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珪无玷

作者:辛宏(唐代)

片玉表坚贞,逢时宝自呈。

色鲜同雪白,光润夺冰清。

皎皎无瑕玷,锵锵有珮声。

昆山标重价,垂棘振香名。

抱璞心常苦,全真道未行。

琢磨忻大匠,还冀动连城。

0

诗文译文

片玉形状坚贞,遇到时机自显宝贵。色彩鲜艳如雪白,光泽光润超越冰清。洁白无瑕疵,清脆的珮声响起。昆山玉标价值高昂,挂在耳朵上散发芬芳名声。心怀着宝璞却常常受苦,还未迈入全真之道。希望能受到高明的技艺雕琢,期望能在名城里流传开去。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白珪为主题,通过对它的形状、色彩、质地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赞美。白珪象征着纯洁和高贵,它的形状坚固且具备时机时才能显现其宝贵之处。白珪的色彩洁白如雪,光泽明亮,使人联想起冰清玉洁,整体上表现了它的纯洁与高贵。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白珪的比喻,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之苦和追求。他渴望得到高明的技艺雕琢,使自己能够在名城里留下美名。整首典雅,起来令人沉醉其中。

诗文赏析

与:

这首诗以白珪为主题,通过对它的形状、色彩、质地进行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和赞美。白珪象征着纯洁和高贵,它的形状坚固且具备时机时才能显现其宝贵之处。白珪的色彩洁白如雪,光泽明亮,使人联想起冰清玉洁,整体上表现了它的纯洁与高贵。在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通过对白珪的比喻,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之苦和追求。他渴望得到高明的技艺雕琢,使自己能够在名城里留下美名。整首典雅,起来令人沉醉其中。

辛宏

世次不详。《全唐诗》收省试诗《白圭无玷》1首,出《文苑英华》卷一八六。

其他诗经

七言今体台湾哀词四首 其三

作者:洪繻(清代)

七言今体台湾哀词四首 其三,清代,洪繻,

鲁仲千金耻帝秦,竟看时事化埃尘!有怀蹈海鳌梁折,无泪填河蜃气皴。

岛屿于今成粪壤,江山从此署「遗民」!棼棼玉石昆冈火,换尽红羊劫外人。

4

锦边莲

锦边莲,明代,区怀年,

风漪晴织藕丝牵,一撚胭脂废独妍。芳泽久娴苏蕙藻,彩霞分绚薛涛笺。

三秋碧水瑶台月,十丈华峰玉井烟。何处扁舟从太乙,靓妆摇落素馨田。

81

春晚湖上

春晚湖上,近现代,袁嘉谷,

愿与渔樵侣,家山日日游。虹收寒食雨,天入异湖舟。

叠嶂分青霭,深渊睡白鸥。蓼花红处饮,敢傲醉乡侯。

18

【南吕】青衲袄南 偷期

作者:张氏(元代)

【南吕】青衲袄南 偷期,元代,张氏,

蹙金莲双凤头,缠轻纱一虎口。我见他笑捻鲛绡过鸳,敢眉下转将他心事

留?占莺花第一俦,正芳年恰二九,恰二九。生的来体态轻盈,皓齿朱唇,不能

够并香肩同携手。

【骂玉郎北】娇娃俊雅天生就,腰似柳,袜如钩,湘裙微露金莲瘦。你看他

宝髻堆,玉笋长,露出春衫袖。

【大迓鼓南】相逢莺燕友,四眸相顾,两意相投,此情难消受。风流自古,

偏惜风流,展转留情双凤眸。

【感皇恩北】呀,指望待饱玩娇羞,谁承望各自分头。好教我恨天高,嫌地

窄,怨人稠。指望待相随皓首,谁承望鬼病因由。不由人魂缈缈,体飘飘,魄悠

悠。

【东瓯令南】添疾病,减风流,废寝忘餐相应候。前生作下今生受,今不遂

来生又。魂劳梦穰感离愁,都则为女娇羞。

【采茶歌北】都则为女娇羞,端的是忒风流,闪的人不茶不饭几时休。何日

相逢同配偶?甚时密约共绸缪?

【赚南】计上心头,暗令家童私问候。休泄漏,何期两意同成就,为他憔瘦。

【乌夜啼北】闪的我看看疾重,实实病久。为多情镇日空亻孱亻愁。呀,一

会家近书斋想念无休,到黄昏愁云怨雨相拖逗。更阑也无限忧愁,夜深沉雨泪交

流。想娇容直到五更头,我与你从头一一他行受。果然他心意坚,恩情厚,俺待

要鸾交凤友,燕侣莺俦。

【节节高南】喜孜孜暗讨求,语相投。今宵暗约同成就,灵犀透,共焚香,

齐言咒。日坠月上初沉漏,星移斗转三更候。潜踪蹑足近庭闱,轻移那步临门候。

【鹌鹑儿北】猛见了俊俏多情,我和他挨肩携手。悄悄的行入兰房,暗暗的

同眠共宿,娇滴滴语颤声低。情未休,情未休,锦被蒙头,燕侣莺俦,旖旎温柔。

受过了无限凄凉,谁承望今宵配偶?

【尾声南】多情此意难消受,书生切切在心头,受过凄凉一笔勾。

4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

作者:曹植(魏晋)

代刘勋妻王长杂诗,魏晋,曹植,

谁言去妇薄。

去妇情更重。

千里不唾井。

况乃昔所奉。

远望未为遥。

踟蹰不得共。

57

咏怀 其三十八

作者:阮籍(魏晋)

咏怀 其三十八,魏晋,阮籍,

拔剑临白刃,安能相中伤。但畏工言子,称我三江旁。

飞泉流玉山,悬车栖扶桑。日月径千里,素风发微霜。

势路自穷达,咨嗟安可长。

55

八赤舟中东芗林 其四

八赤舟中东芗林 其四,清代,全祖望,

驹隙难将岁序留,相看霜鬓各盈头。益公为待明农日,重约诚斋共唱酬。

43

寄题萧山岁寒堂直己亭

作者:刘攽(宋代)

寄题萧山岁寒堂直己亭,宋代,刘攽,

我兄昔高第,时论推捷敏。由也政事科,五人实亲近。

古者邦诸侯,今之县令尹。试材非不难,善政知所蕴。

投虚刃若新,利刜钟已泯。遂驰能者声,肯作俗士窘。

高堂久颓挫,往者尝隐忍。即事新栋梁,开轩凌隐嶙。

后凋拔天材,破的见标准。山川濯襟尘,药饵纡客轸。

呜呼九州间,胜事岂有尽。向观松桧姿,稍欲死蒿堇。

始知岩穴士,自古须汲引。愿赋嘉树诗,为公广招隐。

1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三 秋

四序回文十二首 其三 秋,宋代,宇文虚中,

戚戚蛬吟苦,茫茫水驿孤。日衔山色莫,霜带菊丛枯。

85

宫词 其八十三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八十三,宋代,赵佶,

烟敛林梢挂晚虹,登临吟望兴无穷。秦娥越艳新妆饰,小约同来宝苑中。

75

和君实新买叠石溪庄

作者:范镇(宋代)

和君实新买叠石溪庄,宋代,范镇,

画处始知蛇足剩,管中那识豹文斑。从来有道须康世,未省升平却住山。

学富名高难自晦,眼昏心悸始能闲。计君叠山溪边景,不得从容岁月閒。

41

点绛唇 春愁

作者:赵鼎(宋代)

点绛唇 春愁,宋代,赵鼎,

香冷金猊,梦回鸳帐馀香嫩。更无人问。一枕江南恨。

消瘦休文,顿觉春衫褪。清明近。杏花吹尽。薄暮东风紧。

35

偶兴 其四

作者:韩淲(宋代)

偶兴 其四,宋代,韩淲,

深谷荒虚人迹稀,无风黄落自横飞。败篱东畔板桥断,时有邻家负水归。

27

勉制干侄克家归乡

勉制干侄克家归乡,宋代,柴元彪,

五年不得共团栾,放浪东吴一苇间。

客路风波如蹈海,人心剑戟甚于山。

逢春回雁南应北,到海归潮去复还。

今是昨非浑一梦,庭柯园菊可怡颜。

72

开元天宝杂咏 射团

开元天宝杂咏 射团,宋代,萧立之,

四海升平征战息,宫中行乐外间无。粉团滑腻犹□□,愁杀胡儿忆塞酥。

52

洞仙歌

洞仙歌,元代,元好问,

青钱白璧,自买愁肠绕。更恨欢狂负年少。记阳关图上,尊酒流连,儿女泪,输与闲人坐钓。

茂陵多病后,懒尽琴心,无复求凰与同调。似清风古殿,风动幡摇晴昼永,惟有龛灯静照。

看胡蝶飞来澹无情,问墙角茙葵,为谁凝笑。

72

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

送李同年德之归洛西,元代,元好问,

无奈流光冉冉何,逢君聊得慰蹉跎。飞黄老去空奇骨,社燕归来只旧窠。

举世尽从愁里过,一尊独爱醉时歌。洛中定有人相问,休道今年白发多。

54

清德晚归

作者:金涓(元代)

清德晚归,元代,金涓,

酒留诗恋意迟迟,回到中途已落晖。小蹇引秋行落叶,老渔隈冷坐危矶。

山间明月随人出,松外閒云伴鹤归。试问夜深何处宿,欲从山下扣禅扉。

4

和吴正传五台怀古韵 其二 章华台

作者:金涓(元代)

和吴正传五台怀古韵 其二 章华台,元代,金涓,

楚台云栋连天宇,伯气凭陵横九土。方会诸侯求鼎时,天下无周而有楚。

一朝吴蔡兵合谋,孤舟江路谁从游。宫花晓露细腰泣,空山落日饿鬼愁。

春风过眼秋萧瑟,■人一饭那能得。道傍块土栖草烟,夜寒梦落空台前。

81

江浯溪别归祁门惜阴院三十四韵

作者:卢宁(明代)

江浯溪别归祁门惜阴院三十四韵,明代,卢宁,

浯溪道人洁且脩,祁山未琢青环璆。手持道录湖海游,褒衣博带澄双眸。

不说羲轩与文周,洙泗濂洛俱浮沤。阳明倡道跨东瓯,良知独致树旌斿。

心性主张与动谋,知行齐举圣域优。南峻江门嘉会楼,心无忘助得千休。

新泉正派江汉流,石城遥访横扁舟。今贤岂不古圣侔,道本一致无薰莸。

要知博约浚源头,虞夏咨命垂鲁邹。请君祖述古尼丘,泰山沧海难比犹。

鞭农驾昊凌千秋,汗颜哀定走嬴刘。何闻董葛到韩欧,宿病元从寡欲瘳。

师心持志回万牛,照乘明珠肯暗投。君行把袂重绸缪,新都暇日辨龙虬。

惜阴院宇清以幽,何年建此追前脩。忧勤当是禹王俦,再来示我莫大猷。

听调天鼓帝乐御玄洲,那数穷檐委巷弹箜篌。

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