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金门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挪红杏蕊

斗鸭阑干独倚,碧玉搔头斜坠。

终日望君君不至,举头闻鹊喜。

杨柳陌,宝马嘶空无迹。

新著荷衣人未识,年年江海客

梦觉巫山春色,醉眼飞花狼藉。

起舞不辞无气力,爱君吹玉笛。

0

诗文译文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我)闲来无事,在花间小径里逗引池中的鸳鸯,随手折下杏花蕊把它轻轻揉碎。

独自倚靠在池边的栏杆上观看斗鸭,头上的碧玉簪斜垂下来。(我)整日思念心上人,但心上人始终不见回来,(正在愁闷时),忽然听到喜鹊的叫声。

诗文注释

⑴谒金门:词牌名。

⑵乍:忽然。

⑶闲引:无聊地逗引着玩。

⑷挼:揉搓。

⑸斗鸭:以鸭相斗为欢乐。斗鸭阑和斗鸡台,都是官僚显贵取乐的场所。独:一作“遍”

⑹碧玉搔头:一种碧玉做的簪子。《西京杂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

诗文简析

冯延巳擅长以景托情,因物起兴的手法,蕴藏个人的哀怨。写得清丽、细密、委婉、含蓄。这首脍炙人口的怀春小词,在当时就很为人称道。尤其“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是传诵古今的名句。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点明时令、环境及人物活动。下片以抒情为主,并点明所以烦愁的原因。

春风乍起,吹皱了一池碧水,这本是春日平常得很的景象。可是有谁知道,这一圈圈的涟漪,却搅动了一位女性的感情波澜。别看她貌似悠闲,时而逗引鸳鸯,时而揉扯花蕊,过一会儿又倚身在池栏上观看斗鸭,但只需要从她懒洋洋的神态上,我们就知她的心思其实全不在此。随着几声喜鹊的欢叫,她的面庞儿顿时就涌上了一阵红晕----盼念已久的丈夫终于回家了,这怎能不令她的心像小鹿儿那样乱撞乱跳?

诗文赏析

《谒金门》是唐代诗人冯延巳所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诗中描述了春风起来,吹乱了一池春水,诗人在芳径之上引着鸳鸯,手捻着杏花蕊,倚在斗鸭阑干之上,纵览着风光,但却始终望不到心爱的人。然而,在他抬头的一刹那,却能听到喜鹊的叫声。诗人观赏着杨柳大道上空无一物的宝马,却不认得那穿著荷衣的人,他们年复一年地在江海之间来去如梦。诗人觉得眼前巫山的春色美不胜收,仿佛有酒一样陶醉,无力地起舞,只是为了吹奏给自己的心爱的人听。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思念描绘了诗人的心情,表达了他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冯延巳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其他诗经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明代,郭之奇,

龙门通世好,虎刹获新观。会晤缘非偶,登临足未艰。

层峰随野眺,曲涧恣幽盘。风入陵通气,日归寺隐峦。

歌声依谷响,酒兴得山宽。别后空馀此,扁舟破夜澜。

71

暮山

作者:王跂(明代)

暮山,明代,王跂,

过尽千峰万岭幽,烟苍霞紫簇深秋。

每迎客棹江回口,都叠渔村树上头。

缺处辄余重处补,晓看不及暮看稠。

从兹百变阴晴态,送到瓜州与润州。

19

【正宫】端正好 渔乐钓艇小

【正宫】端正好 渔乐钓艇小,元代,张可久,

渔乐

钓艇小苫寒波,蓑笠软遮风雨,打鱼人活计萧疏。侬家鹦鹉洲边住,对江景真堪趣。

【滚绣球】黄芦岸似锦铺,白蘋渡如雪米莫。野鸥闲自来自去,暮云闲或转或舒。日已无,月渐出,映蟾光满川修竹,助风声两岸黄芦。收纶罢钓寻归路,酒美色鲜乐有余,此乐谁如?

【倘秀才】睡时节把扁舟来缆住,觉来也又流在芦花浅处,荡荡悠悠无所拘。市朝远,故人疏,有樵夫做伴侣。

【脱布衫】雨才过山色模糊,月初升桂影扶疏。恰离了聚野猿白云洞口,早来到散清风绿荫深处。

【醉太平】相逢的伴侣,岂问个贤愚。人间开口笑樵渔,会谈今论古。放怀讲会诗中句,忘忧饮会杯中趣,清闲钓会水中鱼,俺两个心足来意足。

【尾声】樵夫别我山中去,我离樵夫水上居。来日相逢共一处,旋取香醪旋打鱼。散诞消遥看古书,问甚么谁是谁非?俺两个慢慢的数。

12

【越调】寨儿令 九日登高过

【越调】寨儿令 九日登高过,元代,张可久,

九日登高

过柳洲,唤兰舟,长空雁声啼暮愁。樽俎风流,笑语温柔,乘兴的三瓯。带黄花人质红楼,整乌纱自笑白头。归期何太晚,醉舞老来羞。幽,谁唱楚天秋?

游春即景二首

蔌绛纱,按红牙,金鞍半攲玉面马。仙洞青霞,老树乌鸦,山一点暮天涯。翠交加夹竹桃花,锦模糊照水山茶。闹竿儿乔傀儡,舰船上小琵琶。他,醉卧美人家。锦水笺,绣鞍鞯,曲江醉题三坠鞭。帘底婵娟,月下姻缘,此地遇神仙。有花有酒梁园,无风无雨春天。盈盈小玉梅,稳稳戗金船。偏,收向断桥边。

湖上春行

桃雨晴,柳风轻,西湖六桥如画屏。岩溜冷冷,樵斧丁丁,松下倚山僧。陈朝老桧重荣,苏堤渔唱新声。竹阑金琐碎,花貌玉娉婷。行,同上冷泉亭。

晚凉即席

玳瑁筵,鹧鸪天,一篇六幺十四弦。石漱冰泉,且满琼田,歌舞斗婵娟。并头湖上白莲,双飞花下红鹓。画图金地山,粉黛玉天仙。船,移向柳阴边。

58

偶感

偶感,清代,王余佑,

三径荒芜岂邃居,鸟巢鱼窟更安如。逢人只合长缄口,避客终当讳读书。

船入竹中聊断问,兰生道上亦妨锄。从今玩世休希阮,一唱猖狂计尚疏。

14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其三

晚寒题水仙花并湖山三首 其三,宋代,杨万里,

鍊句炉槌岂可无,句成未必尽缘渠。老夫不是寻诗句,诗句自来寻老夫。

98

情人节次韵黄仲则绮怀赠瑶十六首 其十

情人节次韵黄仲则绮怀赠瑶十六首 其十,近现代,刘雄,

足钱便可岂望侯?谁料依前长铗愁。南郭滥竽今负笈,西湖无价且追游。

不才当日枉青眼,偕老他年誓白头。富贵浮云知汝意,两心相照一生休!

85

诗偈 其八十一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八十一,唐代,庞蕴,

经体本无名,受持无色声。心依无相理,真是《金刚经》。

66

大行挽诗二首 其一

作者:刘攽(宋代)

大行挽诗二首 其一,宋代,刘攽,

受名从大行,复土自因山。秋草龙髯堕,宫烟泪竹斑。

不知汲水远,犹与化人还。寂寞崦嵫日,空瞻咫尺颜。

49

同宋次道饮王史馆园

作者:刘攽(宋代)

同宋次道饮王史馆园,宋代,刘攽,

珍馆扫尘埃,宾阶馀绿苔。凉风知广厦,清唱急行杯。

修竹端藏日,交流静殷雷。欢穷有馀恨,不及壮年来。

42

绝句二首 其二

作者:严羽(宋代)

绝句二首 其二,宋代,严羽,

梅花树树搅离心,寒重驼裘雪片深。诗思飞来驴子上,小山丛桂待君吟。

45

晚霁

作者:宋庠(宋代)

晚霁,宋代,宋庠,

断续檐声歇,徘徊隙影赊。归云冲树破,残雨入楼斜。

径绿都成草,丛薰尚隐花。便同江海思,春水照军牙。

91

送周叔恭远游

作者:张埴(宋代)

送周叔恭远游,宋代,张埴,

过眼不知骑马几,低头何啻问鸡三。旧游巷陌春风扫,新插田畴夏雨甘。

白首学从无季子,青山招隐有淮南。人生共落三千界,未去嗔痴且去贪。

10

野墅夏晚

野墅夏晚,宋代,钱昭度,

一抹生红画杏腮,半园沈绿锁桐材。

黄蜂衙退海潮上,白蚁战酣山雨来。

睡思几家金带枕。酒香何处玉交杯。

太阳西落波东去,惆怅无人唤得归。

41

杂诗 其十三

作者:李复(宋代)

杂诗 其十三,宋代,李复,

翩翩云间鸟,翠羽光葳蕤。结巢占远林,意与深静期。

盲飙忽号怒,万木无停枝。攲摇不容息,簸荡孤巢危。

遐睇昆崙冈,玉树蔚仙姿。溟海皆震荡,秀立影不移。

空怀高举心,感叹鼓翼迟。

63

次韵德久丈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德久丈 其二,宋代,韩淲,

谈谐意方接,萧散诗自生。写成澹泊句,洗尽淫哇声。

83

秋兴四首 其二

秋兴四首 其二,宋代,方一夔,

西窗幽绝处,懒与老相便。燕伴迟归客,潮推逆上船。

照杯窥户月,注砚养花泉。近藁无新语,归来学钓鳊。

91

四哀诗李钦叔

四哀诗李钦叔,元代,元好问,

赤县神州坐陆沈,金汤非粟祸侵寻。当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

文采是人知子重,交朋无我与君深。悲来不待山阳笛,一忆同衾泪满襟。

68

赠李仙姑

赠李仙姑,元代,丁鹤年,

何年萼绿华,来降地仙家。花拥青鸾节,香随白鹿车。

清辉回雪月,玄想结云霞。不赴瑶池宴,桃开几度花。

81

为周明府太霞洞天卷题

为周明府太霞洞天卷题,明代,李攀龙,

太霞高馆洞天遥,东接兰津十二桥。岩壑尽衔沧海气,楼台常对赤城标。

云烟五色春相丽,金碧诸山夜自朝。仙令怪来工制锦,真阳人喜得王乔。

3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