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火吟

作者:邵雍(宋代)

水火得其御,交而成既济。

水火失其御,焚溺可立至。

不止水与火,万事尽如此。

只知用水火,不知水火义。

0

诗文译文

水火得其御,交而成既济。

掌握水与火,相互交融,达到完美的境地。

水火失其御,焚溺可立至。

失去控制水与火,将会引发破坏与灾难。

不止水与火,万事尽如此。

不仅仅是水和火,所有事物都遵循这个道理。

只知用水火,不知水火义。

我们只知道如何利用水和火,却不明白水和火的本质与意义。

诗文赏析

水火得其御,交而成既济。

掌握水与火,相互交融,达到完美的境地。

水火失其御,焚溺可立至。

失去控制水与火,将会引发破坏与灾难。

不止水与火,万事尽如此。

不仅仅是水和火,所有事物都遵循这个道理。

只知用水火,不知水火义。

我们只知道如何利用水和火,却不明白水和火的本质与意义。

这首诗词表达了水与火的象征意义,以及掌握水火的重要性。水和火在古代文化中常被用作对立的象征,代表着相互矛盾的要素。诗中通过水火的运用来表达人生和世界的运行规律。

诗词中的“水火得其御,交而成既济”意味着当我们能够掌握水和火的性质,使它们相互融合,才能达到和谐与完美的境地。而“水火失其御,焚溺可立至”则警示我们,一旦失去对水与火的控制,将会引发破坏与灾难。

最后两句“不止水与火,万事尽如此。只知用水火,不知水火义。”则提醒我们,水和火只是象征,实际上所有事物都遵循着类似的规律。我们应该不仅仅局限于运用水和火,而是要理解它们的本质和意义。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哲理思考,通过水火的比喻,揭示了宇宙和人生的规律。它提醒人们在处理事物时要懂得平衡和掌握,不仅仅追求功利的运用,更要明白事物的本质和意义。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其他诗经

和河帅麟庆丙申六月焦山放鼍诗

作者:姚燮(清代)

和河帅麟庆丙申六月焦山放鼍诗,清代,姚燮,

土龙乾之精,上阳禀元赋。杙宅天吴宫,搜蛇狎青雾。

何虞支巫祁,铁索坐遭锢。完颜今范韩,泽代圣皇布。

朱鸟烛南溟,巡江下瓜步。聚族朝灵渊,支旗灿无数。

脱金酬师,纵尔涸潭鲋。似感再造恩,张颐作南顾。

长江导岷峨,万里拓星路。去卫黄天澜,峻作云堑护。

演漾桃花春,与侯大功树。命乃侯所膺,乖虬敢相妒。

造化性为游,在物尚无忤。淮扬十万民,谁复困号謼?

71

清江何子发自荆湖宣抚幕客罢归过我晋康投诗索报勉意塞请

作者:曾丰(宋代)

清江何子发自荆湖宣抚幕客罢归过我晋康投诗索报勉意塞请,宋代,曾丰,

南北新来寻旧盟,江淮襄汉又休兵。召还开府诸元帅,谢遣游谈几老生。

背上琴声忠愤激,腰间剑气血冤腥。

君不见老范相知小相沮,横渠自反高自许。三略六韬付掷捐,中庸大学归含咀。

未遑尽发千古圣道机,犹不失为一代士宗主。

19

【双调】殿前欢 省悟

【双调】殿前欢 省悟,元代,李伯瞻,

去来兮,黄花烂熳满东篱。田园成趣知闲贵,今是前非。失迷途尚可追,回

头易,好整理闲活计。团栾灯花,稚子山妻。

去来兮,黄鸡啄黍正秋肥。寻常老瓦盆边醉,不记东西。教山童替说知,权

休罪,老弟兄行都申意。今朝溷扰,来日回席。

去来兮,青山邀我怪来迟。从他傀儡棚中戏,举目扬眉。欠排场占几回,痴

儿辈,参不透其中意。止不过张公吃酒,李老如泥。

到闲中,闲中何必问穷通?杜鹃啼破南柯梦,往事成空。对青山酒一钟,琴

三弄,此乐和谁共?清风伴我,我伴清风。

驾扁舟,云帆百尺洞庭秋。黄柑万颗霜初透,绿蚁香浮,闲来饮数瓯,醉梦

醒时候,月色明如昼。白渡口,红蓼滩头。

好闲居,百年先过四旬余。浮生待足何时足,早赋归欤。莫遑遑盼仕途,忙

回步,休直待年华暮。功名未了,了后何如?

醉醺醺,无何乡里好潜身。闲愁心上消磨尽,烂熳天真。贤愚有几人?君休

问,亲曾见渔樵论。风流伯伦,憔悴灵均。

15

偶感

偶感,近现代,刘雄,

蛮触交争寄蜗角,是非颠倒看人寰。释迦灭度耶稣死,孽海茫茫欲渡难。

42

闻补堂游寓山因祭祁忠敏公

闻补堂游寓山因祭祁忠敏公,清代,全祖望,

落日旷园冷,寒芒止水尊。百年传胜地,五马式清门。

尚有藏书架,为寻理碧痕。我尤念公子,谁酹未招魂。

89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二

再叠双湖竹枝词 其二,清代,全祖望,

广陵王庙郁葱苁。中有水仙娇女宫。不道仙郎犹薄幸,糟糠弃去别乘龙。

85

效退之青青水中蒲 其三

作者:王令(宋代)

效退之青青水中蒲 其三,宋代,王令,

双双水中凫,已往又回顾。弋者窥未知,舟来避还去。

68

岁晚樊口解舟

作者:张埴(宋代)

岁晚樊口解舟,宋代,张埴,

武昌夏口之山川,天寒不见吹箫船。

短蓬推枕酒半醒,斑斑雨里茸茸烟。

沙头白鸟闭目立,上下掠火交乌鸢。

修蛇赴壑了弗顾。苟且一白春风前。

我亦长吟上汉水,夜来参到梅花禅。

一枝似铁忍寒冷,一枝如玉生温妍。

老人无以饯岁事,只掉此舌为辰筵。

江湖落魄又五年。

82

残句

残句,宋代,强彦文,

远山初见疑无路,曲径徐行渐有村。

23

饮牛潭

作者:王称(明代)

饮牛潭,明代,王称,

洗耳在潭下,饮牛在潭上。白鹭飞复来,烟中立相向。

74

送关国录守简州

送关国录守简州,宋代,员兴宗,

生世事忧喜,扰扰合与分。

合即海上鸥,分乃风中云。

分合悬有定,谁能预戚忻。

心空等行脚,得酒且策勋。

念昔求见子,相看每相群。

夤缘再值遇,天南话乡枌。

朝声并屋喧,夜饮竟面醺。

我遇不易振,但知祖皇坟。

君言时作我,神机谢耡耘。

如何日蹙唧,蹙唧向我云。

自来越上吟,五别西山芹。

缅然动中怀,羁心为之焚。

辞殚起后虑,徃勇稽前闻。

归思溢浩浩,江流泛沄沄。

君鞭先我着,我其敢后君。

蜀远谁肯顾,万里乘华勋。

国恩自丘山,彼此当勤勤。

况复坐红日,椒桂来奇芬。

人生行乐尔,妙寄穷天垠。

却写分外虑,太空鼓蝇蚊。

君行不作痴,我将理吾军。

渐营卓锥地,遗书收放纷。

故家通社腊,与子同朝曛。

斯言不自领,请移北山文。

11

夜坐闻雨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夜坐闻雨 其一,宋代,韩淲,

夜静时闻雨,山深远听更。疏林声转永,孤戍景何清。

方册舒还卷,残缸暗复明。脱巾搔首坐,曳履欠身行。

75

扈御舟泊钱清江口值雨 其一

扈御舟泊钱清江口值雨 其一,宋代,沈与求,

打窗悉窣连江雨,吹柁呕哑拍岸风。篷底醉眼那得隐,时闻鸡唱梦魂中。

96

题保定抱阳山寺

题保定抱阳山寺,元代,张弘范,

山僧掣脱利名缰,特去幽岩搆一堂。兀坐忘机禅榻静,高吟纵意竹窗凉。

奔驰世外心千里,参透人间梦一场。终日杜门稀万事,此中滋味少人尝。

82

送侍御方麓李公还朝 其五

送侍御方麓李公还朝 其五,明代,霍尚守,

省方两载传风采,此日乘飙倏五云。下士自惭叨彩笔,迂愚何以纪殊勋。

98

王塘南少卿会讲龙华

王塘南少卿会讲龙华,明代,邹元标,

记得髫年此旧游,重来说法使人愁。天留故老传宗教,人向空门悟实修。

野鸟有情凭槛语,碧云无恙傍檐流。诸君不用多惆怅,试看青山自点头。

76

同天中清臣赤岩过山寺看花

同天中清臣赤岩过山寺看花,明代,释函可,

竹杖行过暗怆神,同来况尽异乡人。日光独照黄金地,天意还留紫塞春。

岭徼十年花是梦,江南六代锦成尘。可怜对此浑多泪,不道空门泪亦频。

49

屯田

屯田,明代,郑文康,

海上无烽火,兵夫半入屯。田庐皆得业,鸡犬自成村。

社饮翁归舍,春耕妇守门。不知戎马苦,同荷主君恩。

44

宿晚港茅店

宿晚港茅店,明代,吴与弼,

跋涉泥途困,栖迟茅店安。长风收细雨,淡月四更寒。

45

五对客戒谈时政

五对客戒谈时政,明代,唐伯元,

生逢唐虞,明良岳牧。不学贾生,流涕痛哭。物之不齐,人孰无过。

反己责躬,是我工课。

9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