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饮

蒲团藜杖屋三间,世故真成触与蛮。

但有云山供送目,沈无尊酒亦开颜。

吴宫雪伫鹤翎散,历社风荷象鼻弯。

老子何曾持入梦,百年鼎鼎鬓毛班。

0

诗文译文

蒲团藜杖屋三间,

世故真成触与蛮。

但有云山供送目,

沈无尊酒亦开颜。

吴宫雪伫鹤翎散,

历社风荷象鼻弯。

老子何曾持入梦,

百年鼎鼎鬓毛班。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自嘲的口吻表达了诗人葛立方的生活态度和境遇。诗中描绘了他简陋的居所,只有蒲团和藜杖,只有三间小屋,生活简朴而不浮华。他感叹现实世俗的琐碎和繁杂,但他认为自己的心境仍然清雅高远。

诗人提到了云山,表示他仍然能够通过想象和远方的山水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求。即使没有尊贵的美酒,他也能保持愉悦的心情。他借用了吴宫的雪景和鹤翎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

历社是古代的一种风俗集会,而荷花象鼻是形容荷花蓓蕾初开时的形态。这两个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风俗和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于纯粹和宁静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命运和人生的思考。他称自己为老子,指的是老年人,认为自己并没有像老子那样在梦中得到什么启示。百年鼎鼎鬓毛班表示他已经年过百岁,但对于人生的领悟和成就却并不突出。

诗文赏析

《不饮》以简约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葛立方的生活状态和心境。他在贫寒的环境中,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古代风俗的向往,表达了对纯粹和宁静生活的追求。诗中透露出对世俗琐事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坚持。诗人通过自嘲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展现了对于生活真谛的思索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境清新,表达了一种独立自主、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葛立方

葛立方(?~1164), 南宋诗论家、词人。字常之,自号懒真子。丹阳(今属江苏)人,后定居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

其他诗经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 怀古

作者:林光(明代)

和王半山韵十八首 其十 怀古,明代,林光,

瓶空无贮粟,松菊在名园。秫酒浇时变,乌巾到老存。

北窗元自在,三径绝烦喧。一任儿曹懒,清风自扫门。

33

秋日二首 其一

作者:孙觌(宋代)

秋日二首 其一,宋代,孙觌,

豆熟连村雨叶黄,粳肥蘸水露华香。凉蝉已抱寒茎槁,冻蝶犹穿晚菊忙。

62

闻南中流言有感 其四

闻南中流言有感 其四,明代,王世贞,

裁呼小草便无闻,祇为惭他誓墓文。若道长安车马色,春风吹作五陵云。

4

题画鹤

作者:张穆(明代)

题画鹤,明代,张穆,

碧天黄鹤向东游,下见苍苍有九洲。矫翼蓬山觅俦侣,人间尘满不应留。

41

青楼词

作者:卢柟(明代)

青楼词,明代,卢柟,

百尺高楼挂彩鸳,锦筝银甲乱哀弦。

夕阳西下帘深卷,望见西江万里船。

86

散怀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散怀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中年绝欲不复念,今日肉食夫何难。天公赋与本来薄,一概扫空方少安。

62

品令

品令,宋代,欧阳修,

渐素景。金风劲。早是凄凉孤冷。那堪闻、蛩吟穿金井。唤愁绪难整。
懊恼人人薄幸。负云期雨信。终日望伊来,无凭准。闷损我、也不定。

42

七夕诗二首 其二

七夕诗二首 其二,南北朝,刘骏,

秋风发离愿,明月照双心。偕歌亦遗调,别叹无残音。

开庭镜天路,馀光不可临。沿风披弱缕,迎辉贯玄针。

斯艺成无取,时物聊可寻。

89

同谢十三赋盆池

作者:刘敞(宋代)

同谢十三赋盆池,宋代,刘敞,

碧沼含白水,动摇明镜光。浮沉见鱼乐,舒卷闻荷香。

赏玩兹有适,纷嚣因以忘。多君江湖意,不复疑坳堂。

82

送张器判官

作者:刘敞(宋代)

送张器判官,宋代,刘敞,

王国推多士,闻名二十年。白头倾敝盖,珠履尚宾筵。

礼乐期先进,功名望昔贤。激昂知己晚,意气歘飘然。

56

送张四隐直游边

作者:刘敞(宋代)

送张四隐直游边,宋代,刘敞,

吾昔读汉书,远嘉马文渊。慷慨有大志,不辞走穷边。

尝言功名期,当及少壮年。生图万里勋,死裹马革还。

此语颇豪荡,书之在青编。其人虽已亡,其意犹凛焉。

羌戎未伏诛,王旅多丧偏。安得如此人,西行陇与汧。

借筹资方略,还为天子言。海上惟叹息,今时岂无贤。

忽闻张公子,奋起殊欣然。历览泾渭旁,究观敌根源。

宁复谢古人,正堪豁忧煎。卫青出行伍,去病幸有天。

相继取封侯,有若翻手间。男儿谁不如,可得甘弃捐。

读书反三黜,何用师孔宣。我岂少游徒,规规守乡田。

力弱非志弱,送君心长悬。

16

牛头寺

牛头寺,宋代,程师孟,

前日闽都旧长官,穷冬从此据征鞍。

牛头寺里千峰月,水口村边万石滩。

竹叶尽来堂少暖,荔枝无处地多寒。

明朝出境重回首,已约三山马上看。

64

烽火台

烽火台,宋代,马之纯,

此到西陵路五千,烽台列置若星连。

欲知万骑还千骑,只看三烟与两烟。

不用赤囊来塞下,可须羽檄报军前。

如何向日缘褒姒,无事蓬蓬火又燃。

95

鸡鸣埭

鸡鸣埭,宋代,马之纯,

台城五里到青溪,埭在青溪西复西。

向日只缘贪射雉,常时赤字此始鸣鸡。

翚鹞用处亦无几,羽翮贡来谁敢稽。

便是游田须有节,如何晨夕恣荒迷。

68

作者:方翥(宋代)

谓,宋代,方翥,

鸡犬还家自识村,重营生理长儿孙。时平战地逢华屋,岁久他乡是故园。

别后尘埃如我老,归来耆旧几人存。雁行畴昔从游者,莫话凋零恐断魂。

1

东轩即事二首 其一

作者:赵鼎(宋代)

东轩即事二首 其一,宋代,赵鼎,

投闲非避世,导引学修真。物外元无事,壶中别有春。

水声清梦寝,山色上衣巾。已矣将安往,乡关渺战尘。

60

糖多令 寿王肯堂

糖多令 寿王肯堂,元代,张伯淳,

前日是中秋。婵娟为我留。画图间、主劝宾酬。忙处偷闲谁得侣,真意度,淡交游。薇省老参谋。三台一举头。鲁祥麟、憎重儒流。今岁彩衣还有伴,方衮衮,庆公侯。

65

上故相留公 其二

上故相留公 其二,宋代,汪梦斗,

明伦一疏笔如椽,痛扫凶邪四海传。故使北人骑屋望,时闻南面独班宣。

虽言上眷尤浓甚,只著前衔固怆然。旧日恩堂炊已熟,夕阳败柳奈号蝉。

66

和徐之才雪

作者:冯山(宋代)

和徐之才雪,宋代,冯山,

农事方春作,田苗待雪催。忽从天外降,尤胜腊前来。

枯槁全妆饰,勾萌暗养培。格清徒自照,体弱不胜挼。

有势离还合,无情去却回。乾坤迷境界,造化始元胎。

气凛侵帷幌,身轻寄草莱。匿瑕漫粪壤,衔巧缀条枚。

空际如难集,毫端已共偎。浓寒流远蜀,嘉兆叶清台。

既浑山兼泽,宁分石与瑰。饥鸢蹲木杪,冻虎卧岩隈。

积恐江城满,重疑栈阁摧。谁居梁苑右,或溯剡溪洄。

凝冱阴虽胜,沾濡旱可摧。雕镌穷物象,皎洁离风埃。

雨脚纷犹杂,云头重不抬。豪门张燕席,贫灶拥寒灰。

且喜蒙膏泽,仍知免沴灾。斯民争庆贺,高会与欢咍。

把酒看宜醉,洪炉守至煨。传闻诗句好,罢听乐声嗺。

洒落吟情健,玲珑霁色开。营丘无复见,谁为写皑皑。

11

蒋尧仁监簿挽诗二首 其一

蒋尧仁监簿挽诗二首 其一,宋代,戴表元,

家厂宣和后,官名德祐前。不图诸老尽,竟得一身全。

月旦悬虚鉴,巾箱有秘篇。堂堂何可得,谁乞画图传。

7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