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寿德兴尹

作者:陈普(宋代)

尧冥五叶开元正,尧云五色辉紫清。

渔歌樵唱乐宽政,今日公堂弥兕觥。

江南春稚寒犹峭,东风先绿银峰草。

银峰百草皆何私,邀得东风来独早。

宽厚不复父母心,父母万寿儿愿深。

老稚尽作斑衣舞,来听春风堂上琴。

黄金台上凝虚竚,碧云为卷琴声去。

要令四海皆阳春,不但银峰沐膏雨。

区区祝公在此诗,寸草莫报春阳辉。

秉钧暂借牛刀手,八荒开寿如尧时。

0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祝寿德兴尹为主题,表达了对尹官的祝福和赞美。诗中以寿德兴尹为代表,将其与传说中的尧帝相比较,赞颂其高尚的德行和卓越的治理能力。

首节描述了尧帝的神奇景象,五叶开花、五色辉耀,表达了对寿德兴尹的崇高评价和祝福。接着用渔歌和樵唱来比喻寿德兴尹的宽政和令人愉悦的治理,强调今天在公堂上举行盛宴,庆祝寿德兴尹的功绩。

诗的下半部分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江南的春天虽然还是寒冷的,但东风先绿了银峰上的草木,这里银峰和百草都迎接了春天的到来。这种景象象征着寿德兴尹在治理下,人民安乐,国泰民安。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寿德兴尹的仁厚和孝顺,他对父母的孝心让人感动。他的父母希望他能长寿幸福,寿德兴尹则以老年和稚气相融为斑衣舞蹈,来听春风下公堂上琴声。

最后两句表达了希望寿德兴尹的功德能影响到整个国家,让四方百姓都过上美好的生活,不仅仅是银峰沐浴雨露的美好景象。最后寿德兴尹被称为\"区区祝公\",表达了作者对寿德兴尹的敬佩之情,呼吁每个人都要向他学习,但奈何言语有限,无法表达出对他的崇高敬意。

整首诗通过描绘寿德兴尹的美好形象和对他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寿德兴尹的敬仰之情和美好祝愿。

陈普

陈普,字尚德,号惧斋,世称石堂先生。南宋淳佑四年(1244年)生于宁德二十都石堂(今属蕉城区虎贝乡文峰村)。南宋著名教育家、理学家,其铸刻漏壶为世界最早钟表之雏形。

其他诗经

题郡园亭馆

作者:赵抃(宋代)

题郡园亭馆,宋代,赵抃,

为爱东园四照亭,剪开繁木快人情。新秋雨过閒云卷,十里南山两眼明。

22

述谢陈亮之邦伯时自广平被召 其一

作者:顾璘(明代)

述谢陈亮之邦伯时自广平被召 其一,明代,顾璘,

铜章叨拜庶官中,先达从君见古风。乡谊每劳开阁待,民情长许置邮通。

才疏谬得淮阳召,身在应怀鲍叔功。已幸枳栖能脱迹,唯於离索叹西东。

45

珍珠帘 内午冬雪

作者:梁寅(元代)

珍珠帘 内午冬雪,元代,梁寅,

西窗梦断檐光晓。雪交坠、□□山僮惊报。岩岫化银宫,似白云仙岛。万树梨花都开遍,怪一夜、春风来早。凝眺。想千家晏起,村巷幽悄。谁解唤扫庭除,命雕鞍迎客,玉壶注酒。金帐拥红妆,惜盛欢难久。何似袁安门昼掩,抱清冷、年年如旧。须候。候暖日烘梅,竹松回秀。

89

大年游延福寺

大年游延福寺,宋代,王十朋,

去岁曾游九日山,匆匆不暇尽跻攀。烦君访我不到处,好把诗篇载取还。

54

【双调】潘妃曲

作者:商挺(元代)

【双调】潘妃曲,元代,商挺,

绿柳青青和风荡,桃李争先放。紫燕忙,队队衔泥戏雕梁。柳丝黄,堪画在帏屏上。

闷向危楼凝眸望,翠盖红莲放。夏日长,萱草榴花竞芬芳。碧纱窗,堪画在帏屏上。

败柳残荷金风荡,寒雁声嘹亮。闲盼望,红叶皆因昨夜霜。菊金黄,堪画在帏屏上。

暖阁偏宜低低唱,共饮羊羔酿。宜醉赏,宜醉赏蜡梅香。雪飞扬,堪画在帏屏上。

小小鞋儿连根绣,缠得帮儿瘦。腰似柳,款撒金莲懒抬头。那孩儿见人羞,推把裙儿扣。小小鞋儿白脚带,缠得堪人爱。疾快来,瞒着爹娘做些儿怪。你骂吃敲才,百忙里解花裙儿带。冷冷清清人寂静,斜把鲛绡凭。和泪听,蓦听得门外地皮儿鸣。则道是多情,却原来翠竹把纱窗映。带月披星担惊怕,久立纱窗下。等候他,蓦听得门外地皮儿踏。则道是冤家,原来风动荼蘼架。月缺花残人憔悴,冷落了鸳鸯被。望天涯人未归,满目残霞景凄凄。塞鸿希,有信凭谁寄?早是离愁添秋兴,那堪镜破金钗另。懒将云鬓整,哭啼啼泪盈盈。照得镜儿明,羞睹我脸上相思病。肠断关山传情字,无限伤春事。因他憔悴而死,只怕傍人问着时。口儿里强推辞,怎瞒得唐裙祬?目断妆楼夕阳外,鬼病恹恹害。恨不该,止不过泪满旱莲腮。骂你个不良才,莫不少下你相思债?可意娘庞儿谁曾见,脸衬桃花片。贴金钿,似月里嫦娥坠云轩。玉天仙,醉离了蟠桃宴。闷酒将来刚刚咽,欲饮先浇奠。频祝愿:普天下心厮爱早团圆!谢神天,教俺也频频的勤相见。金缕唐裙鸳鸯结,偏趁些娘撇。包髻金钗翠荷叶,玉梳斜,似云吐初生月。

一点青灯人千里,锦字凭谁寄?雁来稀,花落东君也憔悴。投至望君回,滴尽多少关山泪。宝髻高盘堆云雾,钗插荆山玉。离洛浦,天仙美貌出尘俗。更通疏,没半点儿包弹处。煞是你个冤家劳合重,今夜里效鸾凤。多情可意种,紧把纤腰贴酥胸。正是两情深,笑吟吟舌吐丁香送。

只恐怕窗间人瞧见,短命休寒贱。直恁地肐膝软,禁不过敲才厮熬煎。你且觑门前,等的无人呵旋转。

37

南望阁皂山

南望阁皂山,宋代,杨万里,

惭愧多情阁皂山,去年迎我上西船。今来送我还东去,四日相随到进贤。

96

作者:胡宿(宋代)

橘,宋代,胡宿,

龙阳洲上密于星,红实累累照日明。露濯晓枝金色重,霜封秋蒂粉衣轻。

楚江未分萍如蜜,汉殿何曾蔗析酲。谁道相如能作赋,诏园先熟是虚名。

43

酬束丈贶诗兼叙所怀

作者:王令(宋代)

酬束丈贶诗兼叙所怀,宋代,王令,

白日立中路,犬去不形相。夜以盗自来,何敢怨犬伤。

主人忽加念,谢恕犬无良。盗子愧伏前,有言愿加详。

见赐固已多,恕犬诚未臧。

65

中书东厅十咏 其八 盆池

作者:韩琦(宋代)

中书东厅十咏 其八 盆池,宋代,韩琦,

圆沼泓登璧彩浮,萍新殊未覆游鯈。纤鳞不用时惊没,香饵虽投是直钩。

92

再游浮山呈璞禅老

再游浮山呈璞禅老,宋代,郭祥正,

当年寻胜已忘还,乘兴重来倍觉閒。赤脚敬瞻新宝藏,白髯羞对旧青山。

禅翁昔授岭头衲,狂客今探树穴环。行把生涯付妻子,幻身长寄一岩间。

23

宫词 其七十八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七十八,宋代,赵佶,

花洞连延一架平,文鸳双砌接珍亭。明晖北望垂杨岸,满目烟波上下青。

93

摸鱼儿·醒复醒

摸鱼儿·醒复醒,宋代,刘辰翁,

醒复醒、行吟泽畔,焉能忍此终古。招魂过海枫林暝,招得魂归无处。朝又暮。但依旧,禁街人静冬冬鼓。画船沈雨。听欸乃渔歌,兴亡事远,咽咽未能句。君且住。能歌吾不如汝。悠悠鼓枻而去。沧洲揽结芳成艾,唤作张三李五。羌自苦。更闲却,玉堂端帖多多许。无人自语。把画扇鸾边,香罗雪底,题作午年午。

58

句 其十二

作者:吴光(宋代)

句 其十二,宋代,吴光,

写处似移墙上影,捲来如寄陇头春。

84

宛平道中即事

宛平道中即事,宋代,汪梦斗,

惊心卵石碍,劈面老沙吹。越见天阔处,不见云尽期。

40

送游景叔使陜西

送游景叔使陜西,宋代,孔武仲,

谕指严生不惮劳,为君谈笑取临洮。轺车复历秦关险,绣扆新瞻汉殿高。

直使三农归陇亩,勤将尺纸荐英豪。峰岚涧水香山路,想见春风动锦袍。

28

画眉曲七首 其二

作者:蔡圭(金朝)

画眉曲七首 其二,金朝,蔡圭,

小閤新裁寄远书,书成欲遣更踟蹰。黛痕试与双双印,封入云笺认得无。

18

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

送府史窦彦立迁调奉元,元代,蒲道源,

蔼蔼府中英,夫谁可屈指。窦君长安人,众论共推美。

气和更敏才,志锐方壮齿。留胸无芥蒂,出语有纲纪。

一朝过我辞,试问其所以。庙堂新立法,为吏互迁徙。

简书迫程期,信宿不容止。门当道途旁,所幸还乡里。

闻之心惘然,别绪纷莫理。一杯送归鞯,一言赠吾子。

人生重名节,不义深可耻。青云路虽高,欲致由践履。

去去宜勉旃,好音行洗耳。

25

芙蓉兔

芙蓉兔,明代,祝允明,

霜寒玉线乱秋衣,叶重花深草气肥。灵药更无人肯饵,素娥应道不如归。

19

送内弟体健南回

送内弟体健南回,明代,卢龙云,

几回愁望雁南征,雪里何当复送行。投辖总难宽别绪,歌骊徒自切归情。

渐看客散堪罗雀,谁及春来共听莺。兄弟故园如有问,十年不愧旧书生。

76

登天台山有感兼呈张㠠山

作者:卢楠(明代)

登天台山有感兼呈张㠠山,明代,卢楠,

天风吹断壑,秋色渺荒台。浩荡江河去,苍茫日月回。

伤心经绝险,回首起重隈。欲尽登高兴,惭余作赋才。

9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