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亭夜泊

作者:张镃(宋代)

新月何曾展画帏,便教星斗避寒辉。

量量自在天公最,昨日峰头有雪飞。

0

诗文译文

新月何曾展画帏,

便教星斗避寒辉。

量量自在天公最,

昨日峰头有雪飞。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泊船时的景象。诗人首先提到了新月,暗示夜晚的时光。他说新月就像展开的窗帘一样,让星辰躲避寒冷的光芒。这里的\"画帏\"可以理解为窗帘,也可以引申为夜空的帷幕。接着,诗人表达了自然界的自由与恢弘。他说星辰自由地闪烁,天空的广阔最适合它们展现自己。最后,诗人描述了昨天山顶上飘落的雪花,暗示着寒冷的气候。

诗文赏析

《望亭夜泊》通过对夜晚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以及夜晚的寂静和冷冽。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结合,形成了意境深远的。

首句\"新月何曾展画帏\"通过新月展开的窗帘比喻,将自然界与人的生活相联系,突显了自然界的美妙与神秘。第二句\"便教星斗避寒辉\"表达了夜晚星辰闪耀的景象,以及它们在新月的光芒下躲避寒冷的意象。这种描写使人感受到夜晚的宁静和安详。

第三句\"量量自在天公最\"凸显了自然界的自由与广袤。星辰在天空中自由闪烁,表现出无拘无束的状态。\"天公\"一词则突出了自然界的至高无上,使人感受到宇宙的浩瀚和恢弘。

最后一句\"昨日峰头有雪飞\"通过描述昨天山顶上飘落的雪花,增添了诗中的冷冽氛围。这里的\"雪飞\"一词既表达了自然界的变幻,也可以引申为人生的瞬息万变。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夜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界的壮丽与恢弘,以及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引发读者对宇宙的思考,使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人生的短暂与变幻。

张镃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其他诗经

高左史枉顾草堂和卢方伯

高左史枉顾草堂和卢方伯,明代,庞尚鹏,

罗雀閒庭远市门,扁舟乘兴入江村。山中稳卧忘秦鹿,月下重来醉习园。

贾傅才名千古壮,汉廷豪杰几人存。细炊香稻留君住,一饭同怀圣主恩。

19

【双调】沉醉东风 秋夜旅思二

【双调】沉醉东风 秋夜旅思二,元代,张可久,

秋夜旅思

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

气球

元气初包混饨,皮囊自喜囫囵。闲田地著此身,绝世虑萦方寸。圆满也不必烦人,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

琼珠台

琪树暖青山鹧鸪,石床平红锦氍毹。云间萼绿华,梅下蓬莱屦。倚高寒满身香露,相伴仙人倒玉壶,月明夜瑶琴一曲。

3

采莲曲 其四

作者:佘翔(明代)

采莲曲 其四,明代,佘翔,

采芳越女斗蛾眉,颜色如花镜里窥。莲子摘来心自苦,更饶不断藕中丝。

40

咏德诗三首 其一

作者:张翼(魏晋)

咏德诗三首 其一,魏晋,张翼,

运形不标异,澄怀恬无欲。座可栖王侯,门可回金毂。

风来咏逾清,鳞萃渊不浊。斯乃玄中子,所以矫逸足。

何必玩幽间,青衿表离俗。百龄苟未遐,昨辰亦非促。

曦腾望舒映,曩今迭相烛。一世皆逆旅,安悼电往速。

区区虽非党,兼忘混砾玉。恪神罔业秽,要在夷心曲。

88

原蝗

作者:王令(宋代)

原蝗,宋代,王令,

蝗生于野谁所为,秋一母死遗百儿。埋藏地下不腐烂,疑有鬼党相收持。

寒禽冬饥啄地食,拾掇谷种无馀遗。吻惟掠卵不加破,意似留与人为饥。

去年冬温腊雪少,土脉不冻无冰凘。春气蒸炊出地面,戢戢密若在釜糜。

老农顽愚不识事,小不扑灭大莫追。遂令相聚成气势,来若大水无垠涯。

蓬蒿满眼幸无用,尔纵嚼尽谁尔讥。而何存留不咀嚼,反向禾黍加伤夷。

鸱鸦啄衔各取饱,充实肠腹如撑支。儿童跳跃仰面笑,却爱甚密嫌疏稀。

吾思万物造作始,一一尽可天理推。四其行蹄翼不假,上既载角齿乃亏。

夫何此独出群类,既使跃跳仍令飞。

麒麟千载或一见,仁足不忍踏草萎。凤凰偶出即为瑞,亦曰竹食梧桐栖。

彼何甚少此何众,况又口腹害不訾。遂令思虑不可及,万目仰面号天私。

天公被诬莫自辨,惨惨白日阴无辉。而余昏狂不自度,欲尽物理穷毫丝。

要袪众惑运独见,中夜力为穷研思。如知在人不在天,譬之蚤虱生裳衣。

扪搜剔拨要归尽,是岂人者尚好之。然而身尚不绝种,岂复垢旧招致斯。

鱼朽生虫肉腐蠹,理有常尔无何疑。

谁为忧国太息者,应喜我有原蝗诗。

41

赠何古梅学医

赠何古梅学医,宋代,谢枋得,

永州何仙药最灵,神丸能溃邕州城。

广西两道再清平,百万赤子荷更生。

笙鹤一去三百年,东南忽变为腥膻。

为血为肉生灵苦,在者疮痍何日痊。

上界真人有同性,不学神仙学孔孟。

有术医国无人知,要为吾民救微命。

察脉肥瘠韩子精,论疾阴阳子产明。

神功端不让思邈,古道依然如宋清。

得钱卖药少取利,无钱乞药喜舍施。

好客来时入酒垆,无朋终日阅书市。

忆昔民生三皇前,下寿无疾享百年。

神人妙用不可见,本草灵素犹有传。

古云医不通三书,世上断不服其药。

如君胸中有炎黄,冷笑三书尽糟粕。

我闻上帝最好生,活人功多朝玉京。

请看岐叟至陶葛,神仙多是良医成。

东南干戈二十秋,人无贫富眉长愁。

千人幸有一人在,到处呻吟无歌讴。

遗黎若要家平康,但愿良医自天降。

不龟手药有灵时,好看良医作良相。

67

四月望日会兴庆池

作者:韩琦(宋代)

四月望日会兴庆池,宋代,韩琦,

莫厌烦蒸共此行,临流台榭极高明。风前自得披襟兴,林杪时闻脱裤声。

洞竹交阴冠盖爽,砌泉争响梦魂清。凭轩最切云霓望,日待民田雨足耕。

84

人月圆

作者:龙辅(宋代)

人月圆,宋代,龙辅,

凭栏却讶春归早,辜负养花天。青黏天外,绿啼雨后,红褪风前。

墙围蕉叶,径抽粉箨,窗簸榆钱。懒寻双陆,冷抛蹴鞠,闲挂秋千。

71

题吴明辅文集后

作者:戴栩(宋代)

题吴明辅文集后,宋代,戴栩,

冰蚕续丝犀琢轸,欲奏南薰终不近。

水心归宴白玉楼,一代词华为渠尽。

有客触热来相过,手挈朗月披烟萝。

笔阵森森万马肃,夜雪未搅千群鹅。

游鞭戏镝偶独出,见者惊降什六七。

掊摘世故穷高深,钩揣物情悬得失。

子云老去方草玄,雕虫往往羞少年。

水心不学骈俪语,评麻品制空现前。

子今古文自星斗,笑杀时流牛马走。

人间百短见一长,留此一短无何乡。

75

以游子悲故乡为韵又五首 其二

作者:王炎(宋代)

以游子悲故乡为韵又五首 其二,宋代,王炎,

择友得石交,心腹管城子。可怜老而秃,我穷正坐此。

玲珑玉其音,六学有妙理。抱此为身媒,前贤恐不尔。

翩翩肉食飞,书生懦于武。

58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三

参政大资毗陵张公挽诗十首 其三,宋代,周麟之,

一马龙骧后,中朝草创初。秉枢登政路,扈跸拥宸裾。

像入云台画,名标玉府书。太平资旧德,不及驾安车。

19

九月八日赋二种芙蓉二首 其一 红芙蓉

九月八日赋二种芙蓉二首 其一 红芙蓉,元代,蒲道源,

丰肌弱骨与秋宜,宿酒酣来不自持。岂为严霜成槁质,要凭初日发妍姿。

燕姬入画犹嫌陋,蜀锦团窠未足奇。独对芳丛寄幽兴,子高真是遇仙时。

44

秦女吹箫

作者:瞿佑(明代)

秦女吹箫,明代,瞿佑,

玉琯双吹引凤凰,曲中同赴白云乡。

如何后日秦台梦,不见萧郎见沈郎。

22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一

酬许使君读鄙诗见赠 其一,明代,李攀龙,

江湖几载避风尘,病里诗成白发新。不是使君相唱和,一时同调更无人。

51

金陵客怀 其二

金陵客怀 其二,明代,文徵明,

青衫潦倒发垂肩,一举明经二十年。老大未忘馀业在,追随刚为后生怜。

槐花十日金陵雨,桂子三秋玉露天。壮志乡心两无着,夜呼儿子话灯前。

99

重来山房赠马伯时

作者:李贽(明代)

重来山房赠马伯时,明代,李贽,

一别山房便十年,亲栽竹筱已参天。旧时年少惟君在,何处看山不可怜。

87

服阕口号上张鄮西明府兼呈吴少槐吏部李东冈翰林二首 其一

作者:卢楠(明代)

服阕口号上张鄮西明府兼呈吴少槐吏部李东冈翰林二首 其一,明代,卢楠,

际会惊何代,支离过此生。亲宫无宿草,子位远含情。

未敢衣纯綵,谁能痛失声。廿年当此夕,天地忽颓倾。

32

夏日高封部过余读书处

夏日高封部过余读书处,明代,左国玑,

野人避徵书,不受朝簪扰。忽弃紫金鱼,来寻白鸥鸟。

夷门城东甘隐居,蓬草不见谈玄庐。皆云管乐能龙卧,谁识虞卿亦著书。

炎天尔跨青骡走,何意敲门访巢叟。入林一笑草堂开,习习凉飙吹户牖。

劝君且解白纶巾,我有一壶江南春。醉来笑向东村去,碧树青霄月似银。

55

登飞云顶用濂溪韵三首 其三

登飞云顶用濂溪韵三首 其三,明代,湛若水,

自笑衰翁八十年,飞云顶上访群仙。天风吹衣白日暮,两手捉笠行中天。

74

织锦曲

织锦曲,明代,张元凯,

织锦置新机,当窗取石支。今日织一丝,明日织一丝。

离居日閒閒,何为织迟迟。良人隶材官,贾勇能搴旗。

微功上幕府,拜爵及春时。春时好衣锦,此锦正相宜。

金紫色照耀,麒麟光陆离。看君身上服,称妾心中期。

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