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庐宫烛对风帘,郎舍修篁共一檐。
别日苦多良晤少,掺祛不耐雨纤纤。
殿庐宫烛对风帘,
郎舍修篁共一檐。
别日苦多良晤少,
掺祛不耐雨纤纤。
《送林子方吏部将漕江东》是宋代楼钥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和感受,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
这首
殿庐宫烛对风帘,
郎舍修篁共一檐。
别日苦多良晤少,
掺祛不耐雨纤纤。
这首诗词的表达了诗人在离别时的心情。首句描述了殿庐中烛光和风帘相对的景象,暗示了离别时的孤独和寂寞。第二句中的“郎舍修篁共一檐”表达了离别时诗人与友人共居一室的情景,篁指竹子,意味着友谊的坚固。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在离别的日子里,与良朋好友相聚的机会很少,而痛苦的日子却很多,暗示了诗人对别离的痛苦之情。最后一句“掺祛不耐雨纤纤”描绘了雨丝袭来,诗人心中的离别之情无法抵挡,如细雨般缠绵不绝。
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离别时的忧伤和无奈。他描述了离别时的寂寞和孤独,同时表达了对友谊和相聚的珍惜和不舍之情。诗中的意象细腻而含蓄,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这首诗词通过对离别情感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离别的共鸣和思考。它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中不可避免的别离之痛,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友情和珍贵时刻的珍惜和思考。这种情感的表达和思考在诗词中常常能够引起人们共鸣,让人们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楼钥(1137年—1213年),字大防,旧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楼璩第三子。 南宋大臣、文学家、政治家、理学家。
正月十七日张船山招同人集蜚鸿延寿草堂为余作生日赋诗各以其字为韵 其一,清代,法式善,
月前拜东坡,未和苏斋诗。强韵拈几回,空自劳心脾。
看镫紫陌归,短札城南遗。知好醵金钱,戒旦春酒治。
我年五十三,颜发苍白滋。及今不行乐,行乐将何时。
冻梅伏瓦盆,新放三两枝。溷迹风尘中,犹胜桃李姿。
上留田行,南北朝,谢灵运,
薄游出彼东道。
上留田。
薄游出彼东道。
上留田。
循听一何矗矗。
上留田。
澄川一何皎皎。
上留田。
悠哉逷矣征夫。
上留田。
悠哉逷矣征夫。
上留田。
两服上阪电游。
上留田。
舫舟下游飚驱。
上留田。
此别既久无适。
上留田。
此别既久无适。
上留田。
寸心系在万里。
上留田。
尺素遵此千夕。
上留田。
秋冬迭相去就。
上留田。
秋冬迭相去就。
上留田。
素雪纷纷鹤委。
上留田。
清风飚飚入袖。
上留田。
岁云暮矣增忧。
上留田。
岁云暮矣增忧。
上留田。
诚知运来讵抑。
上留田。
熟视年往莫留。
上留田。
杂兴,唐代,李颀,
沈沈牛渚矶,旧说多灵怪。行人夜秉生犀烛,洞照洪深辟滂湃。
乘车驾马往复旋,赤绂朱冠何伟然。波惊海若潜幽石,龙抱胡髯卧黑泉。
水滨丈人曾有语,物或恶之当害汝。武昌妖梦果为灾,百代英威埋鬼府。
青青兰艾本殊香,察见泉鱼固不祥。济水自清河自浊,周公大圣接舆狂。
千年魑魅逢华表,九日茱萸作佩囊。善恶死生齐一贯,祗应斗酒任苍苍。
温汤和王法曹,宋代,刘攽,
火井传夷檄,炎洲记海隅。仙游空诣绝,方志每多诬。
泛滥浮清沼,渊源自奥区。洪钧从鼓橐,一气审为炉。
烈焰方焚泽,腾波盛溅珠。沃焦难与并,执热谅谁须。
鳌抃终当钓,鲸掀会学屠。此中胜鼎鼐,不复待樵苏。
池馆他年贵,衣冠万乘俱。废兴仍在目,惆怅指平芜。
舒州使宅天柱阁呈朱光禄,宋代,郭祥正,
群山奔来一峰起,千丈芙蓉碧霄倚。嫦娥却月愁推轮,王母呼烟结缯绮。
分明有路金阙通,翠滑无尘玉壶洗。老松自作孤凤吟,骇浪时翻三井水。
峨嵋绝巅安足论,力不擎天亦徒尔。懊恼茂陵客,白日求攀天。
遗坛犹在半芜没,隐约龙驭回瑶鞭。直至唐家六皇帝,梦感异境开重玄。
真符预告后五百,佐佑宝历推鸿延。城头建阁旧丞相,窗户再新光禄贤。
手携大笔恣吟览,老句气焰摩星躔。当时数赴范公辟,秀骨照坐谁差肩。
功名自许出绝域,岁月漫往修途邅。丈夫有命岂嗟戚,投老得地多云泉。
霜柑正熟蟹螯美,白蚁旋漉浮金船。伊予困踬坐小邑,怅望珠履参华筵。
祝公自此早归隐,幅巾藜杖诗中仙。
再简林子大,宋代,敖陶孙,
糟丘酒无时,释面云涛翻。前身阮步兵,搜句急追奔。
诗清酒更冽,自扣玻璃盆。缅怀君家翁,满怀蟠虞轩。
职当调九鼎,小却护北门。胸中补衮线,岂但民瘼痊。
胡为坐海山,揖客通寒温。边庭失细大,益我愁思繁。
今君富文采,色正语不喧。念我死尘
撞冰行,金朝,蔡圭,
船头傅铁横长锥,十十五五张黄旗。百夫袖手略无用,舟过理棹徐徐归。
吴侬笑向吾曹说,昔岁江行苦风雪。扬槌启路夜撞冰,手皮半逐冰皮裂。
今年穷腊波溶溶,安流东下閒篙工。江东贾客借馀润,贞元使者如春风。
邵二泉司徒以惠山泉饷白岩先生适吴宗伯宁庵寄阳羡茶亦至白岩烹以饮客命余赋诗,明代,文徵明,
谏议印封阳羡茗,卫公驿送惠山泉。百年佳话人兼胜,一笑风檐手自煎。
閒兴未誇禅榻畔,月明还到酒樽前。品尝只合王公贵,惭愧清风被玉川。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