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作者:王维(唐代)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一作:客舍依依杨柳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0

诗文译文

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诗文注释

(1)渭城曲:另题作《送元二使安西》,或名《阳关曲》或《阳关三叠》。

(2)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4)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创作背景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多在渭城送别。渭城即秦都咸阳故城,在长安西北,渭水北岸。

诗文简析

此诗以“渭城曲”为题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下面是唐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李商隐研究会会长刘学锴先生对此诗的。

此诗前两句写送别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清晨,渭城客舍,自东向西一直延伸、不见尽头的驿道,客舍周围、驿道两旁的柳树。这一切,都仿佛是极平常的眼前景,读来却风光如画,抒情气氛浓郁。“朝雨”在这里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早晨的雨下得不长,刚刚润湿尘土就停了。从长安西去的大道上,平日车马交驰,尘上飞扬,朝雨乍停,天气晴朗,道路显得洁净、清爽。“浥轻尘”的“浥”字是湿润的意思,在这里用得很有分寸,显出这雨澄尘而不湿路,恰到好处,仿佛天从人愿,特意为远行的人安排一条轻尘不扬的道路。客舍,本是羁旅者的伴侣;杨柳,更是离别的象征。选取这两件事物,自然有意关合送别。它们通常总是和羁愁别恨联结在一起而呈现出黯然销魂的情调。而今天,却因一场朝雨的洒洗而别具明朗清新的风貌──“客舍青青柳色新”。平日路尘飞扬,路旁柳色不免笼罩着灰蒙蒙的尘雾,一场朝雨,才重新洗出它那青翠的本色,所以说“新”,又因柳色之新,映照出客舍青青来。总之,从清朗的天宇,到洁净的道路,从青青的客舍,到翠绿的杨柳,构成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这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这是一场深情的离别,但却不是黯然销魂的离别。相反地,倒是透露出一种轻快而富于希望的情调。“轻尘”、“青青”、“新”等词语,声韵轻柔明快,加强了读者的这种感受。

绝句在篇幅上受到严格限制。这首诗,对如何设宴饯别,宴席上如何频频举杯,殷勤话别,以及启程时如何依依不舍,登程后如何瞩目遥望等等,一概舍去,只剪取饯行宴席即将结束时主人的劝酒辞:再干了这一杯吧,出了阳关,可就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诗人像高明的摄影师,摄下了最富表现力的镜头。宴席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酿满别情的酒已经喝过多巡,殷勤告别的话已经重复过多次,朋友上路的时刻终于不能不到来,主客双方的惜别之情在这一瞬间都到达了顶点。主人的这句似乎脱口而出的劝酒辞就是此刻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的集中表现。

三四两句是一个整体。要深切理解这临行劝酒中蕴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阳关”。处于河西走廊尽西头的阳关,和它北面的玉门关相对,从汉代以来,一直是内地出向西域的通道。唐代国势强盛,内地与西域往来频繁,从军或出使阳关之外,在盛唐人心目中是令人向往的壮举。但当时阳关以西还是穷荒绝域,风物与内地大不相同。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又不免经历万里长途的跋涉,备尝独行穷荒的艰辛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诗人全部丰富深挚情谊的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这里面,不仅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处境、心情的深情体贴,包含着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对于送行者来说,劝对方“更尽一杯酒”,不只是让朋友多带走自己的一分情谊,而且有意无意地延宕分手的时间,好让对方再多留一刻。“西出阳关无故人”之感,不只属于行者。临别依依,要说的话很多,但千头万绪,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这种场合,往往会出现无言相对的沉默,“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不自觉地打破这种沉默的方式,也是表达此刻丰富复杂感情的方式。诗人没有说出的比已经说出的要丰富得多。总之,三四两句所剪取的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情景,却是蕴含极其丰富的一刹那。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最有普遍性的离别。它没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挚的惜别之情,这就使它适合于绝大多数离筵别席演唱,后来编入乐府,成为最流行、传唱最久的歌曲。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其他诗经

蟠桃歌次李文正公韵寿邵二泉母

作者:林俊(明代)

蟠桃歌次李文正公韵寿邵二泉母,明代,林俊,

海山屈蟠树如织,宝瓮金茎露犹滴。一度春风一度花,如此风光那会得。

武陵天台云锦堆,禹粮尧韭同苍苔。伐毛洗髓即年岁,对花食实能几回。

神仙中物世空羡,方朔三偷眼曾见。春卿春色天上来,寿堂寿酒当花面。

远览近周不作难,却看八座随清欢。晋国诏书下存问,许并张家福寿看。

85

绝交行

绝交行,宋代,高斯得,

男儿独立天地间,太华绝尖一何陗。

子房不肯下萧曹,伯夷本自轻周召。

往来舞袖拂云霄,醉裹扁舟凌海峤。

凤饥肯向鸡求餐,玉洁不与蝇同调。

山高路断客来稀,日晏廛空臂争掉。

穷涂李白友俗人,岁晚杜甫交年少。

前门长揖后门关,当面论心背后笑。

云门轻与凡耳弹,夜光莫怪儿童诮。

君平世弃政自佳,老子知希渠所要。

人间对面九疑峰,未许冲风鼓无窍。

59

答客

答客,近现代,潘乐乐,

一榻昏昏睡起迟,去来如梦至今疑。才回江海千重浪,又对风云百变棋。

何处清宁堪著我,此生流转为哦诗。故人莫问升沉事,地僻花深卧不知。

54

咏史十首 其一 杨妃

咏史十首 其一 杨妃,清代,杨浣芬,

宠赐温泉浴,长生记定情。忽惊鼙鼓至,空自玉颜倾。

81

南仙吕 傍妆台 自叙

南仙吕 傍妆台 自叙,明代,夏完淳,

客愁新,一帘秋影月黄昏。几回梦断三江月,愁杀五湖春。

霜前白雁樽前泪,醉里青山梦里人。英雄恨,泪满巾,响丁东玉漏声频。

两眉颦,满腔心事向谁论?可怜天地无家客,湖海未归魂。

三千宝剑埋何处?万里楼船更几人!英雄恨,泪满巾,何处三户可亡秦!

极目秋云,老去秋风剩此身。添愁闷,闷杀我楼台如水镜如尘。

为伊人,几番抛死心头愤,勉强偷生旧日恩。水鳞鳞,雁飞欲寄衡阳信。

素书无准,素书无准。我本是西笑狂人。想那日束发从军,想那日霜角辕门。

想那日挟剑惊风,想那日横槊凌云。帐前旗,腰后印。

桃花马,衣柳叶,惊穿胡阵。流光一瞬,离愁一身。

望云山,当时壁垒,蔓草斜曛。盼杀我当日风云,盼杀我故国人民。

盼杀我西笑狂夫,盼杀我东海孤臣。月轮空,风力紧。

夜如年,花似雨,英雄双鬓。黄花无分,丹萸几人。

忆当年,吴钩月下,万里风尘。可怜寂寞穷途恨,憔悴江湖九逝魂,一饭千金敢报恩。

59

四皓二首 其二

四皓二首 其二,宋代,王安石,

秦驱九州逃,知力起经纶。重利诱众策,颇知聚秦民。

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商山中,一视汉与秦。

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道德虽避世,馀风回至尊。

嫡孽一朝正,留侯果知言。出处但有礼,废兴岂所存。

62

庆长叔招饮一桮,未釂,雪声璀然。即席走笔

庆长叔招饮一桮,未釂,雪声璀然。即席走笔,宋代,杨万里,

酒香端的似梅无,小摘梅花浸酒壶。

莫遣南枝独醒著,一桮聊劝雪肌肤。

6

和韩布殿丞三首 其一 泛湖中

和韩布殿丞三首 其一 泛湖中,宋代,范仲淹,

平湖万顷碧,谢客一开颜。待得临清夜,徘徊载月还。

81

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

作者:晏殊(宋代)

雨中花·剪翠妆红欲就,宋代,晏殊,

剪翠妆红欲就

折得清香满袖

一对鸳鸯眠未足

叶下长相守

莫傍细条寻嫩藕

怕绿刺、□(上“四”下“娟”之右半)衣伤手

可惜许、月明风露好

恰在人归后

72

始居山营室诗

始居山营室诗,南北朝,刘峻,

自昔厌喧嚣,执志好栖息。啸歌弃城市,归来事耕织。

凿户窥嶕峣,开轩望崭崱。激水檐前溜,修竹堂阴植。

香风鸣紫莺,高梧巢绿翼。泉脉洞杳杳,流波下不极。

仿佛玉山隈,想像瑶池侧。夜诵神仙记,旦吸云霞色。

将驭六龙舆,行从三鸟食。谁与金门士,抚心论胸臆。

33

忆江南 四时四首

忆江南 四时四首,元代,丘处机,

山中好,最好是春时。红白野花千种样,间关幽鸟百般啼。

空翠湿人衣。

茶自采,笋蕨更同薇。百结布衫忘世虑,几壶村酒适天机。

一醉任东西。

48

秋月

作者:刘敞(宋代)

秋月,宋代,刘敞,

蟾光莹碧墀,天色冻琉璃。市响新晴后,风和欲暖时。

杉松冷岑寂,楼殿黑参差。静者非无趣,长吹遗所思。

56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 其九 灵墟山

追和李太白姑熟十咏 其九 灵墟山,宋代,郭祥正,

仙人赴金阙,灵墟蹑高路。空见白云飞,想乘黄鹤去。

月冷步虚坛,苔深炼丹处。尘寰欲何为,光阴等閒度。

20

颂古十八首 其十

颂古十八首 其十,宋代,释宝印,

不疑不彻不失,片片春风狼籍。至今江北江南,游子徒劳外觅。

休外觅,明如杲日黑如漆。

87

挽晁端友著作二首 其二

挽晁端友著作二首 其二,宋代,毕仲游,

试问生何事,清诗七百馀。父兄无旧产,妻子有遗书。

散诞谋生懒,高情与世疏。苍天高莫问,长短竟何如。

43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

作者:赵鼎(宋代)

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宋代,赵鼎,

客路那知岁序移,

忽惊春到小桃枝。

天涯海角悲凉地,

记得当年全盛时。

花弄影,月流辉,

水晶宫殿五云飞。

分明一觉华胥梦,

回首东风泪满衣。

6

送伯辉之官德兴

作者:韩淲(宋代)

送伯辉之官德兴,宋代,韩淲,

爱惜吾民为国忧,锱铢尺寸本征求。勿轻朱墨勾稽日,当重金缯讲解秋。

奋起儒科多意气,养成人物转风流。竹林回首琴书地,猿啸鹤鸣山翠浮。

89

次韵郑维心腊月十六日有作 其二

次韵郑维心腊月十六日有作 其二,宋代,沈与求,

朝廷归叛将,关塞失签军。铜马犹逋命,沙虫亦占群。

上心存庙略,兵气乱天文。谁挽斜河水,通宵洗赤氛。

53

游终南山杂咏 渼陂

作者:李騊(宋代)

游终南山杂咏 渼陂,宋代,李騊,

望极空蒙清满怀,更寻遗迹步高台。日斜林杪增光去,风静山尖倒影来。

万顷澄澜春涨碧,一川秀色暝阴开。坐中自有江湖兴,未放陂南画舸回。

40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九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八十九,宋代,释普度,

昨夜毗岚撼山岳,七十二峰俱倒卓。太湖万顷涓滴无,黄叶乱飘星斗落。

8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