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江西肃少卿见寄二首

作者:徐铉(唐代)

身遥上国三千里,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须辞入幕,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虚舟无计得沉沦。

0

诗文译文

身遥上国三千里,

名在朝中二十春。

金印须辞入幕,

麻衣曾此叹迷津。

卷舒由我真齐物,

忧喜忘心即养神。

世路风波自翻覆,

虚舟无计得沉沦。

诗文简析

《和江西肃少卿见寄二首》是唐代徐铉创作的诗词。这首诗描述了徐铉身在远方的遭遇和感叹,表达了他对名利的看重与追求,并借喻社会风波使人迷失自己的信念和追求。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徐铉身在远方的遭遇为背景,表达了他的心境和对人生的思考。徐铉身处上国(指朝廷)三千里之遥,虽然年仅二十,但他已在朝中获得了一定的名声。然而,他意识到名利并非终极目标,在得到金印(指官职)之前,他宁愿摒弃追逐权势的机会,因为他深知其中的迷茫和困惑。他选择穿麻衣,是为了表达出他对尘世间纷扰的厌倦和迷惑。

徐铉进一步表达了他对于个人修养和内心状态的重视。他认为真正的修行应该是卷舒自然,顺应自然的变化,而不是被世俗的忧愁和喜悦所束缚。他通过忘记世俗的烦恼,从而培养内心的宁静和养育精神的力量。

最后两句描述了世间变幻和风波的无常。徐铉将人生比喻为一艘虚舟,而在这动荡的世界中,人们往往难以找到安身立命之所。他意味深长地指出,如果没有正确的导航和方法,人们将难以避免沉沦和迷失。

这首诗通过揭示徐铉自身经历和心路历程,表达了对名利追求的矛盾心态和对社会风波的警示。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内心的宁静和修养,不被功名利禄所迷惑,同时也警示人们在充满变数和挑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和坚定。

徐铉

徐铉(916年—991年)南唐,北宋初年文学家、书法家。字鼎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历官五代吴校书郎、南唐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世称徐骑省。淳化初因事贬静难军行军司马。曾受诏与句中正等校定《说文解字》。工于书,好李斯小篆。与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其他诗经

绕佛阁 其二 东堂月夜,叠前韵

绕佛阁 其二 东堂月夜,叠前韵,清代,樊增祥,

昨宵猛雨。今夜碧月,来共鸥语。茶梦圆否。欲圆又破,梁间燕儿絮。

小园一亩。梧竹影里,窥见河鼓。风叶掀舞。小荷堕粉,徘徊不能去。

夜久葛巾湿,髣髴瑶阶生白露。风袅鬓丝,清于池上鹭。

且一荐冰瓯,薄点梅醋。画檐深处。有点点流萤,帘隙偷度。

照青编、任人看觑。

65

减字木兰花 秋夜

减字木兰花 秋夜,清代,张友书,

床前明月。惹起乡心今夜切。何处秋风。萧瑟偏来小院中。

芭蕉桐叶。搅乱愁怀向谁说。嘹唳云间。又听征鸿自北还。

17

述婚诗 其二

作者:秦嘉(两汉)

述婚诗 其二,两汉,秦嘉,

纷彼婚姻,祸福之由。卫女兴齐,褒姒灭周。战战竞竞,惧德不仇。

神启其吉,果获令攸。我之爱矣,荷天之休。

39

寄题舒州宿松知县戴在伯重新紫霄亭

寄题舒州宿松知县戴在伯重新紫霄亭,宋代,杨万里,

高高亭耸紫霄端,借榻高眠廛市间。轮奂重新无俗□,何如来此伴云闲。

10

和鲁客见寄韵

作者:王翰(唐代)

和鲁客见寄韵,唐代,王翰,

故人相约碧溪行,风雨何期别恨生。远树白波孤棹没,空林黄叶宿寒轻。

谢公独得东山趣,郑子应惭谷口耕。安得手杯同潦倒,远寻瑶草到蓬瀛。

39

演兴四首。讼木魅

作者:元结(唐代)

演兴四首。讼木魅,唐代,元结,

登高峰兮俯幽谷,心悴悴兮念群木。见樗栲兮相阴覆,
怜梫榕兮不丰茂;见榛梗之森梢,闵枞橎兮合蠹。
槢桡桡兮未坚,椲桹桹兮可屈。
櫁du樽兮不香,拔丰茸兮已实。岂元化之不均兮,
非雨露之偏殊。谅理性之不等于顺时兮,
不如瘱吾心以冥想,终念此兮不怡。
儓予莫识天地之意兮,愿截恶木之根,倾枭獍之古巢,
取□童以为薪。割大木使飞焰,徯枯腐之烧焚。
实非吾心之不仁惠也,岂耻夫善恶之相纷。
且欲畚三河之膏壤,裨济水之清涟。将封灌乎善木,
令橚橚以梴梴。尚畏乎众善之未茂兮,
为众恶之所挑凌。思聚义以为曹,令敷扶以相胜。
取方所以柯如兮,吾将出于南荒。求寿藤与蟠木,
吾将出于东方。祈有德而来归,辅神柽与坚香。
且忧颙之翩翩,又愁狖之奔驰。及阴阳兮不和,
恶此土之失时。今神柽兮不茂,使坚香兮不滋。
重嗟惋兮何补,每齐心以精意。切援祝于神明,
冀感通于天地。犹恐众妖兮木魅,魍魉兮山精,
上误惑于灵心,经绐于言兮不听。敢引佩以指水,
誓吾心兮自明。

4

长沙赠高年陈氏母子

长沙赠高年陈氏母子,宋代,真德秀,

陈氏春秋一百一,儿女年皆过七十。

一门慈孝更雍愉,四老真堪入画图。

长官申闻太守喜,召至阶庭加盛礼。

老莱彩服作儿啼,今视古人更过之。

老莱一身娱戏耳,况有三儿奉甘旨。

人言潭俗不古如,君看此事天下无。

一门高寿何由得,慈孝之人天所惜。

我原湘民胥俲之,从此九州皆寿域。

54

疏渠

疏渠,宋代,罗公升,

疏渠行活水,水鸣空院幽。

堂坳地母小,中有万里流。

向来手拮据,华屋俄荒丘。

犹余愚沟迹,洗我中山羞。

九河且平陆,起灭况一沤。

相娱亦聊耳,南涧何多忧。

48

简道安

简道安,宋代,葛天民,

相将除夜南风起,雁已声声向北飞。

骤暖定知为雪骨,瘦年终不似冬肥。

日来病可方开酒,节下春回稍减衣。

正好伴公湖上去,孤山观里看梅归。

4

八月十七日扁舟渡钱塘江 其二

八月十七日扁舟渡钱塘江 其二,宋代,沈与求,

沙觜波生柁脚开,扁舟老去许归来。风帆一点日边下,雪浪千堆天际回。

城郭荒芜迷旧隐,江山寂寞写馀哀。此心元自无机事,寄语轻鸥莫见猜。

21

哭郭仲微三首 其一

作者:宋祁(宋代)

哭郭仲微三首 其一,宋代,宋祁,

仓卒闻婴疾,何辜遂没身。哭筵同产子,霜寝未亡人。

冢有邢山旧,天为京兆邻。想君赍志恨,不使白杨春。

59

七夕雨

作者:林震(明代)

七夕雨,明代,林震,

鹊桥岁岁架银河,不似今年怨恨多。据拮偏教风雨妒,缘悭其奈女牛何。

鸣虫似写秋声赋,断雁惊残子夜歌。欲向津头问消息,乘槎无计水生波。

82

寿友人

作者:潘牥(宋代)

寿友人,宋代,潘牥,

当年崧岳庆生贤,恰在新秋四日前。

万缕水沈燃宝鸭,千钟醽醁酌金船。

冰桃雪藕将陪宴,雨柏霜松莫计年。

金鼎若容负薪水,亦令鸡犬得神仙。

24

九月七日夜梦王元规诘旦其弟元矩适相访感而作诗一首

作者:程俱(宋代)

九月七日夜梦王元规诘旦其弟元矩适相访感而作诗一首,宋代,程俱,

故人入幽梦,彷佛平生怀。心知九泉隔,意象惨不开。

哦诗不成章,惝恍谁能裁。曰此萧爽士,宁当没黄埃。

清晨客在门,乃自乌衣来。典刑见难弟,共叹一息乖。

幽明不可诘,此梦何为哉。回观南园道,微径已蒿莱。

15

终慕双挽 其一

作者:钟渤(明代)

终慕双挽 其一,明代,钟渤,

黄河东奔淮水长,威襄世泽流汤汤。庆钟五叶兰蕙芳,千葩万卉皆文章。

安边六策排天阊,清新诗句追盛唐。竹风掠地百草黄,街尘不动狡兔藏。

殊勋懿戚先后光,不虞荆棘生门墙。母翁两手扶纲常,九折不挫百鍊刚。

六阴既剥天回阳,山河永固无沧桑。貂蝉闪日光鹓行,翟冠夺目萱草香。

母恩父德相颉颃,声谐琴瑟宜寿康。天胡不惠降大殃,彩埋双璧十景荒。

23

胡陈二参军父子洎姚韩诸君同集河亭各用姓为韵

胡陈二参军父子洎姚韩诸君同集河亭各用姓为韵,明代,卢龙云,

清秋亭榭对呼卢,酒美秦淮屡续沽。星聚两家均父子,云来千里几朋徒。

临流境寂心如洗,狎坐诗成兴不孤。未醉岂妨仍夜饮,已留江月照归途。

48

赠王莲渚主簿醴陵

作者:卢宁(明代)

赠王莲渚主簿醴陵,明代,卢宁,

岭北名州彦,湘南判县官。十年劳择木,一旦见栖鸾。

秋月看湘竹,春风歌澧兰。甘泉如再涌,崖谷尽含欢。

33

招山中诸老

招山中诸老,明代,释函可,

传言入云去,劝汝下云间。且看主人意,暂抛水石间。

此心无近世,随地足深山。莫学高峰老,频年坐死关。

46

禽言 其二

作者:张弼(明代)

禽言 其二,明代,张弼,

泥滑滑兮行不得,郭公提壶劝君吃。脱却布裤涉水难,不如归去聊安息。

21

寄大行人姚世昌使暹罗二首 其二

作者:张弼(明代)

寄大行人姚世昌使暹罗二首 其二,明代,张弼,

郡衙襦裤两孩提,也辱先生一命题。为报近来粗识字,时分风栗觅霜梨。

2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