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经旬疾未痊,孤灯孤驿若为眠。
郡楼昨夜西风急,一一更筹到枕前。
夔州病中
我隐居数旬,疾病未痊愈,
独自一盏灯,孤寂驿站中不能入眠。
昨夜在郡楼,西风猛烈呼啸,
一次一次地更换蚕茧,也无法入眠。
这首诗是王周在夔州病中写下的。诗中描绘了作者身处疾病中的孤独与无眠之苦。疾病的折磨使得作者无法安然入眠,只能孤灯寂寞地度过夜晚。西风吹拂着郡楼,发出猛烈的呼啸声,象征着外界的喧嚣与不安,也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痛苦。作者更换蚕茧的动作既是一种无奈也体现了他对生命的坚守与执着。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写了作者疾病中的心境,通过对疾病与孤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坚强。诗中的“隐几经旬疾未痊”一句,形象地描述了作者的病情持续不退,而“孤灯孤驿若为眠”表现出作者在夜晚的孤独与辗转难眠,又通过“郡楼昨夜西风急,一一更筹到枕前”描绘出了外界的喧嚣与动荡。整首诗在简短的篇幅内展现了作者坚忍和寂寞的心情,充满了无奈和忍耐的意味。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描写,抓住了读者的心灵,引起人们对生命痛苦和待遇的思考,对作者坚持不懈地追求生命的勇气和毅力表示敬佩。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感皇恩 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宋代,辛弃疾,
案上数编书,非庄即老。会说忘言始知道。万言千句,自不能忘堪笑。朝来梅雨霁,青青好。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
情人节次韵黄仲则绮怀赠瑶十六首 其十四,近现代,刘雄,
赠我琅玕掌重摩,空斋其奈上元何。离魂早为销魂误,止酒翻思载酒过。
预想今宵明月好,不知何处得光多。来年准拟同游乐,看罢春灯看笑涡。
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 其一,元代,虞集,
闻道故园生瑞竹,试从来使问何如?苍筤独出千丛里,翠节骈生数尺馀。
比管可吹丹穴凤,长竿莫钓锦溪鱼。折筳已向灵氛卜,亦说能归似两疏。
咏史 其六,明代,王称,
戍役赴关陇,驰车经洛阳。群公蓊云集,节钺何辉煌。
炎精启初辉,云定神鼎方。顾瞻瀍涧濒,山川蔚苍苍。
脱挽弃道左,蹑履整敝裳。叩军陈便宜,炯目如曙光。
析此利害端,吐论何轩昂。咸秦古天府,百二诚帝疆。
丈夫镜时机,识此理乱章。一语弃贫贱,笑谈绾银黄。
此儒竟何为,空守蓬蓼场。
夏景 林风凉不绝,宋代,刘辰翁,
不可居无竹,清风动满林。长无如夏日,凉不绝予襟。
安得秋如许,能令午正阴。两间何舋舋,三径自深深。
簟玉翻如水,檐冰语至今。故人千万里,明月两知心。
恕斋,宋代,韩淲,
公心不两照,私意必四出。涖官行法间,要以身为律。
物物或藩篱,事事祇刀笔。由来贵仁贤,存之在勿失。
美哉一言富,乃榜此书室。因利得行义,徇名岂忘实。
君兮诗中仙,我语非秘密。三叹莲幕地,退食有学术。
癸巳岁除夜诵孟浩然归终南旧隐诗有感戏效沈休文八咏体作 其八 松月夜窗虚,宋代,程俱,
透隙风号屋,翻檐雪洒窗。遥知迷九泽,似欲卷三江。
引睡翻书帙,浇愁泥酒缸。无因踏松月,痴坐对青釭。
神符山乡避寇效杜少陵同谷七歌 其四,元代,黎伯元,
有子有子才俱庸,诗书世泽谁亢宗。大男耻称弓弩手,小男懒学宜归农。
扁舟江海合早计,蒿目世路多奸凶。呜呼四歌兮歌四举,鹧鸪啼急千山雨。
赠元美兄弟,明代,李攀龙,
唯帝飨金石,拊髀封疆臣。二子越枕戈,避雠栖海滨。
及时列冤状,含意遂俱申。乃望渔阳戍,北风飘沙尘。
若见姑蔑旗,阴雨施威神。吴门有丘陇,旧与要离邻。
陈尸赫中寝,国命委荆榛。楚王黜费氏,棠君纪人伦。
何如上公服,宠光襚所亲。愿无废前劳,报恩致其身。
钟馗元夜出游图,明代,吴宽,
终南老馗状酕醄,虎靴乌弁鸭色袍。
青天白日不肯出,上元之夜始出为游遨。
鬼门关头月轮高,乌犍背稳如駼駣。
鬼妇涂两颊,鬼子垂一髦,徒御杂沓声嗷嘈。
导以灵姑旗,翼以大食刀。
荼垒左执鞭,质矫右属櫜。
方明前持漆灯,张若后拥牦旄。
离未罔两不可一二数,肩担背负手且操。
奇形狞色使人怕,一似貙驳枭獍兼猿猱。
战伤人血化磷火,各出照地点点如焚膏。
阴风飒飒吹荒皋,百怪屏气不敢号。
汝辈远遁莫我遭,我欲饮汝血,甘如饮醇醪,我欲啖汝肉
,美如啖羊羔,肯容汝辈在世长贪饕。
吁嗟乎老馗,真为百鬼中一豪。
所以唐皇想其像,诏令道子写以五色毫。
吾尝疑其事,展图不觉再把短发临风搔。
忆当天宝年,左右皆鬼曹。
林甫朝中逞狐媚,禄山殿上作虎嗥。
当时设有老馗者,安得纵彼二鬼逃。
便须缚以苍水使者所扪之赤绦,献于天阍,尸诸兽牢,寝
其皮,拔其毛。
效尔一日驱驰劳,坐令温泉生污泥,骊山长蓬蒿?上除唐
家百年害,下受唐史千年褒。
却来上元夜,任尔烧灯并伐鼛。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