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涂权尉三首

朝忧猛虎夕长蛇,吊战场方忆李华。

自笑病来宽带眼,那能老去植幢牙。

如君政合登东阁,顾我惟堪老北涯。

宾主秋风南浦路,旗铃好听捷音哗。

0

诗文译文

朝忧猛虎夕长蛇,

吊战场方忆李华。

自笑病来宽带眼,

那能老去植幢牙。

如君政合登东阁,

顾我惟堪老北涯。

宾主秋风南浦路,

旗铃好听捷音哗。

诗词的意境和

诗词的开头以虎和蛇作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治的忧虑。猛虎和长蛇象征着权贵和奸邪之徒,暗示朝廷内部的纷争和权力斗争。

第二句提到“吊战场方忆李华”,表明作者回忆起曾经的战争经历,可能是为了对比当下朝廷的虚弱和内乱。李华可能是一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体指代不详。

接下来的两句“自笑病来宽带眼,那能老去植幢牙”,表达了作者自嘲的情绪。作者可能身患疾病,但他认为自己的眼界更为开阔,不会被权势所蒙蔽。植幢牙是指种植假牙,暗示作者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迂腐顽固。

接下来的两句“如君政合登东阁,顾我惟堪老北涯”,表达了作者对当政者的期望和自己的遗憾。东阁是官方议事的地方,作者希望君主能够实行明智的政策,而他自己只能在边疆度过晚年,未能参与到中央政治中。

最后两句“宾主秋风南浦路,旗铃好听捷音哗”,描绘了秋风中南方港口的喧嚣景象。宾主可能指代朝廷官员和商人,旗铃的声音象征着商业繁荣和交通繁忙,与前文对政治的讽刺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繁荣景象的赞美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总体来说,

诗文赏析

诗词的开头以虎和蛇作比喻,表达了作者对朝廷政治的忧虑。猛虎和长蛇象征着权贵和奸邪之徒,暗示朝廷内部的纷争和权力斗争。

第二句提到“吊战场方忆李华”,表明作者回忆起曾经的战争经历,可能是为了对比当下朝廷的虚弱和内乱。李华可能是一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体指代不详。

接下来的两句“自笑病来宽带眼,那能老去植幢牙”,表达了作者自嘲的情绪。作者可能身患疾病,但他认为自己的眼界更为开阔,不会被权势所蒙蔽。植幢牙是指种植假牙,暗示作者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迂腐顽固。

接下来的两句“如君政合登东阁,顾我惟堪老北涯”,表达了作者对当政者的期望和自己的遗憾。东阁是官方议事的地方,作者希望君主能够实行明智的政策,而他自己只能在边疆度过晚年,未能参与到中央政治中。

最后两句“宾主秋风南浦路,旗铃好听捷音哗”,描绘了秋风中南方港口的喧嚣景象。宾主可能指代朝廷官员和商人,旗铃的声音象征着商业繁荣和交通繁忙,与前文对政治的讽刺形成对比,表达了对繁荣景象的赞美和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以政治讽刺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为主题,通过对自然和社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败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和反思。同时,诗词中也透露出对自然和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繁荣景象的赞美。

陈元晋

宋抚州崇仁人,原本蜀人,字明父。宁宗嘉定四年进士。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嗜学好义,居官有政声。尝建渔墅书院。为文多愤世嫉俗之言,指陈当时利病极痛切。有《渔墅类稿》。

其他诗经

绝交行

绝交行,宋代,高斯得,

男儿独立天地间,太华绝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萧曹,伯夷本自轻周召。

往来舞袖拂云霄,醉裹扁舟凌海峤。

凤饥肯向鸡求餐,玉洁不与蝇同调。

山高路断客来稀,日晏廛空臂争掉。

穷涂李白友俗人,岁晚杜甫交年少。

前门长揖后门关,当面论心背后笑。

云门轻与凡耳弹,夜光莫怪儿童诮。

君平世弃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

人间对面九疑峰,未许冲风鼓无窍。

59

于明津作诗

作者:曹丕(魏晋)

于明津作诗,魏晋,曹丕,

遥遥山上亭。

皎皎云间星。

远望使心怀。

游子恋所生。

驱车出北门。

遥望河阳城。

89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其一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韶守狄大夫见赠二首 其一,宋代,苏轼,

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无钱种菜为家业,有病安心是药方。

才疏正类孔文举,痴绝还同顾长康。万里归来空泣血,七年供奉殿西廊。

65

四月二十三日作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四月二十三日作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飐飐荷离水,翩翩燕出巢。苔添雨后晕,笋放露中梢。

世路千重浪,生涯一把茅。款门僧亦绝,无句鍊推敲。

52

樽铭

作者:崔骃(两汉)

樽铭,两汉,崔骃,

惟岁之元,朝会奉樽。金罍牺象,嘉礼具陈。献酬交错,万国咸欢。

38

忆平泉杂咏。忆辛夷(余赴金陵日,辛夷欲开)

忆平泉杂咏。忆辛夷(余赴金陵日,辛夷欲开),唐代,李德裕,

昔年将出谷,几日对辛夷。倚树怜芳意,攀条惜岁滋。
清阴须暂憩,秀色正堪思。只待挥金日,殷勤泛羽卮。

14

嶰谷生辰为其先太恭人下世之日每岁必哭墓下今年六十薏田约同人以诗慰之

嶰谷生辰为其先太恭人下世之日每岁必哭墓下今年六十薏田约同人以诗慰之,清代,全祖望,

祝岁原非礼,兼之抱恨多。寒泉彫齿发,老泪寄蒿莪。

子卯犹为忌,庚寅更若何。我辰亦荼苦,于邑不成歌。

37

无漏子 秋霁

无漏子 秋霁,元代,丘处机,

夕阳红,秋水澹。雨过碧天如鉴。篱菊绽,塞鸿归,长郊叶乱飞。上西山,斟北海。酩酊神游仙界。霜夜冷,月华清。醺醺醉未醒。

90

咏古诗十二首 其八

作者:刘敞(宋代)

咏古诗十二首 其八,宋代,刘敞,

天道不可闻,自昔孔子徒。籍籍秦汉间,将非愚且诬。

大河决东郡,火德以为符。哀哉冀州壤,兆民散为鱼。

公孙虽前觉,执政疾鲁儒。世无异物神,终竟遗泥涂。

17

十六日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十六日 其一,宋代,韩淲,

不恨常疏隔,何疑欠讨论。同心惟设饭,尽兴亦空樽。

日与樵争席,时看子候门。山场风莽广,溪港雨沉昏。

8

送辛帅三山

作者:韩淲(宋代)

送辛帅三山,宋代,韩淲,

暂著鹓行却建牙,此身何地不为家。闽山又作年时梦,吴会分明眼底花。

舒卷壮怀公自笑,往来行李士争誇。棠阴应有邦人望,笳鼓西风拥帅华。

69

寄抱朴君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寄抱朴君 其一,宋代,韩淲,

曾约西林看木犀,望穷云外只空归。十年又见秋风好,未觉幽芳一梦非。

91

泊湘口二妃庙是潇湘二水会处

作者:吴光(宋代)

泊湘口二妃庙是潇湘二水会处,宋代,吴光,

泛楫楚江曲,辍棹潇湘涯。天水互澄廓,矧逢清秋时。

霜明沙渚净,露寒岸草滋。芳蘅被长薄,修篁映素漪。

月华临夜空,青山窈多姿。帝子渺何许,㛹娟远水湄。

逶靡回翠旌,仿佛骖文狸。苍梧白云去,洞庭丹枫衰。

美人期不还,日落愁参差。眷彼湘竹吟,踌躇有馀悲。

15

和汪子渊桂花一绝

作者:杜范(宋代)

和汪子渊桂花一绝,宋代,杜范,

姮娥剪綵压群芳,一夜秋风入酒囊。薰彻醉魂清入骨,敢言天下更无香。

92

三学院二首 其一

作者:李鼗(宋代)

三学院二首 其一,宋代,李鼗,

远岫朝来更爽,孤云徙倚长闲。飞出偶成霖雨,归来依旧青山。

2

十一砺四首 其一

十一砺四首 其一,宋代,郑思肖,

钱塘帝王都,宫阙高崔嵬。盛治蔼无外,鼓舞如春台。

咸淳圣人去,山崩龙虎摧。弹指变晦冥,铁围生劫灰。

丈夫吐一语,霍落飞风雷。直排四海水,并走天外来。

手濯天地壳,永劫绝纤埃。唤醒群盲儿,欢喜双眼开。

93

点绛唇·痛负花朝

点绛唇·痛负花朝,元代,元好问,

痛负花朝,半春犹在长安道。故园春早。红雨深芳草。愁里花开,愁里花空老。西归好。一尊倾倒。气去声与花枝恼。

83

逃禅室卧病有怀故乡柬诸友生

逃禅室卧病有怀故乡柬诸友生,元代,丁鹤年,

谋生失计倍凄凉,扶病将归自激昂。那得金丹生羽翼,只将铁石作肝肠。

日长独卧维摩室,岁晚全荒陆氏庄。幸际诸公各当道,应思孤客久迷方。

67

初春 其四

初春 其四,明代,李攀龙,

蓟北看春色,羁情坐郁然。官犹胶柱在,名岂滥竽传。

汩没终何事,文章自有权。薄游多难后,知己众人前。

疏拙容高枕,风云让着鞭。客嘲安用解,执戟至今怜。

100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四首 其二 悠然亭

问庵佥宪马君宗孔求题圃中楼亭四首 其二 悠然亭,明代,湛若水,

亭子悠然好,况当崇德前。悠然真境得,何必见南山。

8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