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夜

随处看山一叶舟,夜深霜月亦兼愁。

翠华此际游何地,昼角中宵起戍楼。

甲马尚屯淮海北,旌旗初放楚江头。

洪涛滚滚乘风势,容易开帆不易收。

0

诗文译文

在任何地方,我随处乘坐小舟观赏着群山,

夜深了,霜和月光也增添了我的愁思。

此时此刻,我在何处漂泊呢?

昼角之声在午夜时分响起,戍楼亮起。

甲马依然驻扎在淮海北岸,

旌旗初次飘扬在楚江的岸头。

汹涛奔涌,顺风势而行,

扬帆容易,却难以收拢。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作者在夜晚乘船游览山水的情景,表达了他内心的愁思和无定的漂泊感。诗词的开篇即以\"随处看山一叶舟\",展现了诗人漂泊的身影与壮丽的山水景色相融合。夜深之时,诗人感受到了孤独和愁苦,霜和月亮的存在进一步加深了他内心的忧愁。

在这样的时刻,诗人不禁思考自己的归属和目的地。他问道:\"翠华此际游何地\",暗示了他的身份和目标的不确定性。接着,诗人描述了昼夜戍楼的景象,昼角的声音在深夜中响起,戍楼灯光亮起。这揭示了边塞的军事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无助和迷茫。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甲马在淮海北岸的驻扎和楚江岸头旌旗的飘扬,展现了战争的氛围和军队的动荡。洪涛滚滚,乘风势而行,寓意着诗人在动荡的世事中顺势前行。然而,诗人也意识到,开启一段旅程容易,但要收拢帆船却十分困难,这暗喻着诗人在流浪和漂泊中很难找到安定和归宿。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意境交融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在动荡的时代中的迷茫和无常感,同时也抒发了对归属和安宁的渴望。这种对内心矛盾和追求的表达,使《舟夜》成为一首具有哲思和情感共鸣的诗词作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其他诗经

郧襄之役与伯玉侍郎别恰三载矣闻出谼中至钱唐走信奉迎因成感旧之作

郧襄之役与伯玉侍郎别恰三载矣闻出谼中至钱唐走信奉迎因成感旧之作,明代,王世贞,

祖道春明三载强,宛如苏李赋河梁。君应食酒谈廷尉,我但登临忆侍郎。

一棹不妨衣带水,九秋谁拂蒯缑霜。祗园处处堪题石,莫遣青山负举觞。

49

秋雨喜霁

作者:黄裳(宋代)

秋雨喜霁,宋代,黄裳,

阳光方接物,阴蔽已开关。水落盈虚定,云收去就閒。

菊花窥晓日,松影撼秋山。滞思可乘兴,一联还解颜。

38

上南行十二首 其九

作者:方回(宋代)

上南行十二首 其九,宋代,方回,

斯人近云亡,华算八十四。登堂拜画像,衣冠昂古制。

有子身不死,科名今九世。焉知三家村,乃见万乘器。

11

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

东郡怀古二首。王京兆,唐代,李德裕,

河水昔将决,冲波溢川浔。峥嵘金堤下,喷薄风雷音。
投马灾未弭,为鱼叹方深。惟公执珪璧,誓与身俱沉。
诚信不虚发,神明宜尔临。湍流自此回,咫尺焉能侵。
逮我守东郡,凄然怀所钦。虽非识君面,自谓知君心。
意气苟相合,神明无古今。登城见遗庙,日夕空悲吟。

8

翠钟亭二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翠钟亭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

江外群山如画图,轻烟残雪入荆吴。东风醉问春多少,远郭垂杨十万株。

57

同陈安止登高明轩

同陈安止登高明轩,宋代,郭祥正,

有客学清净,喜为林下游。兹轩高且明,驻策同其休。

目界既朗彻,心官欣自由。弃禄慕居士,读经亲比丘。

云树樵声远,石层春水流。鸟羽莹可数,花光暖争浮。

已知隔人寰,日落山更幽。适此悟无生,馀事安足求。

70

偈颂十五首 其三

偈颂十五首 其三,宋代,释宝印,

虎头带角人难措,石火电光须密布。假饶烈士荐应难,懵底如何善回互。

40

呈陈紫微

呈陈紫微,宋代,刘天益,

欲下未下属玉双,喧瀑飞雪明石矼。扁舟激沥苍雪淙,断岸菰柳穿蓬窗。

舟程未达君子邦,心源直指如湍泷。后生薄俗邪说哤,老成砥柱回淳庞。

雄文翼道宝鼎扛,日月旂常九仞杠。急流勇退挂冠逄,饮水啮雪嗤羊腔。

孤轮绝翳空吠尨,飞蛾眇影捉明釭。翻思解缆鹿城江,寸莛不揣洪钟撞。

八年乔岳劳心悾,北望云迷翠羽幢。袖里虹霓气不降,珍储未辨珉与玒。

借公大扣声枞枞,庶几蚊虻附奔駹。

56

初拟下山谒华阴庙归兴急不果

作者:王履(明代)

初拟下山谒华阴庙归兴急不果,明代,王履,

东面神飞西向还,一心双系渺茫间。

却随骊子长鸣去,竟是真闲是假闲?

65

书怀

作者:戴栩(宋代)

书怀,宋代,戴栩,

随牒沧海隅,两见初月吐。

缅怀故山友,飘散等风雨。

低头繙簿书,仄足随步武。

荒哉旧时学,千古压一缕。

泾渭谁浊清,荼荠互甘苦。

痴儿了官事,朝饭或过午。

聊为五斗淹,未受三命俯。

有得那免失,无阙孰为补。

门前流水车,六辔去如组。

忽逢阮生途,微径何由取。

夸者类死权,所死固已粗。

人生天地间,谁客复谁主。

蛙鸣傥适意,贤於两部鼓。

蜗角起相攘,战剧赤白羽。

息机自搰搰,独趣甘踽踽。

喧寂不相谋,笑人从邓禹。

行藏正有时,倚楼追杜甫。

固知抱书癖,未肯学钱虏。

长缨羁单于,尺纸招赞普。

古来磊落人,过眼蚊蚋聚。

且复对青山,天外修眉妩。

悠然成独酌,醉语免童羖。

是时秋冬交,寒事欲墐户。

蛩螀夜唧唧,草木霜莽莽。

新诗从何来,令我隘寰宇,

飒然出世姿,一蜕尘与土。

海风入书帏,吟和鸥鸦櫨。

夜光惊照室,恍若珠还浦。

拂研染松煤,自汲寒井{无瓦}。

恶语未用删,意澹声节古。

起看参斗横,的历挂枌栩。

40

画眉曲七首 其四

作者:蔡圭(金朝)

画眉曲七首 其四,金朝,蔡圭,

画手新翻十样图,西巡故事出成都。凭君列置华堂上,与问丹青解语无。

87

题度洪富岭道中

作者:舒逊(元代)

题度洪富岭道中,元代,舒逊,

蹋破琼瑶路,行穿翡翠岑。光摇鳌背稳,迹印兽蹄深。

冰莹奁开镜,泉凝玉坠簪。野梅香彻骨,三嗅动微吟。

3

将至中山

将至中山,元代,蒲道源,

中山何处是,隐隐望孤城。远霭青林暗,斜阳白塔明。

韩苏名不朽,辽宋恨应平。策马长途晚,风沙老客情。

66

题光孝寺讷无言长老所藏宇南画龙

题光孝寺讷无言长老所藏宇南画龙,元代,柯九思,

道人画龙龙绝奇,何处人间曾见之。上京清暑朝初退,太液池边看雨时。

29

送高司寇之京

送高司寇之京,明代,湛若水,

日照江水涯,凄风爽鸠飞。严霜始消尽,正是好春时。

满城送司寇,冠盖何陆离。登高云雾合,望断继以诗。

21

怀英太守天彝广行不至 其一

作者:张澯(明代)

怀英太守天彝广行不至 其一,明代,张澯,

酌罢潇滩酒,登楼日日心。是谁过剡棹,想杀月华临。

13

题魏宪长山水四首 其四 冬景

题魏宪长山水四首 其四 冬景,明代,黄仲昭,

顽云亘野同一色,朔风驱霰声瑟瑟。须臾散作六花飞,天外群峰头尽白。

入夜郊原积渐平,江树幻作玕琪林。山人中酒睡初起,却疑六合秋蟾明。

我家炎方地少雪,宦邸惊看豪兴发。偶因公事出郊坰,纵目湖山赏奇绝。

城东绮阁诸王孙,娇歌响遏行空云。城西甲第多豪门,流霞泛满黄金尊。

宪台使君偏耐冷,自击清冰煮春茗。锦裘珍馔非不能,民有饥寒心未忍。

殷勤起访溪边梅,乾坤春信何时回。欲挽阳和遍寰宇,尽令寒士欢颜开。

22

哭祝京兆希哲二首 其二

哭祝京兆希哲二首 其二,明代,黄省曾,

嵇康懒性老还疏,孙绰才峰秀有馀。世上不知司马赋,人间今宝右军书。

从来燕雀争嘲凤,可惜蛟龙只混鱼。尚忆去年春二月,碧桃花下驻高车。

34

山有泉四章 赠友也

山有泉四章 赠友也,明代,邱云霄,

山有泉毖,于其阴。君子乐胥,言濯其缨。优之游之,逝耽尔清。

逝耽尔清,以卒斯盟。

山有泉毖,于其腹。君子乐胥,载濯我足。我心孔契,嗜此幽独。

嗜此幽独,伊谁云告。

山有泉毖,于其趾。君子乐胥,言盥其耳。无尘有聪,我心则喜。

逝彼颓流,载忧靡靡。

山有泉毖,于其门。君子乐胥,言洗其心。有郁中林,杜彼俗辕。

从我攸好,永以相敦。

48

题画用杨京兆亘韵

题画用杨京兆亘韵,明代,许天锡,

沧江涵清渚沙白,青天去山不盈尺。谁倾河汉洗霄氛,千顷波流浸坤脉。

松下山人绿发翁,眼前霜根化为石。壶天旷荡足栖迟,枕穴须臾岂荣适。

不知楚汉已随尘,自分烟霞久成癖。一朝沆瀣充枯肠,万古乾坤信双屐。

草木知春自觉秋,日出为朝入还夕。应怜世上夸毗子,按辔迟回碍行役。

不辞白首怀千金,欲买青山爱双璧。我忆洞江烟水村,高山为屏草铺席。

岂无竹屋三两间,亦有烟波舟一只。会须养疴归去来,怅望秋空暮云碧。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