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问诗十二篇寄呈满子权其十谢龙水车

作者:王令(宋代)

神龙谢水车,吾语尔来前。

尔虽用於人,我亦用於天。

在物固不同,於用岂殊然。

水下高田乾,尔能俯水取。

假人不尔用,尔受田责否。

吾身虽为龙,动亦天所主。

天犹不有命,我安事为雨。

0

诗文赏析

神龙谢水车,

Thedivinedragonthanksthewaterwheel,

吾语尔来前。

Ispeaktoyoubeforeme.

尔虽用於人,

Thoughyouareusedbypeople,

我亦用於天。

Iamalsousedbytheheavens.

在物固不同,

Thoughwearedifferentinform,

於用岂殊然。

Intermsoffunction,arewereallydifferent?

水下高田乾,

Underneaththewater,thehighfieldsaredry,

尔能俯水取。

Youcanstoopdowntofetchwater.

假人不尔用,

Ifpeopledon\'tmakeuseofyou,

尔受田责否。

Willyoustillbeartheresponsibilityofirrigatingthefields?

吾身虽为龙,

ThoughIamembodiedasadragon,

动亦天所主。

Evenmymovementsarecontrolledbytheheavens.

天犹不有命,

Yettheheavensdonotcommandme,

我安事为雨。

WhyshouldIconcernmyselfwithcreatingrain?

诗中以水车与作者自身的身份对话,表达了作者与水车的共同使命和价值。作者自比“吾身虽为龙”,强调自己的高贵身份,而水车则是平凡的工具。然而,作者认识到,无论是水车还是自己,都是为了服务于人类和天地之间的联系。水车作为人类利用的工具,可以为农田提供水源,而作者作为天龙,也有自己的使命,但不受命于天,不必刻意为人间创造雨水。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人与天地间关系的思考,呈现出一种谦逊与超然的态度。作者通过对话形式,将自己与水车相比较,以突出作者的身份和使命,表达了一种自然宿命和天命的观点。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个体在宇宙中微小而有限的认知,以及对于人类与自然、人类与天地关系的思考。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其他诗经

三忠祠

作者:孙绪(明代)

三忠祠,明代,孙绪,

拂袖拜三贤,云霞映暮天。孤忠徒自许,一死竟谁怜。

玄化昭心事,丹诚付简编。明禋逢盛世,肸蚃自年年。

72

朝谒长陵同宋望之侍御作

作者:胡直(明代)

朝谒长陵同宋望之侍御作,明代,胡直,

长陵丹阙倚苍葱,万柏分行辇路通。山出恒宗来王气,水连瀛海扈灵宫。

瑶阶羽卫晴天外,玉殿罘罳宿雾中。却看群峰如跃马,还疑万骑猎秋风。

17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三 龙潭出云

作者:胡俨(明代)

曾氏八咏为子棨侍讲赋 其三 龙潭出云,明代,胡俨,

百顷澄潭细吐云,碧沙流水不生尘。若为唤起龙行雨,散作千岩万壑春。

34

石州慢 次张凝道韵

石州慢 次张凝道韵,元代,许有壬,

足趼尘嚣,目厌纷华,扰扰蜂蝶。击壶未了长歌,又听阳关三叠。平生湖海,可怜牢落新丰,蓬山回首烟霞隔。鹏*不同天,任焦明蚊睫。愁绝。停杯为问羲娥,几度东生西灭。俯仰金台陈迹,千年谁接。天空秋老,倚阑南北悠悠,暮云汀树人长别。想见苦吟诗,满吴江枫叶。

67

西湖棹歌词 其三

西湖棹歌词 其三,清代,查慎行,

万叶千花缀彩棚,火莲龟背吐层层。不知白日长多少,又点湖心照夜镫。

55

引极三首。思元极

作者:元结(唐代)

引极三首。思元极,唐代,元结,

天旷莽兮杳泱茫,气浩浩兮色苍苍。上何有兮人不测,
积清寥兮成元极。彼元极兮灵且异,思一见兮藐难致。
思不从兮空自伤,心慅bj兮意惶懹。思假翼兮鸾凤,
乘长风兮上羾。揖元气兮本深实,餐至和兮永终日。

40

诗偈 其三十八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三十八,唐代,庞蕴,

一日复一日,百年渐渐毕。急急除妄想,无念成真佛。

更莫苦攀缘,窥他世上物。忽然无常至,累劫出不得。

89

立春

作者:刘攽(宋代)

立春,宋代,刘攽,

得新矜白鬓,数九喜和风。菜甲成春事,郊园付野翁。

天开池水碧,雪尽树梢红。颇复寻樵隐,柴门步武通。

53

过九岭

作者:徐玑(宋代)

过九岭,宋代,徐玑,

断岸横路水潺潺,行到山根又上山。

眼看别峰云雾起,不知身也在云间。

41

鹧鸪天·比屋烧灯作好春

鹧鸪天·比屋烧灯作好春,宋代,王千秋,

比屋烧灯作好春。先须歌舞赛蚕神。便将簇上如霜样,来饷尊前似玉人。丝馅细,粉肌匀。从它犀箸破花纹。殷勤又作梅羹送,酒力消除笑语新。

15

驯燕

作者:刘敞(宋代)

驯燕,宋代,刘敞,

非无鹰隼虑,自识主人归。立语移窗日,翻飞试羽衣。

江湖万里阔,天地一身微。不作惊鸥别,何须强察机。

18

临江仙·月是银釭溪是镜

作者:韩玉(宋代)

临江仙·月是银釭溪是镜,宋代,韩玉,

月是银釭溪是镜,云霓与作衣裳。夜寒独立竹篱傍。妆成那待粉,笑罢自生香。自古佳人多薄命,枉教傲雪凌霜。从来林下异闺房。何须三弄笛,方断九回肠。

42

观菊有感

观菊有感,宋代,赵友直,

行到篱边地满霜,曩时物物已非常。

自怜失意秋风后,独有寒花不改香。

18

重寄

作者:刘跂(宋代)

重寄,宋代,刘跂,

忆昨去国初,置传史所监。季也行泣随,往舍都城南。

沐我屡饭我,终此一日淹。明作分岭水,苦别心如惔。

遄归护孥重,却挂东川帆。停桡憩汴泗,揽辔趋霍灊。

间关又相对,共被栖穷檐。未毕十日欢,已复秣征骖。

猗嗟季行役,曷日弛负担。长怀芳草句,未读衣已沾。

先人门户事,驽力讵克堪。一朝奇祸发,炽甚烈火炎。

顽迷得忧辱,自取非谤谗。危巢风雨漂,菅蒯不足芟。

于时季来归,弃官不待占。收合败散馀,赖此守独严。

阖门数百指,一一恩意涵。辑睦乖迕情,牢不见隙纤。

聚粮非短毂,千里均属厌。囊书动高听,恩环赐东渐。

吾亲所奇贵,挺立故不凡。晚节就难冀,前非掩多惭。

正如已躄人,欻起蒙针砭。衰颜积霜雪,幸亦解羁衔。

昨从忧迫来,将复见安恬。西廊坐食菽,可以慰饥馋。

渐欲亲酒盏,颇思疏药奁。愿季爱玉体,豢我及西崦。

从今荷明时,欢乐百无嫌。酬恩无处所,香火供瞿聃。

95

与成季弈棋

作者:韩淲(宋代)

与成季弈棋,宋代,韩淲,

明月水声湍激,凉风山气高华。棋罢不知时世,酒行无奈诗家。

65

淳熙七年春帖子 其二

淳熙七年春帖子 其二,宋代,崔敦诗,

欲识春回处,君王献寿时。矞云扶宝座,和气入瑶卮。

25

和刘漕明复观吴生画

作者:冯山(宋代)

和刘漕明复观吴生画,宋代,冯山,

古观萧条昔未名,却因吴笔助神灵。能将万化豪端意,写出群仙物外形。

俊逸状如裴剑舞,周环时见蜀山青。阴兵耸动惊魑魅,真仗飘摇拥户庭。

按部每来除枳棘,题诗留与禦风霆。因嗟画癖无由见,魂逐车尘为一经。

55

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

和祝子寿作诗须索意韵,宋代,徐元杰,

翰墨绝畦私迳,言词中律度。

笔落风雨惊,诗是江山助。

不食烟火语,说到精髓处。

升堂必入室,由道谁不户。

达者无后先,成贤特指顾。

要亦认意思,初不在章句。

伊欲登坛场,且阔著地步。

其中有活法,此理若大路。

所差只毫厘,相去已冠屦。

兰室味本同,莲社约此去。

把定心鸿鹄,直须盟鸥鹭。

多才夙究明,一见已颖悟。

貂续不胜情,用得以布露。

81

比阅藏经偶成短偈仍寄同志者

作者:程俱(宋代)

比阅藏经偶成短偈仍寄同志者,宋代,程俱,

君看故教定何缘,岂为多闻与福田。念念会融归自已,言言当处便忘筌。

无钱空数他人宝,遮眼那令兕革穿。鸟度虚空风过穴,不妨开卷亦安禅。

53

山中曲拟张司业

作者:谢翱(宋代)

山中曲拟张司业,宋代,谢翱,

夕烟沉,曙烟起。野爨湿茫茫,空竿弄尘水。栟榈倚西南云,生叶团团如车轮。

桑弓蓬矢半刀笔,去者送尽无来人。扪萝恸哭衫袖冷,白首空回扫山影。

7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