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黔中裴中丞阁老赴任(回字)

五谏留中禁,双旌辍上才。

内臣持凤诏,天厩锡龙媒。

宴语暌兰室,辉荣亚柏台。

怀黄宜命服,举白叹离杯。

景霁山川迥,风清雾露开。

辰溪分浩淼,僰道接萦回。

胜理环中得,殊琛徼外来。

行看旬岁诏,传庆在公台。

0

诗文译文

五谏留中禁,

双旌辍上才。

内臣持凤诏,

天厩锡龙媒。

宴语暌兰室,

辉荣亚柏台。

怀黄宜命服,

举白叹离杯。

景霁山川迥,

风清雾露开。

辰溪分浩淼,

僰道接萦回。

胜理环中得,

殊琛徼外来。

行看旬岁诏,

传庆在公台。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是为送别黔中裴中丞阁老赴任而作。诗中描绘了裴中丞受命出使黔中的情景。他曾多次进谏朝廷留在中央,但最终还是被派往黔中。裴中丞是一位有才华的官员,他的双旌已经悬挂在朝廷上。他作为内臣持有皇帝的凤凰诏书,受到天厩赐予的龙媒,象征着他的使命和荣誉。

在宴会上,人们离别时的言谈中透露出惜别之情,他们在兰室中举杯辞别。裴中丞怀着对自己的黄袍官服的珍视,举起白酒杯子,感叹离别之苦。诗中还描绘了明净的景色,山川景色在晴朗的天气中显得格外清晰,风吹拂着清新的雾露。

裴中丞经过辰溪,看到分布广阔的湖泊,接触到神奇的僰道,这些都是黔中的特色。他取得了胜利的理由并获得了中央的赞美,这使得他在宴会上备受荣耀。他的行程将通过巡视台来传达皇帝的赞美和祝福。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黔中裴中丞阁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祝福。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描写和富有感情的语言,展现了裴中丞的职责和使命,以及离别时的情感。诗人通过描绘景色和黔中的特色,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意境。整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裴中丞的赞美和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官员的责任和使命感。

权德舆

权德舆,唐代文学家。字载之。天水略阳(今甘肃秦安)人。后徙润州丹徒(今江苏镇江)。德宗时,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迁起居舍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宪宗时,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徙刑部尚书,复以检校吏部尚书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卒谥文,后人称为权文公。

其他诗经

题刘幼云先生潜庐读书图

题刘幼云先生潜庐读书图,清代,陈曾寿,

我皇即位初,辅导资贤王。进贤宰相事,首举讲官良。

妙选十二辈,刘侯何卬卬。燕坐抱冰翁,独许侯文章。

深心纪纲地,讽议回肝肠。称叹不去口,手抚霜髯长。

哀哉元祐政,朝露事不常。阴壬遂渐进,群儿揽天纲。

张公起抗争,呕血去堂堂。啁啾见孤凤,百忧瘏一吭。

处人骨肉间,苦口非激扬。至诚无不动,乍起旋迷盲。

我时数周旋,相对忧旁皇。但言臣力竭,无药回膏肓。

天地猝翻覆,流言破斧斨。掩袂出国门,无状徒自伤。

终始义不负,此志日月光。幽幽东海庐,读书穴匡床。

龙潜自成德,天意方微茫。披图感往事,北望涕浪浪。

34

游飞来峰 其二

游飞来峰 其二,明代,倪元璐,

领取空濛意,丛林五月寒。雨如椎博浪,石可枕邯郸。

渐觉身非肉,傥由山是丹。分明旧相识,故作面生看。

20

苏才翁挽辞二首 其二

苏才翁挽辞二首 其二,宋代,王安石,

翰墨随谈啸,风流在弟兄。浮名同逆旅,壮志负平生。

使节何年去,丧车故老迎。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铭旌。

24

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

四月四日午初出浙东界入信州永丰界,宋代,杨万里,

外面千峰合,中间一径通。日光自摇水,天静本无风。

村酒渟春绿,林花倦午红。莫欺山堠子,知我入江东。

97

游道宫

作者:李兼(唐代)

游道宫,唐代,李兼,

路去丛祠修竹林,插天松桧卧龙吟。

翚飞朱阁阑干外,人在白云岩窦深。

落花半逐流水逝,黄鹤一去莫烟沉。

安得金丹蜕凡骨,一视往昔与来今。

89

齐国公主挽诗

作者:刘攽(宋代)

齐国公主挽诗,宋代,刘攽,

汤沐侯家贵,山林主第开。天孙乌鹊水,萧史凤凰台。

遇事悲风烛,新阡怆劫灰。清秋降北渚,不奈楚声哀。

68

张徽猷挽诗二首 其二

作者:汪藻(宋代)

张徽猷挽诗二首 其二,宋代,汪藻,

天与精忠伯仲间,功成公独拂衣闲。专城早应贤侯选,延阁荣联近侍班。

去国久违龙尾道,思乡长梦鹿头关。谈经尽日抠衣处,学子相逢泪雨潸。

67

张子真杨政光吴德夫追路湘源赋此以别

作者:张栻(宋代)

张子真杨政光吴德夫追路湘源赋此以别,宋代,张栻,

驱车出严关,触热归路长。一雨群物苏,吾行亦清凉。

漓水自南去,湘流正洋洋。眷言二三友,跋马勤送将。

萧然短长亭,每语夜未央。张子名家驹,千里方腾骧。

杨郎岭中彦,而能敛锋铓。延陵旧所熟,气味固难忘。

向来幕府游,三秀丽斋房。居然出别语,分袂楚粤乡。

人生会有别,勿悲参与商。独有赠言意,临岐更平章。

风俗易移人,宦途剧羊肠。千钧有不守,决去飞鸟翔。

要当勉自持,诗书作金汤。他年相会处,刮目看增光。

为谢桂父老,无泽留一方。惟馀石间字,时与洗苔苍。

61

秋月

作者:刘敞(宋代)

秋月,宋代,刘敞,

蟾光莹碧墀,天色冻琉璃。市响新晴后,风和欲暖时。

杉松冷岑寂,楼殿黑参差。静者非无趣,长吹遗所思。

56

合江亭

作者:张埴(宋代)

合江亭,宋代,张埴,

踏到城隅路尽头,烝湘两水忽交流。

炉薰不断征蛮祀,碣墨空遗责楚羞。

石鼓无声山落木,朱陵未觉月生洲。

冷吟绿净不得句,手搅天风更上楼。

11

故里

故里,宋代,罗公升,

生长太平日,不识悲欢殊。

今晨入故里,万感忽启予。

人去鸟鼠乐,草长牛羊肥。

土花幸无恙,犹作颓垣娱。

平生怀古笔,拟赋东南都。

岂知桑梓地,今即咸阳墟。

欲知当日事,试问墙上乌。

安得超世网,片帆渺江湖。

87

采珠歌

采珠歌,宋代,张伯端,

贫儿衣中珠,本自圆明好。

不会自寻求,却数他人宝。

数他宝,终无益,

只是教君空费力。争如认取自家珍,

价值黄金千万亿。此宝珠,

光最大,遍照三千大千界。

从来不解少分毫,刚被浮云为障碍。

自从认得此摩尼,泡体空花谁更爱。

佛珠还与我珠同,我性即归佛性海。

珠非珠,海非海,

坦然心量包法界。任你尘嚣满眼前,

定慧圆明常自在。不是空,

不是色,内外皎然无壅塞。

六通神慧妙无穷,自利利他宁解极。

见即了,万事毕,

绝学无为度终日。怕兮如未兆婴儿,

动止随缘无固必。不断妄,

不修真,真妄之心总属尘。

从来万法皆无相,无相之中有法身。

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

浩然充塞天地间,只是希夷并恍惚。

垢不染,光自明,

无法不从心里生。心若不生法自灭,

即知罪福本无形。无佛修,

无法说,丈夫智见自然别。

出言便作狮子鸣,不似野牛论生灭。

78

再用花字韵示止老二首 其一

作者:赵鼎(宋代)

再用花字韵示止老二首 其一,宋代,赵鼎,

灵龙夜吠千年木,丹鼎光腾九转砂。鹤驭云軿竟何许,岩前老尽碧桃花。

31

幽居

幽居,宋代,刘应时,

烟重柳腰困,雨肥梅脸皴。

夜窗无销钥,晨气湿衣巾。

日晏犹便睡,犬鸣知有人。

西家新酿熟,祀灶请比邻。

75

上泸州杨尚书四十韵

上泸州杨尚书四十韵,宋代,程公许,

清莹玻璃水,巉岩石笋峰。孕才供世用,有道致时雍。

阀阅宋清节,源流唐靖恭。异时先太史,司匦事光宗。

忠愤排黄闼,忧危溢皂封。扶颠重立极,涉笔但司农。

馀地勤菑穫,连城荐璧琮。羽毛参薛凤,头角半荀龙。

赫奕誇分鼎,铿鍧响大镛。云霄才直上,时运快遭逢。

袖馥麋丸赐,芸翻蠹简重。亨衢无龃龉,按辔独从容。

监寺虽平进,班行叹乏供。赐茶经幄暝,濡笔殿坳彤。

晓陛荷囊拥,春墀革履跫。时来如邂逅,虑远妙弥缝。

霖雨睿思渴,云山归兴浓。入辞亲黼座,宣劝滟金钟。

可使安耕稼,无劳访枸筇。锦衣华故里,茸纛拂遐冲。

龙驾攀无及,乌号涕莫从。嗣皇初访落,达孝极思庸。

故老尤纡眷,庭臣孰比踪。威名震滇僰,治体嗣黄龚。

白羽閒春燕,黄埃敛夕烽。官刑惩纵暴,民气化醇醲。

北定风檐敞,西来雪浪舂。凭栏聊放目,忧国若为悰。

褒诏烦因任,真祠未许慵。定知频侧席,胡不趣追锋。

念昔联瓜葛,游谈及菲葑。驽骀劳剪拂,矿质费陶镕。

冰谷窘寒冻,石田加蕴爞。摄斋时缓缓,衔感志忪忪。

世论方胶柱,人情谨护痈。迟公归燮理,为国扫蒙茸。

溯日孤忠炯,飞霜两鬓松。欲酬青玉案,何有色丝胸。

自笑疏顽甚,犹须砭剂攻。兔丝虽小草,千丈托长松。

67

题花光长老画 其二

作者:韩驹(宋代)

题花光长老画 其二,宋代,韩驹,

昨欲浮湘去,褰裳望九疑。清湘今入手,一棹更何之。

98

送实堂吴帅归天台二首 其二

送实堂吴帅归天台二首 其二,宋代,萧立之,

天台一万八千丈,玉立人间第一流。士要著书归亦乐,道堪传世外何求。

能令不作三公耳,且共相看一笑休。渺渺层云双目短,几时归雁落沧洲。

2

哀李栾城辞

作者:张弼(明代)

哀李栾城辞,明代,张弼,

浩溔潏濊兮栾水扬波。黯惨蒙雾兮野雨流沙。萧瑟莽苍兮木无柯。漂摇旅寄兮居无家。

噫嚱吁夫君兮胡陨魄于斯阿。亲昵何在兮环视维他。

连蹇孱弱兮惟赢童之是。与幽沉转辗兮遂罹此。

若羁栖翕忽兮英魂其何许。夙矫翼以方翔兮溯芳风而委羽。

川激湍以东注兮弗盈科而奄沮。痛尔同气兮檗餐而茶茹。

怅望闽邦兮逶迟崎峣。遄驾灵举兮峻山洪涛。仰叩彼苍兮彼不我昭。噫嚱吁夫君兮庶返故庐以逍遥。

4

醉宿僧舍觉起言志

醉宿僧舍觉起言志,明代,张元凯,

偶携绿玉壶,来借青莲座。桃花对命觞,尽醉颓然卧。

春云夜不飞,覆被为我衣。残月升高檐,照见白板扉。

萧然在僧舍,起立双树下。顾影独徘徊,万感生清夜。

原生久悬鹑,买臣行负薪。嗟嗟江海客,何蒙牖下尘。

人生贵适意,富贵何时至。投湘不可为,乘桴非吾事。

吾已无黄金,安用求知音。楚狂接舆者,庶几获我心。

2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二

作者:祁顺(明代)

大行皇帝挽词用周宪佥韵 其二,明代,祁顺,

华封三祝爱长年,岂料飞龙返九天。神禹俭勤今有继,圣尧巍荡古无前。

星收虹渚云空暗,剑堕桥山迹已仙。老泪尽随江汉水,西风吹作碧漪涟。

2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