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用韵谢之

彼美人兮,不肯为、时人妆束。

空自爱、北窗睡美,东邻醅熟。

不道有人成离索,直教无计分膏馥。

望鹤飞、不到暮云高,阑干曲。

驹在谷,人金玉。

_在陆上,人宽轴。

笑吾今何苦,耐司空辱。

应为嗷嗷鸟反哺,真成落落蛇安足。

到梓州、旧事上心来,呼杯_。

0

诗文译文

满江红,满江红,

用韵谢之彼美人兮,

不肯为、时人妆束。

空自爱、北窗睡美,

东邻醅熟。

不道有人成离索,

直教无计分膏馥。

望鹤飞、不到暮云高,

阑干曲。

驹在谷,人金玉。

_在陆上,人宽轴。

笑吾今何苦,

耐司空辱。

应为嗷嗷鸟反哺,

真成落落蛇安足。

到梓州、旧事上心来,

呼杯_。

诗文赏析

《满江红》是一首抒发作者内心感慨的诗词,表达了对时人妆束的不屑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述美人不受世俗束缚,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北窗之间,享受睡美和邻里的醅熟,暗示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诗人认为美人不受世俗的约束,不追求名利,不计较得失,反而能够成就非凡的人生。

诗中的“驹在谷,人金玉。_在陆上,人宽轴。”这两句描绘了高贵马匹在山谷中奔驰的壮丽景象和人们在陆地上行走时的平静情景,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不受束缚的生活态度的赞叹。诗的最后两句“笑吾今何苦,耐司空辱。应为嗷嗷鸟反哺,真成落落蛇安足。到梓州、旧事上心来,呼杯_。”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己境遇的思考。诗人表示自己为什么要忍受社会的侮辱和压迫,应该像嗷嗷鸟一样相互帮助,像落落蛇一样安度余生。最后提到梓州,可能是诗人怀念故乡的意象,希望通过诗酒来宣泄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词通过对美人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深邃,情感真挚,给人以思考和启示,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佳作。

魏了翁

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其他诗经

题贤女铺

作者:罗愿(宋代)

题贤女铺,宋代,罗愿,

许嫁女始字,昔人良所钦。此身有所属,安得强委禽。

嗟哉乃翁愚,弃盟欲重寻。死生还复合,世谓遂初心。

谁知彼寒女,义烈动芳襟。顷来已一惭,厚愧方在今。

正性不负物,临流殒千金。我来吊丛祠,目眩寒潭深。

凄凉一川上,行客闻知音。

76

恭挽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四首 其四

恭挽宣仁圣烈太皇太后四首 其四,宋代,毕仲游,

勋业三朝盛,哀荣万国同。人疑无外戚,家不选中宫。

天泣时零雨,神游恐御风。忧劳如治水,九载亦成功。

96

绿头鸭(次韵王伯寿)

作者:张纲(宋代)

绿头鸭(次韵王伯寿),宋代,张纲,

敛晴烟。桂花如水轻寒。宴中秋、朋簪来会,满筵绿鬓朱颜。罄尊罍、兴吞海量,妙歌吹、声彻云端。独念衰残,强陪欢笑,恍然感旧觉悲酸。功名志,黄粱晓梦,老去奈何天。休追悔,天应教人,赢取身闲。
想姮娥、情都如旧,也须知我贪欢。奈潘鬓、霜蓬渐满,况沈腰、革带频宽。月有重圆,人谁长健,一回相见一回难。王夫子,看君风度,何不早弹冠。莫学我,年年对月,扶病江干。

78

题水殿纳凉图

作者:陈基(元代)

题水殿纳凉图,元代,陈基,

白苧衣裳懒自裁,手摇罗扇此徘徊。水晶宫殿凉风少,欲劝君王筑露台。

40

家风诗

作者:潘岳(魏晋)

家风诗,魏晋,潘岳,

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专靡有,受之父母。

鸣鹤匪和,析薪弗荷。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

岂敢荒宁,一日三省。

97

重九前四日昼睡独觉

重九前四日昼睡独觉,宋代,杨万里,

睡思初酣过午强,起来四顾已斜阳。添糊窗隔无风气,旋晒衣裘有日香。

旧雨不来从草绿,新丰独酌又花黄。去年重九穷忙过,可遣今年更作忙。

29

昭君怨 咏荷上雨

昭君怨 咏荷上雨,宋代,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两湖烟水。

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

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79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

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南北朝,谢灵运,

玉玺戒诚信。

黄屋示崇高。

事为名教用。

道以神理超。

昔闻汾水游。

今见尘外镳。

鸣笳发春渚。

税銮登山椒。

张组眺倒景。

列筵瞩归潮。

远岩映兰薄。

白日丽江皐。

原隰荑绿柳。

墟囿散红桃。

皇心美阳泽。

万象咸光昭。

顾己枉维絷。

抚志惭场苗。

工拙各所宜。

终所反林巢。

曾是萦旧想。

览物奏长谣。

11

送潘四农解元不第归山阳

作者:江开(清代)

送潘四农解元不第归山阳,清代,江开,

重城未忍出,征马亦悲鸣。耿耿丹心结,萧萧白发生。

岱云卷归梦,淮水误春耕。知尔原无损,当时自不平。

82

梦成

作者:徐玑(宋代)

梦成,宋代,徐玑,

向晚菱歌起,风平水不流。

鸳鸯两相逐,飞过采莲舟。

25

酬张杲卿相公见招

酬张杲卿相公见招,宋代,范纯仁,

先君同榜更何人,教育偏蒙契义亲。孔氏系匏暂滞迹,辽阳归鹤羡閒身。

四朝盛事浑经眼,千日浓醪好入唇。箕颍更无高放客,只应梅柳为公春。

15

寄宝林僧

寄宝林僧,宋代,张至龙,

磨折英雄辈,无停日月梭。

达人愁梦少,明主直言多。

药试单方验,碑评近本讹。

吟成无爱者,寄与病僧哦。

87

蒲中杂咏 铁佛寺

作者:赵鼎(宋代)

蒲中杂咏 铁佛寺,宋代,赵鼎,

波面香风落磬声,夕阳楼殿更分明。蓬莱弱水端难到,聊与人间作化城。

43

和岩老

作者:陆佃(宋代)

和岩老,宋代,陆佃,

遭遇何人更得如,同时几许待公车。官清自可看奇字,俸薄犹能写异书。

千里水云藏旧隐,一番雷雨报新除。自怜霄汉华涂稳,鸿雁横飞序尚疏。

57

旅舍七首 其四

旅舍七首 其四,宋代,敖陶孙,

齧雪苏州年,嘿数天再闰。当时贾长头,霜桐送孤韵。

今年贫更恶,交友云散尽。收自缃楮林,博阅先后进。

纵横略千家,诣处合一印。文章何当工,一死差可忍。

79

初春 其三

初春 其三,明代,李攀龙,

使者归朝疏,将军捕虏才。乾坤百越震,烽燧九边来。

国步艰难过,天颜骀荡开。紫宫春窈窕,华省日徘徊。

白石饭牛客,黄金图骏台。终看成遇合,未可怨无媒。

89

马当山

马当山,明代,卢龙云,

丹厓翠壁俯沧江,指点舟人说马当。何事水灵私赋客,长风一夕送滕王。

31

赠霍渭先进士毕姻归南海长律一百韵

赠霍渭先进士毕姻归南海长律一百韵,明代,湛若水,

发迹青云上,收身紫极边。相逢何恨晚,倾倒到忘年。

溟海千龄鹤,风波万斛船。是源终必达,若火势方然。

斗极应长定,星霜却屡迁。哲人无习气,圣学谢陈篇。

四宇云消尽,中天月自圆。有流皆赴海,无地不同天。

锻炼功须此,山林趣已偏。百途皆适国,一苇亦杭川。

尺蠖时乎屈,羚羊有或悬。陆沈须似朔,勇退每思钱。

敝帚真谁售,兰膏合自怜。侧身观世界,引手汲天泉。

铁笛吹何处,蒲团坐欲穿。前程无税驾,重任未弛肩。

在水应为润,存规必作员。一心从主宰,万事或因缘。

肯信神为速,还如静者便。掉头归海岛,障眼扫云烟。

尧舜非无受,羲皇更有前。多岐分炼术,捷径入金仙。

逝者无停息,斯文久绝传。开怀舒浩荡,洗耳藉潺湲。

到处逢膏火,将身赴熬煎。清凉思盥濯,荤血饱腥膻。

大隐金门客,叨陪玉帝筵。全身徒蛰虺,奋击愧高鹯。

瑗过年将迈,予诛志速悛。惭无退日手,犹树彗云鋋。

有客利攸往,何人敢与权。高坚劳钻仰,影响病拘挛。

根本方时发,支离在必蠲。艺游须有息,德猎迅于畋。

观海知无量,窥天失大全。中心秉明哲,和气会相宣。

至德酬知己,高谈谢世贤。庶几犹万一,彷佛见三千。

独步难为继,将开必有先。时贤生衮衮,粤秀起翩翩。

古调诚孤唱,高山未绝弦。流行虽宇宙,鱼兔有蹄筌。

蕴藉胡为者,声名骤隐焉。奎星元朗矅,文运亦回旋。

讨论随毛颖,游居即楮玄。骐骝产渥水,毛羽长青田。

子史如珠贯,经书以类连。玉金声互戛,苕翠色相鲜。

古器看黄吕,和音听铎舷。纷纷惊藻思,稍稍弄云笺。

历块迷途辙,追风累缠牵。同行常似砥,皇路忽如邅。

弃席还当惜,君恩忍遽捐。瓶冰占气候,尺水起漪涟。

枯草知兴废,元龟定涧瀍。七三梅有摽,花柳昼连阡。

去路瞻南斗,归途转北鞭。寿筵舞锦绣,月殿见婵娟。

珠剃先隆翟,峨冠细玩蝉。李桃酬种种,瓜瓞祝绵绵。

家徒四白壁,业有一青毡。永怀梁子节,不愧孟光钿。

牧犊心悲雉,东莱笔胜椽。光生魁堡里,华发秀山巅。

泉石宁耽恋,膏肓可疗痊。依依看院草,冉冉见池莲。

倒蔗渐如境,么荷苦似拳。会前釐室席,已兆讲堂鳣。

尘土浑缁素,风埃没锦鞯。灵源殊濯濯,静溜自涓涓。

习静依山下,行歌到海壖。大醒尘土梦,勇斩葫芦缠。

閒倚孤崖啸,魂酣绝嶂眠。未须游远骑,祇合坐中坚。

花发馨香远,云开锦绮妍。抢榆无大翼,止棘是轻翾。

允矣谁能拔,招之或以旃。尘头障霾雾,足底动星躔。

衾影恒存畏,盘盂亦致虔。至人无彼我,举世入陶甄。

谁捧寻常土,时方四六骈。醯鸡生翰简,负蝂累尘编。

开户誇新学,名家业旧专。诚能通内外,不必佩韦弦。

槁槁修形客,泠泠古寺禅。到头还自得,入手要求诠。

蜀犬多骇日,南辕岂适燕。十千凭奋迅,九万快高骞。

看剑歌还叠,拈杯语更延。途危防骥足,江涨慑蛟涎。

西土无仪凤,南州有杜鹃。笔谈先远寓,书舫蚤言还。

蹈海休从鲁,寻山谩觅佺。临流悲影独,涉水惜裳褰。

渊静忻潜鲤,天空看戾鸢。如君多直谅,合我补遗愆。

壶子机将杜,西铭意独镌。王孙何伥伥,芳草又芊芊。

远到仍胜重,孤征岂惮孱。为言同志子,共赴胜流铨。

28

北峨驿道中口占四首 其一

北峨驿道中口占四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

南风不满旗,新晴日初暖。草木生光辉,得意流莺啭。

16

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板筑诸君 其三

别后有怀甘泉洞兼呈板筑诸君 其三,明代,湛若水,

静倚五峰看两洲,无端应胜十洲游。景光自与朝阳出,暮霭闲从落照收。

5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