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斋书事

作者:杨时(宋代)

一去人间二十年,空余飞雪上华颠。

清时最有求田乐,未愧陈登榻上眠。

0

诗文译文

一去人间二十年,

空余飞雪上华颠。

清时最有求田乐,

未愧陈登榻上眠。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作者杨时二十年的离开人世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极高之地俯瞰人间,心中空灵而净化的情感。他观赏着飞舞的雪花,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作者提到了清代的陈登,他是一位热爱田园生活的官员,这也暗示了作者对于追求田园乐趣的向往,并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离开人世后的超然境界的追求。诗中的\"一去人间二十年\"暗示了作者已经离开人世二十年,与尘世隔绝,进入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状态。\"空余飞雪上华颠\"描绘了飞舞的雪花,雪花凌乱飘舞的景象使人联想到一种超越尘世的美好景象。\"清时最有求田乐,未愧陈登榻上眠\"表达了作者对追求田园生活和恬静心境的向往,同时也对陈登这种生活方式的称赞。整首诗通过对离世后超然状态和追求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超越尘世的追求和对纯净、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世后的超然境界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雪花和田园生活的描绘,传递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理想生活的美好向往。这种对离世超然状态的追求和对自然恬静生活的赞美,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独特情怀和对纯净境界的追求。

杨时

(1053—1135)南剑州将乐人,字中立,号龟山。神宗熙宁九年进士。调官不赴。先后师事程颢、程颐,杜门不仕十年。历知浏阳、余杭、萧山,改荆州教授。金人攻汴京,坚论严为守备,除右谏议大夫;又反对割三镇以乞和,兼国子监祭酒。指斥蔡京蠹国害民,力辟王安石之学。高宗立,除工部侍郎。以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专事著述讲学。卒谥文靖。与游酢、吕大临、谢良佐号为程门四先生,又与罗从彦、李侗等同列南剑三先生。其学术后被奉为程氏正宗。有《二程粹言》、《龟山先生语录》、《龟山集》。

其他诗经

寿皇太子

寿皇太子,宋代,赵彦端,

菊花潭上菊花新,不是花潭是寿杯。

天赐生朝千斛水,一年一斛送将来。

54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八

信笔戒子种花木 其八,宋代,许及之,

买石为山任笑痴,痴翁真个似童儿。奇峰峭石勤收拾,莫使他年一篑亏。

20

【中吕】满庭芳 铁马儿虚檐

作者:乔吉(元代)

【中吕】满庭芳 铁马儿虚檐,元代,乔吉,

铁马儿

虚檐月明。穿帘得失,注月前程。只闻阃外将军令,肃肃宵征。歌舞闹难蹅锦营,雨云闲偏战愁城。嘶不定,钢肠人厌听,风入四蹄轻。

渔父词

潇湘画中,雪翻秋浪,玉削晴峰。莼鲈高兴西风动,挂起风篷。梦不到青云九重。禄不求皇阁千钟。浮蛆瓮,活鱼自烹,浊酒旋篘红。

湘江汉江,山川第一,景物无双。呼儿盏洗生珠蚌,有酒盈缸。争人我心都纳降,和伊吾歌不成腔。船初桩,芙蓉对港,和月倚篷窗。

吴头楚尾,江山入梦,海鸟忘机。闲来得觉胡伦睡,枕著蓑衣。钓台下风云庆会,纶竿上日月交蚀。知滋味,桃花浪里,春水鳜鱼肥。

江湖隐居,既学范蠡,问甚三闾。终身休惹闲题目,装个葫芦,行雨罢龙归远浦,送秋来雁落平湖。摇船去,浊醪换取,一串柳穿鱼。

山妻稚子,薄披鲈脍,细切莼丝。葫芦盛酒江头市,盏用青瓷。笑吕望风云古史,爱玄真江海新诗。心无事,寻思那时,悔杀进西施。

疏狂逸客,一樽酒尽,百尺帆开。划然长啸西风快,海上潮来。入万顷玻璃世界,望三山翡翠楼台。纶竿外,江湖水窄,回首是蓬莱。

湖平棹稳,桃花泛暖,柳絮吹春。萋蒿香脆芦芽嫩,烂煮河豚。闲日月熬了些酒樽,恶风波飞不上丝纶。芳村近,田原隐隐,疑是避秦人。

扁舟棹短,名休挂齿,身不属官。船头酒醒妻儿唤,笑语团圞。锦画图芹香水暖,玉围屏雪急风酸。清江畔,闲愁不管,天地一壶宽。

沙堤缆船,樵夫问讯,溪友留连。笑谈便是编修院,谁贵谁贤,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蓑笠神仙。鱼成串,垂杨岸边,还却酒家钱。

扁舟最小,纶巾蒲扇,酒瓮诗瓢。樵青拍手渔童笑,回首金焦。箬笠底风云缥缈,钓竿头活计萧条。船轻棹,一江夜潮,明月卧吹箫。

纶竿送老,酒篘绿蚁,蟹擘红膏。兴来自把船儿棹,万顷云涛。风月养吾生老饕,江湖歌楚客《离骚》。溪童道,蓑衣是草,不换锦宫袍。

渔家过活,雪篷云棹,雨笠烟蓑。一声欸乃无人和,妻子呵呵。包古今不宜时短褐,泛江湖无定处行窝。休扶舵,轻将棹拨,江上月明多。

活鱼旋打,沽些村酒,问那人家。江山万里天然画,落日烟霞。垂袖舞风生鬓发,扣舷歌声撼渔槎。初更罢,波明浅沙。明月浸芦花。

渔翁醉也,任横棹揖,不缆桩橛。晚来隔浦灯明灭,船阁沙斜。芦花梦西风睡彻,松茅烟夜火烧绝。秋江月,林梢半缺,潮信早来些。

江天晚凉,一滩蓼沙,十里莲塘。酒缸盛酒船头上,有几个渔郎。云锦机织作成醉乡,绮罗丛排办出沧浪。杯盘放,鲈鱼味长,甜似大官羊。

秋江暮景,胭脂林障,翡翠山屏。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疼,坐羊皮惯得身轻。风初定,丝纶慢整,牵动一潭星。

携鱼换酒,鱼鲜可口,酒热扶头。盘中不是鲸鲵肉,鲟鲊初熟。太湖水光摇酒瓯,洞庭山影落鱼舟。归来后,一竿钓钩,不挂古今愁。

江声撼枕,一川残月,满目遥岑。白云流水无人禁,胜似山林。钓晚霞寒波濯锦,看秋潮夜海熔金。村醪窨,何人共饮?鸥鹭是知心。

轻鸥数点,寒蒲猎猎,秋水厌厌。五湖烟景由人占,有甚防嫌,是非海天惊地险。水云乡浪静风恬。村醪酽,歌声冉冉,明月在山尖。

篷窗半龛,挂晴帆饱,照夜灯馋。一竿界破江云淡,虾蟹盈篮。未放我杯中量减,尽教他鬓影秋搀。船休缆,中流半酣,系楫下湘潭。

33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

作者:刘升(唐代)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唐代,刘升,

图书应明主,策府宴嘉宾。台曜临东壁,乾光自北辰。

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圣酒千钟洽,仙厨百味陈。

成山徒可仰,涉海讵知津。幸逢文教盛,还睹颂声新。

61

送杜文仲微赴山阳倅

作者:汪藻(宋代)

送杜文仲微赴山阳倅,宋代,汪藻,

城外长淮绿渺瀰,此行聊复雁门踦。边烽已息何妨醉,民讼全稀尚可诗。

昭代声名方此振,中年离别未须悲。溧阳老尉还天幸,政自扳援得退之。

59

送沈康学士知常州

作者:刘敞(宋代)

送沈康学士知常州,宋代,刘敞,

三科妙选汉台臣,君去分符牧远人。富贵须为千骑长,中和好布万家春。

山川阳羡由来胜,谣俗延陵自古淳。曾是倦游羁旅地,送行增羡两朱轮。

41

题繁杏鹦鹉图

作者:赵佶(宋代)

题繁杏鹦鹉图,宋代,赵佶,

天产乾皋此异禽,遐陬来贡九重深。体全五色非凡质,惠吐多言更好音。

飞翥似怜毛羽贵,徘徊如饱稻粱心。缃膺绀趾诚端雅,为赋新篇步武吟。

50

即事三首 其二

作者:洪朋(宋代)

即事三首 其二,宋代,洪朋,

淮南不改江南天,五月如秋意惘然。仰首勿言居士疾,信心赖有祖师禅。

34

伯皋所藏名妓墨竹逼令题之可谓戏剧

作者:韩淲(宋代)

伯皋所藏名妓墨竹逼令题之可谓戏剧,宋代,韩淲,

夜寒窗静密还开,翠袖移将影下来。只是风前犹爱惜,更教月底共徘徊。

19

昌甫寄二绝和韵答之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昌甫寄二绝和韵答之 其二,宋代,韩淲,

雨绝遥遥何许吟,一封得得乃斯寻。直教宛转生新意,徒益凄凉老旧心。

46

灯夕颇盛郡中相招不能往也

作者:韩淲(宋代)

灯夕颇盛郡中相招不能往也,宋代,韩淲,

满城歌舞事元宵,溪外苍山雪乍销。红日渐迟花信动,银蟾初上烛光摇。

幽人自笑居空谷,游子从教往丽谯。一盏青灯对编简,旧欢如梦壮心凋。

97

郭伯山挽词

作者:戴栩(宋代)

郭伯山挽词,宋代,戴栩,

叹息名流远,西园事亦新。

辟书三度晚,归计一庭春。

魂结忧边梦,真传苦学身。

双峰寒改色,应为失高人。

92

赠李柔得道士

作者:陆佃(宋代)

赠李柔得道士,宋代,陆佃,

传得真人性,长安久卜居。噀成西蜀雨,换得右军书。

酒散颠狂极,香消寂寞馀。更能盘礴画,传写十分如。

68

句 其三

作者:魏泰(宋代)

句 其三,宋代,魏泰,

石城同学断空残照,白雪非人只丽谯。

78

寄米元章

作者:魏泰(宋代)

寄米元章,宋代,魏泰,

绿野风回草偃波,方塘疏雨净倾荷。几年萧寺书红叶,一日山阴换白鹅。

湘浦夕同要月醉,泂湖还忆扣舷歌。缁衣化尽故山去,白发相思一倍多。

9

七月六日喜雨

七月六日喜雨,明代,文徵明,

一雨萧然万瓦鸣,好风如水坐来生。江声入夜惊围屋,秋色明朝定满城。

郊外共知农事足,里中争说长官清。野人何以酬佳兴,自汲新泉破茗烹。

34

登华封台

登华封台,明代,曾永和,

天开古洞隐山阿,秀色浮空拥翠罗。势控珠崖低太岳,地增金府壮炎坡。

石潭云绕龙行洞,岩树风清虎渡河。忆昔东山盘谷老,栖迟共奈赤苍何。

3

送仪制顾郎中迁山东佥事

送仪制顾郎中迁山东佥事,明代,湛若水,

仪制本清吏,积弊颇釐革。吾志在邦礼,尔明赞予力。

以礼达诸刑,伐柯不远则。尝闻伯夷典,可以折民忒。

五刑属三千,依伦以立极。以兹协于中,配命在天德。

90

和同年滕侍御见寄韵 其二

作者:吴琏(明代)

和同年滕侍御见寄韵 其二,明代,吴琏,

碧山深处暂逃名,舆羽钩金别重轻。能勿忘时须勿助,既无将处亦无迎。

曾参属纩且易箦,子路蹈危还结缨。不是苍天与良弼,筑夫那出为调羹。

78

访杨德全致政归

访杨德全致政归,明代,吴与弼,

罢郡归时已白头,杖藜日看橘林洲。客来若问浮生事,明月清风酒一瓯。

9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