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思溪觉悟寺净因师

作者:李洪(宋代)

思溪渺渺泛兰舟,檥棹临津得自留。

莲社不知三伏热,竹林独占一庭秋。

蒲葵喜接高人语,茗盌能消旅客愁。

所恨尘缘驱逐去,漫留名姓记曾游。

0

诗文译文

赠送给思溪觉悟寺的净因师

思溪如波纹般荡漾,轻舟飘荡其中。

桅樯靠近岸边停泊,由此留下一段回忆。

莲花的池塘不知三伏的炎热,竹林独自占据这个秋天的庭院。

蒲葵草喜欢接受高人的教诲,茶盏能够消除旅客的忧愁。

我所懊悔的是被尘世的缘分驱赶而去,只能在这里留下名字和姓氏作为曾经的游历。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一种深情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思溪觉悟寺的景色和净因师的深情赞赏之情。诗中描绘了思溪波光粼粼的景色,船只停泊在岸边,与宁静的自然环境相映成趣。莲花池塘和竹林交相辉映,独占了这个秋天的庭院。蒲葵草喜欢接受智慧高人的指导,而茶盏则能够安抚旅客的心绪。诗人表达了对被尘世纷扰所驱逐的懊悔之情,但他仍然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姓氏,作为曾经游历过的证明。

诗文赏析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诗人创造了一幅富有的画面。思溪的波光和檥棹的倒影勾勒出一种宁静和静谧的氛围,与炎热的三伏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莲花池塘和竹林的描绘,展示了秋天的独特魅力和静谧的庭院景象。蒲葵草和茶盏的形象,则突出了人与自然的交融和智慧的传承。诗人在最后表达了对尘世纷扰的懊悔之情,但他仍然希望能够留下自己的名字和姓氏,以证明曾经的游历。整首诗以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绘展现了淡泊宁静、追求智慧与内心的独立自由,表达了对离尘的向往和对追求真理的渴望。

李洪

[约公元一一六九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本扬州人,后寓居海盐,李正民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孝宗乾道中前后在世。工诗。历知温州、藤州。其馀事迹均不详。洪著有文集二十卷,今仅存芸庵类稿六卷,《四库总目》不及十之三四。其诗时露警秀,七律尤工。

其他诗经

秋扇

秋扇,宋代,郭祥正,

轻素裁团扇,投君掌握中。为君却烦暑,动摇挹凉风。

一朝霜飙至,罗帏衾被重。辞君且屏迹,弃置随断蓬。

物理古如此,用舍安可穷。愿君千万寿,执热还相逢。

28

折桂寺

作者:杨廉(明代)

折桂寺,明代,杨廉,

境岂浮屠胜,东南秀此峰。涧流千丈瀑,崖长万年松。

少室留苍鹿,番君现小龙。布鞋从此制,云峤寄遐踪。

1

忆秦娥(二月二十三日夜松轩作)

作者:毛滂(宋代)

忆秦娥(二月二十三日夜松轩作),宋代,毛滂,

夜夜。夜了花朝也。连忙。指点银瓶索酒尝。
明朝花落知多少。莫把残红扫。愁人。一片花飞减却春。

2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其一,宋代,苏轼,

霜叶投空雀啅篱,上楼筋力强扶持。对花把酒未甘老,膏面染须聊自欺。

无事亦知君好饮,多才终恐世相縻。请看平日衔杯口,会有金椎为控颐。

86

诗偈 其一二○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二○,唐代,庞蕴,

一切有求枉用功,想念真成著色空。差之亳釐失千里,有生劫劫道难通。

痴心望出三界外,不知元在铁围中。

34

思亲 其三

思亲 其三,宋代,谢枋得,

九十萱亲天下稀,人无容力荷天慈。衣冠礼乐江东聚,此是痴儿奉母时。

100

答陜府春卿资政

作者:韩琦(宋代)

答陜府春卿资政,宋代,韩琦,

蓬山曾许挹浮邱,踰纪光阴一瞬休。朔塞风霜人易老,申湖歌舞景长留。

我临宾席频先醉,君对仙棋几自讴。千里诗来还感旧,不堪斜日凭边楼。

71

小重山 秋思

小重山 秋思,宋代,张玉娘,

秋入瑶台玉簟凉。藕花香暗度、紫荷乡。软□罗扇动清商。霜渐老,庭外菊初黄。眉月画应慵瘦*□对镜、怨容光泪痕寒染翠绡裳。梧叶尽,

47

邵奉礼归乡

作者:杨亿(宋代)

邵奉礼归乡,宋代,杨亿,

应制曾亲白玉除,桐君溪畔是幽居。末登王子洛宾岁,已读黄香东观书。

万里归宁承汉诏,三牲供膳奉潘舆。水衡得俸诚堪喜,莫便挥金学二疏。

62

李廷评昭迪使淝上

作者:杨亿(宋代)

李廷评昭迪使淝上,宋代,杨亿,

画舸西风五两斜,淮淝将命去程赊。衣缨黄阁相君后,门巷青春学士家。

驿路新袍欺草色,公筵大白醉榴花。谢庭兰玉多才思,休浣裁诗对客誇。

90

题沈临江邀赐亭

作者:赵蕃(宋代)

题沈临江邀赐亭,宋代,赵蕃,

昔我过此暑正薄,是时此亭亦新作。竹移不问醉与迷,柯叶一敷无病箨。

今兹再来毒热新,客尘昏昏能病人。正思一坐此亭上,骇俗宁待徵龙鳞。

世将大热比酷吏,亦以清风喻君子。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

嗟我行色一何迟,不及亭成分韵诗。竹溪之逸故难著,竹林之贤容可追。

32

清夜

作者:施枢(宋代)

清夜,宋代,施枢,

客身随取止,一室冷如冰。

景远吟何托,情疏梦不曾。

雨粘初藓壁,风谢欲花灯。

岂是无家者,甘为有发僧。

96

余僮张一颇慧闻余有登山之谋力劝行及入山乃

作者:王履(明代)

余僮张一颇慧闻余有登山之谋力劝行及入山乃,明代,王履,

只道余成解析薪,岂知清思也能分。

子渊虽是吾宗族,断不依它制约文。

35

始至玉泉院时从院外西转将上因目击洞中稍立以挹其概欲赋诗未暇今还至所立之地却赋此以补之

作者:王履(明代)

始至玉泉院时从院外西转将上因目击洞中稍立以挹其概欲赋诗未暇今还至所立之地却赋此以补之,明代,王履,

昨转希夷洞,傍山两画屏。宿云团滃白,微峭吐寒青。

初晰雄嘘彩,余烟小遁形。劲风传远势,连树报繁听。

苔径阴长,云关窅不扃。气从当夏肃,叶趁未秋零。

玄化韬空曲,神机注眇冥。地关才小试,灵景顿孤醒。

真秘怀招拒,浮辞忽巨灵。茅龙将几化,船藕是何龄。

眇么醯中蠓,浮游水面萍。未麾儿女恋,那得凤凰翎。

一任悬危锁,须当到绝陉。只今酬愿毕,诗以记曾经。

14

俞伯辉主簿同徐必大判院见过涧上纳凉约鲍南仲教授小酌次韵南仲所赋兼怀林德久国录陈敬甫学士

作者:韩淲(宋代)

俞伯辉主簿同徐必大判院见过涧上纳凉约鲍南仲教授小酌次韵南仲所赋兼怀林德久国录陈敬甫学士,宋代,韩淲,

嘉禾古名郡,机云信奇士。流风千载下,谁复数馀子。

近年西畴仙,游戏在朝市。文章陈仲弓,合著蓬莱里。

俱尝白鸥盟,恨别隔秋水。君侯乃其朋,访我灵山底。

一见欲倾盖,青眼照窗几。大抵交情深,不待早知己。

学殖岂枝叶,词林务根柢。堂堂郡宾客,千里为之喜。

顾言老场屋,眄焉每甚愧。衡门度长夏,风日忽清美。

怀贤思晤言,泉石满幽耳。固多长者辙,爱闲谅无几。

传豅金闺路,剥啄快人意。双溪南宫秀,留连今何似。

要是同襟期,此道亦难尔。欢然君肯来,棋酒不能已。

诘朝得新篇,诵叹有真味。载念平生亲,髣髴梦中记。

36

过盱眙宿慈氏寺

过盱眙宿慈氏寺,宋代,李昭玘,

行役经旬不自聊,强将登览寄春醪。淮吞汴水长增急,城睍南峰不让高。

贾客正来喧万井,夕阳初下舣千艘。明朝更作留连计,醉卧西窗听夜涛。

22

送吕秘书中归清凉二首

送吕秘书中归清凉二首,宋代,萧立之,

曾剔寒灯读奏篇,先生有胆大如天。忠言流落古无此,佳士行藏今偶然。

诸老与公扶一世,十图为世作千年。向来魂梦江闽隔,信有三生问字缘。

62

秋夜曲

作者:释英(元代)

秋夜曲,元代,释英,

西风不起凝空碧,霜花霏霏炯秋色。层霄辗上玉一轮,竹影参差光欲滴。

洞房深寂湘簟寒,梦回孤枕疏漏传。雁声低度吴天远,素壁青灯瑶穗断。

隔云听彻五更钟,鸳鸯屏冷初日红。

99

怀大翁

怀大翁,明代,释函可,

诗满奚囊麦满篝,别才几日忽惊秋。只疑弟劝兄酬处,白水山花一片愁。

95

笑峰兄受杖人付嘱以书来并寄诸刻

笑峰兄受杖人付嘱以书来并寄诸刻,明代,释函可,

石头风雨共朝昏,万里音书度玉门。云月是同溪不别,更惊一吼海澜翻。

1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