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冈之西,竹树之下。
板屋三间,娱此隐者。
埘有肥鸡,廏有羸马。
岂无佳菊,采不盈把。
且漉我酒,放浪林野。
莫不饮食,知味者寡。
《野饮》是宋代诗人仇远的作品。这首诗以自然景色和田园生活为题材,通过描绘农村居所和其中的隐士,展现了一种恬静宁逸的生活情趣。
诗中描述了一片位于土冈西侧、竹树下的景象,有三间简陋的板屋,供隐者们娱乐休憩。这里有肥美的鸡,瘦弱的马在马厩中。虽然没有盛开的佳菊,但人们仍然采摘了满满一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诗人自斟自饮,放纵自己在林野之间。他表达了一种放浪自由的态度,与大自然相互交融,享受酒与食物的美味。然而,他也提到了懂得品味的人寥寥无几,暗示了这种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在当时已经逐渐被忽视。
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简朴生活的向往。他将自己置身于大自然之中,与动植物共处,感受生命的美好。同时,诗中也反映出社会对物质追求的崇尚,对纷繁世俗的厌倦,呼唤人们回归自然,追求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通过描绘田园景色和隐者生活,展示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理想状态。它以自然为背景,反思了人们在追求物质繁华时可能失去的内心平静和真正的满足感。诗人通过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表达了对纷扰世事的疲倦,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
这首诗的和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该作品的意境和主题。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中吕】阳春曲 墨磨北海乌,元代,张弘范,
墨磨北海乌龙角,笔蘸南山紫兔毫。花笺铺展砚台高,诗气豪,凭换紫罗袍!
石榴子露颜回齿,菡萏花含月女姿。不知张敞画眉时,甚意思,墨点了那些儿。
金鱼玉带罗袍就,皂盖朱幡赛五侯。山河判断笔尖头,得志秋,分破帝王忧。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诗偈 其一八二,唐代,庞蕴,
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被贼一群使,寻常不自在。
亦名为枯井,亦名为韛袋。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
佛骂作死尸,乘尸渡大海。大海元无水,死尸非是船。
熟看世上事,总是假因缘。若了身心相,空里任横眠。
具此六惭愧,实是不求天。
上叶侍郎十二韵,宋代,徐玑,
侍从西湖宅,安闲近水心。
门开春郭静,桥度野池深。
山翠连龙起,云楼学虎临。
芙蓉通远者,槐柳步回阴。
盛业时宗匠,斯文并古今。
典谟存大雅,金石振馀音。
畴昔留藩管,江淮拥带襟。
雍容平宇宙,潇洒在园林。
玉富难渊测,仙癯鹤可召。
步趋垂杂组,言笑响鸣琴。
补衮心无替,弹冠迹未觉。
于今幽兴极,正可辩清吟。
反招隐,宋代,刘敞,
伊尹乐尧舜,伯夷傲姬周。颜生一箪瓢,陋巷亦自休。
岂不困寂寞,时俗非所谋。脱身洒泥滓,缅与前人游。
嗟哉波上凫,徒为信沈浮。鸿鹄假长风,不能占渠沟。
晞羽扶桑阿,刷翼沧海流。世途既超邈,矰缴何足愁。
所以狂接舆,肆歌悟东丘。触时怀慷慨,视世悲蜉蝣。
哲人有先觉,达者无近忧。绮皓吾所师,绪言起长讴。
鸱枭获腐鼠,宋代,黄超然,
鸱枭获腐鼠,欢喜同八珍。凤凰遨千仞,琅然落清音。
事有适相值,枭遂生欢心。仰首噱一嚇,谓凤当见侵。
凤凰睹腐鼠,掩鼻方微颦。投惠且不纳,奋攫岂所任。
昆崙有竹实,去去不可寻。
刘希颜持节按县招维心舟中小酌次维心韵 其一,宋代,沈与求,
大艑浮溪曲,华旌映道周。劳农才彻警,问俗偶成游。
王事今云棘,官称古号遒。正须哀疾苦,辄莫诧防秋。
春怀 其七,宋代,汪莘,
夹钟应和气,和气到天中。半为枝间绿,半作水上红。
杖策南野际,鹳鹤摩苍穹。君子有本性,不受外物攻。
那能学攀桂,俯首嫦娥宫。竦身摄倒景,与子凌刚风。
参旗一以展,欃抢避其锋。举瓢酌云将,歌诗谢鸿濛。
道逢郭子坤拥妾戏柬,明代,李攀龙,
城东桃花喷路光,春风吹送孝廉郎。自拥佳人驮细马,时临绿水照红妆。
罗裙已夺石榴色,秃袖单衫杏子黄。蹋镫微笼双玉趾,扬鞭笑起两鸳鸯。
同栖孔雀言犹妒,并蒂芙蓉愿始偿。为谢使君休借问,郭家少妇身姓王。
二八盛年真擅宠,只今三十尚专房。持斋能苦头陀行,发誓曾烧顶庙香。
浩劫自知仙女分,他生常在世尊傍。每修好事辞书舍,但有佳期入道场。
才着霓裳颜更少,但盘云髻婿先狂。假令不信吹箫侣,试向秦台看凤凰。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