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灯花暗,今晨雨意深。
残花惟有叶,新笋已成林。
未办扶头饮,聊为拥鼻吟。
兴阑幽梦断,檐际足清音。
昨夜灯花暗,
今晨雨意深。
残花惟有叶,
新笋已成林。
未办扶头饮,
聊为拥鼻吟。
兴阑幽梦断,
檐际足清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情景。诗人回忆起昨夜,灯花昏暗,而今晨的雨意更加浓厚。只有残花的叶子还残留着,而新生的竹笋已经长成了一片竹林。诗人未能准备好扶头饮酒,只好随意吟咏,以此来满足内心的情感。然而,这种兴致在天亮时就被打断了,只剩下檐际上清脆的雨声。
《听雨》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象,并通过雨夜的静谧和诗人内心的情感反映出诗人的心境。诗人通过对灯花、雨意、残花和新笋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意境。这首诗词以雨夜作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形象,呈现出诗人的情感体验。在雨夜的静谧中,诗人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生命蓬勃生长的喜悦之情。诗人的内心交织着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转变通过对灯花和竹笋的对比得以体现。最后,诗人的情感被檐际上清脆的雨声所打断,这种突然的转折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丝的张力。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夜中诗人内心情感的流动和变化,展示了宋代诗人淡雅的写作风格和对自然景物的敏感表达。
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一作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如〔柳梢青〕\"云淡秋云\"、〔贺新郎〕\"病起情怀恶\"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霓裳中序第一 越隽鹤田,清代,周岸登,
逋仙冷旧约。怪得南天亡大鹤。应怨藏舟夜壑。喜千顷翠深,九霄霜薄。
氋氃漫噱。嗣谷音、遥寄孤邈。嵇情远,广陵散雪,古逸韵韶箾。
寥廓。石田栖托。叹往事、扬州梦觉。华亭嘹唳更恶。
任大雪尧年,皓首京洛。稻粱谋未错。便足茧、荒山自乐。
春漪满,遗音天际,饮恨在城郭。
【中吕】醉春风 清高七国谋,元代,曾瑞,
清高
七国谋臣诏,三闾贤相贬。官极将相位双兼,险,险,险。众口难箝,您也久占,俺咱常严。
【幺】狼虎途中慊,山村酒兴染。引开醉眼舞青帘,飐,飐,飐。金橘香甜,玉蛆浮酤,绿醅醇酽。
【最高歌】醒时长啸掀髯,醉后高歌入崦。竹溪花坞山庄掩,门映遥岑数点。
【喜春来】客来椀镟巡山店,鹤去松阴转屋檐。野塘消遣酒频添,杯潋滟,不顾老妻嫌。
【普天乐】无拘钤,绝忧念,山岚湖潋,浪静风恬。篱菊忏,风云俭,隐迹埋名随时浙,任当途谁污谁廉。田租自敛,糇粮不歉,世事休呥。
【卖花声煞】悬河口紧闭山水间潜,经纶手忙抄尘世上闪。书万卷撑肠稳支拈瓦,有感幽怀露光焰,吐虹霓作歌挥剑。
赠王弘远,魏晋,曹摅,
道贵无名。
德尚寡欲。
俗牧其华。
我执其朴。
人取其荣。
余守其辱。
穷巷湫隘。
环堵浅局。
肩墙弗暨。
茅室不刘。
潦必陵阶。
雨则浸桷。
仰惧濡首。
俯惟涂足。
妻孥之陋。
如彼隶仆。
布裳不袵。
韦带三续。
将乘白驹。
归于空谷。
隐士良苦。
乐哉势族。
瑶台月 劝酒,元代,丘处机,
浮名浮利。叹今古、悠悠颠倒人泥。茫茫宇宙,多少含灵愚智。尽劳生、终日贪图,竞抵死、奔波沉滞。观乌兔,嗟身世。百年寿,一春寐。虚费。争如满酌,流霞送醉。助四大聊壮神气。辨万化休论富贵。时时访,出谷道人游戏。戏效猖狂、物外高吟。庆滑辣、杯中美味。开怀抱,忘愁系。解其忿,挫其锐。遥致。青松皓鹤,绵绵度岁。
旦日城东渡汝水与邻几饮别归作五言寄之,宋代,刘敞,
繁霜堕众木,朝光破初寒。游子侵旦发,隐忍行旅艰。
走马东郊门,别愁莽无端。川长不可厉,泛舟触波澜。
相及墟落远,解骖请盘桓。班荆道路侧,酌酒还据鞍。
殊乡阅人多,浮俗见子难。结交形骸外,生计出处间。
江湖天一涯,冰雪岁欲阑。昔贤往不反,子陵与伯鸾。
东游信不恶,相望终永叹。
闻陈伯育结綵舟行乐游湖戏寄三首 其三,宋代,郭祥正,
临漳多士冠南闽,况复高才更出群。笔下文章翻锦绣,坐中谈笑领风云。
美名合预青钱选,邪党今从白眼分。闻欲高亭张雅宴,寂寥应悯旧将军。
呈陈司马,明代,王称,
大将分雄阃,名卿出上台。六韬资庙略,万里扫炎埃。
铁骑如云集,楼船际晓开。月将弓影满,霜逐剑锋摧。
宠赉当阳节,人怜定远材。指麾停羽箑,谈笑许龙媒。
铜柱功宁羡,金台志不回。岂伊专钺斧,更尔赖盐梅。
自笑疲驽甚,聊因附骥来。未携孙楚策,屡接祢衡杯。
汲引宁忘自,吹嘘幸见陪。酬恩看玉剑,千里动风雷。
春景 林花扫更落,宋代,刘辰翁,
花外愁如海,持觞为扫林。犹深犹可惜,更落更难禁。
片片春将尽,三三径莫寻。青苔才列席,红雨又沾襟。
不是乘风去,应如立雪深。柳绵欺我老,旋拂遍能侵。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