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韵哭陈能之

作者:吴芾(宋代)

陈公行古道,出处尽堪书。

俯仰端无负,初终总一如。

粤从为剧邑,平步上亨衢。

正色主风宪,弹劾靡亲疏。

故虽频补外,直性不可纡。

召还方进用,谓当推绪余。

一朝忽撄疾,力请归旧居。

竟化辽东鹤,不作北溟鱼。

哀哉名世士,天胡赋分拘。

有子传衣钵,无钱治室庐。

0

诗文译文

陈公走在古道上,行迹可以写满卷册。

俯仰之间毫无遗憾,初终始终如一。

他曾在广东剧烈的城邑,步履稳健地登上繁华大道。

他以正直的品德主持风纪,谴责不合规矩的亲疏关系。

即使频繁被调任外地,他的直率品性从未动摇。

他被召回后继续任职,被认为是推广新政的有力助手。

突然有一天他患上了重病,力请回到旧居。

最终化身为辽东的孤鹤,不再成为北海的鱼。

可悲啊,名望世间的士人,命运之轮将其禁锢。

有子传衣钵相传,却无钱来治理室庐。

诗词的

诗文简析

《和陶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韵哭陈能之》是宋代吴芾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抒发对陈能之的哀悼和对世事的思考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名士遭遇命运变迁的感伤和对社会现实的忧虑。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陈能之为主角,通过描绘他的经历和遭遇,呈现出作者对时代的反思和社会现实的担忧。诗中揭示了名士在封建社会中难以逃脱宿命的困境,无法摆脱世俗的束缚和命运的摆布。陈能之作为一位品德高尚的官员,被不公正的权力关系所束缚,最终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作者通过陈能之的遭遇,表达了对时代局限和社会体制的无奈感受。诗中对陈能之的赞美与哀悼,体现了作者对正直品性的推崇和对名士命运的痛惜。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对权力腐败、封建制度的不满和对名利之争的忧虑。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深沉的语言,通过对陈能之的生平和遭遇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它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通过个案的呈现,折射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局限。这首诗词在艺术上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深邃意境和对社会现实关注的特点。

吴芾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其他诗经

送门神

作者:沈周(明代)

送门神,明代,沈周,

抱关憔悴两疲兵,众欲麾之我漫亹。

简尔功名惟故纸,傍谁门户有长情。

戟悲雨迹销残画,鍪赖虫丝恋绝缨。

莫向新郎诉恩怨,明年今夜自分明。

30

水调歌头 绍周惺园新筑成,歌此贺之

水调歌头 绍周惺园新筑成,歌此贺之,清代,刘永济,

小隐隐林薮,大隐隐金门。先生非仕非隐,何处置琴尊?

莫是壶公壶里,更向巢父巢内,分得一窝云。不用凿坯遁,长足葆吾真。

素王书,黄石策,锦囊文。等是尘封蠹纸,今已不能神。

看到红桑生海,又见高陵为谷,我亦倦埃氛。何日践佳约,千万买芳邻。

45

过章戴二首 其二

过章戴二首 其二,宋代,刘克庄,

曾向明时雪李邕,又闻名在聘贤中。忆言鸱吻施茅屋,忍见龟趺立柏宫。

杯酒昔常陪贺老,只鸡终待哭乔公。情知客泪先难制,邻笛那堪咽晚风。

35

雁来红

雁来红,清代,项茧章,

已著西风又著霜,耐寒犹作女儿妆。潇湘云水人何处,草草题红字一行。

89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四○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其三四○,宋代,释正觉,

烟苍苍兮白鸟飞,水茫茫兮金鳞嬉。空杳杳兮智不知,觉冥冥兮性所宜。

包万像而括二仪,彻三际而周四维。影象累累,品类差差。

发挥元自我,点化更由谁。方之则矩,圆之则规。不须特地,且么过时。

兀兀腾腾,憨憨痴痴,跛跛挈挈而萎萎羸羸。

66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其五

庚戌正月三日约同舍游西湖十首 其五,宋代,杨万里,

下竺泉从上竺来,前波后浪紧相催。泉声似说西湖好,流到西湖不要回。

72

立春日词 其二 东宫阁

作者:晏殊(宋代)

立春日词 其二 东宫阁,宋代,晏殊,

碧燕幡长綵树新,寝门瑶佩庆初春。邦家累善钟储贰,皎皎重晖在璧轮。

60

杂曲歌辞。古离别

作者:王適(唐代)

杂曲歌辞。古离别,唐代,王適,

昔岁惊杨柳,高楼悲独守。今年芳树枝,孤栖怨别离。
珠帘昼不卷,罗幔晓长垂。苦调琴先觉,愁容镜独知。
频来雁度无消息,罢去鸳文何用织。夜还罗帐空有情,
春著裙腰自无力。青轩桃李落纷纷,紫庭兰蕙日氛氲。
已能憔悴今如此,更复含情一待君。

27

相和歌辞。从军行五首

相和歌辞。从军行五首,唐代,令狐楚,

荒鸡隔水啼,汗马逐风嘶。终日随旌旆,何时罢鼓鼙。
孤心眠夜雪,满眼是秋沙。万里犹防塞,三年不见家。
却望冰河阔,前登雪岭高。征人几多在,又拟战临洮。
胡风千里惊,汉月五更明。纵有还家梦,犹闻出塞声。
暮雪连青海,阴云覆白山。可怜班定远,出入玉门关。

51

凤凰台

作者:刘攽(宋代)

凤凰台,宋代,刘攽,

江水中分白鹭飞,钟山秀出众山微。凤凰去后高台在,麋鹿游来旧国非。

万里孤帆长在目,夕阳游子憺忘归。六朝人物都荒草,但有寒潮信不违。

57

和圣美壁间题

和圣美壁间题,宋代,范纯仁,

胡慑天威自走藏,腐儒焉用合还乡。驽骀恋主心终在,鼯鼠营身技不长。

晚岁胸襟成濩落,故山林壑谩青苍。进趋无术归无计,聊得君诗浣肺肠。

58

襄阳怀古

作者:苏洵(宋代)

襄阳怀古,宋代,苏洵,

我行襄阳野,山色向人明。

何以洗怀抱,悠哉汉水清。

辽辽岘山道,千载几人行。

踏尽山上土,山腰为之平。

道逢堕泪碣,不觉涕亦零。

借问羊叔子,何异葛孔明。

今人固已远,谁识前辈情。

朅来万山下,潭水转相萦。

水深不见底,中有杜预铭。

潭水竟未涸,后世自知名。

成功本无敌,好誉真儒生。

自从三子亡,草中无豪英。

聊登岘山首,泪与汉流倾。

69

南海郡庠宴集书赠董郡博

作者:王称(明代)

南海郡庠宴集书赠董郡博,明代,王称,

高堂辍弦诵,秩秩敷宾筵。朋来何雍容,对此方穆然。

劝酢礼有加,陟降容无偏。芳兰发中座,品物罗庶笾。

是时海雨至,须臾遍南天。夏日如凉秋,清风洒轩悬。

酣情久已畅,秉德良益虔。用言赋兹什,以代伐木篇。

42

晚坐有感

晚坐有感,宋代,方一夔,

青山围四旁,南断如金玦。残霞映寒碧,杳杳鸟孤没。

我本忘机人,忽忽老岁月。身系三家村,心到极穷发。

萧然病脚僧,丈室坐说法。事业谁做尽,尧舜行不彻。

义理谁说尽,孔孟引不发。有心阻世用,自来同一辙。

人生直如寄,世路会有役。何时拂衣去,结筏造溟渤。

80

杂兴 其五

杂兴 其五,明代,李攀龙,

长离自凤雏,天马乃龙子。文采成九苞,骨法本千里。

箕颍出高人,岩穴有知己。抗迹唐虞庭,清风振薄鄙。

68

送陈良会御史左迁合浦丞

送陈良会御史左迁合浦丞,明代,文徵明,

谁兴濮议紊彝章,国是纷然失故常。慷慨一言思悟主,艰难万里遂投荒。

君于职业真无负,我忝乡人与有光。去去还珠亭下路,苏公千载有遗芳。

37

临江仙 端午

临江仙 端午,清代,叶小鸾,

团扇新裁明月影,珠帘半上琼钩。榴花红到玉钗头。

彩丝宜续命,绿砌绕忘忧。

酒泛菖蒲香玉碎,嫩红双靥横秋。画船何处闹歌楼。

萧萧烟雨外,还锁楚江愁。

18

渡沙河

作者:吴宽(明代)

渡沙河,明代,吴宽,

桥下流澌玉一湾,六年从此照衰颜。

疏林小店行厨到,落日平原猎骑还。

韦杜南连多白草,居庸北距尽苍山。

天寒喜报王师转,驿路无尘羽檄闲。

54

过汨罗江

过汨罗江,明代,卢龙云,

拟吊三闾赋,经行久未投。谗人应共愤,宗国仗谁忧。

鱼腹千年恨,江声万古愁。向令天可问,端不负灵脩。

35

九日访白塔院僧承庵

九日访白塔院僧承庵,明代,左国玑,

严霜日午气不暖,客到竹扉僧自开。已见高梧下黄叶,更怜黄菊委青苔。

瓯将野笋供茶入,盘出山蔬送酒来。郭外相逢惟老衲,剧谈常是月中回。

3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