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辍耕录卷二十八

作者:俞俊(元代)

君恩如草。

秋至还枯槁。

落落残星犹弄晓。

豪杰消磨尽了。

放开湖海襟怀。

休教鸥鹭惊猜。

我是江南倦客,等闲容易安排。

0

诗文译文

君主的恩情像是一株草。到了秋天,它仍然凋零。

星星残落,还在拨弄黎明。豪杰壮志已消磨殆尽。

放开湖海一样宽广的胸怀。别让鸥鹭猜测。我是一位在江南疲倦的旅客,随便安排我都能接受。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俞俊所作的《清平乐辍耕录卷二十八》中的一篇。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朝代的失望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

首先,诗中描述了君主的恩情像一株草一样脆弱。草在秋天枯萎,暗示着君主的恩宠也逐渐消逝。这种比喻揭示了作者对君主的失望和对朝代的不满。

其次,诗中提到豪杰已消磨尽。这可以理解为在朝代的动荡和腐败环境下,有志之士的抱负和精神逐渐磨灭。这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对英雄壮志的遗憾。

然后,诗中展现了作者放开湖海般宽广胸怀的心态。这显示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接纳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诗中的鸥鹭被用来象征他人的猜测和揣测,作者希望能够摆脱这种束缚。

最后,作者自称为“江南倦客”,表明自己是一位在江南感到疲倦的旅客。这里的江南可能是指优美富饶的地方,但作者已经感到疲惫和厌倦。诗末提到“等闲容易安排”,表明作者对自己的未来并不苛求,能够随遇而安。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朝代的失望和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通过对君主恩情、豪杰壮志和自身心态的描绘,诗词传达了一种淡然从容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接受和对未来的宽容心态。

俞俊

松江府上海人,字子俊,号云东。从顾琛游。历镇江路蒙古字学正、丽水巡检。张士诚据吴,俊以贿得署华亭县尹,多行酷政。后升平江路判官。

其他诗经

题吴子和山水

题吴子和山水,明代,张以宁,

今代高人张师夔,茧纸画出紫阳诗。青山娟娟洗宿雾,绿树粲粲含朝曦。

孤篷高卷在沙脚,一叟独坐閒支颐。返思前夜风雨恶,满蓑白雨飞淋漓。

牛渚天昏神鬼出,龙门雷动鼋鳌移。明朝起视天宇净,金盘高挂扶桑枝。

云收浪息非昨梦,树色山光如旧时。乃知穹壤间,神明有如斯。

高天日月常昭朗,平陆风涛自险巇。紫阳之仙去我久,兹理明明知者希。

秦川吴子和,读书见天机。喜得此画邀我题,嗟我倦游材力衰。

大江长淮动千里,似此几回亲见之。行年五十未闻道,径欲从此栖武夷。

52

得同亭杂咏 其五

得同亭杂咏 其五,明代,霍与瑕,

澄潭覆晓烟,小艇日高眠。紫禁非无梦,沧洲合有缘。

豸衣仍在笥,蚁酒且如船。心曲凭谁寄,孤鸿没远天。

65

咏楼

咏楼,明代,何巩道,

朱槛层层照水滨,半藏湖色半看春。阴云湿栋不知暑,落月临窗忽见人。

风触高帘通有路,灯悬深雨照无燐。仙家十二茫茫处,白玉都成海上尘。

90

余丈中大自虔还鄱阳弭节豫章南浦亭下相从累日议论慨然志节弥励感叹不足成鄙句送行

作者:李光(宋代)

余丈中大自虔还鄱阳弭节豫章南浦亭下相从累日议论慨然志节弥励感叹不足成鄙句送行,宋代,李光,

抗志潜心六籍中,文章直欲拟轲雄。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

南浦送行伤碧草,北窗归卧享清风。君王寤寐思黄发,会见蒲轮徵此翁。

34

【双调】雁儿落过德胜今

【双调】雁儿落过德胜今,元代,赵善庆,

天竺寺

檀古道场,水月白衣相。真珠般若林,多宝如来藏。梵相四天王,唐塑八金刚。佛隐松间塔,僧推云外窗。虚堂,法鼓惊天上;长廊,游人惹御香。

1

游颜子庙

游颜子庙,近现代,程滨,

侧柏生凉荫,通衢不到贫。生前何寂寞,死后太沈沦。

古井深无底,荒台草没人。谁知千载下,犹与鄙夫邻。

45

龙潭村

作者:张衡(两汉)

龙潭村,两汉,张衡,

不识烟尘地,犹藏太古村。苍松迷谷口,怪石绣云根。

岩复人居匿,坡回犊牧暄。柴门堪小憩,转盼失桃源。

84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宋代,苏轼,

闻君谈西戎,废食忘早晚。王师本不陈,贼垒何足刬。

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知君论将口,似予识画眼。

笑指尘壁间,此是老牛戬。平生师卫玠,非意尝理遣。

愬君定何人,未用市朝显。置之勿复道,世俗固多舛。

归去亦何须,单车度殽渑。如虫得羽化,已脱安用茧。

家书空万轴,凉暴困舒卷。念当扫长物,闭息默自煖。

此画聊付君,幽处得小展。新诗勿纵笔,群吠惊邑犬。

时来未可知,妙斲待轮扁。

13

寄题更好轩二首 其一

寄题更好轩二首 其一,宋代,杨万里,

经丘寻壑恰忙时,更有工夫到得诗。政用此时索诗债,素兄青士若为痴。

22

送太守晏大夫

作者:胡宿(宋代)

送太守晏大夫,宋代,胡宿,

画角城头向晚悲,邓侯归旆已临歧。西郊祖帐倾簪绂,南国离声动管丝。

千里去思歌邵父,三年遗爱泣吴儿。甘棠寂寞江边路,正是清阴蔽芾时。

36

诗偈 其一六五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六五,唐代,庞蕴,

从根诛则绝,从根修则灭。若能双株断,三乘尽超越。

此非凡夫言,妙吉分明说。如来所疗治,一差不复发。

88

六月晦发霅川广德兄与诸友饮饯于渔山已而皆有诗赠别寄此言谢

作者:张栻(宋代)

六月晦发霅川广德兄与诸友饮饯于渔山已而皆有诗赠别寄此言谢,宋代,张栻,

平生苕霅梦,邂逅此登临。青山秀而远,溪水洁且深。

浮玉千古色,飞凤何年音。小丘辟茺荟,修竹初成林。

居然得此客,领略还披襟。已歌棠棣诗,更作伐木吟。

兄嗟弟行役,友念朋盍簪。情深语更质,意到酒自斟。

荷风生泊莫,凉雨洗遥岑。翻然放舟去,别绪故难任。

我行日以远,佳处长会心。作诗寄余韵,并以谢幽寻。

88

闻五羊今岁有雪口号寄颖叔修撰

闻五羊今岁有雪口号寄颖叔修撰,宋代,郭祥正,

南人不识白皑皑,直怪狂风舞乱梅。向道元戎召和气,岭云翻雪入城来。

8

少年行

作者:王称(明代)

少年行,明代,王称,

千金换宝剑,短发鬘长缨。银鞍照紫燕,飒沓洛阳城。

洛阳城中足年少,陌上相逢开口笑。按铗长歌猛虎词,弯弓直上呼鹰道。

归来买笑何所驩,白日拥掷夜未阑。百觞每共孙宾醉,一饭羞从漂毋餐。

吴姬二八小垂手,短笛横吹折杨柳。一曲临风意气生,珊瑚击碎乱从横。

春来秋去只如此,五侯七贵为知己。却笑侯嬴空抱关,白首夷门不暂閒。

60

对雪思山居之时

作者:韩淲(宋代)

对雪思山居之时,宋代,韩淲,

烟迷南屏山,冻压竹落涧。幽人纸被软,卧起日已晏。

藩篱鸟雀噪,亦复断藜苋。惨淡诗未成,诗成复何患。

18

余计院父子以我乏酒连以一壶为饷

作者:韩淲(宋代)

余计院父子以我乏酒连以一壶为饷,宋代,韩淲,

冷坐楼窗欲雪天,空搔华发泥尘编。不嫌酒尽西湖上,安得诗如南涧边。

剥啄故人还饷我,开尝馀味信能贤。公家父子何多事,今日碧香犹卓然。

54

赏梅呈李待制才元

作者:冯山(宋代)

赏梅呈李待制才元,宋代,冯山,

镇雅墙阴看早梅,满城惟此一株开。已驱禽鸟工夫尽,才共宾僚宴赏来。

月照寒姿凌画烛,风传香蕊堕清杯。玉堂深切归期近,少住花前醉几回。

25

灵岩寺呈锐公禅师

作者:唐绩(宋代)

灵岩寺呈锐公禅师,宋代,唐绩,

一水穿岩走碧沙,沿溪樛木卧龙蛇。分明便是桃源路,不见溪头流落花。

32

次韵和叔问古风送曾吉甫提刑

作者:程俱(宋代)

次韵和叔问古风送曾吉甫提刑,宋代,程俱,

梦觉纸窗白,幽禽语匆匆。传呼动林野,楚歌已三终。

故人忽在眼,四牡来城东。闭门雀可罗,绕舍森蒿蓬。

如何不我遗,臭味固所同。昔别全盛日,华戎文轨通。

岂意丧乱后,晤言复相从。知君饱新得,敬慎过南容。

肃然气深稳,隐如匣藏锋。向来夸夺境,变灭毗岚风。

访旧半鬼录,荣衰等虚空。顾我老且病,齿摇头欲童。

念子方颍脱,如锥出囊中。会如金仆姑,犀兕贯七重。

光华得肤使,周咨广尧聪。黠虏将革面,天方诱其衷。

皇明并日月,尘雾不得蒙。遄归侍帏幄,海岳增深崇。

傥因东飞翼,一访白发翁。时哉不可失,决去如惊鸿。

73

鸡黍词

鸡黍词,明代,祝允明,

庭中有群鸡,主人赋之黍。鲁鸡偶远立,于此有遗秬。

越鸡气沾沾,欣睨跃拙距。主人轩然笑,尔蠢何足语。

嗟哉胡得丧,可恶尔畜羽。幸祸天所怒,得丧天所与。

主人唯至公,但使丰年屡。

2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