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江南·孟夏

作者:贾弇(唐代)

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

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

0

诗文赏析

状江南·孟夏

桃花竞芳豔,

柳絮暗飛絮。

幽人倚闌干,

曲回紆靡浦。

飄渺浮煙雨,

濛濛映綠水。

菱藕漾清影,

千林沙可度。

此即江南,此即孟夏。

凡百佳景,具可寫;

足之妙處有妙爇,

盡事照見者能說。

矇矓顧瞻何為事,

惟以煙波為我解。

春遊士女絲竹雜,

登高山水莊舍。

愁慢千般萬般惱,

飲食記使不重加。

士人匡坐姿氣盡,

脂香眉顰倏成霞。

日落襄陵非不好,

池圖別院誰為譽。

此語我聞台為見,

便知章句亦真诗。

状江南•孟夏

贾弇

桃花竞豔艳,

柳絮暗飞絮。

幽人倚栏干,

曲回纡靡浦。

飘渺浮烟雨,

濛濛映绿水。

菱藕漾清影,

千林沙可度。

这便是江南,这便是孟夏。

种种佳景,皆可描绘;

足之妙处有妙人,

尽事照见者能言说。

迷茫顾盼何为事,

惟以烟波为我解。

春游士女丝竹杂,

登高山水庄舍。

愁慢千般万般恼,

饮食字使不再加。

士人纵坐姿气尽,

脂香眉顰忽成霞。

夕阳襄陵非不好,

池图别院谁为誉。

此语我闻台为见,

便知章句亦真思。

这是一首贾弇所作的诗,描绘了江南孟夏时节的景色和人情。

诗中描绘了桃花和柳絮翩然而至,竞相绽放和飞舞。江南幽人倚在栏干上,欣赏着绕弯曲的江湖。仿佛整个景色都浸染着轻烟缭绕的雨霭,倒映着浓绿的江水。菱藕漾动着清晰的倒影,还有千林之中可行走的细细沙地。

这就是江南,这就是孟夏。所有美丽的景色都可以被描绘;只有真正能站在那里的人,才能充分领悟景色的神韵,才能将景色描绘得淋漓尽致。

然而,对于迷茫的人来说,他们只能将烟波视为解脱。春游的士女们聚在一起,音乐与笑声交织在一起,一同游览山水之间的别墅。

愁闷、懒散、无聊多种烦恼,也可通过饮食或文字来解脱。士人们坐得整整齐齐,神情气度无不体现尽。脂粉的芬芳、眉头的皱起仿佛在瞬间如霞般绽放。

夕阳西下的襄陵也是美好的地方,谁会不喜欢池中的图画、别院的誉声。这样的言辞我在台前听到,就知道章句也是如此真实。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绘和真切的感受展现出江南孟夏的美景和人情。作者巧妙地利用意象描写江南的美景,以及人们在这美景中所展现的身体和情感上的变化。整首诗情感真切,描绘细腻,给人以美好意境和愉悦感受。

贾弇

贾弇,唐代长乐(今河北冀县)人,登大历进士第,为校书郎。

其他诗经

冬日杂兴二首 其二

冬日杂兴二首 其二,清代,王夫之,

零露润枯桑,运回辞故枝。栖禽深婉昵,欲与终因依。

竟夕不相保,何况延晨吹。晶宇垂玉绳,瑶光空陆离。

幂历千万里,含心当语谁。顾影追畴昔,韶风漾芳时。

下映清江渌,上承灵雨飞。时哉不再觌,群情自纷疑。

讵知幽悄怀,时为梦中期。佳序还在目,荣光亘葳蕤。

22

早朝和吴教授韵二首 其二

作者:管讷(明代)

早朝和吴教授韵二首 其二,明代,管讷,

月转西城禁漏迟,千官队队入朝时。班陪冠佩联鹓序,乐奏箫韶睹凤仪。

雨露极知恩似海,草茅深愧鬓如丝。夔夔何敢忘君敬,一片丹心在缉熙。

89

宝剑篇

作者:张宁(未知)

宝剑篇,未知,张宁,

干将在匣神鬼惊,土花绣涩含苍精。千年地下灵不死,万丈烛天牛斗横。

壮夫入佩心相许,唾手功名轻一缕。倚天长笑气食牛,誓斩楼兰扫尘雾。

归来献馘朝宸旒,奋言先落佞臣头。河清海晏颂声作,乞身复向西山陬。

我歌宝剑声如吼,飒飒英风生两肘。丈夫作事贵轩昂,肯向蓬门甘老丑。

67

月照梨花(闺怨)

作者:黄升(宋代)

月照梨花(闺怨),宋代,黄升,

昼景。方永。重帘花影。好梦犹酣,莺声唤醒。门外风絮交飞。送春归。
修蛾画了无人问。几多别恨。泪洗残妆粉。不知郎马何处嘶。烟草萋迷。鹧鸪啼。

73

虔州八境图八首(〔原无引,据它本补。〕)

作者:苏轼(宋代)

虔州八境图八首(〔原无引,据它本补。〕),宋代,苏轼,

《南康八境图》者,太守孔君之所作也,君既作石城,即其城上楼观台榭之所见而作是图也。

东望七闽,南望五岭,览群山之参差,俯章贡之奔流,云烟出没,草木蕃丽,邑屋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观此图也,可以茫然而思,粲然而笑,嘅然而叹矣。

苏子曰:此南康之一境也,何従而八乎?所自观之者异也。

且子不见夫日乎,其旦如盘,其中如珠,其夕如破璧,此岂三日也哉。

苟知夫境之为八也,则凡寒暑、朝夕、雨旸、晦冥之异,坐作、行立、哀乐、喜怒之变,接于吾目而感于吾心者,有不可胜数者矣,岂特八乎。

如知夫八之出乎一也,则夫四海之外,诙诡谲怪,《禹贡》之所书,邹衍之所谈,相如之所赋,虽至千万未有不一者也。

后之君子,必将有感于斯焉。

乃作诗八章,题之图上。

坐看奔湍绕石楼,使君高会百无忧。

三犀窃鄙秦太守,八咏聊同沈隐侯。

涛头寂寞打城还,章贡台前暮霭寒。

倦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长安。

白鹊楼前翠作堆,萦云岭路若为开。

故人应在千山外,不寄梅花远信来。

朱楼深处日微明,皂盖归时酒半醒。

薄暮渔樵人去尽,碧溪青嶂绕螺亭。

使君那暇日参禅,一望丛林一怅然。

成佛莫教灵运后,着鞭従使祖生先。

却従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烟云缥缈郁孤台,积翠浮空雨半开。

想见之罘观海市,绛宫明灭是蓬莱。

回峰乱嶂郁参差,云外高人世得知。

谁向空山弄明月,山中木客解吟诗。

57

望雪诗

望雪诗,南北朝,虞羲,

岁杪云昼昏,玄池冰夜结。远风金河起,吹我玉山雪。

36

唐乐府十首。吊西人

作者:刘驾(唐代)

唐乐府十首。吊西人,唐代,刘驾,

河湟父老地,尽知归明主。将军入空城,城下吊黄土。
所愿边人耕,岁岁生禾黍。

63

种兰

种兰,清代,全祖望,

侬家旧住兰亭下,种蕺间来便采芜。淑德应为王者佩,幽香肯藉女儿扶。

从来附热能招忒,莫以当门遽见锄。三复南陔束晢句,白华莫逮倍愁予。

77

思归

作者:高登(宋代)

思归,宋代,高登,

忽忽已秋杪,言归欣有期。

节物想吾庐,青蕊繁东篱。

流匙白云子,蘸甲黄鹅儿。

对此忆羁旅,多应歌式微。

喜慰倚门心,愁消举案眉。

稚子闹檐隙,绕膝牵人衣。

归兴念如许,兼程犹苦迟。

明朝秋色里,乌帽风披披。

23

次韵蔡天任十首 其五

作者:汪藻(宋代)

次韵蔡天任十首 其五,宋代,汪藻,

君家食指如堵墙,不著斗酒求西凉。门前䆉稏三百亩,胜我笔耕无寸秧。

13

与客启明

与客启明,宋代,钱惟演,

越溪微霰洒寒梅,家近严陵古钓台。

梦欲成鱼通夕去,书曾凭犬隔秋回。

干时不为侏儒米,乐圣犹衔叔夜杯。

帝右岂无杨得意,汉宫须荐长卿才。

1

题石门洞

作者:徐玑(宋代)

题石门洞,宋代,徐玑,

瀑水东南冠,庐山未足论。

飞来长似雨,流处不知源。

洞裹龙为宅,溪边石作门。

修竹谢康乐,庵有故基存。

6

题沈临江邀赐亭

作者:赵蕃(宋代)

题沈临江邀赐亭,宋代,赵蕃,

昔我过此暑正薄,是时此亭亦新作。竹移不问醉与迷,柯叶一敷无病箨。

今兹再来毒热新,客尘昏昏能病人。正思一坐此亭上,骇俗宁待徵龙鳞。

世将大热比酷吏,亦以清风喻君子。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

嗟我行色一何迟,不及亭成分韵诗。竹溪之逸故难著,竹林之贤容可追。

32

二禽言戏赠难弟 归归归

二禽言戏赠难弟 归归归,宋代,赵孟坚,

归归归,三月将尽方始啼。木林翠密阴成幄,花片红嫣风荡飞。

归归归,汝既劝归胡不归。归来深院日正长,煮酒菖蒲玉屑香。

醉眠藤床觉晚凉,须臾月色到回廊。归归归,真个归来乐未央。

3

隐直感秋思南游予欲北还未得

作者:刘敞(宋代)

隐直感秋思南游予欲北还未得,宋代,刘敞,

枥马常嘶北,边鸿却愿南。一时秋气感,两地物情谙。

俗怪玄尚白,自疑青出蓝。何当鹿门隐,数就德公谈。

4

卧北窗下读书

作者:刘敞(宋代)

卧北窗下读书,宋代,刘敞,

高枕北窗下,柴门昼仍关。偶有微风至,欣然解人颜。

瞑目恣远想,超遥出尘寰。自昔太古来,几人得此閒。

读书取适心,名誉非所攀。尧蹠本不辨,况乃章句间。

牛羊死牢筴,麋鹿安深山。物性有不齐,何知智与顽。

48

论语绝句 其七十七

论语绝句 其七十七,宋代,张九成,

有类痴人学著棋,谆谆诲尔反狐疑。回头试问旁观者,说得元来却甚奇。

33

湖山馆中酬谢士宜

作者:张埴(宋代)

湖山馆中酬谢士宜,宋代,张埴,

吾道不可东,老雁踏长云。

太息复太息,青海枯成尘。

喙短莫叫空,此物弗贷人。

顾影正念群,一唳生湖滨。

71

石头城

石头城,宋代,马之纯,

几年闻说石头城,初谓坚牢似削成。

只是一拳如卓望,初非四面有楼棚。

依山最好防车骑,举眼保防矙贼营。

为问区区徒自守,何如席卷向宸京。

98

留别宣守贾侍御用李白赠赵悦韵

留别宣守贾侍御用李白赠赵悦韵,宋代,郭祥正,

贾谊几世孙,闲邪诚所存。一登御史府,直气壮中原。

五载三去国,出论皆腾喧。浩养固无害,宣城况名藩。

下车究积弊,摘节仍除根。乃迁孔子学,方庭树兰荪。

讲解得董生,思单先生恩。轩轩慕高第,各各不窥园。

修桥济行迈,掩骼招旅魂。萧萧囹圄空,清风时扫门。

寻山出近郭,玉船红浪翻。谁为坐上客,能酬谢公言。

自愧翅翎短,谬参鸿与鹓。不有瓦砾贱,那知圭璧尊。

矧曰半面雅,岁久情愈敦。三章宠新作,词源何骏奔。

几欲效长吉,微吟谢高轩。霜威信凛冽,即之自温温。

又如太古镜,磨开苍藓昏。肝胆悉照彻,魑魅安敢论。

行闻紫泥诏,沙路驰归辕。岂容隐岩子,留连爱石盆。

看君杨天翼,北溟终化鹍。而我随白鸟,丹湖往孤鶱。

5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