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薄宦各东西,往事随风雨。

先自离歌不忍闻,又何况、春将暮。

愁共落花多,人逐征鸿去。

君向潇湘我向秦,後会知何处。

0

诗文译文

薄薄的宦海东西,往事随着风雨散去。

我先离开宫廷歌舞,如今又何况,春天将要结束。

忧愁与落花一同增多,人们都跟随征鸿去了。

你去了潇湘,我去了秦地,将来我们会在哪里再相见呢?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宦海浮沉的形象,表达了诗人黄公度对宦途的感慨和思考。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出对官场生涯的淡漠和疲倦。他离开了宫廷的歌舞,对过去的一切都随着风雨散去,无法再忍受听到别人唱歌。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春天已经接近尾声,暗示自己的宦海生涯也即将结束。他感到愁苦与落花一同增多,周围的人们都随着征鸿(指南方的飞雁)去了远方。最后,诗人告别了潇湘的君王,自己则去了秦地,表示两人分道扬镳,不知道将来会在何处相见。

诗文赏析

《卜算子·薄宦各东西》以简洁而含蓄的语言,通过对宦途生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苦闷。诗中的薄宦意指诗人在官场上的浮躁和不尽如意,东西指东西南北四方,表示离散和别离。诗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对宦途的厌倦和对过去的追忆,展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通过对春天将尽、人事更迭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再相见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黄公度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其他诗经

都益处欢宴赠同筵诸子丁卯

都益处欢宴赠同筵诸子丁卯,近现代,常燕生,

薄海惊涛播战尘,并时洗刷待何人。只今岳岳朱楼宴,尽是堂堂赤县身。

他日乾坤系诸子,古来勋伐出天民。戎贪胡诈终归败,此事关头要细论。

46

题草衣岩

题草衣岩,宋代,释德洪,

祝融凌寒空,方陟缘云径。此山翠被重,有岩如侧磬。

拂石聊枕肱,便觉诸缘静。万瓦粲霜晓,千里增目迥。

石头有高弟,衣草却心病。千年续灯人,谁接悬丝命。

44

惊寤

惊寤,近现代,宗远崖,

中宵耿耿梦难成,合眼须臾复自惊。石雨纷飞天乍眩,岩浆欲出地先鸣。

龙鳞一落随蛇蜕,陆兽何因变海鲸。起坐遥思未来际,悬灯如月笑多情。

72

相见欢·晓窗梦到昭华

相见欢·晓窗梦到昭华,唐代,冯延巳,

晓窗梦到昭华,阿琼家。

欹枕残妆一朵,卧枝花。

情极处,

却无语,

玉钗斜。

翠阁银屏回首,

已天涯。

1

【双调】对玉环带清江引 四景题诗

【双调】对玉环带清江引 四景题诗,元代,汤舜民,

郎上孤舟,片帆无计留。妾倚危楼,寸心无限愁。红雨打船头,苍烟迷渡口。

眼底阳关,今宵何处宿?梦里阳台,此情何日休?这番相思直恁陡,名利相迤逗。

未够两宵别,又早三分瘦,五花诰几时得到手。

江雨淋淋,梅垂无数金。庭树阴阳,蝉鸣不调琴。鹦鹉罢双斟,鸳鸯闲半枕。

粉汗浸浸,碧筒羞自饮。神思沉沉,白头愁自吟。青鸾晓来传信音,昨夜灯花谶。

且教宁耐些,别不叮咛甚,刚写道小生除翰林。懒听笙歌,酒空金叵罗。倦对妆

盒,尘蒙珠络索。眉黛扫青蛾,髻云松翠螺。人在鸣珂,功名都蹬脱。路阻关河,

音书越间阔。西风小亭黄叶多,镇日垂帘幕。鸾钗颠倒簪,鸳枕弯ㄣ卧,孤飞

儿应似我。

去岁观梅,折花亲赠君。今岁观梅,对花不见人。别处恋新婚,抛离美眷姻。

使得囊空,心儿不自忖。寄得书来,话儿不甚准。秀才每则理会虚调文,就里没

公论。不趁雨云期,只待风雷信,急回来土牛儿鞭罢春。闺怨

罗袖偷掩,泪珠凝粉腮。宝镜羞看,鬓云松玉钗。飞絮点香阶,落红铺翠苔。

去了青春,青春不再来。巴到黄昏,黄昏怎地捱?推开绿窗邀月色,问月人何在?

欢娱往日多,烦恼今番煞,将一片惜花心愁窖里埋。

香透帘栊,藕花风渐生。影上阑干,梧桐月正明。何处理银筝?谁家调玉笙?

空有佳音,住音不待听。料想归期,归期未有程。他卖词章在柳营花阵里逞,不

管人孤另。扯破紫香囊,摔碎青铜镜,西厢下再不和月等。满泛霞杯,羞歌白苎

词。浓蘸霜毫,倦题红叶诗。心绪乱如丝,人情薄似纸。待害相思,相思干害死。

投至别离,别离何似此。恨天涯寡情游荡子,堕却青云志。烟花惹梦魂,风月关

心事,便那里步蟾宫折桂枝。

孔雀屏开,半遮银蜡光。翡翠衾寒,多薰宝篆香。枕剩绣鸳鸯,钗闲金凤凰。

恨杀飘蓬。飘蓬薄幸郎。瘦损风流,风流窈窕娘。梅花影儿才上窗,越恁添愁况。

砧声耳畔来,月色帘前晃,问离人断肠也不断肠。

45

满江红 阅世

满江红 阅世,明代,张宇初,

忆昔少年,行乐处、都非旧景。听海添潮落,绮绣四城春永。

歌舞楼头憎日暮,管弦席里嗔酣省。看目前荣悴几光阴,愁难整。

梦魂醒尘虑并。漫堪嗟空自警。慨兰桡荻阁,水寒烟冷。

无分江湖中绪断,天心月到澄潭影。念浮生、识破悲欢川波静。

86

道路忆山中诗

道路忆山中诗,南北朝,谢灵运,

采菱调易急,江南歌不缓。楚人心昔绝,越客肠今断。

断绝虽殊念,俱为归虑款。存乡尔思积,忆山我愤懑。

追寻栖息时,偃卧任纵诞。得性非外求,自已为谁纂。

不怨秋夕长,常苦夏日短。濯流激浮湍,息阴倚密竿。

怀故叵新欢,含悲忘春暖。凄凄明月吹,恻恻广陵散。

殷勤诉危柱,慷慨命促管。

24

边城将诗四首 其四

边城将诗四首 其四,南北朝,吴均,

临淄重蹴鞠,曲城好击刺。不要身后名,专骋眼前智。

君看班定远,立功不负义。掣拽二丈旗,踯躅双凫骑。

但问相知否,死生无险易。

51

诗偈 其九十五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九十五,唐代,庞蕴,

教君一个法,有事无处避。若能如理修,存本却有利。

22

送衣还石泓弟 其二

作者:张埴(宋代)

送衣还石泓弟 其二,宋代,张埴,

所不贷人惟世道,最无穷处是天机。昂藏池上霜枫树,寒冷年年著锦衣。

69

看潮亭

看潮亭,宋代,郭祥正,

缥缈孤亭出,深沈一径开。须当踏雨去,且欲看潮来。

21

响应寺

响应寺,宋代,陈必复,

步屧穷幽讨,扶筇上碧尖。

山高秋易瘦,瀑小雨方添。

寺老僧单少,潭深庙祀来。

平生丘壑志,爱此结茅檐。

52

昌甫寄二绝和韵答之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昌甫寄二绝和韵答之 其二,宋代,韩淲,

雨绝遥遥何许吟,一封得得乃斯寻。直教宛转生新意,徒益凄凉老旧心。

46

漳河疑冢

作者:京镗(宋代)

漳河疑冢,宋代,京镗,

疑冢多留七十余,谋身自谓永无虞。

不知三马同槽梦,曾为儿童远虑无。

28

题素园图送王二镜岩归里

作者:李宏(清代)

题素园图送王二镜岩归里,清代,李宏,

君自会稽来,挹此东南美。磊节竹之操,虚中竹之理。

君本素心人,合与此君倚。今复洒然归,峭帆问烟水。

如遇会稽竹,道我念无已。

93

感事建除体二首 其二

感事建除体二首 其二,宋代,程公许,

建大将旗鼓,遴选兹维艰。除授得其人,国势维泰山。

满朝绶若若,熟谋须万全。平生想卫霍,摧枯无留难。

定论真黩武,亦足激懦孱。执爵酹太宫,感慨清泪潸。

破敌岂无策,百年祇长叹。危机屡反复,地险失故关。

成败虽运数,人谋忌訑谩。收民心第一,根本无创残。

开纳智与勇,及时护风寒。闭口勿多言,天道谅好还。

17

蓦山溪·芳菲叶底

蓦山溪·芳菲叶底,宋代,万俟咏,

芳菲叶底。谁会秋江意。深绿护轻黄,怕青女、霜侵憔悴。开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独步珠宫里。佳名岩桂。却是因遗子。不自月中来,又那得、萧萧风味。霓裳旧曲,休问广寒人,飞太白,酬仙蕊。香外无香比。

27

凤凰山

作者:凌岩(宋代)

凤凰山,宋代,凌岩,

一峰云气接蓬莱,白石磷磷护碧苔。几向凤凰池上望,不知何日凤凰来。

63

陪张舍人出郊

陪张舍人出郊,宋代,曾季狸,

官桠千寻大,清溪五尺流。眼看春事适,心与老农谋。

节物年年好,田园事事幽。缓归陪皂盖,觅句待苏州。

82

和惠宰修县学韵

作者:袁甫(宋代)

和惠宰修县学韵,宋代,袁甫,

人爵非贵,天爵惟尊。

贤哉惠侯,兴学祁门。

祁门之士,夙号有文。

兑心久废,索居离群。

自侯来思,锐志兴复。

士脱旧穴,迁于乔木。

人性本善,混混源泉。

四端素具,若火始然。

谁其启之,君子德风。

即修学宫,藏修其中,

内养克充,外养亦备。

尔不吾负,吾宁尔弃。

坛名舞雩,乐道无欲。

梁跨幽涧,潺潺潄玉。

面此清致,皆学之助。

本心融明明,庶几寡过。

滔滔世途,人而匪天。

儿童之戏,殆类纸鸢。

2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