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巳宿宝石寺

钟磬秋山静,炉香沉水寒。

晴风荡蒙雨,云物尚盘桓。

沦茗赤铜椀,笕泉苍烟竿。

红榴罅玉房,幺橘委金丸。

枕簟已思燠,饭羹可加餐。

观己自得力,谈玄舌本乾。

理窟乃块然,世故浪万端。

牛刀经肯綮,古人贵守官。

摩挲发硎手,考此一丘盘。

0

诗文赏析

钟磬秋山静,

Thebellandchimemaketheautumnmountainsquiet,

炉香沉水寒。

Thefragranceofthefurnacesinksinthecoldwater.

晴风荡蒙雨,

Theclearwinddispelsthedrizzle,

云物尚盘桓。

Cloudsandobjectsstilllingeraround.

沦茗赤铜椀,

Thefallenteaintheredcopperbowl,

笕泉苍烟竿。

Thespoutspringresemblesamistypillar.

红榴罅玉房,

Thecrackedpomegranaterevealsajade-likechamber,

幺橘委金丸。

Thetinytangerinehangslikeagoldensphere.

枕簟已思燠,

Onthepillowandmat,warmthisalreadyanticipated,

饭羹可加餐。

Themealandsoupcanbeserved.

观己自得力,

Reflectingononeself,oneattainsinnerstrength,

谈玄舌本乾。

Discussingmysteries,thetongueremainsdry.

理窟乃块然,

Thecavernofreasonisnowsilent,

世故浪万端。

Theworldlyaffairsfluctuateincountlessways.

牛刀经肯綮,

Theox-hornknifehasbeenthroughcountlesstests,

古人贵守官。

Ancientpeoplevaluedtheirofficialpositions.

摩挲发硎手,

Rubbingandgrindingthesharpeningstonewithone\'shand,

考此一丘盘。

Examiningthisonemoundofdust.

这首诗词以寺庙为背景,描绘了宁静的秋山景象。钟磬声和炉香的气息使得整个山林清幽宁静。晴风吹散了蒙蒙细雨,云彩和物体仍然在周围盘旋。作者通过描写泡茶和洗手的场景,传达了一种宁静和安详的氛围。红榴和幺橘的形象象征着美丽和珍贵,显示出诗人对生活中小而美的事物的赏识。在享受温暖和美食的同时,作者也反思了自己的内心,通过谈论玄妙的事物表达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最后,诗人提到了牛刀经历多次磨砺,表达了对于古人注重守职守的敬重,同时也表达了对于经历和历史的反思。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自省,认为人生就像一堆尘埃,需要不断地摩擦和磨砺,才能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智慧。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寺庙中的宁静景象,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生活中琐碎事物的关注和赏识。诗词表达了对于内心思考、知识追求和历史反思的情感,融入了哲理和人生的思考。整首诗词用词简练,意境清晰,是黄庭坚的一篇代表作品。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其他诗经

于兴安作

作者:弘历(清代)

于兴安作,清代,弘历,

大干崇盘盘,灵区结木兰。山惟向北迥,节应当秋寒。

猎场深益佳,兴安真兴安。林有落叶松,兽多大角羱。

鹿鸣哨可至,雁飞俯以看。漠南昔王庭,海西今材官。

相于奉时狝,乐志馀清欢。念兹匪易致,永言思其艰。

5

念奴娇·百年光景

作者:陈著(宋代)

念奴娇·百年光景,宋代,陈著,

百年光景,算山中、多占人间分数。一片清风梅是主,弹压粗花俗树。小小鱼池,深深莺谷,曲曲香云路。堪诗堪画,是天分付闲处。

闻要跨鹤西游,家林自好,且何妨留驻。趁取酴醿新煮酒,烧笋煎花为具。万事皆空,千金一刻,底用闲愁苦。无情杜宇,笑他催我归去。

43

戒子孙诗

戒子孙诗,两汉,韦玄成,

于肃君子,既令厥德。仪服此恭,棣棣其则。咨余小子,既德靡逮。

曾是车服,荒嫚以队。明明天子,俊德烈烈。不遂我遗,恤我九列。

我既兹恤,惟夙惟夜。畏忌是申,供事靡惰。天子我监,登我三事。

顾我伤队,爵复我旧。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

司直御事,我熙我盛。群公百僚,我嘉我庆。于异卿士,非同我心。

三事惟艰,莫我肯矜。赫赫三事,力虽此毕。非我所度,退其罔日。

昔我之队,畏不此居。今我度兹,戚戚其惧。嗟我后人,命其靡常。

靖享尔位,瞻仰靡荒。慎尔会同,戒尔车服。无媠尔仪,以保尔域。

尔无我视,不慎不整。我之此复,惟禄之幸。于戏后人,惟肃惟栗。

无忝显祖,以蕃汉室。

40

系乐府十二首。陇上叹

作者:元结(唐代)

系乐府十二首。陇上叹,唐代,元结,

援车登陇坂,穷高遂停驾。延望戎狄乡,巡回复悲咤。
滋移有情教,草木犹可化。圣贤礼让风,何不遍西夏。
父子忍猜害,君臣敢欺诈。所适今若斯,悠悠欲安舍。

21

桃源洞

作者:李亨(明代)

桃源洞,明代,李亨,

流水桃花出洞香,通津不用问渔郎。采芝昔有秦人隐,歌凤今无楚客狂。

鹤舞霓裳供逸兴,鹿衔山果荐仙觞。也知此地堪游乐,刘阮何须到异乡。

49

初秋

作者:胡宿(宋代)

初秋,宋代,胡宿,

九夏困烦冤,逢秋似得仙。短床便月下,长簟怯风前。

露气清群木,云棱澹一天。西江无限水,长啸忆楼船。

29

诗偈 其四十一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四十一,唐代,庞蕴,

日轮渐渐短,光阴一何促。身如水上沫,命似当风烛。

常须慎四蛇,持心舍三毒。相见论脩道,更莫著淫欲。

淫欲暂时情,长劫入地狱。纵令得出来,异形人不识。

或时成四足,或是总无足。可惜好人身,变作丑头畜。

今是预报知,行行须努力。

78

诗偈 其一五五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五五,唐代,庞蕴,

城内数万户,不奈我恒一。时时师子吼,禽兽俱皆卒。

教作罗睺罗,无踪持戒律。但知入理坐,日头骨咄出。

31

读方子留诗

读方子留诗,清代,全祖望,

不波航口水茫茫,东丹山头云漠漠。百年哀怨未消残,一卷遗音疑可作。

布衣何事与国家,志士不忘在沟壑。平生许剑爱勾馀,墓树西靡应如昨。

我歌大招词,足感横江鹤。所惜夜悲歌,十九已沦落。

96

寄燕京道友

寄燕京道友,元代,丘处机,

此行真不易,此别话应长。北蹈野狐岭,西穷天马乡。

阴山无海市,白草有沙场。自叹今华发,还来历大荒。

87

西江月

西江月,元代,丘处机,

屈指追思前世,低头省悟令望。今生若不做修行。

又与轮回作争。

幸遇直常要妙,点头莫故昏蒙。便挥宝剑杀三朋。

諕得龟蛇火遁。

5

次韵酬顾子敦见寄

作者:刘攽(宋代)

次韵酬顾子敦见寄,宋代,刘攽,

丹砂未化不成仙,白发衰容五十年。已自灰心当世事,更能回首大夫贤。

对棋可待矜无敌,读易聊须记绝编。寄语山阴顾元叹,人今同病始相怜。

30

次韵答崔公孺国博

作者:韩琦(宋代)

次韵答崔公孺国博,宋代,韩琦,

向陪亡室鹡鸰原,正是轻霜九日天。醉语忘形几尔汝,诗毫挥纸速云烟。

思穷碧落今无术,泪洒黄花两换年。一览嘉章生百恨,孤怀还昧觉心圆。

32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施衢州除浙西提刑以诗寄饯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

昔公立螭坳,秉笔罔不书。及乎上谏坡,论议无日虚。

直言有不雠,柴桑念归欤。高卧属几日,朱轓起阎闾。

政成合入奏,返直承明庐。如何更持节,未使经纶摅。

上心岂无谓,劳公重皇居。吏恶必剪刈,士良必吹嘘。

此自宰相事,于公定何如。

53

书后村诗卷

作者:张埴(宋代)

书后村诗卷,宋代,张埴,

我看后村诗,未许后生到。

油然真意兴,流出好怀抱。

蜂蝶林中花,牛羊原上草。

孤村来午馌,小涧生新潦。

扶孙行更健,阻雨归不早。

买鱼船迸滩,畏虎樵争道。

客多待荷花,田少种粳稻。

林龙有造化,野鹤无烦恼。

中秋月到备,九日鞠上帽。

东舍帘酥鹏,西邻绩鬼貌。

剖开床头翁,浇沃腹中稿。

对灯舞僛僛,抚几歌浩浩。

明朝复何事,随意足幽讨。

墙下负暄宜,腊前得白好。

金穰心愿遂,木刻足迹扫。

此乐政无价,吾诗尤是宝。

清风百世下,持以见郊岛。

持以见郊岛,岂不一绝倒。

岂不一绝倒,来迎玉山老。

5

偈颂四十一首 其三十七

偈颂四十一首 其三十七,宋代,释普宁,

圆同太虚,无欠无馀。良由取舍,所以不如。

76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九

偈颂二十五首 其十九,宋代,释普岩,

一叶落,天下秋。一尘起,大地收。临济掌黄檗,南泉唤赵州。

开口不在舌头上,夜涛催发海南舟。

30

守默 其一

作者:王称(明代)

守默 其一,明代,王称,

砺石鼓天谗,敖客司南箕。昭兹捲舌戒,可喻缄口辞。

无言希圣谟,守中当我师。谁知渊默中,成贷良在兹。

16

寄高建宁尚书二首 其二

作者:岳珂(宋代)

寄高建宁尚书二首 其二,宋代,岳珂,

已分耕畦老一犁,天风吹梦入枯溪。谁怜北垞骑牛背,又踏东华放马蹄。

槐绿不妨穿禁漏,枣红便觉动边鼙。归途愿请平戎策,政恐曹装趁诏泥。

23

答张朝奉四首 其一

作者:陆佃(宋代)

答张朝奉四首 其一,宋代,陆佃,

赤松居处近州衙,况复诗情是作家。收得夕阳归老境,破除春睡有新茶。

年华一任随流水,世事多应似落花。却笑宦游閒不得,尘埃昏尽幞头纱。

7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