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闰月

作者:李贺(唐代)

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

0

诗文译文

帝重光,年重时,

七十二候回环推,

天官玉琯灰剩飞。

今岁何长来岁迟,

王母移桃献天子,

羲氏和氏迂龙辔。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河南府试的十二月闰月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富有神秘感和仪式感的画面。诗中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岁月的变迁以及皇帝与天之间的联系。

诗文赏析

1.诗的开头以\"帝重光,年重时\"来描绘皇帝的重生和新的一年的到来,意味着希望与新的开始。这里的\"帝\"指的是天子,也可以理解为皇帝代表国家的象征。

2.\"七十二候回环推\"指的是农历中的七十二候(以太阳黄经为基准,将一年按照24节气划分为72个候),暗示着时间的循环和变化。

3.\"天官玉琯灰剩飞\"描绘了宫廷仪式中的场景,天官指的是掌管仪式的官员,玉琯是一种用于祭祀的乐器。这句诗表达了庄严肃穆的气氛,以及仪式中燃烧的灰烬飞扬的景象。

4.\"今岁何长来岁迟\"反映了时间的感叹和对岁月流转速度的思考。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惋惜之情。

5.\"王母移桃献天子,羲氏和氏迂龙辔\"句中提到了王母娘娘献桃和神龙之辔,这些都是神话中的元素,与仪式和祭祀相关。这里的王母娘娘和羲和是古代神话中的女神,象征着繁衍与丰收,而神龙则代表着皇权和吉祥。

整首诗以庄严的语言和神秘的意象描绘了宫廷仪式和时间的流转,展示了李贺独特的想象力和。在这首诗中,他通过描绘仪式、神话和时间的交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皇权的思考。

李贺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其他诗经

送黄若木还莆

作者:徐熥(明代)

送黄若木还莆,明代,徐熥,

执手向城隅,送君归鲤湖。风涛危渡峡,雨雪倦登途。

遣日携书卷,消寒问酒垆。不须嗟伏枥,千里待名驹。

23

九日闻雁

九日闻雁,明代,罗洪先,

江水敛寒色,一雁下汀洲。正此九日节,忽来千里秋。

无心问书帛,几日到衡州。为报山灵道,风高云易收。

20

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

醉思仙(寓居妙湛悼亡作此),宋代,孙道绚,

晚霞红。看山迷暮霭,烟暗孤松。动翩翩风袂,轻若惊鸿。心似鉴,鬓如云,弄清影,月明中。谩悲凉,岁冉冉,蕣华潜改衰容。
前事销凝久,十年光景匆匆。念云轩一梦,回首春空。彩凤远,玉箫寒,夜悄悄,恨无穷。叹黄尘久埋玉,断肠挥泪东风。

71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三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三,清代,屈大均,

岭海相期又十霜,无因笑语郁川阳。玉勾自可分兄弟,姑射何须应帝王。

瀑里云门三洞小,谼中石笋一天长。何时邂逅虬山麓,并坐谈经花满床。

88

广州蒲涧寺

作者:苏轼(宋代)

广州蒲涧寺,宋代,苏轼,

不用山僧导我前,自寻云外出山泉。千章古木临无地,百尺飞涛泻漏天。

昔日菖蒲方士宅,后来薝卜祖师禅。而今只有花含笑,笑道秦皇欲学仙。

64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 其三

作者:陆游(宋代)

读王摩诘诗爱其散发晚未簪道书行尚把之句因用为韵赋古风十首亦皆物外事也 其三,宋代,陆游,

我爱古竹枝,每歌必三反。孤舟上荆巫,天末未觉远。

最奇扇子峡,恨不遂高遁。荆棘蜀故宫,烟水楚废苑。

至今清夜梦,百丈困牵挽。人生如寄尔,勿叹流年晚。

15

情人节次韵黄仲则感旧杂诗赠瑶四首 其一

情人节次韵黄仲则感旧杂诗赠瑶四首 其一,近现代,刘雄,

铭心镂骨旧绸缪,数载相知半乐愁。缘浅至今违合卺,情深自昔积离忧。

春回不染经霜鬓,梦断还凝望远眸。唯托微波通款曲,每过银汉晓星流。

57

南楼中望所迟客

南楼中望所迟客,南北朝,谢灵运,

杳杳日西颓,漫漫长路迫。

登楼为谁思?临江迟来客。

与我别所期,期在三五夕。

圆景早已满,佳人犹未适。

即事怨睽携,感物方凄戚。

孟夏非长夜,晦明如岁隔。

瑶华未堪折,兰苕已屡摘。

路阻莫赠问,云何慰离析?搔首访行人,引领冀良觌。

98

更漏子·雁孤飞

更漏子·雁孤飞,唐代,冯延巳,

雁孤飞,人独坐,

看却一秋空过。

瑶草短,菊花残,

萧条渐向寒。

帘幕里,青苔地,

谁信闲愁如醉。

星移后,月圆时,

风摇夜合枝。

1

雨馀

雨馀,宋代,王安国,

雨馀宫阙映秋旻,漠漠槐花水上新。夜有蝭蟧催节物,朝无沆瀣助精神。

形如槁木聊依世,名若浮烟底徇人。莫笑长吟销短景,故园回首隔参辰。

57

皇后阁春帖子祠五首

皇后阁春帖子祠五首,宋代,真德秀,

宝扇彩云开,宫妆衬玉梅。

共持千岁柏,争献万年杯。

93

象鼻岩

象鼻岩,宋代,张元仲,

会入苍舒万斛舟,至今鼻准醮清流。君王玉辂催行驾,安得身闲伴白鸥。

18

偈颂八十七首 其五十

偈颂八十七首 其五十,宋代,释慧开,

不是护身符,亦非断贯索。直饶鼻孔辽天,也被这个穿却。

无门老汉还免得么,却请维那下个注脚。

37

和米芾越竹纸诗

和米芾越竹纸诗,宋代,薛绍彭,

书便莹滑如碑版,古来精纸惟闻茧。

杵成剡竹光凌乱,何用区区书素练。

细分浓淡可评墨,副以溪岩难乏砚。

世间此语谁复知,千里同风未相见。

27

慧聚杂题 乘初游慧聚到翠屏轩上月华转上方及翠微阁日已晚矣不容他访乃归

作者:李乘(宋代)

慧聚杂题 乘初游慧聚到翠屏轩上月华转上方及翠微阁日已晚矣不容他访乃归,宋代,李乘,

两月寓昆山,耳目厌烦闹。饮啄落樊中,多嚬少嬉笑。

岁节簿书稀,慧聚富清峭。愿偷一日閒,进步访殊调。

石台出神功,殿宇自梁诏。胜境布高低,虽难亦容造。

平阁翠屏轩,苍然插峰峤。满眼岁寒物,将迎若盟要。

新阁亦虚明,隐显入凭眺。乾坤指顾閒,孙登一长啸。

迤逦上月华,老碧倚烟奥。夜半谁有力,负鳌族嵩少。

层层转上方,冰岩隐诸妙。嵌崆本自然,不凿混沌窍。

方寸有泓泉,清彻宛秦照。几次菖蒲风,为解众生躁。

别有古道场,数级下移趠。石佛梦中来,天手造容貌。

于此稍盘桓,平昔恨难到。欲掷下山筇,尽作雾中豹。

奈何苟禄身,未得从吾好。他日龙眠山,相期有耕钓。

13

次韵巩仲至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巩仲至,宋代,韩淲,

青青客舍付离骚,岁月峥嵘又一朝。不奈驱驰堕烟海,少迟盘礴对风潮。

弹冠自笑平生拙,落笔谁容万景骄。秋入壮怀探禹穴,吴天回首越山遥。

24

观兼山黄公河海图二首 其二 海

观兼山黄公河海图二首 其二 海,宋代,方一夔,

逝川走东海,日夜无休歇。咄此盘中涡,不长亦不竭。

日月走中天,于焉双出没。骇浪掀扶胥,高于朔山雪。

蠵蜃吐楼台,蛟鼍护窟穴。海若不徒夸,冯夷甘受屈。

吾闻三神山,恍恍银宫阙。便随长风去,发轫首溟渤。

倘逢方平生,海底探明月。坐待清浅时,归来未华发。

52

梅花引·梅亭别

作者:朱雍(宋代)

梅花引·梅亭别,宋代,朱雍,

梅亭别。梅亭别。梅亭回首都如雪。粉融融。月濛濛。月上小车,归去小楼空。当时曾傅新妆薄。而今一任花零落。朝随风。朝随风。竹外孤根,犹与幽径通。长相忆。无消息。庾岭沈沈云暗碧。玉痕惊。对离情。无奈水遥天阔、隔琼城。年来素袂香不灭。此心无限凭谁说。夜绵绵。路漫漫。愁听枕前,吹彻笛声寒。

67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四

校文京庠呈黄立轩朱南湖十首 其四,宋代,萧立之,

独自携文校短长,隔帘人静雨沧浪。龙公倒捲西湖水,一夜满城荷气香。

62

翰院观莲歌和夏桂洲宗伯次韵席虚山翰长

翰院观莲歌和夏桂洲宗伯次韵席虚山翰长,明代,湛若水,

濂溪爱莲非爱莲,天机漏泄圣学传。耶溪新妆红十里,纷纷开落同葭苇。

銮坡东畔玉堂东,池莲倒映天光中。一般外直还中通,君子之赏清兴同。

顿令退藏心已洗,何必区区色香相旖旎。下有灵根如磨泥,不染淤泥出清泚。

空闻无物不惹尘,此花即物如入神。入神当是花之圣,真识还他舂陵人。

绕栏赏者四方彦,瀛洲学士开清宴。移时歌鼓相喧阗,回首生姿一顾盼。

酒徒历历皆诗豪,笔端浩浩生波涛。挥洒绳床客如堵,杀尽山中万兔毫。

酒阑客散文章伯,此花自媚宁潇索。重来嘉会在何时,花馀岁晚仍餐实。

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