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赞其一·佛宝

甘蔗流苗应刹尘,觉场高发利生因。

紫金莲捧千轮足,白玉毫飞万德身。

孤立大方资定惠,等观含类舍怨亲。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闻出世人。

螺发右旋仙岛碧,月眉斜印海门新。

鸾翔凤舞非殊品,象转龙蟠绝比伦。

璎珞聚中腾瑞色,花鬘影里夺芳春。

慈仪恋望知何极,梵德言辞莫可陈。

胸字杳分无量义,顶珠常照百由旬。

双林孰谓归圆寂,坐断干坤日见真。

0

诗文译文

像甘蔗一样汲取润泽,应该以佛法来净化尘世;觉悟的场所是能够高度发挥佛法功效的根本原因。

:甘蔗是象征着甜美与滋养的作物,而佛法则代表着净化和解脱。诗词通过对甘蔗的比喻,表达了佛法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净化尘世的寓意。觉场指的是修行的场所,指出只有在修行的环境中,佛法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众生获得利益和救度。

紫金莲捧千轮足,白玉毫飞万德身。

诗文赏析

甘蔗流苗应刹尘,觉场高发利生因。

:像甘蔗一样汲取润泽,应该以佛法来净化尘世;觉悟的场所是能够高度发挥佛法功效的根本原因。

:甘蔗是象征着甜美与滋养的作物,而佛法则代表着净化和解脱。诗词通过对甘蔗的比喻,表达了佛法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净化尘世的寓意。觉场指的是修行的场所,指出只有在修行的环境中,佛法才能得到充分发挥,使众生获得利益和救度。

紫金莲捧千轮足,白玉毫飞万德身。

:紫金莲花托举千轮足,白玉毫笔展开万德身。

:紫金莲花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千轮足指的是佛陀的莲花宝座,表达佛法的庄严和智慧。白玉毫飞则代表着写作和传播佛法的手段。通过这两句描写,诗词表达了佛法的庄严和智慧,以及佛法的广泛传播。

孤立大方资定惠,等观含类舍怨亲。

:孤立大方是为了给予利益,平等观察含蓄的种种,舍弃怨恨亲近。

:孤立大方指的是佛陀广大的慈悲心和利益众生的愿望。等观含类舍怨亲表达了佛法的无私和普遍关怀,不分别对待众生,舍弃怨恨而亲近一切。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闻出世人。

:靠近星宿与天主相好,遍及大地名闻于世人。

:挨星相好指的是佛法普照众生,使众生得到智慧光明。匝地名闻表示佛法的声誉和影响力遍及世间,被人们所熟知和尊崇。

螺发右旋仙岛碧,月眉斜印海门新。

:螺发右旋像仙岛碧,月眉斜印在海门新。

:螺发右旋指的是佛陀的发髻,被比喻为仙岛的碧绿色,表达了佛陀超凡脱俗的形象。月眉斜印海门新则表示佛法的到来,给世界带来新的希望和启示。

鸾翔凤舞非殊品,象转龙蟠绝比伦。

:鸾凤飞舞是非凡之物,象转龙蟠绝无比。

:鸾凤飞舞和象转龙蟠都是佛法的比喻,表达了佛法的壮丽和非凡。鸾凤和象龙都是神话中的神兽,代表着尊贵和神圣。诗词通过这两个比喻,表达了佛法的超越凡俗、高尚卓越的特质。

璎珞聚中腾瑞色,花鬘影里夺芳春。

:珍宝聚集中散发光彩,花鬘的影子中夺走了春天的芳香。

:璎珞是古代贵族王后头上戴的首饰,象征着珍贵和华贵。花鬘则代表着美丽的花朵。诗词通过珍宝和花鬘的形象,描绘了佛法的光彩和美丽,以及佛法给人们带来的欢乐和喜悦。

慈仪恋望知何极,梵德言辞莫可陈。

:慈悲的仪态向往至何种境界,梵语的言辞无法形容。

:慈悲是佛法的核心价值,诗词中表达了慈悲的境界超越了人们的想象。梵语是佛法的语言,诗词暗示了佛法的深邃和超越语言的特性。

胸字杳分无量义,顶珠常照百由旬。

:胸怀深广无限意义,顶部的珠宝常照耀百十里。

:胸怀深广无量义指的是佛陀的胸怀宽广,包容无限的智慧和慈悲。顶珠常照表示佛陀的头顶有一颗明亮的宝珠,象征着智慧和光明。诗词通过这两个描写,表达了佛陀的无比智慧和慈悲,并且佛陀的光明照耀着周围百十里的领域。

双林孰谓归圆寂,坐断干坤日见真。

:双林中谁说归于圆寂,坐断宇宙时间日见真相。

:双林指的是佛陀进入涅槃的状态,归于圆寂。坐断宇宙时间表示佛陀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了真实的境界。诗词通过这两句表达了佛陀的超越性和觉悟的境界。

这首诗词《三宝赞其一·佛宝》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意象,描绘了佛法的庄严与智慧、慈悲与超越。深远,让人感受到佛法的博大精深和对人类幸福的关怀。

其他诗经

咏苏诗兼评元好问

咏苏诗兼评元好问,近现代,黄侃,

北宋诗坛晚得苏,声情豪健也嫌粗。流传却到关河外,便有遗山巧揣摹。

94

有所思

作者:弘历(清代)

有所思,清代,弘历,

我思虞廷应无面从人,重华何事犹谆谆。大智若愚,大诈若忠。

动云孤立,宁无暗同。昔亦登泰山,巃崇压齐甸。一指横目前,咫尺不可见。

观火实易,观人实难。逆诈讵可,先觉称贤。蒿目茫茫心为寒。

20

【双调】新水令 辞官急流中

【双调】新水令 辞官急流中,元代,张养浩,

辞官

急流中勇退不争多,厌喧烦静中闲坐。利名场说著逆耳,烟霞疾做了沉疴。若不是天意相合,这清福怎能个。

【川拨棹】每日家笑呵呵,陶渊明不似我。跳出天罗,占断烟波。竹坞松坡,到处婆娑。倒大来清闲快活,看时节醉了呵!

【七弟兄】唱歌,弹歌,似风魔,把功名富贵都参破。有花有酒有行窝,无烦无恼无灾祸。

【梅花酒】年纪又半百过,壮志消磨,暮景磋跎,鬓发浑皤。想人生能几何?叹日月似撺梭。自相度,图个甚?谩张罗,得磨驼,且磨驼。共邻叟两三个,无拘束即脾和。

【收江南】向花前莫惜醉颜酡,古和今都是一南柯,紫罗襕未必胜渔蓑。休只管恋他,急回头好景亦无多。

【离亭宴煞】高竿上本事从逻逻,委实的赛他不过。非是俺全身远害,免教人信口开喝。我把这势利绝,农桑不能理会,庄家过活。青史内不标名,红尘外便是我。

62

题净慧大师禅斋

题净慧大师禅斋,宋代,欧阳修,

巾屦诸方遍,莓苔一室前。萎花吟次落,孤月定中圆。

斋钵都人施,谈机海外传。时应暮钟响,来度禁城烟。

18

唐乐府十首。输者讴

作者:刘驾(唐代)

唐乐府十首。输者讴,唐代,刘驾,

挽粟上高山,高山若平地。力尽心不怨,同我家私事。
去者不遑宁,归者唱歌行。相逢古城下,立语天未明。
一身远出塞,十口无税征。

77

灵泉览古

作者:韩琦(宋代)

灵泉览古,宋代,韩琦,

灵馆骊山下,开元迹尚遗。莲穿喷玉溜,字缺照人碑。

古殿天姿晦,真工石像奇。羽衣沉旧曲,锦雁失前池。

不见长生鹿,犹看连理枝。辞雄小杜句,意尽老陈诗。

治乱由斯监,贤愚共一悲。时君自奢俭,绣岭此何知。

28

作者:张戒(宋代)

颂,宋代,张戒,

天不戴兮地不知,谁言南北与东西。身眠大海须弥枕,石笋抽条也大奇。

56

和赵路分

作者:韩淲(宋代)

和赵路分,宋代,韩淲,

雪云寒事正多风,诗与山阴兴颇同。万境纵陈浑不理,老身只是愿时丰。

84

寄巩仲至

作者:韩淲(宋代)

寄巩仲至,宋代,韩淲,

清言犹可诵君诗,落在人间一任之。霜后钱塘寒自觉,腊前闽粤煖还宜。

坐搔秃发苏残困,俯援长毫写旧思。二雅以还情义短,陇梅欲寄未开枝。

78

太伯庙

作者:蒋堂(宋代)

太伯庙,宋代,蒋堂,

太伯何为者,不以身为身。

逊避天下位,奔走勾吴滨。

隐德照来世,遗祀传斯民。

吁此廉让国,合生廉让民。

59

送杨帅赴诏

送杨帅赴诏,宋代,敖陶孙,

谓公目光谢牛背,分视赤子未脱绷。

谓公足迹嗫龙尾,公守冻壁如痴蝇。

看公进退无一可,公欲自判何方凭。

迩来诏书下峻层,趣公入趁花底根。

腰龟杖节亦已了,持橐上雍须公能。

公言臣是江西狞,坐中十言九带枨。

满朝贵人面雪色,可忍一一为臣頳。

吉州城南水如渑,有蒌可丝鲂可罾。

书生说食涎已满,寄谢龙阙双觚棱。

祝融海王神最灵,胡能呵雾遮前程。

堂堂大舸截江去,天吴击鼓冯夷迎。

孰居其间为此争,东西欲夺公无情。

众生焦灼大火聚,公但抱宝眠清冷。

98

山居 竞秀泉

作者:程俱(宋代)

山居 竞秀泉,宋代,程俱,

千山秀回环,灵液走岩窦。清甘伫方空,可咽不可漱。

48

澹然亭八景有序 其四 北盂夕照

澹然亭八景有序 其四 北盂夕照,明代,卢龙云,

苍苍员峤面高斋,山色岧峣夕转佳。永日开帘来紫气,馀晖傍户映丹厓。

牛羊已下初闻磬,鸟雀驯来尚满阶。莫怪茶垆淹坐久,晚晴瞻眺动诗怀。

59

赠黎运幕

赠黎运幕,明代,卢龙云,

全齐称外帑,少府待缗钱。煮海功还在,操赢策孰先。

货权由昔重,吏隐识君贤。幕里冰壶澈,芳声历下传。

47

古意二首 其一

古意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

作花莫作菊,东篱成荒丛。作木莫作松,孤高孰与同。

何如萧与艾,雨露亦丰茸。节序暗易换,只恐是秋风。

60

感叹

感叹,明代,卢若腾,

颜渊食埃墨,子贡望见之;岂非仁廉士,而以窃食疑。

同在大圣门,诖误犹若斯;况于世人目,易为形迹移。

杯中弓蛇影,谁能辨毫釐!君子自信心,礼义无欠亏;

虽有流俗谤,冁然付一嗤。

60

送李毅斋总督两淮漕运兼巡抚

作者:郑岳(明代)

送李毅斋总督两淮漕运兼巡抚,明代,郑岳,

潞河新水拥楼船,江上秋回碧树鲜。军国转输逢岁歉,提封多故仗时贤。

要途正合舟车会,总计仍兼将相权。出入均劳山甫事,中兴今日并周宣。

78

杨烈妇

作者:郑岳(明代)

杨烈妇,明代,郑岳,

白晰名家女,婉娩娴壸仪。二十嫁君家,与君相唱随。

君志在青云,偃蹇未得施。一朝赍恨殁,弃妾忽若遗。

薄命丧所天,何用此生为。九原会相从,瞑目甘如饴。

尊嫜相慰藉,岂不念恩私。岁月方悠悠,世路亦多歧。

一死吾事毕,此心良不欺。吁嗟烈妇操,千载名永垂。

18

偶得梅花以插西阶之下累日灼灼如新

作者:吴宣(明代)

偶得梅花以插西阶之下累日灼灼如新,明代,吴宣,

当阶寒玉一枝微,去树犹能趁雨肥。因忆故人前日梦,沉冥无复转柴扉。

85

登天台峰宿(峰离寺二十里,山之最高者)

作者:吴兆(明代)

登天台峰宿(峰离寺二十里,山之最高者),明代,吴兆,

萝磴松崖几百层,猱攀鱼贯始徐登。

昨朝望处今宵歇,岩下云埋入定僧。

8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