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道士蒋玉壶长歌

作者:刘基(明代)

先生清如玉壶冰,神闲志一精粹凝。

玄黄健顺六子承,和气块圠粗秽澄。

冲虚澹澹廓以弘,冥茫沕穆恬无能。

火乌入海阴液升,鹑蛇受约不敢腾。

束缚龙虎如寒蝇,虚无黄堂帝所凭。

四方上下齐钩绳,北幽罗酆对朱陵。

女夷鼓歌王母应,琼宫夜半张华灯。

金葩碧叶红赩,素霞郁滃玄云烝。

沆瀣厌浥沦泉兴,牵牛织女来相仍。

用之不减亦不增,地官锡福天官征。

老蚌迸壳骊珠升,太一象舆骖八鹏。

翼以六蜺前五腾,风轮萧萧生夏凌。

参旗九斿茷纟昆縢,二八青蛾美目。

翠蕤交翟翱翪,属车九九如连绳。

最后雷轺子所乘,流苏勃窣垂镂膺。

斒斓驳马骝骆翾,蹴霞踏雾碎绮绫。

天津阁道轥趯昽,归来瑶台十二层。

月光照耀玻璃棚,下视瀛海波涛砯。

龙宫蜃窟寒竞竞,归塘旸谷清可凭。

鳞甲镜莹鳄与鲮,湘妃鼓瑟冰丝纟互。

摐金戛玉万穴渹,琅玕风吹殷崚嶒。

玻璃云母龟贝朋,琳房璧甓珵阶升。

素鸾振迅霜女扔,璇题琐窗肃??。

洞晃闉朗眩遥瞪,瘁肌砭髓魂欲殑。

忽然刚堕杳瞢,飙驰电羽脱肱。

天衢阻遐世网罾,昏昏日月敲炎蒸。

句曲之山崒硱磳,枫杉桧柏槠桂。

蘅兰杜若蕙茝{艹琴},缘冈被岭幂涧塍。

大地浪井瀑练漰,萍濒绣绘芙蓉菱。

鼍虬蚴蚪千年藤,缠络薜荔县鬅鬙。

敷芳发馥菲芬艿,獑猢犭畾蜼苍鹰。

攀援倏砉岩崿崩,寒螀蟪蛄范。

岚餐霭饮喧岌峘,先生皮冠衣绛缯。

桃枝七尺穿虺螣,三茅真君共嗟称。

星根绝顶时同登,黄斑黑虎陟降凭。

石鏬甘浆溢若渑,神芝吐焰如飗簦。

食时动机保不薨,驱斥琚瓆除瘕症。

眸光照座生紫棱,举觞引满鲸喉{冯水}。

解后见之喜莫胜,扬眉抵掌开蒙懵。

人生嘉会安得恒,靖恭正直天所,作诗持赠匪妄譝

0

诗文译文

先生清如玉壶冰,神闲志一精华凝聚。

玄黄健顺六子承,和气块圠粗劣澄。

冲虚澹澹廓以弘扬,黑暗模糊精微深远恬不能。

火乌入海阴液升,鹌鹑蛇接受约不敢跳。

束缚龙虎如寒苍蝇,虚无黄堂皇帝所凭借。

四方上下齐钩绳,北幽罗丰对朱陵。

女夷鼓歌王的母亲应,琼宫半夜张华灯。

金花卉碧叶红艴,素霞郁浓黑色的云燕。

水气满足潮湿沦泉兴,牵牛织女星来不断。

使用不减少也不增加,地官赐福天官征。

老蚌裂壳宝珠升,太一象车马八鹏。

翼以六代前五腾,风轮萧萧生夏冰。

参旗有九旒筏贮昆绳结,二八青蛾美丽的眼睛。

翠蕤交翟翱翪,属好像连车九九绳。

最后雷朝你所乘,流苏勃窣垂在胸前。

斒斓驳马骝骆单薄,踢彩霞踏雾打碎绮绫。

天津阁道辗过诟皙,回家来瑶台十二层。

月光照耀玻璃棚,下面看看大海波涛砯。

龙宫大窟寒竞相竞争,归塘旸谷清可凭。

鳞镜晶莹鳄鱼和鲮,湘妃鼓瑟冰丝系互。

拟金声玉万穴渹,琅歼风吹殷高峻。

玻璃云母龟贝朋,王琳房壁砖朱埕阶。

素鸾振速度霜女子扔,测题琐窗肃??。

洞晃纂朗眩晕地瞪,损毁肌肉浸入骨髓灵魂想为兢。

忽然刚落在梦里,飙驰电型脱肱。

天衢阻远世网罾,昏昏日月敲炎蒸。

弯弯曲曲的山中险要硱磳,枫杉桧柏槠桂。

杜蘅兰杜若蕙芷{艹琴},沿山冈被岭幂山涧田野。

大地浪井瀑布练水,萍在刺绣画荷花菱角。

鼍虬蚴蚌一千年藤,缠络薜荔荔浦县鬅鬙。

敷芳发馥菲芬艿,獑瑚猃狁儡蜼苍鹰。

攀援突然砉岩岬去世,寒蝉寒蝉范。

岚餐霭饮喧岌峘,先生皮冠穿绛色缯。

桃枝七尺穿过虺塍,三茅真君嗟叹说。

星根绝顶时同登,黄斑黑虎升降依据。

石鏬甜浆溢出或绳,神芝吐火焰像呼伞用。

吃饭时动机保证不会死,驱逐斥退琚刘顼除瘾症。

眼睛光照座生紫棱,举起酒杯斟满鲸喉{冯水}。

解除后出现的惊喜没有胜,扬眉吐气抵掌而谈开蒙无知。

人生嘉会怎么能总是,靖恭正直上天所,写诗持赠不是随便譝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其他诗经

泛清波摘遍 咏沼内红鱼

泛清波摘遍 咏沼内红鱼,清代,陈维崧,

吴娘水阁,几曲金塘,时听红鱼跳波响。翳然花竹,日高舟尾浮菰蒋。

妆台上。伤春天气,中酒心情,斜溜明矑还细相。照水钗倾,投饵鬟偏,几遍惆怅。

朝霞漾。寄到啼椷染血,带得落花铺绛。爱尔绝代红妆,水云高旷。

浑无恙。娇鸟笼底去来,美人影中生长。莫管画溪笠泽,黏天风浪。

64

闲居七咏孙建侯赋 其七 酒楼

闲居七咏孙建侯赋 其七 酒楼,明代,邓云霄,

大江如鸭绿,荡漾对糟丘。座上客常满,何如孙楚楼。

86

白云思亲图

作者:王翰(唐代)

白云思亲图,唐代,王翰,

暮山高处白云生,游子登临泪满缨。恨不此身生羽翼,随云飞去到亲庭。

51

有酒失于虔州陆郎中肱以诗谢之

作者:崔橹(唐代)

有酒失于虔州陆郎中肱以诗谢之,唐代,崔橹,

醉时颠蹶醒时羞,曲糵推人不自由。叵耐一双穷相眼,不堪花卉在前头。

85

济川亭 其一

作者:刘攽(宋代)

济川亭 其一,宋代,刘攽,

谁谓此池小,远将天汉通。分明涵列宿,迢递引来风。

松竹凌虚碧,轩窗倒影红。高明推李杜,不负傅岩功。

73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与成父自信同舟到饶分路而别以诗送之三首 其二,宋代,赵蕃,

我自飘零更汝忧,贱贫骨肉不相收。马家堤上休停骑,愁有居民说故侯。

95

送冲卿守高邮

作者:刘敞(宋代)

送冲卿守高邮,宋代,刘敞,

鸡骛守樊笼,鸿鹄游四溟。羡君一麾去,不负人间名。

孤帆西北风,海日东南明。回首笑富贵,浮云亦何轻。

我忆童子时,綵衣戏五亭。离怀重自感,堕泪沾长缨。

93

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八

偈颂四十一首 其二十八,宋代,释普宁,

昨日晴,今日雨。春夏交承,时节顺序。一似林下衲僧,不越规矩。

三月安居,克期而取。西天以蜡人冰,云峰以铁弹子。

建长亦有一条活路,饥则餐,渴则饮,闲则坐,困则眠,以此为据。

诸人但任么参,决不赚忤。

11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四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四,宋代,汪梦斗,

舟人忽惊问,春事已平分。江水浸钩月,晴空横疋云。

56

赠惟政禅师

作者:蒋堂(宋代)

赠惟政禅师,宋代,蒋堂,

禅客寻常入旧都,黄牛角上挂瓶盂。

有时带笠穿云去,便好和云作画图。

32

正月念三日以南床劾论去国憩净慈客馆苏税院惠二诗和韵 其一

正月念三日以南床劾论去国憩净慈客馆苏税院惠二诗和韵 其一,宋代,程公许,

意不求全那得毁,本来知足岂须多。世途何处非乘险,古井如今已不波。

缘督更须师漆吏,乞墦可使愧邹轲。君看野马难羁束,宁羡天街想玉珂。

87

太乙宫迎驾

太乙宫迎驾,宋代,任希夷,

侵夕犹烦雨洒尘,銮舆才御霁不分。

龙颜喜动双黄繖,花帽装成五采云。

清跸一声天下喜,箫诏九奏世间闻。

侍臣扈从沾天宴,亲举尧觞更一欣。

63

痛哭

痛哭,金朝,程自修,

日射石虬鳞甲开,草色又换青春回。精灵聚散岂拘束,山鬼叫呼松柏哀。

当时沸天箫鼓动,今日悲风陵上来。忽忽古今成传舍,人生有情泪盈把。

乾坤误落腐儒手,只遣空言当汗马。西晋风流绝可人,怅望千秋共潇洒。

84

畅上人文溪别业

畅上人文溪别业,元代,吾丘衍,

文畅青莲客,回溪别业开。南山当骠骑,东海极蓬莱。

空镜思悬锡,中流且度杯。相寻多法侣,冉冉下天台。

2

赠陈仲玉本学教谕致仕

作者:金涓(元代)

赠陈仲玉本学教谕致仕,元代,金涓,

听雨芹池二十年,如何一旦捲青毡。陡令猿鹤生秋怨,高枕琴书且昼眠。

诗为懒题闲木笔,饭因不足羡苔钱。石田茅屋华川曲,从此挑灯绣佛前。

40

送赵编修使秦蜀代祠岳渎

送赵编修使秦蜀代祠岳渎,元代,柯九思,

岳渎由来崇祀典,岁遣使官达精禋。谈经暂辞白虎殿,持节非致碧鸡神。

锦绣秦川怀往日,兵戈蜀道嗟遗民。敛福苍生待归奏,未央前席进儒臣。

69

王大伾草堂五首 其五

作者:卢楠(明代)

王大伾草堂五首 其五,明代,卢楠,

嘉树清且圆,荫彼城南田。层枝栖孤凤,奕叶鸣寒蝉。

幽人怀澹泊,日夕独磐桓。桃李虽容艳,早落春风前。

何如主人树,茂育长千年。

35

谒南安东海府君遗爱祠

作者:张弼(明代)

谒南安东海府君遗爱祠,明代,张弼,

安南归路自南安,旧设先祠得拜观。岂有帡幪常在郡,何缘俎豆不烦官。

庭前树色青青久,城上春云点点残。相对野翁伤感处,一江流泪正汍澜。

61

柘湖何子卜筑金陵园居次韵

柘湖何子卜筑金陵园居次韵,明代,赵贞吉,

买得新廛住旧京,灌园时汲后溪清。

帘钩谢老怀山意,药莳王郎誓墓情。

泯泯槐阴分阵蚁,惺惺花外数声莺。

春风又度芊绵处,谁伴巾车出石城。

73

送王子章 其一

作者:郑真(明代)

送王子章 其一,明代,郑真,

南风闽海早归来,青眼相逢一笑开。彩笔题春云满座,银灯照夜月当台。

枢庭正用萧张杰,宾幕终归管乐才。况是故园生意好,桃花流水出天台。

92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