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代寿昌州守叔祖)

三蜀最佳处,昌是海棠州。

清香燕寝闲暇,人与地风流。

十万人家寿域,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

谁为语廊庙,且许寇恂留。

过书云,才几日,纪千秋。

祖孙卮酒相贺,庆事袭箕裘。

自有诗书万卷,安用田园千顷,松菊足优游。

持以寿公者,梅萼半清修。

0

诗文译文

三蜀最佳处,昌是海棠州。

清香燕寝闲暇,人与地风流。

十万人家寿域,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

谁为语廊庙,且许寇恂留。

过书云,才几日,纪千秋。

祖孙卮酒相贺,庆事袭箕裘。

自有诗书万卷,安用田园千顷,松菊足优游。

持以寿公者,梅萼半清修。

诗文赏析

《水调歌头(代寿昌州守叔祖)》描绘了一个景色宜人、人文荟萃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祝福。

诗中提到的\"三蜀\"指的是蜀中地区(巴蜀、蜀中、蜀南),被称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之一。\"昌是海棠州\"表明了这里是海棠花盛开之地,暗喻这个地方美丽如海棠花。

诗中描述了人们在宁静闲适的环境下,享受清香芬芳的春天,与自然和谐相处。\"燕寝\"指的是闲暇时在鸟语花香中休息、嬉戏。\"人与地风流\"表达了人们与这片土地相得益彰,彰显了这个地方的繁荣与风采。

诗中进一步描述了这个地方宜居的环境,\"十万人家寿域\"指的是这个地方有着许多人家,人口繁盛;\"六七十翁儿状,眉寿祝公侯\"则表达了这里的老者们长寿,祝福他们成为公侯。

诗人进一步提到了人们对这个地方的赞美和留连之情。\"谁为语廊庙\"表示人们赞美这个地方的美好,但并不急于离去;\"且许寇恂留\"则表明即使是寇恂(指一个有才华的人物),也愿意在这里停留。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叙述了庆祝的场景。\"过书云,才几日,纪千秋\"表明庆祝之事刚刚过去,但它将被永远铭记。\"祖孙卮酒相贺,庆事袭箕裘\"描绘了祖孙们共同庆祝的场景,箕裘是庆祝时穿的典礼服装。

最后,诗人提到这个地方的人们乐于文学艺术,\"自有诗书万卷\",并且他们能够在广阔的田园中自在游玩,\"安用田园千顷,松菊足优游\"。诗人以\"梅萼半清修\"来形容寿公(指寿昌州守叔祖),意为他的品质高尚、清修如梅花。

整体而言,《水调歌头(代寿昌州守叔祖)》以优美的词句描绘了一个风景宜人、人文荟萃的地方,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和祝福。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以及对人们幸福长寿、文化繁荣的祝愿。整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情趣,以及诗人对理想生活境界的追求。

李曾伯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其他诗经

林都官种花

作者:刘攽(宋代)

林都官种花,宋代,刘攽,

休迹异从告,退居乃靡禄。劳心不治人,寓兴此嘉木。

客来启荆扉,侧砌纷众绿。名存洛阳品,秀出海南族。

理会意必欢,谁能伤局促。时当载酒过,三径成幽熟。

5

即事 其六

作者:弘历(清代)

即事 其六,清代,弘历,

虚斋素尚养松云,书史沉酣岂市勤。恰似雨馀花气馥,惟能静者始能闻。

54

太原赠张彦远

太原赠张彦远,元代,元好问,

并州城边十月末,清霜棱棱风入骨。因君夜话吴江春,酒光潋滟金杯滑。

閒閒骑鲸去灭没,当年爱君俊于鹘。平生我亦识翁人,惆怅流年如电抹。

官家新筑文昌台,苍生不忧堕巅崖。眼看东阁奇士满,如君岂得藏蒿莱?

晨鸡未鸣子当发,明星煌煌大于月,野夫一笑冠缨绝。

79

拟招隐士

拟招隐士,南北朝,范缜,

修竹苞生兮山之岭。缤纷葳蕤兮下交阴。木茏丛兮巍峨。

川泽泱漭兮云雾多。悲猿鸣噪兮啸俦侣。攀折芳条兮聊停伫。

夫君兮不还。蕙华不凋残。岁晏兮忧未开。草虫鸣兮凄凄。

萧兮森兮玄涧深。怅徬徨兮沈吟。纷纷庵薆。穷岩穴兮。

熊窟幽林。杳冥兮吁可畏。嵚崟兮倾欹。飞泉兮激沫。

散漫兮淋漓。弱萝兮修葛。互蔓兮长枝。绿林兮被崖。

随风兮纷披。猛兽兮封狐。眈眈兮视余。扶藤兮直上。

岩岩兮嶷嶷。霏霏兮敷敷。赤豹兮文狸。攀腾兮相追。

思慕公子兮心迟迟。寒风厉兮鸱枭吟。鸟悲鸣兮离其群。

公子去兮亲与亲。行露厌浥兮似中人。

17

侧犯 感旧,和清真韵

作者:汪东(清代)

侧犯 感旧,和清真韵,清代,汪东,

倦妆待晓,倚帘侧坐窥柔靓。烟定。看睡鸭、熏香伴宫镜。

簪花露皓腕,响屧来修径。风静。但数叶、琅玕弄清影。

韶光逝水,雪涕如珠莹。空自省。减才华、难比旧江令。

梦隔沧波,琐闱阒静。愁听蟋蟀,绕啼金井。

51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一

忠献韩公挽辞二首 其一,宋代,王安石,

心期自与众人殊,骨相知非浅丈夫。独斡斗杓环帝座,亲扶日毂上天衢。

锄耰万里山无盗,衮绣三朝国有儒。爽气忽随秋露尽,但留陈迹在龟趺。

45

登作乐山诗

登作乐山诗,南北朝,刘骏,

修路轸孤辔,竦石顿飞辕。遂登千寻首,表里望丘原。

屯烟扰风穴,积水溺云根。汉潦吐新波,楚山带旧苑。

壤草凌故国,拱木秀颓垣。目极情无留,客思空已繁。

81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一

和吕与叔观耤田三绝 其一,宋代,张舜民,

南薰门外禾千亩,观稼亭前柳四垂。茭芡满盘新熟酒,年年妆点早秋时。

87

金莲出玉花 案调名即减字木兰花 得遇行化

金莲出玉花 案调名即减字木兰花 得遇行化,元代,丘处机,

重阳师父。昔日甘河曾得遇。大道心开。设教东游海上来。天涯回首。挈得吾乡三四友。魏国升遐。惊动秦川百万家。

17

寄张宜

作者:刘攽(宋代)

寄张宜,宋代,刘攽,

屈指张生老,无人事隐沦。鲸鱼空自饱,章甫向谁亲。

丹荔充庭实,明珠逐贾人。如何沧海上,甔石一生贫。

96

次韵和苏子瞻赠王仲素寺丞

作者:刘攽(宋代)

次韵和苏子瞻赠王仲素寺丞,宋代,刘攽,

龙虎不受羁,鸾凤不啄泥。仙人云涛观,俗子闾巷迷。

念昔喜读书,五车号轻赍。东瞻识津涯,西顾分町畦。

博物辨鼮鼠,诵赋嗤雌蜺。轩冕不克求,舌在徒问妻。

世事莫相告,慕虚但攀稽。赖有逍遥篇,尔来颇思齐。

道真本微眇,至言乃筌蹄。壹气中夜存,大方刓角圭。

勉从赤松子,定有青云梯。非若朝市门,强力相排挤。

晚友王子乔,如得照水犀。因之喻苏耽,衰暮毋噬脐。

缅思灊天柱,云白风凄凄。筑居留四邻,与子参杖藜。

41

次韵以道月中作

作者:刘攽(宋代)

次韵以道月中作,宋代,刘攽,

月从海底出,素景天外来。解道千里共,斯人安在哉。

洞庭木叶脱,未央帘幕开。颢气彻霄汉,炯炯不受埃。

群居笑李白,独与影裴回。愿言常相亲,无使手停杯。

85

伤杨元明都官

作者:刘攽(宋代)

伤杨元明都官,宋代,刘攽,

传家推德祖,似舅识刘牢。刻意鸿都学,精心常侍曹。

万金酬六体,一字秃千豪。讵有修文事,苍苍空自高。

27

赠夏宗禹

赠夏宗禹,宋代,真德秀,

虎头自合取侯封,好为明时立隽功。

做了玉关班定远,却陪芝岭夏黄公。

10

招孜祐二长老尝茶二首 其二

招孜祐二长老尝茶二首 其二,宋代,郭祥正,

昔人多嗜酒,今我酷怜茶。软玉裁成饼,轻云散作花。

石泉助甘滑,肠胃涤烦邪。却怪少陵客,曾无新句誇。

39

次韵和子夷秘校见惠之作

次韵和子夷秘校见惠之作,宋代,毕仲游,

启函如会面,怀抱为君开。昔有风骚主,今为伯仲才。

士风门外辙,生计掌中杯。早晚依闾巷,乌巾恣往来。

44

夏景 露顶洒松风

夏景 露顶洒松风,宋代,刘辰翁,

野处阙过逢,投巾仰露空。萧萧松下老,洒洒顶门风。

暑不容章甫,天犹念秃翁。昂霄潮汹汹,落雪鬓蓬蓬。

搔首平生事,忘形半醉中。蓬莱归去路,潦倒笑臣同。

20

林节推挽词

作者:戴栩(宋代)

林节推挽词,宋代,戴栩,

屋角皇天眼最明,君今吉报在挂城。

独佥绿水花边字,不并黄金砌上行。

权量无私堪宰物,诗书有泽合销兵。

峨峨工部新铭出,安固江流分外清。

82

感兴二十七首 其三

感兴二十七首 其三,宋代,方一夔,

死时鲍鱼臭,生时椒兰芬。好恶相补报,不及寸与分。

当其得势时,六合旁无人。侯邦尽夷灭,胡马亦逡巡。

岂知骊山下,金棺化灰尘。所以杨王孙,自与木石亲。

累累三尺土,悠悠百年身。

72

自题大义集后

自题大义集后,宋代,郑思肖,

长夜漫漫发浩歌,生民涂炭果如何。中兴车马修攘在,变雅君臣废缺多。

赤帜开明新日月,青毡恢拓旧山河。誓崇忠义诛奸逆,田海虽迁志不磨。

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