兩句表達了戰亂後的蕭條景象,詩人對戰亂帶來的破壞和對關塞的景象感到敬畏和憂慮。

宿師苦餽飽,諸將餽恩澤。

宿師們辛苦地為人提供食物,諸將們則享受著恩澤。

詩詞中描繪了宿師和諸將在飲食上的差異,反映了社會中階層間的差距和不平等。宿師們辛勤勞作,但卻只是勉強維持生計,而諸將們卻享受著富裕和恩澤。

三歎復出門,危梯欲何適。

三歎再次踏出門外,危險的梯子將要登上。

詩詞中的「三歎」象徵著詩人的歎息和對現實的無奈,他再次踏上旅途,面對著危險和未知。詩詞以問句的形式提出了對未來的疑問和困惑。

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懷的描繪,展現了詩人對時光流轉和歷史變遷的感慨,同時表達了對行旅客人辛勞的關懷和對古人智慧的讚美。詩詞以深沉的情感和抒情的語言,營造出一種悠遠而寧靜的氛圍,使人思索歷史和生命的意義。

其他诗经

送刘允中游关中

作者:王翰(唐代)

送刘允中游关中,唐代,王翰,

赤日当天凝不移,黄尘吹风双眼迷。刘生触此入关西,百趼不倦轻路蹊。

我问刘生胡为尔,载酒问道严登跻。自言我生如醯鸡,欲挟扶摇运天池。

又言我生如枥马,拟弃栈豆追駃騠。关中形胜天下少,壮观奇闻恣探讨。

浊泾清渭光动摇,太华终南翠如扫。橐泉西去吊三良,商颜南来寻四皓。

渭河桥边杨夫子,直节千年照青史。常平坂下马太史,万丈文光犹不死。

金童仙去谩荒凉,石马陵空自埼礒。刘生兹游冠平生,胸次磊落气峥嵘。

豪迈不尽远游兴,抠衣载质仍传经。归来多载晋唐帖,璞玉精金等奇绝。

知生好古不好馀,青李来禽满筐箧。我将得此课群儿,日向明窗临一叶。

我亦平生湖海心,会稽禹穴穷幽深。孰知病废坐空室,门屏咫尺如遥岑。

送君斯游伤我心,不觉泪下沾衣襟。

91

池州溪桥

池州溪桥,宋代,李昴英,

万里长江吸一杯,等闲袖剑九华来。溪桥独坐无人识,又驾长风跨鹤回。

53

浣俗轩五首为孙德谦 其五

作者:黄佐(明代)

浣俗轩五首为孙德谦 其五,明代,黄佐,

贞性本自敦,乃为薄俗移。驱车出门去,扰扰多尘缁。

濯足蓬瀛流,晞发扶木枝。俗累自兹浣,天衢以为期。

36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五十七

偈颂一百零一首 其五十七,宋代,释慧性,

瞿昙夜半见明星,碓觜挑开眼里筋。四十九年无畏说,至今错认定盘星。

将头不猛,带累三军。曹溪波浪如相似,无限平人被陆沈。

23

班婕妤

作者:陆机(魏晋)

班婕妤,魏晋,陆机,

婕妤去辞宠。淹留终不见。

寄情在玉阶。托意惟团扇。

春苔暗阶除。秋草芜高殿。

黄昏履綦绝。愁来空雨面。

16

作者:陆游(宋代)

林,宋代,陆游,

桔槔引水绕荒畦,病卧蜗庐不厌低。小聚数家秋霭里,平波千顷夕阳西。

亭皋草木犹葱茜,天上风云已惨凄。逋负如山炊米尽,终年枉是把锄犁。

18

咏日应令诗

咏日应令诗,南北朝,刘孝绰,

弭节驰旸谷,照槛出扶桑。园葵亦何幸,倾叶奉离光。

9

或劝予乞灵于醇酒以求寐亦不验

或劝予乞灵于醇酒以求寐亦不验,清代,全祖望,

六凿纷纶动,春今非我春。纵然沉醉后,犹是独醒人。

夜雨萧萧下,孤镫耿耿陈。杜康新丧职,无力济枯津。

64

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 其三

寒食前十日展谒先司空公墓夜宿山庄三首 其三,清代,全祖望,

五云佳气护重皋,八叶清班世所豪。积雨苍苔生石马,及时春韭荐香羔。

螭趺文字南金重,箕尾英灵北斗高。午夜轻寒振衣起,伫看天半䧏神旄。

75

登东城楼二首 其一

作者:刘敞(宋代)

登东城楼二首 其一,宋代,刘敞,

摇落客愁乱,登临秋色空。溪流寒更碧,霜树晚增红。

旷野驻残日,虚轩来朔风。怀归复感别,不语向征鸿。

53

诗二首 其二

诗二首 其二,宋代,赵与时,

粲粲香粳雪不如,新菘况复满杯盂。侯门肉食纷纷是,有此清奇风味无。

41

七夕雨

作者:林震(明代)

七夕雨,明代,林震,

鹊桥岁岁架银河,不似今年怨恨多。据拮偏教风雨妒,缘悭其奈女牛何。

鸣虫似写秋声赋,断雁惊残子夜歌。欲向津头问消息,乘槎无计水生波。

82

丙子除夜

丙子除夜,宋代,戴表元,

富贵如今似骇机,漂流未遣壮心违。乡邻有酒贫能醉,村落无医病亦稀。

客任低头从狗窦,妻休掩面对牛衣。十年涉世浑如此,除却躬耕事事非。

41

琴女行

琴女行,宋代,郑思肖,

嫦娥开殿当高青,白光染夜生空明。望中泠泠莹如水,碧透肉镜双瞳子。

窄袖笼春玉笋娇,援琴一鼓秋潇潇。瑶池女子旨趣别,紫清吹下太古雪。

双鬟翠腻绾香雾,临风欲控青鸾羽。应悔思凡谪尘土,长向花前忆王母。

59

浑源望湖川见百叶杏花

浑源望湖川见百叶杏花,元代,元好问,

四月山泉冻未开,东君才为挽春回。多情丹杏知人意,留著双华待我来。

43

元旦朝回书事二首 其二

元旦朝回书事二首 其二,元代,吴师道,

朝散纷纷下紫微,挥鞭争道疾如飞。同来各向朱门去,祇有西山伴我归。

24

樊口隐居

樊口隐居,元代,丁鹤年,

万里云霄敛翼回,挂冠高卧大江隈。春深门巷先生柳,雪后园林处士梅。

翠拥樊山邀杖屦,绿浮汉水映尊罍。谁能领取坡仙鹤,月下吹箫共往来。

98

留别余澹心二首

留别余澹心二首,明代,释函可,

春风犹滞秣陵关,晓梦先飞黄木湾。弟妹可能存世上,笑啼徒自向人间。

三年不见云中信,一钵终归何处山。最是与君情不薄,悠悠去住两难删。

10

太学释菜古诗

作者:章懋(明代)

太学释菜古诗,明代,章懋,

皇明右文治,闾巷兴胶庠。桥门集多士,冠佩纷跄跄。

少窥夫子宫,巍巍数仞墙。仰钻靡所得,矻矻穷十霜。

剽窃糟粕馀,乘时幸飞翔。释褐谒阶墀,对越俨洋洋。

采蘋荐溪毛,执爵灌椒觞。百拜举彝典,报本那可忘。

平生迂腐心,峨冠讲虞唐。曰兹筮仕初,矢心思激昂。

金石励名节,忠孝恒自将。期不负明训,允以酬君王。

74

题庾岭图 其二

作者:郑真(明代)

题庾岭图 其二,明代,郑真,

两崖天倚画图开,万里风高猿啸哀。闻道万年崔相国,白头也复赐归来。

1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