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合茫茫竞不知,灵山经夏是便宜。
虚堂夜静无馀事,留得禅僧立片时。
六合茫茫竞不知,
灵山经夏是便宜。
虚堂夜静无馀事,
留得禅僧立片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祥和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禅宗修行的推崇和赞美。诗中的景象揭示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通过禅宗的修行,人们可以在安静中寻找内心的平静和解脱。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禅宗修行的境界。首句\"六合茫茫竞不知\"表达了广袤无垠的世界,人们对其中的争斗和纷扰无法理解。接着诗人提到\"灵山经夏是便宜\",灵山指的是禅宗的修行之地,它在夏季是最适合修行的地方。这里的\"便宜\"指的是禅修所带来的益处和好处。
接下来的两句\"虚堂夜静无馀事,留得禅僧立片时\"则描绘了禅宗修行的场景。虚堂是禅宗修行的场所,夜晚的虚堂静谧无声,没有丝毫杂念和纷扰。禅僧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静下心来,专注于禅修。最后一句\"留得禅僧立片时\"强调了禅宗修行的珍贵和难得,诗人希望能够保留这片宝贵的时光,让禅修的境界得以延续。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通过对禅修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内心平静和宁静境界的向往。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清新的意境打动人心,将人们带入一个超脱尘世的修行空间,让人感受到禅宗的深远意义。
双双燕,清代,李慈铭,
渗金艇子,趁青幔风前,载愁容与。山光鬓影,同斗镜中眉妩。
才听柔声雁橹,已渐入、菱歌深处。多情晼晚红霞,半带寒烟汀渚。
延伫,蘅皋日暮。托浅浅微波,暗通心愫。沅江香歇,来共水荭花语。
消得斜阳几度,又撩乱、天边孤鹜。何时约定红栏,看足五湖风雨。
止戈堂,宋代,朱松,
高堂岩岩面势尊,洞见万井开重门。元戎务简玉帐静,缓带酌客娱朝昏。
忆初饿隶起篁竹,一啸千里来黥髡。将军揽镜媚巾帼,何异搏虎驱狐豚。
只今休父八州牧,身佩重寄忧元元。惊尘错莫羽书密,虽有美酒谁同樽。
沈机且复长辔御,沥恳何啻血面论。楼船一夕飞度海,汉家上将来天阍。
狂童束手赴烈火,雕戈不污妖血痕。坐谯饮至凯歌入,船粟往哺遗民存。
五兵包裹高阁束,止戈新榜真成言。便当频与方外吏,徙倚风月星河翻。
几年牡籥飞不守,河济逆气腥乾坤。知公快挽天河手,坐视黠虏方游魂。
权舆闽越聊小试,宁复久此淹遐藩。农桑万里望公等,愿见四海无营屯。
十四日同张伯修罗坚甫大智赏月探韵即事感兴殊激懦衷翌日会保福辱诗示教借张大韵同赋,宋代,程公许,
涉秋苦多阴,婵娟喜见乍。天巧竟作难,借此三五夜。
屯云滃四面,如骛俗士驾。宝坊盍朋簪,尊酒共清话。
诸君读书眼,明不失纤罅。天眼物昏之,谁为弯弓射。
连宵耿孤吟,虚窗自高挂。竹风静逾爽,露叶灿可画。
梦踏市桥去,醉眠僧榻借。阴晴且勿言,幽赏可能罢。
恨欠截老龙,三弄倚风榭。酒酣歌慨慷,四坐勿渠诧。
边尘日澒洞,志士惜閒暇。君看古圣贤,忧乐以天下。
持此阅人多,何但如传舍。短气吐复吞,欲言恐遭骂。
径思投绂去,甘老渔樵社。世论熟脂韦,人物叹衰谢。
相期崇令猷,兰鲍观所化。
瓦亭联句,宋代,苏舜元,
阴霜策策风呼虓,羌贼胆开凶燄豪。赤胶脆折乳马健,汉野秋穟黄云高。
驱先老尪伏壮黠,裹以山壑鬼莫招。烽台屹屹百丈起,但报平安摇桔槔。
喜闻羸师入吾地,主将踊跃士惰骄。神锋前挥拥胜势,横阵立敌俱奔逃。
不知饵牵落槛阱,一麾发伏如惊飙。重围八面鸟难度,相顾无路惟青霄。
地形窄束甲刺骨,眦裂不复能相鏖。弃兵衮衮令不杀,部曲易主无纤嚣。
恸哭皇天未厌祸,空同无色劲气消。狂童得志贱物命,陇上盘马为嬉遨。
苍皇林间健儿妇,剪纸沥酒呼嗷嗷。将军疾趋占葬地,年年载柩争咸崤。
朝廷不惜好官爵,绛蜡刻印埋蓬蒿。三公悲吟困数败,车上轻重如鸿毛。
白衣壮士气塞腹,愤勇不忍羞本朝。重瞳三顾可易得,亮辈本亦生吾曹。
穷居哀牢厌咄咄,岁月奔激朱颜凋。当年请行大明下,今日颓堕思南巢。
阳羡溪光逗苍玉,尺半健鲫烟中跳。便欲买田学秧稻,不复与世争锱毫。
奈何三世奉恩泽,肯以躯命辞枯焦。
以知出处系大义,一饭四顾情如烧。贺兰磨剑河饮马,颈系此贼期崇朝。
归来天下解倒挂,玉色蔼蔼宸欢饶。笔倾江河纸云雾,叹颂天业包陶姚。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