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晴步谒杨令於乌龙寺

作者:朱翌(宋代)

举头廓廓见晴虚,山色秋光得自如。

杖履可行三里近,斧斤不赦万松疏。

上人坐设刀圭饮,乃祖家无担石储。

语罢寒温晚归去,相逢庆不问迁除。

0

诗文译文

抬头眺望,广阔的天空明澈虚无,

山色融入秋光,自然而然地展现。

拄着杖行走,距离乌龙寺不过三里,

斧斤砍伐不容忍,万松疏落稀疏。

上人坐在那里,摆放着刀和圭杯,享受饮酒,

祖先的家族并没有担负石储。

交谈结束,寒暖的晚风吹拂,我准备归去,

相逢的喜悦,无需问及迁移和除去。

诗文赏析

抬头眺望,广阔的天空明澈虚无,

山色融入秋光,自然而然地展现。

拄着杖行走,距离乌龙寺不过三里,

斧斤砍伐不容忍,万松疏落稀疏。

上人坐在那里,摆放着刀和圭杯,享受饮酒,

祖先的家族并没有担负石储。

交谈结束,寒暖的晚风吹拂,我准备归去,

相逢的喜悦,无需问及迁移和除去。

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色和人物描写,传达出宁静、宽广和喜悦的情感。整首诗以崇山峻岭的乌龙寺为背景,将秋天的山色与晴朗的天空相融合,表现出自然景色的美丽和恢宏。诗人行走在山间,描绘了松树疏落的景象,这种景色给人以宁静和放松的感受。

诗中的\"上人\"指的是杨令,他在乌龙寺中坐着享受饮酒,诗人与他交谈之后,感受到了归去的喜悦。诗人提到杨令的祖先没有积蓄石储,可能是在表达人们不贪恋物质财富的心态,更加注重内心的宁静和欢乐。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和人物情感交融,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简洁的语言,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和人际交往的赞美,呈现出一种平和淡泊的生活态度。读者在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其中的宁静、喜悦和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同时也能体会到作者对于内心世界的追求与满足。

朱翌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其他诗经

中岩封崇寺

作者:冯山(宋代)

中岩封崇寺,宋代,冯山,

万竹林间一径升,满岩金碧静香灯。飞泉散乱垂千尺,危阁攲斜拥数层。

雨气或从檐际落,风光时向坐中凝。荒碑文字那能读,合眼煎茶问老僧。

89

自述

自述,明代,唐顺之,

祗为抽簪早,归来已四春。本非食肉相,犹是饭牛身。

负郭无新业,灌园有旧邻。矶边独钓客,陇上偶耕人。

相见一相笑,吾今罢问津。

9

初至西充

作者:常纪(清代)

初至西充,清代,常纪,

邑小如村落,城荒草木秋。人烟看寂寂,山鸟听啾啾。

稍喜民风朴,敢言吏治优。还将休息意,蚤夜共咨诹。

18

【双调】蟾宫曲 西湖

【双调】蟾宫曲 西湖,元代,徐再思,

十年不到湖山,齐楚秦燕,皓首苍颜。今日重来,莺嫌花老,燕怪春悭。听

越女鸾箫象板,恼司空雾鬓云环。道院弹关,酒会诗坛,万古西湖,天上人间。钱子云赴都

赋河梁渺渺予怀,今日阳关,明日秦淮。鹏翼风云,龙门波浪,马足尘埃。

宽洗汕胸中四海,便蜚腾天上三台。休等书斋,梅子花开,人在江南,先寄诗来。江淹寺

紫霜毫是是非非,万古虚名,一梦初回。失又何愁?得之何喜?闷也何为?

落日外萧山翠微,小桥边古寺残碑。文藻珠玑,醉墨淋淳,何似班超,投却毛锥。登太和楼

白云中涌出蓬莱,俯视西湖,图画天开。暮雨珠帘,朝云画栋,夜月瑶台。

书籍会三千剑客,管弦声十二金钗。对酒兴杯,拊髀怜才,寄语玲珑,王粲曾来。竹夫人

湘妃应是前身,不记何年,封虢封秦。万古虚心,百年贞节,一世故人。剖

苍壁寒凝泪痕,挽潜蛟巧结香纹。侍枕知恩,入梦无春,两腋清风,满枕行云。姑苏台

荒台谁唤姑苏?兵渡西兴,祸起东吴。切齿仇冤,捧心钓饵,尝胆权谋。三

千尺侵云粪土,十万家泣血膏腴。日月居诸,台殿丘墟。何似灵岩,山色如初。名姬玉莲

荆山一片玲珑,分付冯夷,捧出波中。白羽香寒,琼衣露重,粉面冰融。知

造化私加密宠,为风流洗尽娇红。月对芙蓉,人在帘栊。太华朝云,太液秋风。春情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

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西湖寻春

清明春色三分,湖上行舟,陌上游人。一片花阴,两行柳影,十里莎ブ。不

要多ゾ排一品,休嫌少酒止三巡。处处开樽,步步寻春。花下归来,带月敲门。送沙宰

宦游人过钱塘,江水汤汤,山色苍苍。马首西风,鸡声残月,雁影斜阳。男

子志周流四方,循吏心恪守三章。岐麦林桑,渡虎驱蝗。人颂《甘棠》,春满琴

堂。月

问青天呼酒重倾,几度盈亏,几度阴晴。夜冷鱼沉,山空鹤唳,露滴乌惊。

看杨柳楼心弄影,听梨花树底吹笙。雪与争明,风与双清。玉兔韬光,万古长生。赠粉英

温柔乡里娉婷,清比梅花,更有余清。玉蕊含香,琼蕤沁月,瑶萼裁冰。冠

杨柳东风媚景,赋芙蓉夜月幽情。花下苏卿,月下崔莺,世上飞琼,天上双成。西湖夏宴

卷荷筒翠袖生香,忙处投闲,静处寻凉。一片歌声,四围山色,十里湖光。

只此是人间醉乡,更休题天上天堂。老子疏狂,信手新词,赠与秋娘。红梅

蕊珠宫内琼姬,醉倚东风,谁与更衣?血泪痕深,茜裙香冷,粉面春回。桃

杏色十分可喜,冰霜心一片难移。何处长笛?吹散胭脂,分付春归。

88

舟过南庄呼村老与饮示以诗二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舟过南庄呼村老与饮示以诗二首 其一,宋代,陆游,

昔我过此时,荷花粲云锦。今我复来游,霜露已凄凛。

乡邻福苦薄,积雨败垂稔。禾头耳

60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十六 药圃

作者:陆游(宋代)

郭氏山林十六咏 其十六 药圃,宋代,陆游,

采芝夏黄公,卖药韩伯休。吾友子郭子,高趣可与侔。

38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于白马山下

中秋前两日别刘彦纯彭仲庄于白马山下,宋代,杨万里,

匆匆离合梦非梦,续续谈谐眠不眠。莫道对床容易著,试思分手几何年。

长亭更放金荷浅,后夜谁同璧月圆。要得长随二三友,不知由我定由天。

77

临江仙 其一

临江仙 其一,宋代,晏几道,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

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

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88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鸂鶒

春暮思平泉杂咏二十首。鸂鶒,唐代,李德裕,

清沚双鸂鶒,前年海上雏。今来恋洲屿,思若在江湖。
欲起摇荷盖,闲飞溅水珠。不能常泛泛,惟作逐波凫。

56

大士既去因迎子刘子小影供之

大士既去因迎子刘子小影供之,清代,全祖望,

已知非俗族得驱除,陟降英灵喜廓如。敢道登堂许私淑,修吾书更护吾车。

94

返棹慈湖先生墓下守潮

返棹慈湖先生墓下守潮,清代,全祖望,

晨起望早潮,茫茫雾如海。黑云遍芦中,朝爽失真宰。

四明北诸峰,翠碣擅晴霭。胡忽眩我睛,三叹生感慨。

谁谓平旦气,定足见精采。长夜亦梏亡,畴为洗荒秽。

伫需旭日光,祛兹周遭累。灵台顿瞿然,石窗共潇洒。

63

送半村厉元吉出尉乌程

送半村厉元吉出尉乌程,宋代,谢枋得,

十二街头三尺雪,骏马健行如跛鳖。

生怀故人厉半村,拂袖前行何勇决。

叠山居士强欲吟,冻笔如椎砚欲裂。

京国青衫十载交,欲言不言情哽咽。

愿君勿作绕指柔,愿君勿作在鑛铁。

甘雨幽遐冤草甦,清风宇宙贪泉竭。

循良讵困圣明时,玉烛光华待调燮。

6

种莲

作者:刘敞(宋代)

种莲,宋代,刘敞,

雨馀池上清且满,浮萍漂漂绿蒲短。主人惜此芳意薄,移藕丁宁不辞远。

南陂芙蓉少人识,叠蕊重房无俗格。托根得地今始逢,西风白露为君容。

76

蒙示容斋诗辄为五言仰续逸唱

作者:刘敞(宋代)

蒙示容斋诗辄为五言仰续逸唱,宋代,刘敞,

达人与道运,投迹系所逢。在治信若凤,处幽固犹龙。

外物纷屡变,中扃豁兼容。乃知云梦区,未足婴其胸。

明公蹈康济,兹世已陶镕。优游就偃息,暇豫奏时雍。

高斋危舍字,数亩环崇墉。虚轩便炎夏,奥室宜隆冬。

采真混出处,造适观羲农。玩名肆独乐,怙势轻万钟。

越人起丹穴,子房去赤松。材为用见循,道以世难从。

古事何昭昭,斯民积颙颙。独应甘棠树,方使来者封。

93

古心斋为朱鉴子明赋

古心斋为朱鉴子明赋,宋代,朱晞颜,

世俗相诟病,美刺非妍媸。纡徐极狡好,肮脏多瑰奇。

我面宁似子,子我不自知。至哉虚灵中,有物窈莫推。

羊狠类渥丹,麟绂生蒙倛。圣狂惟自克,是故几于危。

尧舜去已远,厥鉴犹可师。明德始自明,令闻日四驰。

咨嗟今之人,方寸有险夷。作诗以铭子,聊用自解颐。

46

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

作者:苏洵(宋代)

忆山送人五言七十八韵,宋代,苏洵,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睛光厌西川。

远望未及上,但爱青若鬟。

大雪冬没胫,夏秋多蛇蚖。

乘春乃敢去,葡匐攀孱颜。

有路不容足,左右号鹿猿。

阴崖雪如石,迫暖成高澜。

经日到绝顶,目眩手足颠。

自恐不得下,抚膺忽长叹。

坐定聊四顾,风色非人寰。

仰面嗫云霞,垂手抚百山。

临风弄襟袖,飘若风中仙。

朅来游荆渚,谈笑登峡船。

峡山无平冈,峡水多悍湍。

长风送轻帆,瞥过难详观。

其间最可爱,巫庙十数巅。

耸耸青玉干,折首不见端。

其余亦诡怪,土老崖石顽。

长江浑浑流,触啮不可拦。

苟非峡山壮,浩浩无隅边。

恐是造物意,特使险且坚。

江山两相值,后世无水患。

水行月余日,泊舟事征鞍。

烂漫走尘土,耳嚣目眵昏。

中路逢汉水,乱流爱清渊。

道逢尘土客,洗濯无瑕痕。

振鞭入京师,累岁不得官。

悠悠故乡念,中夜成惨然。

《五噫》不复留,驰车走镮辕。

自是识嵩岳,荡荡容貌尊。

不入众山列,体如镇中原。

几日至华下,秀色碧照天。

上下数十里,映睫青巑巑。

迤逦见终南,魁岸蟠长安。

一月看三岳,怀抱斗以骞。

渐渐大道尽,倚山栈夤缘。

下瞰不测溪,石齿交戈鋋。

虚阁怖马足,险崖摩吾肩。

左山右绝涧,中如一绳悭。

傲睨驻鞍辔,不忍驱以鞭。

累累斩绝峰,兀不相属联。

背出或逾峻,远骛如争先。

或时度冈岭,下马步险艰。

怪事看愈好,勤劬变清欢。

行行上剑阁,勉强踵不前。

矫首望故国,漫漫但青烟。

及下鹿头坂,始见平沙田。

归来顾妻子,壮抱难留连。

遂使十余载,此路常周旋。

又闻吴越中,山明水澄鲜。

百金买骏马,往意不自存。

投身入庐岳,首挹瀑布源。

飞下二千尺,强烈不可干。

余润散为雨,遍作山中寒。

次入二林寺,遂获高僧言。

问以绝胜境,导我同跻攀。

逾月不倦厌,岩谷行欲殚。

下山复南迈,不知已南虔。

五岭望可见,欲往苦不难。

便拟去登玩,因得窥群蛮。

此意竟不偿,归抱愁煎煎。

到家不再出,一顿俄十年。

昨闻庐山郡,太守雷君贤。

往求与识面,复见山郁蟠。

绝壁横三方,有类大破镮。

包裹五六州,倚之为长垣。

大抵蜀山峭,巉刻气不温。

不类嵩华背,气象多浓繁。

吴君颍川秀,六载为蜀官。

簿书苦为累,天鹤囚笼樊。

岷山青城县,峨眉亦南犍。

黎雅又可到,不见宜悒然。

有如烹脂牛,过眼不得餐。

始谓泛峡去,此约今又愆。

只有东北山,依然送归轩。

他山已不见,此可著意看。

14

杂诗 其七

作者:李复(宋代)

杂诗 其七,宋代,李复,

万物忘我难,圣人出同忧。女娲断鳌足,轩辕殛蚩尤。

禹命洪水乂,稷播百谷修。元德与天通,珍符告帝休。

起皆不得已,本非功业谋。应龙潜深渊,睢盱寒水秋。

乘时御风雷,雨施化形流。体异灵气同,默契神变求。

37

幽兴

幽兴,宋代,陈必复,

自折疏花插小瓶,醉眠明月读骚经。

白云也识幽人意,分与秋山一半青。

10

灵岩寺呈锐公禅师

作者:唐绩(宋代)

灵岩寺呈锐公禅师,宋代,唐绩,

一水穿岩走碧沙,沿溪樛木卧龙蛇。分明便是桃源路,不见溪头流落花。

32

西江月 书怀

西江月 书怀,宋代,龚大明,

我本无为野客,飘飘浪迹人间。一时被命住名山。

未免随机应变。

识破尘劳扰扰,何如乐取清闲。流霞细酌咏诗篇。

且与白云为伴。

6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