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山歌/夜归鹿门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0

诗文译文

韵译黄昏时山寺的钟声回荡山谷,渔梁渡口处一片喧闹的声音。

人们沿着沙岸向江村走过去,我也乘坐一叶小舟返回鹿门。

鹿门的月光使山树显现出来,我忽然来到了庞公隐居之地。

清冷的山岩路寂静的林间道,唯有隐居的人在此飘逸来去。散译天色已近黄昏,山寺里的钟声响起,渔梁渡口人们争着过河,喧闹不已。行人沿着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也乘着小舟返回鹿门山。皎洁的月光照映着鹿门山,山树一片迷朦。忽然,仿佛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曾隐居的地方,也到了我现在的栖身之地。如门的山岩松间的小路幽幽静静,只有隐者独自来去,与这美妙的大自然融为一体。

诗文注释

⑴鹿门:山名,在襄阳。

⑵昼已昏:天色已黄昏。

⑶渔梁:洲名,在湖北襄阳城外汉水中。《水经注·沔水》中记载:“襄阳城东沔水中有渔梁洲,庞德公所居。”喧:吵闹。

⑷余:我。

⑸开烟树:指月光下,原先烟雾缭绕下的树木渐渐显现出来。

⑹庞公: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荆州刺史刘表请他做官,不久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

⑺岩扉:指山岩相对如门。

⑻幽人:隐居者,诗人自称。

创作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阳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前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

据《襄阳记》载:“鹿门山旧名苏岭山。建武中,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夹神庙道口,俗因谓之鹿门庙,后以庙名为山名,并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里,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标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此诗当作于作者四十岁后隐居鹿门时,即景龙二年(708)至先天元年(712)间,故题为“夜归鹿门山”。

诗文简析

开篇二句写诗人傍晚江行的见闻。首句写白昼已尽,黄昏降临,幽僻的古寺传来了报时的钟声,次句写沔水口附近的渔梁渡头人们急于归家时抢渡的喧闹,首句表现的是安宁静谧的环境,次句却表现喧嚣,形成了鲜明而强烈的比照,这是远离人寰的禅境与喧杂纷扰的尘世的比照。

第二联,前句承“渔梁”,是写村人各自上岸还家;后句承“山寺”,写自己回到鹿门。这两句是以人归引出自归,作为前文的具体补述。两种归途展现两样不同的心境,这又是一个比衬,从中表现出诗人与世无争的隐逸志趣和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怀。

第三联,鹿门山的林木本为暮霭所笼罩,朦胧而迷离,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雾竟消,树影清晰。诗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着崎岖的山路,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庞公昔时隐居的地方。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忘乎所以。孟浩然仰慕庞公的志节,他在《登鹿门山怀古》中也吟有“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的诗句。

最后二句,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隐者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诗虽歌咏归隐的清闲淡素,但对尘世的热闹仍不能忘情,表达了隐居乃迫于无奈的情怀。感情真挚飘逸,于平淡中见其优美,真实。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颇像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净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其他诗经

题柴言山水四首 其四 冬

作者:陆游(宋代)

题柴言山水四首 其四 冬,宋代,陆游,

草亭临峭绝,霜嶂起嶙峋。危磴傥可上,老夫思卜邻。

77

初八日,甘谷招饮,题其小照五卷 其二

初八日,甘谷招饮,题其小照五卷 其二,清代,全祖望,

君今杖之始,荧荧藜火青。更阅五十载,撒手便空行。

65

灯夕都下

作者:刘攽(宋代)

灯夕都下,宋代,刘攽,

元夕灯光岁益新,羁游四十五年春。垂髫已识东西事,回首宛如前后身。

绣毂雕鞍驱不顾,丹台绛阙到无因。清霜著屋风吹面,素月满庭吾故人。

4

张奕见访逆旅

作者:严羽(宋代)

张奕见访逆旅,宋代,严羽,

岁晚伤为旅,君来适慰情。郊扉寒少色,江渚夜多声。

报国怜他日,为儒愧此生。那言离合际,更触壮心惊。

43

咏竹 雪

咏竹 雪,宋代,张玉娘,

冻雪霏霏堕九皋,竹枝垂地翠旋销。玉龙战退飞鳞甲,青凤翻成白羽毛。

岁晚馀寒知劲节,梦回佳兴讶清标。隔云谁弄柯亭笛,落尽梅花风韵高。

7

送京运使赴召二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送京运使赴召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南浦维舟初拜公,五溪随牒限趋风。问途欲假移官见,倾听欢闻召节东。

不但朝阳徯鸣凤,正思御史昔乘骢。我曹意见非黎庶,大庇要令天下同。

73

呈子肃三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呈子肃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忆过君家黄堰居,春风杨柳政扶疏。人生离合自多感,邂逅更当摇落馀。

44

寄阆州诸弟

作者:刘敞(宋代)

寄阆州诸弟,宋代,刘敞,

渤澥来参首,西南入漏天。泄雪三峡壅,喷雨五河悬。

雷电虚岩底,虹霓白日边。孤城危兽角,沈灶溢蛟涎。

朐䏰愁巴俗,超腾怯羽仙。传闻吞梦泽,想见堕飞鸢。

汉河星槎远,泥涂剑阁偏。空怀万里浪,兴尽阆风前。

92

春飔

作者:洪朋(宋代)

春飔,宋代,洪朋,

春飔天上来,吹我中庭树。争先两株桃,照日结红雾。

枝枝迭映蔚,叶叶相誇诩。光彩夺目精,香气袭行路。

风雨不我谋,零落纵横去。西家婉娩姿,见之切情虑。

蹇修安所营,年芳空掷度。意内人莫知,泪下成红雨。

66

正月初六日

作者:韩淲(宋代)

正月初六日,宋代,韩淲,

开年逐夜闻山雨,阵阵声催一样春。孤枕自听元不恶,虚檐谁谓便能新。

门前有客尤全美,园里无梅益固珍。水活正添幽涧渌,草生纤嫩亦初匀。

56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二

子与以服散卧病因赋姬人怨服散三章戏赠 其二,明代,李攀龙,

桃花流水赤城山,当日刘郎去复还。若道不如天上好,何缘二女忆人间。

55

赠友人十二首 其十二

赠友人十二首 其十二,明代,释函可,

相知惟我泪难乾,三嘱殷勤晓露寒。便是羊裘容易识,十分珍重钓鱼竿。

70

北京吕舍人万乐子世宽明坤病目四十不肯娶遨游四方来访西樵将之藩府勉留住喷玉岩 其二

北京吕舍人万乐子世宽明坤病目四十不肯娶遨游四方来访西樵将之藩府勉留住喷玉岩 其二,明代,湛若水,

岩中自有一乾坤,云作衣衾山作垣。况有天花来作供,长裾何必曳王门。

76

倚杖

倚杖,明代,赵焞夫,

莫上溪桥望,斜阳背晚鸦。衰年仍作客,乱世巳无家。

断雁烟迷影,寒梅雪作花。片心摇欲折,凄切听鸣笳。

89

岭南令

岭南令,明代,罗洪先,

邑险当新造,才高特试难。分疆百里俭,敷政四邻看。

卉服文移简,蚶田赋入宽。无忘柔远意,圣主待民安。

51

望匡庐

望匡庐,明代,罗洪先,

去年逃暑寻瀑布,嵓崖带雨迷归路。暂向禅房解客衣,石坛犹记莓苔处。

扁舟此日下浔阳,天际孤帆一雁翔。却望千峰烟云里,白云明灭閒青苍。

32

游泰伯古墟赞

游泰伯古墟赞,明代,黄省曾,

遐哉泰伯,夙景高风。遗兹德壤,焕表圣踪。萧森祝宇,千秋所崇。

于焉稽首,徘徊像容。

44

送蔡汉长之官泷西二首 其二

送蔡汉长之官泷西二首 其二,明代,陈恭尹,

干将雄气迥难干,莫谓师儒是素餐。骐骥取途须待饱,蛟龙为雨贵能蟠。

百年况味尝应遍,万里曾行眼亦宽。入道久知无别诀,半安随处总安安。

14

题鲍子韶独醉图

题鲍子韶独醉图,明代,陈恭尹,

古之饮酒人,陶公与阮公。一觞一咏安足道,高天万里嗟冥鸿。

方其未醉时,五岳横心胸。酒杯泻作大海水,白日倒落沧溟东。

鲍生能饮不数斗,醺然颜色如花红。开口慷慨天下事,走马来自燕昭宫。

与予论交有世好,披图使我题其中。吁嗟乎,天地变化闭塞将复开,如君磊落跅弛真奇才。

把酒独醉胡为哉,急理健翮排九垓。燕颔书生空愿酒泉郡,青莲居士但筑糟丘台。

君不见沛公王业基,四百壮士鸿门酒一杯。

57

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 其一

作者:曾丰(宋代)

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 其一,宋代,曾丰,

吾土欧阳公,一代不数人。文星蜚上天,山川效其珍。

刘郭相望出,才藻岂不新。所恨狃时态,未蹑公后尘。

7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