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信州祷晴辄应以诗贺之

作者:赵蕃(宋代)

舍东舍西缲车鸣,陂南陂北秧垅平。

共期今年好春事,自兹无苦惟须晴。

如何忽作十日雨,农夫辍耕病红女。

尔曹惴惴何足云,忍使忧形使君虑。

人言水旱有常数,丰凶不假祈禳助。

那知使君为民尔,一念未萌神固许。

朝来风色端何祥,溪流复故山屏张。

欣然此屋尽和气,使君之赐真无央。

0

诗文译文

东边的舍宅、西边的舍宅编织车声响,

南边的池塘、北边的池塘秧田平坦。

共同期待今年美好的春耕事,

从此以后不再有苦恼,只期盼晴朗天气。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农村田园为背景,描绘了农民们勤劳的场景。诗人表达了对晴朗天气的渴望,晴朗的天气对于农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意味着农作物能够顺利生长,收获丰收。诗中的\"舍东舍西缲车鸣\"描绘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景,\"陂南陂北秧垅平\"描述了田地的平整,展现了农民们的辛勤耕作。

诗人呼吁众人共同期待好的春耕事,希望从此以后不再有烦恼,只期盼着晴朗的天气。然而,接下来诗中出现了\"如何忽作十日雨\",暗示了突如其来的连续阴雨天气,给农民们的耕作带来了困扰,使得农民们不得不停止耕作,甚至生病了。

诗人对此表示愤慨,认为这样的情况令人担忧,使得君主也陷入忧虑之中。然而,诗人提出了一种信仰,认为水旱灾害有一定的规律,而丰收和凶年并非完全依赖于祈福和仪式。

最后,诗人称赞了君主的慷慨赐予,使得他的屋舍充满了和气。诗人将君主视为神明般的存在,认为君主的一念之间决定了民众的命运,因此对君主寄予了厚望。

这首诗词通过田园景色和农民的辛勤劳作,表达了对晴朗天气和丰收的渴望,以及对君主的赞颂和期望。它展现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关注和对社会命运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农村生活的一些面貌。

赵蕃

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其他诗经

鹧鸪天 谷雨后五日出游

鹧鸪天 谷雨后五日出游,近现代,傅义,

杜宇催人快繫风,羲娥行色太匆匆。纵非看得韶光贱,九十而今八十空。

花渐老,叶方浓。绿荫犹肯护馀红。白头喜与青春侣,尽揽芳菲入梦中。

18

【中吕】谒金门 闻嘲

【中吕】谒金门 闻嘲,元代,汤舜民,

你鸣珂巷艳娃,我梁园内社家,两下里名相亚。你知音律我撑达,不在双渐

苏卿下。你歌舞吹弹,我琴棋书画。你放会顽我煞撒会耍。你恁般俊煞,我那般

俏煞,也索向奶奶行陪些话。客中戏示友人

羁愁扰扰,客窗悄悄,何事灯花爆?毳裘云落絮衾薄,不许愁人傲。巽二猖

狂,滕六忄敝忄,透严威直到晓。剡溪无戴老,山阴无贺老,干惹得梅花笑。落花二令

落花,落花,红雨似纷纷下。东风吹傍小窗纱,撒满秋千架。忙唤梅香,休

教践踏,步苍苔选瓣儿拿。爱他,爱他,擎托在鲛绡帕。

落红,落红,点点胭脂重。不因啼鸟不因风,自是春搬弄。乱撒楼台,低扑

帘栊,一片西一片东。雨雨,风风,怎发付孤栖凤?长亭道中

起初,看书,只想学干禄。误随流水到天隅,迷却长亭路。古灶苍烟,荒村

红树,问田文何处居?老夫,满腹,都是登楼赋。纳凉寓意

翠林,绿阴,喜把红尘禁。炎蒸从此去烦襟,毛骨如冰沁。七尺藤床,一枚

石枕,听新蝉叶底吟。饥时节便冫食,渴时节便饮,更待思量甚!

40

【双调】殿前欢 郑元和,郑

【双调】殿前欢 郑元和,郑,元代,未知作者,

郑元和,郑元和打瓦罐到鸣珂。保儿骂我做陪钱货,我为是未穷汉身上情多。

可怜见他灵车前唱挽歌,打从我门前过,我也曾提破。知他是元和爱我,我爱元

和。

忆多情,忆多情直赶到豫章城。贩茶船险逼煞冯魁命,兀的不见浪子苏卿。

他不由<耒瓦>娘劣柳青,无媒证,直嫁与个临川令。知他是双生爱我,我爱双生。

共他个女妖娆,早成就碧桃花下凤鸾交,海棠花不奈东风恶。真乃是百媚千娇,

雨云收汗未消,半霎儿同欢笑,又设下山盟约。若得他团圆到老,把他在手掌里

擎着。

暗嗟咨,不茶不饭害相思,绣帏中冷落人独自。独自个抹泪揉眵,则为海棠

花女艳姿,勾起黄花事,遂了题桥志。若能够新婚燕尔,真乃是海上方儿。翠屏

空,恰早月移花影上帘栊,泪行儿乱撒似真珠迸。愁对着烛影摇红,断肠书洒泪

封,鸳枕儿和谁共?锦被儿和谁拥?不见他桃花艳质,空想他今日门中。此门中,

桃花依旧笑春风,去年艳质成前梦。不能够倚翠偎红,枕头儿一半空,甚时得一

对儿谐鸾凤?空教我两叶眉儿耸。写下个传情简帖,知他何日相逢?小冤家,一

天月色满庭花,不惚宽云雨些儿罢。早归去孩儿,其实来我共他,湖山下,说两

句知心话。今宵去后,明夜来么?

不来也,空教人直等到月儿斜,冷清清怎生睚今夜?兀的不担阁杀人也。把

银儿点上者,休吹灭,他须有一个来时节。来时节把耳朵儿扯者,我根前从头

儿慢慢地分说。

信音稀,愁只愁凤凰帏,恨只恨冷落了鸳鸯被。愁恨千堆,近新来灭了饮食,

宽了衣袂,到赚得人憔翠。忘餐废寝,都为别离。

马嵬坡,想明皇当日泪痕多。海棠正好东风恶,无奈愁何?幸西蜀受坎坷,

渔阳祸,一曲《霓裳》破。十年雨露,千丈风波。

夜如何?正梨花枝上月明多,谁家见月明多谁家见月能闲坐。我正婆娑,对

清光发浩歌,无人和,和影都三个,娥共我,我共娥。

24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九十六 南屏山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九十六 南屏山,宋代,郭祥正,

真山返如假,叠径入云屏。不借湖光洗,朝朝泼黛青。

8

题化城寺新公清风亭用李白元韵

题化城寺新公清风亭用李白元韵,宋代,郭祥正,

唐时升老亭,剪棘今重开。南瞻峨嵋阙,北峙凌敲台。

新公将家子,为僧亦多才。譬彼独鹤唳,安用群鸡猜。

或弹玉轸琴,倾耳濯纤埃。清风不知处,冷冽时时来。

吹云云窈窕,吹月月徘徊。幽人许共赏,渴心咀珍梅。

了然得真味,尘魔屡崩摧。令妷人豪杰,书名骇奔雷。

禅谈屡终夕,茗酌无馀杯。还歌太白篇,事往良可哀。

古今傥同辙,浩气不寒灰。

15

山中黄博士不至因再约以寄之

作者:王称(明代)

山中黄博士不至因再约以寄之,明代,王称,

秋风吹落桂花残,寂寞淮南赋小山。自笑草堂鱼佩冷,空将瑶水鹤书还。

石门萝月谁同醉,洞口松枝秖独攀。明日角巾能到否,呼童竹下扫柴关。

88

清平乐·君词为寿

清平乐·君词为寿,宋代,刘辰翁,

君词为寿。绝妙孙辛妇。但恨杯无露添酒。空等待梅花久。喜君白首还玄。人间合信天缘。如此相从至老,我亦何倦馀年。

100

咏蛤蜊

咏蛤蜊,宋代,员兴宗,

君起西南思,为予叠前篇。

我兴乐东西,珍烹口同然。

佳哉有蛤氏,商略依舜泉。

马刀形则古,瓦屋虫能天。

入手意便韵,况余谢荤膻。

何必逢麴车,为君口流涎。

62

次韵吴友直和潘乐閒见寄韵

次韵吴友直和潘乐閒见寄韵,宋代,方一夔,

文章蟠窟蛟蛇黑,精神紧峭冰玉白。置君承明天禄中,富贵不待相促迫。

学参诸老居二四,气凛群儿压千百。生平不主疽与环,况复侯封羡贲赫。

蹉跎无便凌风云,归伴凡鱼东海窄。袖馀闽越奇杰气,掩藏光怪恣窥摘。

如今老境谢纷华,斥去浮花收粟麦。我来两见鸣春禽,低向藋间飞拍拍。

有时乘兴骋诗俊,稗说谰言都不择。鱼还非子子非我,肝胆相忘总无隔。

苦无分遇食太仓,近犬惊人屡遭责。一身何必要赢馀,我为鼠谋从下策。

84

促织吟

促织吟,元代,吴师道,

高秋白露如零雨,促织惊寒近床语。美人不寐空闺深,共向西风诉离苦。

玉关征人去不归,无书寄与来鸿飞。背壁孤灯照清泪,谁家急杵敲寒衣?

寒衣八月当寄时,今年独恨衣成迟。天吴颠倒旧绣裂,春蚕冻损新丝稀。

夜长抱膝三太息,此怀促织那能知。微霜凄凄月欲没,四壁萧萧声转急。

吟成锦字长相思,万里秋空凝愁碧。

22

雪谷早行图 其一

雪谷早行图 其一,元代,张弘范,

短衣匹马五更寒,老雪荒山去路难。为问此行成底事,要携春色下长安。

43

题李息斋画竹 其二

题李息斋画竹 其二,元代,柯九思,

深宫雨过长苔痕,谁忆羊车旧日恩。惟有集贤癯学士,一枝漠漠记黄昏。

43

柳居图

柳居图,明代,李延兴,

先生夙华川,山中好隐居,门前十柳青扶疏。种来不记几岁月,生意蔼蔼充吾庐。

先生一生好心事,放迹其下乐有馀。垂垂露叶覆轩户,灿灿雪絮吹琴书。

清风潇瑟来枕席,流水汨■鸣阶除。或逢樵,或对渔。

隔浦荡轻航,呼童巾小车。丸药听黄鸟,攀条穿白鱼。

野老争席树阴底,凉影团团摇酒壶。山中之人有天趣,丹墨点染成画图。

若非下惠当时宴休处,定是柴桑处士之故墟。自持御史节,朝夕赋归与。

载歌柳居柳,临觞惜居诸。既不能归田重培育,又不能驰书问何如。

风瑟瑟,动干旟,露湑湑,沾佩裾。千丝万缕乱心曲,渺渺遥思飞云衢。

寄言子孙爱惜之,要使清阴大芘吾里闾。

94

浣溪沙 春暮

浣溪沙 春暮,清代,叶小鸾,

曲曲阑干绕树遮。半庭花影带帘斜。又看暝色入窗纱。

楼外远山横宝髻,天边明月伴菱花。空教芳草怨年华。

56

别杨弼泰进士归汉中杨久谪贵筑

别杨弼泰进士归汉中杨久谪贵筑,明代,卢龙云,

秦越山川万里遥,临岐杯酒别魂销。喜看客舍萍初合,愁见离亭柳半凋。

多士正投知己遇,孤卧终恋圣明朝。我因同病相期切,听尔除书下九霄。

63

赠友人十二首 其十二

赠友人十二首 其十二,明代,释函可,

相知惟我泪难乾,三嘱殷勤晓露寒。便是羊裘容易识,十分珍重钓鱼竿。

70

孝思诗

孝思诗,明代,湛若水,

卢生笃孝思,终身念母慈。绵绵衣上线,见母不见衣。

笑语与居处,优乎见容止。行道以立身,大孝在吾子。

68

李亨庵见枉因示佳制用韵感赋

李亨庵见枉因示佳制用韵感赋,明代,赵完璧,

小洞传呼启碧萝,逢迎无奈竹婆娑。山樽有兴花为妓,檀板无声鸟作歌。

宦海冠裳萍梗迹,浮生日月玉人梭。寇公此日真难借,白首相酬莫厌多。

90

独居

独居,明代,赵完璧,

独居独坐独閒行,岂有比邻慰此生。翠岱向人原不语,绿溪绕我去无情。

焦桐古调凭谁奏,綵笔新诗秪自赓。一片野鸥苍海上,好风良月共魂清。

38

题扇面

作者:郑真(明代)

题扇面,明代,郑真,

插天峭壁两门开,落木风高万壑哀。酒熟山家烦折柬,蹇驴正待过桥来。

4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