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行

作者:张宪(元代)

唐宫夜祝邈佶烈,忧民一念通天阙。

帝星下射甲马营,紫雾红光掩明月。

殿前点检作天子,方颐大口空诛死。

重光相荡两金乌,十幅黄旗上龙体。

中书相公掌穿爪,不死不忍秘《鸿宝》。

画瓠学士独先几,禅授雄文袖中草。

君不见,五十三年血载涂,五家八姓相吞屠。

陈桥乱卒不拥马,抚掌先生肯坠驴。

0

诗文译文

唐宫夜祝邈佶烈,

忧民一念通天阙。

帝星下射甲马营,

紫雾红光掩明月。

殿前点检作天子,

方颐大口空诛死。

重光相荡两金乌,

十幅黄旗上龙体。

中书相公掌穿爪,

不死不忍秘《鸿宝》。

画瓠学士独先几,

禅授雄文袖中草。

君不见,五十三年血载涂,

五家八姓相吞屠。

陈桥乱卒不拥马,

抚掌先生肯坠驴。

诗文简析

《陈桥行》描绘了唐朝末年的混乱景象和社会动荡。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诗词以对唐朝的颂扬和哀叹为主题,通过对一系列形象的描写,展示了乱世中各种荒诞、悲壮和不幸的场景。作者以犀利的笔触,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

诗文赏析

《陈桥行》以其独特的意境和雄浑的语言风格而著名。诗中使用了大量的夸张和象征手法,刻画了唐朝末年政治黑暗和社会混乱的景象。通过描述唐宫的祝邈佶烈、帝星的降临、紫雾红光的笼罩等场景,展现了时局的荒诞与不安。同时,通过描写殿前的点检、金乌的相荡、中书相公的掌穿爪等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权力腐败和政治操纵的批判。

诗词中的\"陈桥乱卒不拥马,抚掌先生肯坠驴\"一句,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失望和对理想破灭的无奈。这句话通过对一个小场景的描写,折射出整个时代的困境和社会的动荡。它呈现了一个社会中的普通人,面对乱世的局势,不再追逐权力和地位,而选择了放弃和安静地生活。

整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元代时期诗人对唐朝末年的评价和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它展现了张宪对乱世的痛苦感受和对社会变革的期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张宪

(?—1142)阆州人。为岳家军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高宗绍兴四年,参加收复襄汉六郡战役,攻取郢州后,与徐庆、牛皋等进克随州,又和王贵等大败金将刘合孛堇及伪齐将李成数万联军,复邓州。十年,从岳飞北伐,领兵夺据颍昌府、淮宁府。郾城大战后,引军攻拔临颍,并与徐庆等在临颍附近再破金兵。以战功官居观察使。十一年,岳飞罢兵权,改任鄂州大军副都统制。秦桧、张俊使军人王俊诬告其策划为岳飞收回军权,与岳云同时被捕。在狱中被拷掠至体无完肤,终不伏罪,遂与岳氏父子并遭杀害。

其他诗经

上明达皇后册宝五首 其五 送神用《歆安》。

上明达皇后册宝五首 其五 送神用《歆安》。,宋代,郊庙朝会歌辞,

备成熙事,虚徐翠楹。神保聿归,云车夙征。鉴我休德,神交惚恍。

留祉降祥,千秋是享。

1

寿丞相

寿丞相,宋代,任希夷,

何许生贤踵世官,十洲风物四明山。

股肱光辅唐虞际,衮绣亲传父子间。

11

栏中花

作者:谢榛(明代)

栏中花,明代,谢榛,

雕栏花共倚,蜂蝶亦来多。一夕经风雨,雕栏护几何。

3

【双调】水仙子 隐者

【双调】水仙子 隐者,元代,宋方壶,

青山绿水好从容,将富贵荣华撇过梦中。寻着个安乐窝胜神仙洞,繁华景不

同,忒快活别是个家风。饮数杯酒对千竿竹,烹七碗茶靠半亩松,都强如相府王

宫。青山绿水暮云边,堪画堪描若辋川。闲歌闲酒闲诗卷,山林中且过遣,粗衣

淡饭随缘。谁待望彭祖千年寿,也不恋邓通数贯钱,身外事赖了苍天。居庸关中秋对月

一天蟾影映婆娑,万古谁将此镜磨?年年到今宵,不缺些儿个;广寒宫好快

活,碧天遥难问娥。我独对清光坐,闲将白雪歌,月儿,你团圆我却如何?叹世

时人个个望高官,位至三公不若闲。老妻顽子无忧患,一家儿得自安,破柴

门对绿水青山。沽村酒三杯醉,理瑶琴数曲弹,都回避了胆战心寒。

76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三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三,清代,屈大均,

岭海相期又十霜,无因笑语郁川阳。玉勾自可分兄弟,姑射何须应帝王。

瀑里云门三洞小,谼中石笋一天长。何时邂逅虬山麓,并坐谈经花满床。

88

情人节次韵黄仲则感旧杂诗赠瑶四首 其三

情人节次韵黄仲则感旧杂诗赠瑶四首 其三,近现代,刘雄,

哀乐中年淡利名,犹坚旧约誓三生。从来独行难谐俗,肯为群咻便负情。

顽铁饱经炉火炼,精禽终望海波平。多歧世路何须择,碧落黄泉也共行。

38

秋朝野望诗

秋朝野望诗,南北朝,刘逖,

驻车凭险岸,飞盖历平湖。菊寒花稍发,莲秋叶渐枯。

向浦低行雁,排空转噪乌。若将君共赏,何处减城隅。

47

杂曲歌辞。桃花行

作者:苏颋(唐代)

杂曲歌辞。桃花行,唐代,苏颋,

桃花灼灼有光辉,无数成蹊点更飞。
为见芳林含笑待,遂同温树不言归。

19

浮山谒大禹王庙观山海经塑像

浮山谒大禹王庙观山海经塑像,清代,全祖望,

四渎岷峨远,三条淮海尊。涂泥从此奠,地肺到今存。

南戒星光驶,中泠云气屯。千秋虔肸蚃,双壁足抚扪。

旧鼎嗟安在,遗经孰与论。探丸搜变态,傅采溯精魂。

草昧洵多怪,支离半不根。州师遍巢窟,蹄迹满乾坤。

姒后良无匹,灵踪亦倍繁。功涵真宰运,事为谲觚援。

息石先重统,吴刀几偾辕。巫峰资犊步,嵩阙怅熊蹯。

犬导岩关路,龟浮洛水源。岳图神所閟,启筮史谁翻。

似此荒唐迹,应非驯雅言。祗缘六合大,莫罄百虫蕃。

阴火偏宜冻,汤泉独自温。絪缊悟化物,固陋笑吾昏。

章亥俱寮属,重黎本弟昆。鱼龙登玉版,人鬼列河门。

地蓄馀粮饲,庭连艮背蟠。方知刘累术,仅觊费侯藩。

各各陈廊庑,纷纷露㓵垠。如闻九歌曲,为颂八年恩。

商鲁沟空凿,平成爱勿谖。有冈通井络,世祀在江原。

明德高无厚,荒阡子若孙。故乡邻窆穴,比户荐芳荪。

夜雨梅梁动,春耕术野喧。何当徵掌故,归塑夏湖园。

72

濮王任夫人挽词

作者:刘攽(宋代)

濮王任夫人挽词,宋代,刘攽,

思齐疏庆族,圣善积慈恩。子贵哀荣在,舟移謦欬存。

绋讴悲薤露,象服照鱼轩。惟有秦原望,东西见寝园。

1

雪夕奉陪天台明照禅师拥炉闲话

雪夕奉陪天台明照禅师拥炉闲话,宋代,钱惟演,

藜烛檐香夜幄清,朔风窗际激飞英。

凤梨鸱芋煨将熟,坐拥丰貂话赤城。

11

筹思堂

筹思堂,宋代,范纯仁,

亭为筹思设,公将称此名。致诚通造化,审虑敌权衡。

境寂居忘倦,心虚照自明。讵同游宴事,休戚系群生。

17

李梅涧雪夜留饮

李梅涧雪夜留饮,宋代,张至龙,

拥炉收案牍,市远隔諠哗。妓唱新填曲,僮分旋碾茶。

花枝承雪重,烛焰受风斜。僦屋为官舍,更深酒更赊。

33

送郑舍人之岭南

作者:王称(明代)

送郑舍人之岭南,明代,王称,

祥因散华甸,灵景耀神圻。东序盛玉帛,南面垂裳衣。

五岳毕效灵,八荒殚同归。欣欣木德荣,郁郁皇风熙。

矞云从何来,欲抱红日飞。微风忽吹去,使我心徘徊。

春山黄鸟鸣,离筵醉斜晖。淊淊江汉流,此会当何时。

凤凰鸣高冈,载见终来仪。文明正兹日,忽叹知音稀。

11

次韵陈静佳咏梅

次韵陈静佳咏梅,宋代,俞德邻,

玉骨冰肌不受尘,纷纷红紫谩争春。最宜岩壑风霜夜,相对心肠铁石人。

寂寞上林迷雾苑,嵯峨巫岫隔烟津。翛然自得閒中趣,肯与姚黄作素臣。

45

送赵五哥秋试

作者:韩淲(宋代)

送赵五哥秋试,宋代,韩淲,

才俊毋轻敌,精神急护持。寓乡能取友,官路必修为。

胄监秋高日,礼闱春盛时。龙蛇飞健步,好好对丹墀。

60

深村

深村,宋代,赵希迈,

道傍无驿舍,投宿向深村。

閒唤邻翁语,翛然古意存。

半篱花隔水,数亩竹当门。

传说冈头树,时留虎爪痕。

91

春贴子词 其二

春贴子词 其二,宋代,周麟之,

红日升旸谷,青辉应嶰筒。万方陶美化,浑在泰和中。

26

假面铺

假面铺,宋代,任希夷,

圣朝久变文身俗,四海谁非革面人。

此他胡为名未改,犹胜酬伪必言真。

65

周大尹祭祀还

周大尹祭祀还,明代,李延兴,

使旌秋出凤凰台,吴楚千峰紫翠开。水伯驱潮催舵转,丰霳挟雨逐车回。

琴边白鹤迎仙盖,席上青云照酒杯。好是纪行诗满帙,惊人丽句压琼瑰。

8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