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湖居士楚江皋,劝我嘉州竹叶醪。
侍立郎君清玉雪,赠行诗句妙风骚。
怀人眷眷辞多苦,接物卑卑道更高。
自听津亭三日语,扫除湖海一生豪。
沧湖居士楚江皋,
劝我嘉州竹叶醪。
侍立郎君清玉雪,
赠行诗句妙风骚。
怀人眷眷辞多苦,
接物卑卑道更高。
自听津亭三日语,
扫除湖海一生豪。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项安世与张安抚的离别场景。诗中的沧湖居士楚江皋劝诗人品尝嘉州竹叶醪,表达了离别前的情谊和友好。诗人赞美张安抚的品德高洁,将其比作清澈如玉的雪,并称赞他送行的诗句充满了妙趣和风骚。
然而,诗人的内心却充满了辞别之苦,他深情厚意地思念着与他亲近的人。虽然与物接触时谦卑恭顺,但在道德品质上却更加崇高。在津亭停留三天的期间,诗人聆听了张安抚的话语,感受到了他高尚的情操,这使得诗人的豪情壮志更加昂扬,决心消除湖海般的一生困苦。
这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离别的情感体验和思考。通过对友谊的珍视、对品德的赞美以及内心的矛盾与坚定,诗人表达了他的情感和心境。
诗中的景物描写简练而生动,通过描绘沧湖居士楚江皋、嘉州竹叶醪和清玉雪等形象,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和韵味。
诗人的情感转折和内心矛盾也是这首诗词的亮点。他在描述张安抚的品德高洁之余,也表达了自己离别时的苦楚心情。诗人既谦卑地面对物世,又追求道德的卓越,展现了他高尚的品质和追求。
最后,诗人通过听取张安抚的劝告和倾诉,增强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决心消除一生的苦难。这种对人生的豁达和对未来的积极态度,给人以鼓舞和启迪。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友情、品德和思考,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和对人生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项安世是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年)任秘书省(管理皇家典籍)正字,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宋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开禧二年(1206年)起知鄂州,迁户部员外郎、湖广总领。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足不出户,专事研究,于《左传》、《周易》诸经皆有见解,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易传》,纪晓岚评价:“安世之经学深矣,何可轻诋也。”嘉定元年(1208年)卒。有《周易玩辞》十六卷、《项氏家说》、《平庵悔稿》等。其生平可见于《馆阁续录》、《宋史》。
寄雷震东读书塾湖并寄震场诸昆弟 其一,明代,庄昶,
一瓢蔬食非难受,万里毛锥亦易投。青眼今宜惟古是,黑头命未与仇谋。
小将一杖扶岐路,何许孤槎访斗牛。奈可逝波频洗眼,等閒不漫过桥头。
题张以道上舍寒绿轩,宋代,杨万里,
菊芽伏土糁青粟,杞笋傍根埋紫玉。雷声一夜雨一朝,森然迸出如蕨苗。
先生饥肠诗作梗,小摘珍芳汲冰井。风炉蟹眼候松声,笊篱亲捞微带生。
烂炊凋胡淅青精,芼以天随寒绿萌。饥时作齑仍作羹,饱后龙凤同庖烹。
太官蒸羔压花片,宰夫胹蹯削琼软。豹胎熬出祸胎来,贵人有眼何曾见。
天随尚有愁作魔,愁杞作棘菊作莎。君不见黄金钱照红玉豆,秋高更觉风味多。
先生酿金鍊红玉,自莎自棘如予何。金空玉尽苗复出,吃苗吃花并吃实。
天随白眼屠沽儿,不道有人头上立。
拟古十九首 其十四,宋代,朱晞颜,
去者日已疏,来者日已亲。且勿疏去者,曾是多亲人。
寒暑互转圜,生死同昏昕。巍巍北邙山,垒垒多丘坟。
狐兔穴苍窆,蒿莱翳佳城。金贝悉羽化,吊祭空腥荤。
岂无一杯酒,相与娱青春。
东林行,宋代,郭祥正,
龙蟠大地藏山腹,瑞气蒙笼紫金屋。香炉万丈擎碧霄,二涧斜飞落寒玉。
晋朝遗事唐人辞,皴斮龟螭尚堪读。楼烦真人应梦来,夜斧丁丁神伐木。
安帝亲留步辇迎,灵运开池素华馥。会随流转不成尘,灯焰明明自相续。
游人未达此理元,安得清凉灭贪欲。我今弃官脱尘网,僧宝瞻依无不足。
跨黄牛,骑白鹿,时时自唱无生曲。无生曲,君试听,五音六律和不得,为君写作东林行。
国正丈,宋代,杜范,
钟鼎非徇利,山林非徇名。古来豪杰士,不待文王兴。
得时舒气燄,宇宙生光精。失时卷机轴,圭荜韬纬经。
神龙冬亦蛰,蟋蟀秋乃鸣。饮醇未同醉,啜醨还独醒。
泛观疑自戾,反视不失平。人言惠与夷,宁知和非清。
膏沃照几室,火传非两灯。但使本根在,毋誇知力能。
协一虽奥理,不齐本物情。聊借庄生语,一吐胸中英。
看君鼓天翼,事业扬帝庭。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