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亦山相过

作者:黄庚(宋代)

故人过我竹边居,谈笑从容乐有余。

洗盏共尝春瓮酒,挑灯对读夜窗书。

归来尚忆渊明菊,高卧谁知诸葛庐。

醉后达观今古事,寥寥千载只须臾。

0

诗文译文

故人经过我竹边居,

谈笑从容,快乐无限。

共洗杯,品尝春瓮酒,

点亮灯火,夜窗读书。

归来仍忆渊明的菊花,

高卧之人谁能知晓?

醉后达观今古事,

纵然千载,只如顷刻。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与故人相逢的场景。故人经过诗人的竹边小居,两人欢快地谈笑自若,快乐无限。他们一起洗涤酒杯,品尝着春天里保存的美酒,然后点亮灯火,夜晚对窗而坐阅读书籍。当诗人回想起这些美好时刻,他仍然怀念着渊明种植的菊花,而他高卧的住处有谁能真正理解呢?在醉酒之后,诗人对于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观察变得洒脱豁达,他认识到时间的流逝虽然漫长,但却只是短暂的瞬间。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与故人相聚的欢愉时刻。诗中运用了意象鲜明的描写,如洗涤杯子、品尝酒、点亮灯火和夜窗读书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们的友谊和快乐。通过提及渊明的菊花和高卧的诸葛庐,诗人展示了对历史名人和文化传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最后两句\"醉后达观今古事,寥寥千载只须臾\"表达了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诗人认识到人生短暂,应当豁达对待现实和历史。整首诗以对友情、美酒和文化传统的赞颂,展现了诗人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黄庚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其他诗经

行乐

行乐,明代,沈明臣,

行乐湖南树,清阴为飒然。

微风荷叶上,乳燕杖藜前。

草合幽人路,花深病客天。

所知良可待,独往信孤烟。

15

抵荷湖村作

抵荷湖村作,清代,陆文杰,

到耳乡音听未真,半生辜负鉴湖春。峰峦一笑如相识,我本山阴道上人。

81

赠海刚峰萱堂贞节卷

赠海刚峰萱堂贞节卷,明代,张子翼,

世道已波澜,汩汩江长泻。砥柱矻悬梁,谁是中流者。

秋霜撼陵谷,艰哉慈母寡。斜月照孤帏,苍鼠落残瓦。

缡结誓如初,课儿泪盈把。宣文还隔幔,浔阳时却鲊。

薄俗此挽回,内则今陶冶。令子奋桑弧,声名动朝野。

邻卜喜王翰,弩负卑司马。积善庆所馀,造物不忍舍。

圣世重纲常,优诏将南下。列传昭管彤,讴歌增大雅。

嗟哉贤母心,褒旌非所假。千年桂水清,应照寒山舍。

98

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 其七

送王观察之官蜀中二十四首 其七,清代,屈大均,

风叶萧森乱夕阳,啾啾何处一声长。三声未断过三峡,无数哀猿尽断肠。

46

忆昔篇戏为友人赋别

忆昔篇戏为友人赋别,明代,黎遂球,

杨柳风,不如昔。梦里惜相逢,江头远相忆。忆昔逢君十四时,两家鸦鬓恰齐眉。

流莺每遇合欢处,雏凤能栖连理枝。枝头点点东风血,蝴蝶学飞春已热。

帘内梳头笑共看,花底回眸娇欲绝。掷君樱桃无嫌猜,系君柳带还为结。

去去来来不耐君,回廊蹴绉石榴裙。围棋深夜鸳鸯劫,绣被春浓宝鸭薰。

胭脂玉软酒初散,兰麝衣飘香自闻。只道迷藏穿柳月,谁知相待湿梨云。

云压疏帘寒半蕊,月明高阁光如水。等閒膝上教琵琶,生怕笼中语鹦鹉。

脸际芙蓉并蒂红,枕伴珊瑚双舌紫。避人深夜捧萧郎,特地邀欢违赵姊。

姊妹油车出并随,儿郎玉树对参差。船边瞥见都含笑,陌上相调只自知。

君家百宝桃花络,妾家半臂杏黄衣。更忆华筵开玳瑁,更怜花影破琉璃。

玳瑁琉璃影画堂,袖底私分龙脑香。听歌怯值相思字,憨唤教传琥珀觞。

夜沉罗袜深珠露,有时瓜果看星渡。乞巧遥同织女心,怜才背诵相如赋。

明河织女夜何如,赋里相如事转虚。梁上燕儿还赴社,云中雁字不缄书。

与君隔别一千日,教妾将相二十馀。隔江望君衣自湿,隔花闻鹃花亦泣。

碧烟无主海棠醒,朱阑无侣姮娥入。买丝绣面难绣心,掩户欲眠还欲立。

晓莺芳树软风凄,烛下单衫泪旧题。君今别有罗敷妇,妾今惭作使君妻。

妾今尚记楼中醉,妾昔与君楼外戏。金丸弹蕊裂窗纱,腥花唾面吹帘襚。

当时婉转垂流苏,此际模糊残翡翠。红冰易损绣襦前,残妆剩得素馨钱。

往日侍儿都许嫁,终朝厌雨不同前。忆昔日,忆昔年。

长大应惭近,重来亦惘然。那知鸾背吹箫女,空作梅花明月仙。

52

【双调】沉醉东风 归田

【双调】沉醉东风 归田,元代,汪元亨,

快结果钱山邓通,易消磨金谷石崇。想世间百岁人,似石上三生梦。转头来

谁是英雄?翠盖朱扫地空,何处也前遮后拥。

远城市人稠物穰,近村居水色山光。熏陶成野叟情,铲削去时官样,演习会

牧歌樵唱。老瓦盆边醉几场,不撞入天罗地网。

纱帽短妆些样子,布袍宽尽着材儿。收拾起驾驭心,埋没下经纶志,灼然见

昔非今是。闲共渔樵讲论时,说富贵秋风过耳。

旋葺理桑榆暮景,且安排诗酒新盟。爱烟云接四邻,喜松菊存三轻,对芝山

依旧青青。妻子团圆过一程,再不去离乡背井。

居山林清幽淡雅,远城市富贵奢华。酒杯倾鲸量宽,诗卷束牛腰大,灞陵桥

探问梅花。村路骑驴慢慢踏,稳便似高车驷马。

籴阵稻新舂细米,采生蔬熟做酸齑。凤栖杀凰莫飞,龙卧死虎休起,不为官

那场伶俐。槿树花攒绣短篱,到胜似门排画戟。

口消熔龙肝凤髓,眼开除螓首蛾眉。转羊肠世路难,扌绝葱叶时光脆,筑板

墙物理轮回。厌断红尘指袖归,饱玩些青山绿水。

怕缠手焚了素书,懒钻头拽倒茅庐。骑虎时捋虎须,画蛇处添蛇足,一任教

那般要誉。拣个溪山好处居,与几树梅花做主。

擗掉起疏狂性格,支撑住老朽形骸。便囊中金不存,愿门外山仍在,收拾下

竹杖芒鞋。掉背摇头归去来,刚跳出愁山闷海。

任平地波翻浪滚,恣中愿鹿走蛇吞。够升合白酒醇,迭斤两黄鸡嫩,甘分住

水郭山村。千古兴亡费讨论,总一段渔樵话本。

乞骸骨潜归故山,弃功名懒上长安。经数场大会垓,断几状乔公案,葬送的

皓首苍颜。傀儡棚中千百番,总瞒过愚眉肉眼。

已绝念风亭月馆,且潜身雾嶂云峦。数一春月到三,算百岁人过半,经几场

离合悲欢。也学逢萌挂一冠,看指日功成行满。

志不愿官高禄显,心只图子肖妻贤。胸中藏班马才,舌上掉苏张辩,总不如

问舍求田。家住青山古渡边,平隔断红尘路远。

妻从俭荆钗布袄,子甘贫陋巷箪瓢。论功名云叶飞,看富贵灯花爆,笑时人

管中窥豹。尘事纷纷逐猬毛,眼过去朱围翠绕。

二十载江湖落魄,三千程途路奔波。虎狼从辨是非,风波海分人我,到如今

做哑妆矬。着意来寻安乐窝,摆脱了名缰利锁。

达时务呼为俊杰,弃功名凯是痴呆。脚不登王粲楼,手莫弹冯铗,赋归来

竹篱茅舍。今古陶潜是一绝,为五斗腰肢倦折。

处妻子贫寒共守,结朋友义气相投。晚须开北海樽,晓莫听东华漏。老先生

这回参透。染得新霜两鬓秋,挽不住乌飞兔走。

知己酒千钟快饮,会家诗百首常吟。守一座安乐窝,横三尺逍遥枕,卧青青

半亩松阴。雪月风花不系心,打捱过愁潘病沈。

进步去天高地险,退身来浪静风恬。买四蹄车下牛,卖三尺匣中剑,免区区

附势趋炎。尽日看山独卷帘,飞不到红尘半点。

将汉史唐书遍览,把天时人事相参。怕筑成傅说墙,愁扳折朱云槛,急跳出

虎窟龙潭。薄利虚名再莫贪,赢得来亡魂丧胆。

67

木兰花慢·瀛洲真学士

木兰花慢·瀛洲真学士,宋代,刘克庄,

瀛洲真学士,为底事、在红尘。为语触宫围,沈香亭里,瞋谪仙人。为亲近君侧者,见万言策子惎刘蕡。为是尚方请剑,汉廷多惮朱云。君言往事勿重陈。且斗酒边身。也不会区区,算他甲子,记甚庚寅。尔曹譬如朝菌,又安知、老柏与灵椿。世上荣华难保,古来名节如新。

79

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四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泛舟过金家埂赠卖薪王翁四首 其一,宋代,陆游,

水生浦溆多浮鸭,风急汀洲有断鸿。渺渺江天无限景,一时分付与樵翁。

36

芗林五十咏 其四十六 有山堂

芗林五十咏 其四十六 有山堂,宋代,杨万里,

阁皂风烟外,江西小有天。兹山本无主,掇入笔床前。

4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七

萧洒桐庐郡十绝 其七,宋代,范仲淹,

萧洒桐庐郡,千家起画楼。相呼采莲去,笑上木兰舟。

43

桃源洞

作者:李亨(明代)

桃源洞,明代,李亨,

流水桃花出洞香,通津不用问渔郎。采芝昔有秦人隐,歌凤今无楚客狂。

鹤舞霓裳供逸兴,鹿衔山果荐仙觞。也知此地堪游乐,刘阮何须到异乡。

49

送刁节推归江南此君辟孙并州幕府府罢遂弃官 其二

作者:刘攽(宋代)

送刁节推归江南此君辟孙并州幕府府罢遂弃官 其二,宋代,刘攽,

中军高韵拂云霓,世路能将宠辱齐。君去可无离合恨,不应流涕怅睽携。

95

行诣扬州寿宁寺

作者:刘敞(宋代)

行诣扬州寿宁寺,宋代,刘敞,

隋宫老荆棘,淮地阻山川。天子周王狩,诸侯楚社迁。

宿军江水上,休甲古城边。清跸乃过此,高台亦宛然。

殿空生影响,画古剥丹玄。缺甃惊跳鲋,遗碑失纪年。

废兴真可感,耆旧每多传。一咏芜城作,斜阳闻暮蝉。

15

董相

作者:刘敞(宋代)

董相,宋代,刘敞,

江都治后徙胶西,衰老诸侯等弃之。为问平津相天下,尚开东阁欲宾谁。

77

皇后阁春贴子词五首 其四

皇后阁春贴子词五首 其四,宋代,真德秀,

笙歌北院连南院,景物新年胜旧年。梅柳也知天意好,十分妆点斗春妍。

88

句 其二

作者:张举(宋代)

句 其二,宋代,张举,

苦厌尘沙随马足,却思风浪拍船头。

56

奉韵酬谢

作者:张埴(宋代)

奉韵酬谢,宋代,张埴,

得失无常所未论,相辉辈行几人存。

小山政自惭为弟,老瓦何期饮到孙。

橘盎且还诸老乐,梅花尤是丈人尊。

向谁谓我翻公案,持向风流觅一樽。

80

归雁亭

作者:梅挚(宋代)

归雁亭,宋代,梅挚,

东风杨柳杏花飞,曾伴先生酒一户。

前辈风流那复见,小亭烟雨漫相思。

城边春草路南北,山下河梁人别离。

一尺短书湘水阔,年年愁绝雁归时。

89

白鹿应制

作者:王称(明代)

白鹿应制,明代,王称,

乐囿歌周室,呈祥出汉圻。神胚金毓秀,瑞采玉为姿。

顾兔宁堪匹,祥乌未足奇。露毛偏濯濯,霜角自离离。

漫点苍崖雪,曾衔紫岭芝。来依琪苑静,驯傍玉阶宜。

海峤遗仙迹,穷荒贡赤墀。何如昭景贶,重睹圣明时。

7

鲁解元以坡语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诗和韵 其四

作者:韩淲(宋代)

鲁解元以坡语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为诗和韵 其四,宋代,韩淲,

车尘不到世氛远,野水閒花景最新。汎汎空明知我独,故将流影巧随人。

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