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出西江有此名,道源澄湛自天成。
屋头松树年多少,曾识濂溪授二程。
浦出西江有此名,
从这浦口出来,就是西江,这里有一个名字,
道源澄湛自天成。
教育之道源自于天然的清澈纯净。
屋头松树年多少,
屋前头的松树有多少年了,
曾识濂溪授二程。
曾经认识濂溪先生,受他教导两程。
诗词通过描绘浦口出西江的景象,表达了教育之道的源远流长,来自于天成的思想。诗中提到了屋前的松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积淀。最后一句提到了濂溪先生,是对他的师德和学识的赞美。
整首诗词简洁明了,用意明确。表达了对教育的崇高理念和对赵求仁的敬佩之情。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教育价值的思考和对于有德有才的教育家的赞美。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育家的敬仰,展示了宋代文人对教育的关注和赞美之情。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月下笛,清代,张尔田,
太液澄波,愁红换了,败荷零露。凉蝉起舞。自窥人,耿无语。
看花长记经游地,但衰泪、风前几缕。怅哀鸿唳角,天涯残梦,旷望何许。
沙路。空延伫。甚落尽江枫,便成羁旅。残春社燕,为谁花底来去。
砧声一夕催离别,奈凭到、危阑最苦。酒醒后,又乱山,遮断不见愁处。
【双调】锦上花 春游,元代,张碧山,
燕语莺啼,和风迟日。郊外踏青,禁烟寒食。拜扫人家,这壁共那壁。悲喜
交杂,哭的共笑的。坟前列子孙,冢上卧狐狸。几处荒坟,半全共半毁。几陌银
钱,半灰共半泥。几个相知,半人共半鬼。
【清江引】见了也泪淹衫袖湿,这的是傍州例。黄金少甚藏,白酒须当醉,
浇奠杀九泉无半米。
【碧玉箫】寒暑相催,日月率风疾。名利驱驰,车辄涌潮退。省可里着气力,
休则管里耽是非。饱暖肚皮,留取元阳真气。将一伙儿鼓笛,选一答儿清闲地。
【尾声】摆一个齐整欢筵会,做一段笑乐新杂剧。杂剧要旦末双全,筵席要
水陆俱备。唱道趁着这美景良辰,请几个达时务英雄辈。劝你这知已的相识,知
知不知在于你。
赠士孙文始,两汉,王粲,
天降丧乱。
靡国不夷。
我暨我友。
自彼京师。
宗守荡失。
越用遁违。
迁于荆楚。
在漳之湄。
在漳之湄。
亦克晏处。
和通箎埙。
比德车辅。
既度礼义。
卒获笑语。
庶兹永日。
无諐厥绪。
虽曰无諐。
时不我已。
同心离事。
乃有逝止。
横此大江。
淹彼南汜。
我思弗及。
载坐载起。
惟彼南汜。
君子居之。
悠悠我心。
薄言慕之。
人亦有言。
靡日不思。
矧伊嬿婉。
胡不凄而。
晨风夕逝。
托与之期。
瞻仰王室。
慨其永慨。
良人在外。
谁佐天官。
四国方阻。
俾尔归藩。
作式下国。
无曰蛮裔。
不虔汝德。
慎尔所主。
率由嘉则。
龙虽勿用。
志亦靡忒。
悠悠澹澧。
郁彼唐林。
虽则同域。
邈尔迥深。
白驹远志。
古人所箴。
允矣君子。
不遐厥心。
既往既来。
无密尔音。
情人节次韵黄仲则绮怀赠瑶十六首 其八,近现代,刘雄,
酒醒梦后对罘罳,蝴蝶庄周镇可疑。物化何当委蜕处,人生除是忘情时。
登山长史千秋恸,抱柱微生异代知。永夜奚囊重检点,相思竟作万行诗。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叠石(此石韩给事所遗),唐代,李德裕,
潺湲桂水湍,漱石多奇状。鳞次冠烟霞,蝉联叠波浪。
今来碧梧下,迥出秋潭上。岁晚苔藓滋,怀贤益惆怅。
徐友谦小筑冒雨访何通叟途中作,宋代,方一夔,
昔有王子猷,连夜溯剡溪。自要看雪月,借人作标题。
与君客异乡,咫尺隔东西。良会不可数,花时饮桃蹊。
俛仰便陈迹,霜叶飒已萋。近来费要约,尺书寄赫蹄。
天悭竟未破,雾雨犹溟迷。此来有缘事,小筑喧拱枅。
请君堆壁酒,洗我流骹泥。
次律兄以鼠盗防风感而作诗命某同赋,宋代,沈与求,
嘉蔬灵卉两纷纷,小摘山花自出群。芽茁短根红玉卷,叶敷疏节翠旟分。
细看药谱镌遗录,终拟骚经补缺文。堪笑饥鼯穿败箧,宁知野彘力跑云。
送友人之延平,明代,周是修,
别路三湘北,离人五岭西。成行愁夜雨,不寐听晨鸡。
弦奏添惆怅,壶觞益惨悽。江分吴地阔,山界楚天低。
潘岳尘应断,陶潜路岂迷。河阳花发遍,彭泽柳生齐。
藉藉征途语,萧萧去马嘶。晓亭连戍垒,春树暗蛮溪。
岸转杨梅落,林深谢豹啼。瓯闽王化远,望尔作云霓。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