洒然堂

何必徜徉水石间,听君言语已孱颜。

三湘尽处犹逢竹,五岭回时却见山。

吏案总教如雁雁,灵源我且似鸥閒。

天边猿鹤皆相识,惟欠携筇日往还。

0

诗文译文

何必徜徉水石间,

听君言语已孱颜。

三湘尽处犹逢竹,

五岭回时却见山。

吏案总教如雁雁,

灵源我且似鸥閒。

天边猿鹤皆相识,

惟欠携筇日往还。

解析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渴望远离尘嚣,寻求心灵的宁静。

诗文赏析

1.诗人通过借景抒发情感,以水石、竹、山等自然元素来象征诗人内心的纯净和宁静。

2.诗中的“三湘”指的是湖南洞庭湖一带,而“五岭”指的是湖南的五嶽山,这些地名的出现给诗词增添了特定的地域色彩。

3.诗中的“吏案”指的是官员的公文案件,而“灵源”则是指思想的源泉。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疲惫感和对自由自在的向往。

4.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山野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够携带竹筇(指支撑行走用的竹杖)在天边的猿鹤之间往来。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自在、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心灵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

张舜民

张舜民 生卒年不详,北宋文学家、画家。字芸叟,自号浮休居士,又号矴斋。邠州(今陕西彬县)人。诗人陈师道之姊夫。英宗治平二年(1065)进士,为襄乐令。元丰中,环庆帅高遵裕辟掌机密文字。元祐初做过监察御史。为人刚直敢言。徽宗时升任右谏议大夫,任职七天,言事达60章,不久以龙图阁待制知定州。后又改知同州。曾因元祐党争事,牵连治罪,被贬为楚州团练副使,商州安置。后又出任过集贤殿修撰。

其他诗经

次韵黄子馀惠双井茶二首 其一

作者:洪适(宋代)

次韵黄子馀惠双井茶二首 其一,宋代,洪适,

荻花枫叶醉为乡,每忆临分一鼎香。枉费光阴惊老大,略无治行愧循良。

归心来往鸡豚社,清思消磨雁鹜行。且喜弦歌馀乐地,好诗句句挟风霜。

26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

作者:李辕(明代)

忆昔自京至关中将四千里所历古迹不能殚记因閒居无事追赋律诗凡十首目之曰忆晋以泄曩日之思云,明代,李辕,

四月南风驿路长,汴梁河底树苍苍。牙樯锦缆伤前代,□□□□□□□。

□□□□□□□,□□□□□□□。□□□□□□□,□□□□□□□。

94

一丛花

一丛花,清代,陆求可,

六花堆积满乾坤,一色更无痕。但分山水高低处,与林庐城郭江村。

蜡屐扶筇,印生屐齿,回首失柴门。

不知明月照黄昏,步步踏瑶琨。谁怜东郭先生苦,偶行吟、露出鞋跟。

莫笑孙康,读书相映,不复问饔餐。

83

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

青房并蒂莲(维扬怀古),宋代,周邦彦,

醉凝眸。正楚天秋晚,远岸云收。草绿莲红,□映小汀洲。芰荷香里鸳鸯浦,恨菱歌、惊起眠鸥。望去帆、一派湖光,棹声咿哑橹声柔。
愁窥汴堤细柳,曾舞送莺时,锦缆龙舟。拥倾国纤腰皓齿,笑倚迷楼。空令五湖夜月,也羞照三十六宫秋。正浪吟、不觉回桡,水花风叶两悠悠。

73

【正宫】醉太平 堂堂大元,

【正宫】醉太平 堂堂大元,,元代,未知作者,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讥贪小利者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素里寻豌豆,鹭

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叹子弟

寻葫芦锯瓢,拾砖瓦攒窑。暖堂院翻做乞儿学,做一个莲花落训道。戴一顶

十花九裂遮尘帽,穿一领千补百衲藏形袄,系一条七断八续勒身绦。这的是子弟

每下梢!

莲花落易学,桃李子难教。张打油罗罗连和得着,学不成打爻。牵着个

狗儿当街叫,提着个爽儿沿街调,拿着个鱼儿绕街敲。这的是子弟每下梢!

45

【双调】殿前欢 杨廉夫席上

作者:张雨(元代)

【双调】殿前欢 杨廉夫席上,元代,张雨,

杨廉夫席上有赠

小吴娃,玉盘仙掌载春霞。后堂绛帐重帘下,谁理琵琶?香山处士家,玉局仙人画,一刻春无价。老夫醉也,乌帽琼华。

49

初春书怀七首 其五

作者:陆游(宋代)

初春书怀七首 其五,宋代,陆游,

底处人间无骇机,超遥且喜谢招麾。千年涧底孤松秀,万里天边独雁归。

服气昔常憎火食,游山近已制荷衣。青城况有幽人约,会守丹炉隐翠微。

42

野兴四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野兴四首 其二,宋代,陆游,

江湖萧散葛天民,敕放还山一幅巾。老去饥羸惟恃粥,病来举动每须人。

道穷举世知心少,学进吾儿著语亲。更有一端差自慰,短檠不作白头新。

56

句 其十七

作者:晏殊(宋代)

句 其十七,宋代,晏殊,

漫取忠臣比芳草,不知谗口起椒兰。

78

征客诗

征客诗,南北朝,吴均,

公卿来怅别,葭声在狭斜。玉樽浮云盖,朱轮流水车。

鞚中悬明月,剑杪照莲花。

37

和合浦庾司训读书韵

作者:王翰(唐代)

和合浦庾司训读书韵,唐代,王翰,

道统相传只一心,圣心日月本来明。舞仪灵凤箫韶奏,告锡玄圭水土平。

礼乐夔龙千古盛,勋庸周召万人英。自从尼父删修后,不识河汾续得成。

16

杂曲歌辞。今别离

杂曲歌辞。今别离,唐代,崔国辅,

送别未能旋,相望连水口。船行欲映洲,几度急摇手。

38

和黄节推陪王守泛舟

作者:刘攽(宋代)

和黄节推陪王守泛舟,宋代,刘攽,

清池堪百亩,珍木多十围。灌泉昔未盈,移树今更肥。

境豁自心匠,宴游及韶辉。居然坐高斋,不减临郊扉。

青旗贳冻酒,春服成单衣。游人半童叟,好鸟偕鸣飞。

彤襜照银章,宾从相因依。置觞面高轩,密坐罗芳菲。

清笳急鸣鼓,红妆耀迟晖。澄潭止可鉴,画楫相与挥。

曳裾载笔简,自顾才也微。之子倾盖贤,赏心谅云稀。

长歌善必赓,旧令繁勿违。徒令夕阳暝,不醉终无归。

2

和王著作见寄

和王著作见寄,宋代,范纯仁,

疏慵斋阁昼常扃,忽喜君来病魄醒。走访禅山诸洞穴,醉吟词客旧林亭。

十年多难头俱白,四友相看眼共青。别后新诗收满轴,芝兰虽远有馀馨。

40

题梅正傅学正思原图

题梅正傅学正思原图,宋代,朱晞颜,

江汉可游河可泳,涉卬已入诗人咏。何人绘此思原图,直欲源流接清近。

嗟哉宗法久已湮,服属终缌亲已尽。礼亡世远情益疏,骨肉沦胥相诟病。

吾身而上幸可推,百世犹能系其胤。昔人敦义致所思,岂但拘拘传谱引。

是图命意良有然,一览令人发深省。名门德业世所钦,圭组蝉联互辉映。

都官清节死不渝,祀事孔时官守谨。舒王虽贵魄已沉,卮酒无人酹松影。

我诗浅陋不成章,要与水山相久永。

17

立夏日示陈安国宣义

立夏日示陈安国宣义,宋代,郭祥正,

昨日春归尽,轻衣畏暑侵。落花空眷影,新叶自成阴。

书永惟便睡,蝉清稍伴吟。小团宫样茗,分酌莫辞深。

32

圆山谣

圆山谣,宋代,郭祥正,

庙食圆山忘岁年,自言耽酒未能还。身披羽衣手提药,时时混迹来人间。

七言四句又奇绝,固非俗士能追攀。蓬莱却在漳水上,鳌头突起沧波环。

长萝秀木锁春色,石泉自泻秋声潺。伊予来漳四十日,始造秘殿瞻威颜。

归鞍未解疾遽作,寒气束缚形骸跧。夜梦青衣捧玉盘,琉璃十颗传灵丹。

欣然投齿咀三四,若饮沆瀣生修翰。精神顿觉枕上醒,五鼓未送蟾光残。

明朝视事若平昔,僚吏争贺询其端。真仙垂祐必终始,凡骨岂易当珍丸。

便思勇决谢尘网,往跨皓鹤参翔鸾。吟诗卖药同至乐,安用包羞拘一官。

58

送人之蜀郡守

作者:王称(明代)

送人之蜀郡守,明代,王称,

闻道蚕丛国,西连汉陇平。三年怀紫袖,万里慰苍生。

夜月巴川静,秋风锦水清。请看霜锷试,莫使雪山倾。

58

次明仲韵 其四

作者:赵鼎(宋代)

次明仲韵 其四,宋代,赵鼎,

一年春事到耕桑,辽绝乡山恨渺茫。清梦不成风雨夜,更堪诗思搅饥肠。

76

偈三首 其二

偈三首 其二,宋代,释瑞仙,

棚头鼓未鸣,部乐未抹抢。竿木逞伎俩,著忙出定场。

懡㦬便回去,一段最光扬。

8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