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中作二首

去岁复今日,清槐系扁舟。

手携筇竹杖,朝上龟山头。

百川合为一,浩渺蟠天流。

徙倚弄佳音,啸歌怀旧邱。

京都偶为客,岁月复临秋。

蓬转近千里,星回将一周。

酷暑虽暂解,余威难速收。

金火两相搏,火壮金欲流。

恐有郁蒸陈,当代作戈矛。

且当事纨扇,未可窥狐裘。

0

诗文简析

《伏中作二首》以作者孔武仲亲身经历为背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岁月更迭的感慨与思考。诗人在舟行山间,观察自然景物,感叹大自然的壮丽和恢宏,同时也表达了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诗人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示了对时代变迁和战争的隐忧,同时也反映了对个体命运和生活境遇的思索。

诗文赏析

《伏中作二首》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个人经历的描绘,以及情感和社会议题的交织,展现了孔武仲独特的写作风格。诗中的清槐、龟山、百川和邱山等景物,以及金火相搏的意象,烘托出气候的变化和社会的动荡。诗人通过对大自然和个人经历的观察,表达了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以及对现实状况的忧虑。整首诗以充满哲理和沉思的语言,勾勒出了一个充满变化和不确定性的世界。通过对时光流转和个人命运的描绘,诗人传递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孔武仲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其他诗经

谒金门(惜春)

谒金门(惜春),宋代,朱子厚,

风又雨。春事自无多许。欲待柳花团作絮。柳花冰未吐。
翠袖不禁春误。沈却绿烟红雾。将谓花寒留得住,一晴春又暮。

94

【双调】水仙子 杂咏

【双调】水仙子 杂咏,元代,未知作者,

丽春园苏氏弃了双生,海神庙王魁负了桂英。薄幸的自古逢着薄幸,志诚的

逢着志诚,把志诚薄幸来评。志诚的合天意,薄幸的逢着鬼兵,志诚的到底有个

前程。遣怀

百年三万六千场,风雨忧愁一半妨。眼儿里觑心儿上想,教我鬓边丝怎地当?

把流年子细推详:一日一个浅斟低唱,一夜一个花浊洞房,能有得多少时光!春

香车宝马出城西,淡淡和风日正迟。管弦声里游人醉,尽生前有限杯,秋千

下翠绕珠围。绿柳中黄鹂啭,朱栏外紫燕飞,尽醉方归。夏

画船深入小桥西,红翠乡中列玳席。南薰动处清香递,采莲歌腔韵宜,效红

鸳白鹭忘机。细切银丝,浅斟白玉杯,尽醉方归。秋

萧萧红叶带霜飞,黄菊东篱雨后肥。想人生莫负登高会,且携壶上翠微,写

秋容雁字行稀。烹紫蟹香橙醋,荐金英绿义醅,尽醉方归。冬

彤云密布雪花飞,暖阁毡帘簌地垂。忆当时扫雪烹茶味,争如饮羊羔潋滟杯,

胆瓶中温水江梅。试宛转歌《金缕》,按蹁跹舞玉围,尽醉方归。

随时达变变峥嵘,混俗和光有甚争。只不如胡卢蹄每日相逐趁,到能够吃肥

羊饮巨觥,得便宜是好好先生。若要似贾谊般般正,如屈原件件醒,到了难行。

你强我弱我便宜,人善人欺天不欺。墙板般世事无碑记,料想来争甚的,则争个

来早来迟。由你待夸强说会,我则待随高就低,厌厌的日早平西。

命非由已不由他,进舍行藏须在我。用时节与他行些个,舍之则藏亦可,待

刚行半步难那。孔子遭阳货,臧仓毁孟轲,量我待如何。

知分限识进退决嫌疑,傲富贵甘清贫绝是非。看诗书温语孟鸣周易,见天心

察地理,住宅儿水绕水围。卧东窗三竿日,灌西园二亩畦,最相亲稚子山妻。退

毛鸾凤不如鸡,虎离岩前被兔欺。龙居浅水虾蟆戏,一时间遭困危,有一日起一

阵风雷。虎一扑十硕力,凤凰展翅飞,那其间别辨高低!

爱我时沉香亭畔击梧桐,爱我时细看华清出浴容。到如今病着床害的十分重,

地更盼羊车信不通,度春宵帐冷芙蓉。恁占着长生殿,撇我在兴庆宫,唱好是

下的也玄宗!

爱我时长生殿对月说山盟,爱我时华萼楼停骖缓辔行。爱我时沉香亭比并着

名花咏,爱我时进荔枝浆解宿醒,爱我时浴温泉走飞觥。爱我时赏秋夜华清宴,

爱我时击梧桐腔调成,爱我时为颜色倾城。

明妃万里出长安,和泪琵琶马上弹。意迟迟盼煞南来雁,雁还时人未还,塞

途赊沙草斑斑。过了些乞留曲吕涧,重重叠叠山,扑簌簌泪滴雕鞍!

打着面皂雕旗招忽地转过山坡,见一火番官唱凯歌,呀来呀来呀来呀来齐

声和。虎皮包马上驮,当先里亚子哥哥。番鼓儿劈扑桶擂,火不思必留不剌扑,

簇捧着个带酒沙陀。

青山隐隐水茫茫,时节登高却异乡。孤城孤客孤舟上,铁石人也断肠,泪涟

涟断送了秋光。黄花梦,一夜香,过了重阳。

满城风雨送重阳,与客登临醉一场。东篱虽少个陶元亮,有黄花三径芳,酌

浊醪满泛橙香。准备着樽前唱,安排着席上狂,不到底辜负了秋光。

夕阳西下水东流,一事无成两鬓秋,伤心人比黄花瘦,怯重阳九月九,强登

临情思悠悠。望故国三千里,倚秋风十二楼,没来由惹起闲愁。

烟笼寒水月笼沙,江上行人陌上花。兰舟夜泊青山下,秋深也不到家,对青

灯一曲琵琶。我这里弹初罢,他那里作念煞,知他是甚日还家?

常记的离筵饮泣饯行时,折尽青青杨柳枝。欲拈斑管书心事,无那可乾坤天

样般纸,意悬悬诉不尽相思。谩写下鸳鸯字,空吟就花月词,凭何人付与娇姿?

雕鞍一自两别离,不待梳妆懒画眉。歹浑家就里无别意,亲心儿嘱付你,嘱付你

休恋酒贪杯。到那里识些廉耻,休惹人闲是非,好觑当身己。

临行愁见整行李,几日无心扫黛眉。不如饮的奴先醉,他行时我不记的,不

强似眼睁睁两下分离?但去着三年五岁,更隔着千山万水,知他甚日来的?

一春鱼雁杳无闻,千里关山劳梦魂。数归期屈指春纤困,结灯花犹未准,叹

芳年已过三旬。退莲脸消了红晕,压春山长出皱纹,虚度了青春。

凤凰台上月儿明,恰似团圆云雾生。正遮了北斗杓儿柄,这凄凉有四星,睡

魂儿水底飘零。他那里人初静,我这里酒半醒,空点着半盏儿残灯。

丝丝梅雨透窗寒,苒苒离愁魂梦间。隔云山万里空长叹,要相逢难上难,望

天涯倚遍阑干。咱本是英雄汉,尚兀自把泪弹,他那里怎生般消瘦了容颜。

画桥斜映钓鱼舟,撒网攀罾不暂收。西湖南浦天然秀,古范蠡何处有?今人

不饮时干休。船刺在荷花荡,马拴在金线柳,直吃的尽醉方归。

火烧祆庙枉留情,水氵蓝桥空至诚。一个鱼沉一个雁杳无音信,困书生憔

悴损,想起来苦痛伤心。支楞的瑶琴上弦断,吉丁的掂折玉簪,扑通的井坠银瓶。

恰才相见玉簪折,才得欢娱弦断也,我无缘共寝秦楼月。不相逢时容易舍,既相

逢争忍离别。昨日个舞榭歌台,今日个花残月缺,明日个烟水重叠。

我正山长水远忆佳期,传与个瓶坠簪折歹信息。我自索酩子里自了相思泪,

梦回时想念谁?干休了废寝忘食。再休想团圆日,从今后不见伊,道别离真个别

离。

暗香浮动月黄昏,骨格精神画不真。倩东风吹上何郎鬓,比江头别是春,好

教人怨杀东君。香馥馥花心嫩,娇滴滴玉蕊新,可惜了寂寞在前村。

罗围宽褪瘦了腰肢,美饭刚推三四匙。困腾腾睡摺裙儿衤至,闷厌厌憔悴死,

泪珠儿界破胭脂。想着他温温存存事,欢欢喜喜时,因此上染做了相思。

转寻思转恨负心贼,虚意虚名歹见识。只被他沙糖口啜赚了鸳鸯会,到人前

讲是非,咒的你不满三十。再休想我过从的意,我今日悔懊迟,先输了花朵般身

己。

常想着绿窗前云雨那时节情,都做了风里杨花水面上萍。自从当日分开鸾镜,

好教我乍孤眠梦不成,想起来忽地心疼。虽不是我先薄幸,又不是我不志城,空

说下海誓山盟。

娘心里烦恼恁儿知,伏不定床前忙跪膝。是昨宵饮得十分醉,一时错悔是迟,

由奶奶法外凌迟。打时节留些游气,骂时节存些面皮,可怜见俺是儿女夫妻。不

思量大管是痴呆,俏俊冤家怎地舍?痛关情且是着疼热,俺娘却教我远离者,几

时是那自在时节?但守的三朝五夜,才撇下十朝半月,娘呵,只被你间阻煞人也。

后花园里等才朗,相抱相偎入绣房。笑吟吟先倒在牙床上,羞答答怎对当,

不由人脱了衣裳。锦被里翻了红浪,玉腕上金钏响,恰便似戏水鸳鸯。

夕阳西下意徘徊,今夜新郎又是谁?口儿里不住长吁气,好教我惮梳妆画眉,

担阁了少年身己。他又不和我温温存存睡,又不是才钱娶到妻,从黄昏到晓早分

离。喻镜

同心结义数年过,陡恁如今昏暗多。不明白抛闪人寂寞,想前生注定我,恰

团圆又早离合。打照面关情意,急回头不见他,好姻缘暗里消磨。喻敌

军多将广有埋伏,得胜姨夫且占取。卷旗幡到褪咽喉路,不筛锣不擂鼓,权

做个诈败佯输。等得你不来不去,心足意足,那其间再做个姨夫。喻双陆

风流局面实堪夸,有色教人心爱煞。间深里谁肯轻抛下?等闲时须下马,试

将门儿开咱。分付孩儿话,迟疾早到家,休想我半步那差。喻纸鸢

丝纶长线寄天涯,纵放由咱手内把。纸糊披就里没牵挂,被狂风一任刮,线

断在海角天涯。收又收不下,见又不见他,知他流落在谁家?

55

东武吟行

作者:陆机(魏晋)

东武吟行,魏晋,陆机,

投迹短世间。高步长生闱。

濯发冒云冠。浣身被羽衣。

饥从韩众餐。寒就佚女栖。

2

谢安

谢安,宋代,王安石,

谢公才业自超群,误长清谈助世纷。秦晋区区等亡国,可能王衍胜商君。

32

客中清明

作者:王翰(唐代)

客中清明,唐代,王翰,

梁园三月遇清明,旅况萧条百感生。故苑雨馀春草绿,高城日上晓烟轻。

花间歌管欢娱动,月下鞦韆笑语声。老去更无儿女念,秪馀拜扫最关情。

33

风雨寄张野人

作者:刘攽(宋代)

风雨寄张野人,宋代,刘攽,

宿雨萍号苦,凄风虎啸频。喜开虫豸蛰,怅阻物华春。

鸡叫思君子,莺迁忆故人。泥涂塞车辙,相过独无因。

65

重九会安正堂

作者:韩琦(宋代)

重九会安正堂,宋代,韩琦,

欲安衰朽敞虚堂,窃信孤忠敢自当。本幸岁时同众乐,适开樽俎遇重阳。

黄花旋插香环坐,翠岭新成妙出墙。留与邺都为故事,年年常占好风光。

64

塞下绝句

作者:严羽(宋代)

塞下绝句,宋代,严羽,

莫被封侯误,封侯似汉家。君看城下骨,万古一黄沙。

35

送宋省元教授吉州

作者:徐玑(宋代)

送宋省元教授吉州,宋代,徐玑,

州名因水得,此地昔曾游。

自有欧公宅,常多儒者流。

野花开别岸,春色在行舟。

勉就诗书教,名高不用求。

88

苦雨过玄妙池观莲

作者:张埴(宋代)

苦雨过玄妙池观莲,宋代,张埴,

门外惟攻蠹,几间如绝机。

飚车何处去,汗马是谁归。

此日炎炎极,吾身往往非。

有时同白羽,无语立红衣。

39

题金陵白鹭亭呈府公安中尚书二首 其一

题金陵白鹭亭呈府公安中尚书二首 其一,宋代,郭祥正,

青城突兀与云连,谁作高亭落日边。六代衣冠归寂寞,一番罗绮自华鲜。

低徊斗柄斟秋水,飞舞芦花欲雪天。直上烟霄无尺五,欲要王母对宾筵。

52

送孙丞法先池阳二首 其二

作者:苏籀(宋代)

送孙丞法先池阳二首 其二,宋代,苏籀,

一薰襟趣昵,掺执便它邦。书剑摇烟艇,鸿光醉绮窗。

县僚迎节盖,齐酝缀羊腔。器宇青云士,能名赋练江。

8

次德茂用惟直南楼韵

作者:卫泾(宋代)

次德茂用惟直南楼韵,宋代,卫泾,

眼明仍见大江浮,贪看青山倚柂楼。

落日鸡豚秋保祥,轻风苹蓼晚汀洲。

长征倦马思夷路,不下惊鸥避急流。

亦有琅玕何所赠,漫歌平子侧身愁。

7

秋晚杂兴十二首 其五

秋晚杂兴十二首 其五,宋代,方一夔,

门前吴越路,几步隔红尘。学课九千字,年书十二神。

殷床驰道马,隔岸渡桥人。自愧樊笼里,飞腾未有因。

77

裴垍

裴垍,宋代,金朋说,

竭诚佐理奖言司,先正君心帝者师。

举荐不为肓宰相,尽供乃职日孜孜。

52

桃源行

作者:胡宏(宋代)

桃源行,宋代,胡宏,

北归已过沅湘渡,骑马东风武陵路。

山花无限不关心,惟爱桃花古来树。

闻说桃花更有源,居人共得仙家趣。

之子渔舟安在哉,我欲乘之望源去。

江头相逢老渔父,烟水苍苍云日暮。

投午拱手向我言,桃源之说非真然。

当时渔子渔得钱,买酒醉卧桃花边。

桃花风吹入梦里,自有人世相周旋。

酒醒惊怪告俦侣,远近接响俱相传。

靖节先生绝世人,奈何记伪不考真。

先生高步窘末代,雅志不肯为秦民。

故作斯文写幽意,要似寰海杂风尘。

不然川原远近蒸霞开,宜有一片随水人东来。

呜呼神明通八极,岂特秘尔桃源哉。

我闻是言发深省,勒马却辞渔父回。

及晨遍览三春色,莫便风雨空莓苔。

83

答张秀才问疾

答张秀才问疾,明代,李攀龙,

青阳荡积晦,素雪亦云熙。仲月陶嘉树,閒庭暧流滋。

微风中夜兴,清光动遥帷。残灯出四壁,钟鼓一何痴。

闭关抵百役,内热耿于罹。养痾终年岁,人生能几时。

服散代晨餐,匕箸厌相持。哲夫秉大观,一往不复疑。

所愧乏明德,盈缩无常期。

80

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

二子诗 其二 谢茂秦,明代,李攀龙,

谢榛吾党彦,轗轲京华陌。黄金自不留,朱颜亦已掷。

韦布岂尽愚,咄嗟名士籍。握手金闺人,中情多所适。

目若营俦匹,踯躅难自释。倒屣公卿前,将须坐其席。

冠盖罗长衢,染翰日相索。遂令清庙音,乃在褐衣客。

一出游燕篇,流俗忽复易。还顾望鹿门,矫矫青云翮。

92

怀友寒溪逸史二首 其一

作者:卢宁(明代)

怀友寒溪逸史二首 其一,明代,卢宁,

江左十年别,儒冠载道身。芙蓉峰上月,兰芷意中春。

100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三

和周吏部海门公韵 其三,明代,邹元标,

壁间时挂不弦琴,风度泠泠万古心。我欲一弹山水调,却嫌人拟太高深。

8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