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连银烛照金荷,肠断华年一掷梭。
月姊有情难独夜,天孙无赖早斜河。
晶晶霜瓦寒生粟,衮衮风帏细涌波。
鸹鶡晓啼鸣鹊散,许多佳景奈愁何。
停留在这里,银烛照亮金色的荷花,
我的心情被岁月的流转撕裂成碎片。
月亮姐姐也有情感,难以独自度过夜晚,
天空的阳光孩子,早早倾斜向河流。
晶莹的霜,冰冷地覆盖着瓦片,显现出丰收的禾苗,
华丽的帷幕在风中振动,像细小的波浪一样涌动。
鸹鶡清晨啼叫,鹊鸟四散飞去,
许多美景却无法消解我的忧愁。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生活中不尽如人意之事的忧愁。他用银烛照亮金色的荷花来象征美好的时光,但他的心情却被岁月的流转所伤害。月亮和阳光分别象征着夜晚和白天,它们都有着自己的情感和倾斜的轨迹。晶莹的霜覆盖在瓦片上,展现了丰收的禾苗,但华丽的帷幕在风中飘动,象征着生活中的波折和变幻。清晨的鸹鶡啼叫,鹊鸟四散飞去,美景虽然存在,但无法消解作者内心的忧愁。
范成大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生活波折的感慨。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和形象都有着明确的象征意义,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意和情感。
诗中的“银烛照金荷”一句,通过银烛照亮金色的荷花,表达了美好时光的存在。然而,“肠断华年一掷梭”则暗示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的痛苦和无奈。
“月姊有情难独夜,天孙无赖早斜河”这两句表达了夜晚和白天的情感和不可逆转的倾斜轨迹,反映了人们难以独自面对孤独和不尽如人意的现实。
晶莹的霜和华丽的帷幕则分别象征着冷酷和变幻的生活。鸹鶡清晨啼叫,鹊鸟四散飞去,表达了美景虽然存在,但无法真正消解内心的忧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象征意义的运用,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生活变幻和人情况感的深沉思考和痛苦感受。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越调】天净沙 昨朝杨柳依,元代,张养浩,
昨朝杨柳依依,今朝雨雪霏霏,社燕秋鸿忒疾。若不是浊醪有味,怎消磨这日月东西。年时尚觉平安,今年陡恁衰残,更着十年试看。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休言咱是谁非,只宜似醉如痴,便得功名待怎的?无穷天地,那驼儿用你精细?
钱王孙饷蟹不减陈君肥杰酒而剥之特旨,明代,徐渭,
鲰生用字换霜螯,待诏将书易云糕。
并是老饕营口腹,省教半李夺蛴螬。
百年生死鸬鹚杓,一壳玄黄玳珻膏。
不有相知能饷此,止持齑脯下村醪。
牡丹四首 其二,唐代,薛能,
万朵照初筵,狂游忆少年。晓光如曲水,颜色似西川。
白向庚辛受,朱从造化研。众开成伴侣,相笑极神仙。
见焰宁劳火,闻香不带烟。自高轻月桂,非偶贱池莲。
影接彫盘动,丛遭恶草偏。招欢忧事阻,就卧觉情牵。
四面宜绨锦,当头称管弦。泊来莺定忆,粉扰蝶何颠。
苏息承朝露,滋荣仰霁天。压栏多尽好,敌国贵宜然。
未落须迷醉,因兹任病缠。人谁知极物,空负感麟篇。
王元当家藏钟隐画三害图,宋代,郭祥正,
老钟笔法何奇古,三害精灵一图聚。周生自握苍精龙,白额长蛟甘丧沮。
危桥跨水压波涛,巨木翻风瞑烟雾。挺然独往知忘躯,敢谓诛邪天地助。
三日生还动闾里,千载遗踪存绢素。薄蚀已更人仰之,自古贤豪遗细故。
何独今人无此人,已觉丹青有深趣。江南印玺尚如新,国破苍忙画谁付。
一图分裂藏三家,离合悠悠岁时度。只今皆属丞相孙,挂向高堂邀客顾。
倏然风云驾霹雳,雨来平地银潢注。珍绨收藏卷不彻,直恐变化复入江湖去。
摘红英(赋花朝月晴),宋代,刘辰翁,
花朝月。朦胧别。朦胧也胜檐声咽。亲曾说。令人悦。落花情绪,上坟时节。
花阴雪。花阴灭。柳风一似秋千掣。晴未决。晴远缺。一番寒食,满村啼鴂。
麦叹,元代,元好问,
借地乞麦种,徼倖今年秋。乞种尚云可,无丁复无牛。
田主好事人,百色副所求。盻盻三百斛,宽我饥寒忧。
我梦溱南川,平云绿油油。起来望河汉,旱火连东州。
四月草不青,吾种良谩投。田间一太息,此岁何时周。
向见田父言,此田本良畴。三岁废不治,种则当倍收。
如何落吾手,羊年变鸡猴。身自是旱母,咄咄将谁尤。
人满天地间,天岂独吾雠。正以赋分薄,所向因拙谋。
不稼且不穑,取禾亦何繇。办作高敬通,恶雨将漂流。
吾贫有滥觞,贤达未始羞。单衣适至骭,一剑又蒯缑。
焉知寄食饿,不取丞相侯。作诗以自广,时用商声讴。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