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题颜鲁公祠堂

挂帆一纵疾于鸟,长兴夜发吴兴晓。

杖黎上访鲁公祠,一见目明心皦皦。

未说邦人怀使君,且为前古惜忠臣。

德宗更用卢杞相,出当斯位诚艰辛。

生逆龙鳞死虎口,要与乃兄同不朽。

狂童希烈何足罪,奸邪嫉忠假渠手。

乃知成仁或杀身,保身不必皆哲人。

此公安得世复有,洗空凡马须麒麟。

0

诗文译文

挂上船帆一纵即飞快,长兴夜发吴兴晓。手扶拐杖上鲁公祠,一见便知目光明亮心灵纯净。未说邦国的人民怀念使君,暂且为过去的历史珍惜忠臣。德宗还任用卢杞作为宰相,出任这个职位确实艰辛。生性违逆者如龙鳞,死于虎口,但与兄长一样名垂不朽。狂童希望烈士的名声何足为罪,奸邪者嫉妒忠臣,伪装成渠道来伤害他。从中可以知道,成就仁义或者舍身成全是不一定要是哲学家。这样的公正人才能够在世间再次出现,洗净了平凡之马,必然形成神奇的麒麟。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是表达对于忠臣鲁公的景仰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诗人从长兴乘船夜发吴兴,来到鲁公祠堂上前拜访的情景。诗人一见鲁公祠堂,就能感受到鲁公的崇高精神和纯洁心灵。诗中提到了邦国的人民对使君的怀念和对忠臣的珍惜,也表达了对德宗皇帝任用卢杞担任重要职位的赞赏,同时也意味着卢杞在担任这个职位时所经历的困难和艰辛。

接着,诗人以生逆、龙鳞和死虎口等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忠臣不计个人安危、舍身成全的精神,将其与诗中提到的兄长相媲美,认为这样的忠臣将永垂不朽。诗人批评狂童以及那些奸邪之人,指出他们对于忠臣的嫉妒和伪装成朋友来伤害忠臣的行为。诗人认为成就仁义和舍身成全的行为不一定需要是哲学家,而是需要具备公正和真实的品质。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于这样的忠臣能够再次出现的希望,将他们比作麒麟,用以形容他们的神奇和卓越。诗词通过对忠臣鲁公的颂扬,表达了对忠诚、正直和公正品质的赞美,同时也对奸邪之人的批评和对成就仁义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练而富有力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忠臣精神的敬仰和对美好品质的追求。

其他诗经

谢何徵君惠麻鞋

作者:胡奎(明代)

谢何徵君惠麻鞋,明代,胡奎,

仙人昔上蓬莱宫,十年蹋遍京尘红。仙人今归东海曲,麻鞋但遗双白足。

白足麻鞋白似霜,紫苔犹带落花香。世人不识飞凫舄,千里烦君远寄将。

昨向沧洲拾瑶草,雨过沙乾著来好。此中不是若耶溪,布袜何愁杜陵老。

知君已谢鹓鹭班,寻真来访白云间。旧时猿鹤应相识,好在南山与北山。

70

蝴蝶儿

蝴蝶儿,清代,项鸿祚,

蝴蝶儿,小腰支,粉香零落翅双垂。晚风帘卷迟。

命短春三月,花寒瘦一枝。可怜不到梦醒时,断肠君不知。

58

绿头鸭

作者:利登(宋代)

绿头鸭,宋代,利登,

晚春天。柳丝初透晴烟。黯离怀、绿房深处,艳游曾记当年。衬龙绡、亭亭玉树,步鸳褥、窄窄金莲。烧蜜调蜂,剪花挑蝶,香云微湿绿弯鬟。嬉游困,倚郎私语,还爱抚郎肩。共携手,海棠院左,翡翠帘边。
恨无情、锦笼鹦鹉,等间轻语花前。昔相怜、关山咫尺,今相望、咫尺关山。是妾心阑,是郎意懒,是郎无分妾无缘。都休问、金枝云里,何日跨金鸾。深盟在,香囊暗解,终值双鸳。

47

【双调】殿前欢 畅幽哉,春

【双调】殿前欢 畅幽哉,春,元代,贯云石,

畅幽哉,春风无处不楼台。一时怀抱俱无奈,总对天开。就渊明归去来,怕

鹤怨山禽怪,问甚功名在?酸斋是我,我是酸斋。

楚怀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

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觉来评,求名求利不多争。西风吹起山林兴,便了余生。白云边创草亭,便

留下寻芳径,消日月存天性。功名戏我,我戏功名。

怕西风,晚来吹上广寒宫。玉台不放香奁梦,正要情浓。此时心造物同,听

甚《霓裳》弄,酒后黄鹤送。山翁醉我,我醉山翁。

怕相逢,怕相逢歌罢酒樽空。醉归来纵有阳台梦,云雨元踪。楼心月扇底风,

情缘重,恨不似钗头凤。东阳瘦损,羞对青铜。

怕秋来,怕秋来秋绪感秋怀。扫空阶落叶西风外,独立苍苔。看黄花谩自开,

人安在?还不彻相思债。朝云暮雨,都变了梦里阳台。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

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数归期,绿苔墙划损短金篦。裙刀儿刻得阑干碎,都为别离。西楼上雁过稀,

无消息,空滴尽相思泪。山长水远,何日回归?

夜啼乌,柳枝和月翠扶疏。绣鞋香染莓苔路,搔首踟蹰。灯残瘦影孤,花落

流度度,春去佳期误。离鸾有恨,过雁无书。和阿里西瑛懒云窝

懒云窝,阳台谁与送巫娥?蟾光一任来穿破,遁迹由他。蔽一天星斗多,分

半榻蒲团坐,尽万里鹏程挫。向烟霞笑傲,任世事蹉跎。

85

【中吕】阳春曲 和酸斋《金莲》

【中吕】阳春曲 和酸斋《金莲》,元代,仇州判,

窄弓弓怕立苍苔冷,小颗颗宜查软地儿行。凤帏中触抹着把人蹬,狠气性,

蹬杀我也不嫌疼。

66

诗偈 其一八二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八二,唐代,庞蕴,

惭愧一躯身,梵号波罗柰。被贼一群使,寻常不自在。

亦名为枯井,亦名为韛袋。亦名朽故宅,亦名幻三昧。

佛骂作死尸,乘尸渡大海。大海元无水,死尸非是船。

熟看世上事,总是假因缘。若了身心相,空里任横眠。

具此六惭愧,实是不求天。

9

韩沟吴王庙三首 其一

韩沟吴王庙三首 其一,清代,全祖望,

黄池铸错恨何追,剩水长增庙貌悲。莫向江祠逢伍员,谁招廊屧配西施。

观光自是先王志,负德终缘夏肄亏。闻道神旌午夜动,依然荼火望离离。

75

晦木先生集藏半浦郑氏予欲录其诗入甬上寓公集而求之书阁未得雨窗寂坐大觉无赖率赋长句索主人和之

晦木先生集藏半浦郑氏予欲录其诗入甬上寓公集而求之书阁未得雨窗寂坐大觉无赖率赋长句索主人和之,清代,全祖望,

鹧鸪山人金石心,鹧鸪山人冰檗吟。九十年前甬江上,曾顾日影弹清琴。

广陵散幸不终绝,残喘踉跄虎口寻。忧患以来饶著述,三易六书何森森。

化安哀瀑存声响,犹疑剑出重泉深。妄人之口不足信,附会谬语诬旷林。

谁言奇哥行不得,我应一洗萁豆音。朅来江村索遗集,二老阁前寒芒临。

白云千重封四库,但闻骤雨声淫淫。登楼乂手空咄咄,书带萧寥苦雾侵。

63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 其一

作者:张嵲(宋代)

五月二十四日宿永睦将口香积院僧轩东望甚远满山皆松桧声三首 其一,宋代,张嵲,

远投僧舍青烟畔,夹路松音钟磬幽。试倚危轩望乡邑,三巴日暮远峰稠。

75

句 其三

句 其三,宋代,邵伯温,

老守自惭无善政,衰公不称作遨头。

73

次韵胡器之问病

作者:吴澄(元代)

次韵胡器之问病,元代,吴澄,

莺声睍睆燕差池,春到閒中日更迟。偶蹑清都陪净侣,谁知胜境即良医。

屋头月上元无夜,树杪风来似有期。坐客屡谈浑忘答,问余还职在何时。

43

木兰花慢 寿刘邢公

木兰花慢 寿刘邢公,元代,蒲道源,

八旬今又八,说尚齿,更谁尊。况赐号司徒,跋封大国,荣及生存。白麻制词新宠,算一家、四世被皇恩。七十儿为内相,斑衣笑捧金尊。近闻迎驾到金门。亲奉玉音温。问父子行年,康宁寿考,定省晨昏。銮坡正须耆旧,道平时、致仕不宜论。这种灵椿丹桂,天公偏养深根。

74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二 遁谷

西林三十二景诗 其二 遁谷,明代,安绍芳,

籍甚非所求,跫然安足喜。自爱空谷幽,白云呼不起。

为报长康翁,置我丘壑里。

53

将之邯郸答高正甫博士二首 其一

将之邯郸答高正甫博士二首 其一,明代,卢龙云,

疋马向丛台,风烟万里开。骊歌徵别曲,郢调杂新裁。

随牒官非远,临岐首屡回。绝怜天尺五,先简邺中才。

17

秋夜旅怀四首 其四

秋夜旅怀四首 其四,明代,卢龙云,

何必青藜照,星光莽四垂。露寒休问夜,乐此未为疲。

50

题画二首 其二

题画二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

鸲鹆学人言,翻能避罗网。人迷祸福途,徒居万物上。

33

杂拟诗六首 其五

杂拟诗六首 其五,明代,张元凯,

有士卧蓬蒿,悽怆恒鲜欢。饥乌噪檐侧,哀猿号树端。

玄云被旭日,下土流光寒。昨夜严霜飞,林中木叶乾。

凋彼萧与藿,曷以供朝餐。苟无邓通钱,莫弹贡禹冠。

锻羽如栖鸡,努力空伐檀。一经令人老,竖儒安足叹。

64

吴中丞凯歌四首 其二

吴中丞凯歌四首 其二,明代,郑学醇,

大廉山外小廉山,叠鼓扬旗第一湾。朝拥舳舻横槊出,暮驱酋馘凯歌还。

44

集杜句述怀寄见心书记

作者:至仁(元代)

集杜句述怀寄见心书记,元代,至仁,

宿鸟恋本枝,南雁意在北。飘飘愧此身,一岁四行役。

所忧盗贼多,不独冻馁迫。东下姑苏台,残年傍水国。

金银佛寺开,信美无与适。细人尚姑息,贤者贵为德。

之子白玉温,令我心悦怿。晤语契深心,洞彻有清识。

学贯天人际,溟涨与笔力。神功接混茫,风雷缠地脉。

灵芝冠众芳,冰壶动瑶碧。紫燕自超诣,尤异是龙脊。

流传必绝伦,许与必词伯。喧争懒著鞭,飞腾知有策。

吾道属艰难,鸾凤有铩翮。天门郁嵯峨,乘槎断消息。

干戈尚纵横,道路时通塞。顾惟鲁钝姿,养生终自惜。

桃源无处寻,黎民糠籺窄。故国莽丘墟,梦归归未得。

怅彼高飞禽,何以有羽翼。匡山读书处,宿昔长荆棘。

阴房鬼火青,战地骸骨白。骨肉恩书重,看云泪横臆。

西江万里船,终当挂帆席。天寒鸧鸹呼,北风破南极。

梅花已飞翻,节序昨夜隔。感激在知音,书此豁平昔。

94

过苏州无锡

作者:王钝(明代)

过苏州无锡,明代,王钝,

溪桥浑甃石,野渡尽横船。旅驿三吴会,人家一辋川。

春潮随急雨,晚树淡轻烟。莫说江南好,翻愁听杜鹃。

2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