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从舅成都丞广南归蜀(一作卢纶诗)

作者:李端(唐代)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魏舒终有泪,还湿宁家衣。

0

诗文译文

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

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

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

魏舒终有泪,还湿宁家衣。

诗文简析

《送从舅成都丞广南归蜀(一作卢纶诗)》是唐代李端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绘了送别从舅成都丞广南返回蜀地的情景,表达了离别之情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色和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山水和环境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离去的思念和对归乡的期盼。

首句“巴字天边水,秦人去是归。”描述了离别的场景,以巴字天边的水形容舅舅要离去的地方,而秦人则是指舅舅的归属地。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栈长山雨响,溪乱火田稀。”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和环境变化。栈长指的是山上的栈道,山雨的声音在栈道间回荡,形容了旅途中的雨声。溪流变得混乱,火田稀疏,表现了离别时的动荡和离散的景象。

第四句“俗富行应乐,官雄禄岂微。”表达了诗人对舅舅回蜀的乡土的向往。这句话意味着在乡间过上富庶而快乐的生活,与在官场上的地位相比,乡村的生活更让人愉悦。

最后两句“魏舒终有泪,还湿宁家衣。”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离去的伤感和思念之情。魏舒指的是诗人自己,他的泪水湿透了亲人的衣衫,表明了他对舅舅的深深思念和离别的痛苦。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家乡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情感的真实表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其他诗经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北湖

作者:韩愈(唐代)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北湖,唐代,韩愈,

闻说游湖棹,寻常到此回。应留醒心处,准拟醉时来。

72

东原对月

作者:刘崧(明代)

东原对月,明代,刘崧,

土屋无风尚不关,屋前遥见两青山。瓦盆盛酒茆铺席,何日柴门望月还。

80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九

效阮公诗十五首 其九,南北朝,江淹,

宵月辉西极,女圭映东海。佳丽多异色,芬葩有奇采。

绮缟非无情,光阴命谁待。不与风雨变,长共山川在。

人道则不然,消散随风改。

100

捕鱼图为夏得中题

作者:倪谦(明代)

捕鱼图为夏得中题,明代,倪谦,

烟渚蒹葭扑晴雪,蓼花暗染猩猩血。七月八月江水深,戏藻穿蒲饱鱼鳖。

大船小船高揭篷,罾罩竞入洄流中。碧涛徐捲手初举,锦鳞翠鬣翻秋风。

个个肥鲜真可爱,石火争敲煮鲑菜。收筒欲向浦口归,携筐拟就沙头卖。

船尾儿牵阿母裳,瓦盆酒熟爷试尝。母笑持飧儿待哺,浑家共乐云水乡。

尽日忘情对鸥鸟,万事无萦贫亦好。却嫌富贵有危机,此身甘伴沧浪老。

41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 双岩堂

作者:尤袤(宋代)

台州郡斋杂咏十二首 双岩堂,宋代,尤袤,

两岩郁青苍,中有堂突兀。回廊外环绕,脩竹布行列。

悬崖上幽径,窥壁见遗碣。面墙谁所筑,除去碍膺物。

44

【双调】拨不断

【双调】拨不断,元代,王和卿,

大鱼

胜神鳌,夯风涛,脊梁上轻负着蓬莱岛。万里夕阳锦背高,翻身犹恨东洋小,太公怎钓?

绿毛龟

绿毛稠,绕池游,口中气吐香烟透。卖卦的先生把你脊骨飏,十长生里伴定个仙鹤走,白大夫的行头。

长毛小狗

丑如驴,小如猪,《山海经》检遍了无寻处。遍体浑身都是毛,我道你有似个成精物,咬人的笤帚。

自叹

恰春朝,又秋宵,春花秋月何时了。花到三春颜色消,月过十五光明少,月残花落。

王大姐浴房内吃打

假胡伶,聘聪明。你本待洗腌臜倒惹得不干净,精尻上匀排七道青,扇圈大膏药刚糊定,早难道外宣无病。

偷情为获

鸡儿啼,月儿西,偷情方暂出罗帏。兢兢业业心儿里,谁知又被人拿起,含羞忍耻。

胖妻夫

一个胖双郎,就了个胖苏娘,两口儿便似熊模样。成就了风流喘豫章,绣帏中一对儿鸳鸯象,交肚皮厮撞。

72

谒彰化孔子庙

谒彰化孔子庙,清代,黄赞钧,

巍峨宫殿古时容,百代犹存学者宗。礼乐春秋循旧典,藻蘋笾豆荐新供。

丹青剥落尊严在,碑石模糊尘土封。惆怅庭前泮池水,绿阴空长昔年松。

宫阙秋深向晚开,我来庭外几徘徊。虫侵梁栋馀蚀迹,鸦集泮林罢培材。

鼓钟犹见衣冠盛,金碧何堪风雨摧。闻说集裘良不易,驱车欲去首重回。

2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五十五 送蒋监台文学校士东省事竣会试北上

寄吴少溪宫录七十 其五十五 送蒋监台文学校士东省事竣会试北上,明代,于慎行,

鼓箧吴门赋北征,翘材又进鲁诸生。华林欲带琼枝长,龙种还媒騄耳行。

马上寒星冲佩剑,霜前残月堕离觥。春来却望看花处,五色宫云满禁城。

82

更漏子

更漏子,唐代,冯延巳,

秋水平,黄叶晚,落日渡头云散。抬朱箔,挂金钩,暮潮人倚楼。

欢娱地,思前事,歌罢不胜沉醉。消息远,梦魂狂,酒醒空断肠。

38

句 其九

作者:汪藻(宋代)

句 其九,宋代,汪藻,

应物聊为小乘禅。

90

中秋不见月

中秋不见月,宋代,朱晞颜,

今年端正月,不见白⽟盘。封姨约丰隆,苦意相作难。

似疑妒孀娥,婵娟满人间。凝尘掩明镜,舞影停双鸾。

林间金背蟆,纳景泥蹒跚。何如草根萤,熠熠明夜阑。

绝怜风枝鹊,飞绕何时安。嗟余老无术,戏挟清光寒。

会须期隔岁,飞步凌天坛。

35

凉轩

作者:黄通(宋代)

凉轩,宋代,黄通,

古邑已清旷,凉轩尤洒然。檐楹低竹树,城郭带云泉。

铸水孤吟地,流觞避暑天。应嗟吾土隘,无处畜风烟。

62

颂古四十八首 其二十

颂古四十八首 其二十,宋代,释慧开,

抬脚踏翻香水海,低头俯视四禅天。一个浑身无处著,请续一句。

8

将归行

将归行,宋代,郭祥正,

男儿四十无所成,可怜鬓发霜华生。长书朝奏夕命相,此事故非言不行。

低徊却入邵陵幕,梅岭招降建城郭。论功第一遭众谗,断木浮沈委沟壑。

噫吁嚱,数奇不独李将军,株坐桐乡三见春。桐乡虽好大儿死,风物满眼唯悲辛。

迩来又赴肥上辟,碌碌随人亦何益。法网深悬无纵鳞,敛翼饥禽忧弹射。

噫吁嚱,一寸丹心不堪折,扁舟却忆姑溪月。溪如凝冰月如雪,天地清光迥交澈。

钓丝千丈入琉璃,六鳌一举三山随。人生快意莫如此,腰束黄金多横死。

君不见日暮途穷逆行客,一饷荣华速诛殛。又不见都市朝衣就剑人,谁道忠言能杀身。

休休休,归去来。芝田石室云长在,瑶草琪花春不回。

收帆银涛即平陆,跨青牛兮驱白鹿。莫向人间歧路行,岂有悲欢与荣辱。

休休休,归去来,计已决。肯学腐儒空有言,辜负春鹃口流血。

57

九曜石奉呈同游蒋帅颖叔吴漕翼道

九曜石奉呈同游蒋帅颖叔吴漕翼道,宋代,郭祥正,

番禺西城偏,九石名九曜。危根插沧浪,古魄镇临眺。

何人试巧手,凿此混沌窍。森森毛发散,伟伟仪形肖。

葱苍翠雾湿,玲珑秋月照。痕添海潮上,声酸朔风叫。

龙归忧利剑,鳌泣怖长钓。曾非借霹雳,安得离岩峤。

菱溪与太湖,所得信未妙。谁将置濠隍,我愿植廊庙。

坚贞以类举,邪僻令遁跳。濡毫勒阴崖,卑语君莫诮。

83

冬景 梅蕊惊眼

冬景 梅蕊惊眼,宋代,刘辰翁,

又是梅新蕊,寒凋季子裘。抚时惊岁晚,满眼使人愁。

江路春如许,阑干泪不收。别君从灞水,举目在扬州。

月已成孤影,花应怪白头。数声羌笛弄,忍见坠珠楼。

75

咏狂虏

咏狂虏,宋代,陈必复,

狂虏保时静,干戈卒未休。

乾坤犹半拆,汴泗自东流。

腥日鼪鼯野,悲风鸿雁秋。

诸贤江左计,长为晋人羞。

31

金陵上王焕卿提刑

金陵上王焕卿提刑,宋代,汪梦斗,

英荡观风下帝旁,六条察吏立台霜。中原自古闻王猛,一道而今有范滂。

园馆日和归燕乐,江城春透露桃香。公馀无限离骚兴,故许吟人拜下床。

76

句 其三

作者:魏泰(宋代)

句 其三,宋代,魏泰,

石城同学断空残照,白雪非人只丽谯。

78

读神仙传六首 其二

作者:程俱(宋代)

读神仙传六首 其二,宋代,程俱,

安期生,赤玉舄,遗之东海滨。千年求我蓬莱下,祖龙岂是千年人。

安期一量舄,葱岭一只履,茫茫九州在泥滓。至人去之如脱屣,吁嗟祖龙萧翁宁悟此。

1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