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景媚。
花褪残红炎天气。
蝉噪高枝。
雁叫长空雪乱飞。
四时如箭。
八节忙忙频改换。
满捧金彝。
祝寿如同海岳齐。
春光明媚,花朵已经凋谢,炎热的天气笼罩着大地。
蝉鸣声高亢地响在树枝上。
雁鸟在广阔的天空中呼喊,雪花纷纷飘舞。
四季迅速过去,时间如箭般飞逝。
八个节日来临时,忙碌地更换庆祝的物品。
手中满捧着金色的盛器。
祝寿的喜庆犹如大海和山岳一样庄重。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色和世间万物的流转。诗人以减字技法,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大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繁忙。春天的花朵凋谢,夏日的天气炎热,蝉鸣高枝,雁鸟呼号,雪花纷飞,四季如箭,节令更迭。人们忙于庆祝寿诞,满怀喜悦和祝福,仿佛与大海和高山一同庆贺。
春光明媚,花朵已经凋谢,炎热的天气笼罩着大地。
蝉鸣声高亢地响在树枝上。
雁鸟在广阔的天空中呼喊,雪花纷纷飘舞。
四季迅速过去,时间如箭般飞逝。
八个节日来临时,忙碌地更换庆祝的物品。
手中满捧着金色的盛器。
祝寿的喜庆犹如大海和山岳一样庄重。
这首诗词表达了春光明媚的景象。诗人以花朵凋谢、炎热的天气、蝉鸣声、雁鸟呼喊和飞舞的雪花等形象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描述四季的迅速流转和庆祝节日的忙碌场景,诗人表达了时间的飞逝和生活的快节奏。最后,诗人将祝寿的喜庆比作大海和山岳,突出了庆祝活动的庄重和重要性。
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庆祝活动的重视。同时,通过对庆寿的喜庆场景的描绘,诗人也传递了对生命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抓住了春天的瞬间和人生的瞬息,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思和赏心悦目的感受。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 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 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从军诗五首 其四,两汉,王粲,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夜宿房溪饮野人张珦家桂叶鹿蹄酒其法以桂叶为饼以鹿蹄煮酒酿以八月过是则味减云,宋代,杨万里,
桂叶揉青作曲投,鹿蹄煮醁趁凉篘。落杯莹滑冰中水,过口森严菊底秋。
玉友黄封犹退舍,齑汤蜜汁更输筹。野人未许传醅法,剩买双瓶过别州。
谢资政富公再以近诗见寄,宋代,韩琦,
惟公之所存,致后协二典。当入相天子,贤业遂大展。
万类随坯陶,四时无盭舛。如保守一藩,疢甚斥和扁。
遂令康济功,郁抑未恢显。寄怀吟咏间,唯以道自遣。
公才如河源,浑浑日东演。洪涛奔巨海,万里纵倾卷。
小哉西北流,孰可议深浅。公思如天匠,春物归裁剸。
珍丛与奇葩,万态极婉娈。一一得天真,仿象困雕剪。
河源无时穷,天匠非世辨。湖为每成编,遂以贶罢软。
裸壤本无知,安足道文冕。俚耳固不通,乌用奏姑洗。
我实知公心,爱我久益腆。诱我进学勤,要在纳诸善。
我素荷公德,公教不敢践。讽诵复宗师,夙夜以自勉。
十九日杂兴 其二,宋代,张九成,
物理情不齐,人生各有好。所好傥不获,亦各骋奇巧。
浅者不及门,深者入堂奥。名利工欺人,市朝徒胶胶。
所得无几何,舌焦唇亦燥。其间狭劣者,不售辄复躁。
亦有操金珠,侯门致私祷。葡萄得凉州,所求辄复效。
舐痔或尝粪,车服夸新好。吾唯戒妻奴,酒熟宜予告。
岭下枯木,明代,王履,
赤立已如神,东南一枝绿。
名称未能辨,奇怪不可读。
繁根万蛇拥,石为何罪束。
曾无九方歅,驻彼遗外目。
只疑夜雷风,窜入天飞族。
濡毫状仿佛,备一百不足。
持向画家流,休夸闭门独。
允迪遣书问讯并寄示与子我唱酬佳句猥及微踪辄用庐字韵为二诗以报嘉惠 其一,宋代,沈与求,
泛爱何人枉素书,银钩奕奕到田庐。朋游久许贫方耐,宦学空怜老更疏。
回雁峰前应梦到,放龟池上也斋居。相期保社同香火,口祷功名乞与渠。
题李休宁藏斋,宋代,吴儆,
璧玉世所珍,常以十袭藏。
虎豹亦自爱,雾雨泽其章。
璧玉镇玷缺,郊庙登琮璜。
虎豹养成文。倏变风飞扬。
李侯知爱子,纳於道德场。
剧翳开云扃,挹洁抗同窗。
万轴架牙签,千篇垂琳琅。
灯火秋夜永,炉薰春昼长。
黄卷对圣贤,北窗卧羲皇。
欲不接耳目,心静发天光。
性宋蹈宫庭,礼教严范防。
城坚无畏敌,楫具川可航。
兹焉寄游息,鹏路观翱翔。
黄嘉父朝请公彦示诗以不数面为言且索近著次韵谢答一首,宋代,程俱,
黄公游不成,白发奉朝请。东归乐闲燕,有味如隽永。
双凫倦朝飞,独鹤方夜警。知余亦衰穷,系马无复骋。
贻诗重琼玖,未展意先领。劳生厌尘雾,对此得暂屏。
终当遣长须,亦复钓缩颈。相过举清觞,野水吹万顷。
君当倾锦囊,我亦倩毛颖。时寻招提胜,莲社比宗炳。
如何迫寒饿,去棹聊一整。兴尽即言归,江湖足佳景。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